《2022年高中化学《氨铵盐硝酸》教学设计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化学《氨铵盐硝酸》教学设计 .pdf(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氨、铵盐、硝酸教学设计根据“最近发展区域”理论,接受学生“最近发展区域”的问题才能够促进学生进行积极思维,使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提高学生的信心。教师就需要用有效的课堂提问,去点燃学生思维的火把,引发学生心理活动、促进思维能力发展。构建知识间的联系是学生高质量落实基础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知识间联系的构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运用基础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去总结、反思,在问题的讨论、解决中学习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本节教学分为三大部分,其一是通过对氨、铵盐、硝酸性质的小结,构建物质间转化的本质。以一道反映物质基本性质的框图题为载体进行复习,氨气和铵盐依据框图复习,硝酸性质
2、的复习是通过让学生设计转化框图完成的,这是开放性的设计,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在基础知识小结之后都有将思考引向深入、使学生寻求本质的问题。其二是对氨气的制法、喷泉实验的讨论、设计实验装置,这部分也是开放式的,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最后通过开放性的作业题,强化提升知识、方法和能力。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加选修中第二册第一章中氨、铵盐、硝酸知识的复习,高二第一章氮族元素新课教学后的复习课,复习需要2课时,本节课是第1课时。氨、铵盐、硝酸的性质不仅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高中化学中元素化合物部分和高考考查的重点。相关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又是贯穿高中化学的两大基本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离
3、子反应的具体应用和反映。氨、铵盐和硝酸的实验的常规考查和创新考查也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氨、铵盐、硝酸也是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化工原料。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更本质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及相互的转化;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由零散到系统。学生通过对喷泉实验、稀硝酸与铜反应的实验的讨论与改进,更深入地理解实验原理。通过实验改进设计这种开放式的问题讨论形式,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创新意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遇到问题要善于思考、思考问题要抓住问题的本质,加强思考的有序性,提高速度,避免思考的盲目性,提高实效性。三、学生情况分析学生通过新课的学习对氨、铵盐、硝酸各物质的性质已经
4、基本掌握了,只是零散的具体知识点,不成系统,也就谈不上知识的转化关系及从本质上认识转化关系。对于喷泉实验的原理及操作按课本上的装置会叙述、操作,知道氨气与水能形成喷泉,其原因是是什么。但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喷泉实验,对喷泉的本质认识还不够深入,还不能进行举一反三的拓展性应用。知道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原理、装置,对其它方法制氨气还不了解。学生通过高一化学中对钠及其化合物、硫及其化合知识的学习与总结,已经有了一些在教师引导下,对所学知识进行小结的初步能力。具备了初步的在具体问题情境下改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7 页
5、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学生自己完成知识小结,只限于具体知识(也可能还要借助于参考书) ,形式也比较单一,有很多同学会流于形式,对物质间转化的本质的认识、实验的设计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同学的相互讨论来完成。本节课通过教师设计适当的问题,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归纳小结、设计、交流、讨论补充的形式达到教学目标。四、教学目标设计1、基本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熟练掌握氨、铵盐、硝酸的化学性质,掌握氮的化合物间的转化本质、氨气实验室制法、氨气喷泉实验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学会从氧化还原的角度认识多价态元素的相关物质之间的转化;掌握喷泉实验的装置和操作方法,学会其他制氨气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
6、感受学习中讨论交流共同学习的快乐,感受从问题的本质出发思考问题优点,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思考意识。2、发展性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编制简单物质间转化关系的框图;认识喷泉形成的原理并应用在其它的物质与相应的溶液形成喷泉上。(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创新意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理解设计实验的基本原则,(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良好思考习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良好学习品质和习惯,提高科学素养。3、教学重点的分析与确定由于氨、铵盐、硝酸的知识是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的重点,氨气的制法、氨气的喷泉实验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的实验,高考中经常以实验室快速制氨气
7、、氨的喷泉实验原理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再现、归纳、迁移能力,分析设计实验的能力,从多种设计中分析、比较、优选的能力。 因此本节课的重点为:氨、铵盐、硝酸的性质及氮的化合物间的转化本质;实验室快速制氨气的合理装置;依据喷泉原理设计合理的发生装置,总结能发生喷泉的物质。4、教学难点的分析与确定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7 页由于形成喷泉的物质与相应液体的组合较多,学生对分类归纳的能力还不是很强,且学生对实验设计的能力不够强,需要同学相互讨论及教师的适当问题的引导下才能完成。大多数学生思考问题是想到什么是什么
8、,没有养成习惯从问题的本质出发,造成思考不全面,有时甚至偏离本质较远,使问题得不到有效的答案。因此本节的难点为:依据喷泉原理总结能发生喷泉的物质及设计合理的装置;培养学生从问题本质出发思考问题的意识。五、教学过程设计1、教学流程图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7 页2、教学资源的开放性措施(1)课前自己编制了一道反映氨和铵盐化学性质的框图题为预习作业,使学生在课下结合这道题对课本上的有关知识进行复习,相关方程式进行书写练习,使学生的看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9、- - -第 4 页,共 17 页复习课本知识落到实处,为课上小结做好准备。(2)硝酸知识的复习改学生做框图题为补充设计框图,形式新颖又创设了开放的教学情境,有一种新鲜感,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使学生保持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提高复习实效。(3)作业是开放性的习题,巩固所复习的知识、方法、提高能力。其中关于硝酸铜制备的开放性思考,既能对比巩固浓、稀硝酸与铜的反应,又能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运用、领会设计原则:方法科学、操作简单、原料简约、安全环保。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优选的能力。3、问题情境的开放性措施(1)复习氨气的实验室制法时,提出了“设计实验室快速制氨气的
10、实验原理及画出装置图”的开放性的问题,通过设计既复习了基础知识,又使学生掌握了多种实验室快速制氨气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意识和能力。(2)氨气喷泉实验的复习中,看完课本上的喷泉实验视频,之后依次提出5个问题将学生的思考逐渐引向深入:(1)叙述实验操作步骤(2)叙述喷泉形成的原因(3)实验如果失败了请分析失败的可能原因(4)除氨气外,还有哪些气体与相应的溶液可形成喷泉 (5) 依据喷泉的原理设计一些能够完成喷泉实验的装置,你想从哪些方面去思考设计?这5个问题逐级递进,难度逐渐加大,其中(3) (4) (5)三个是开放性问题。通过这3个问题使学生的归纳迁移能力、创新设计实验能力
11、得到培养和提高。通过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时要抓住问题的本质,加强思考的有序性,提高速度,避免思考的盲目性,提高实效性。训练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方法。4、学生活动的开放性措施(1)学生依据预习作业,看书、笔记、参考资料完成具体物质性质的复习,使得学生对具体物质性质的复习取得实效,同时为课上进行知识小结做充分的准备。(2)对基础知识小结的12个问题都是在开放、宽松的教学氛围中,由学生相互补充、教师适当问题的补充提问追问中总结完善的,学生在这种宽松的教学情境中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较高,既能高效的学到知识,又能感受到合作学习的快乐。(3)硝酸性质框图的设计、实验室快速制取氨气反应原理和装
12、置的设计、喷泉实验中3个问题的讨论,这些开放性问题均是学生独立思考设计、讨论归纳;教师组织组间展示、质疑,最终形成统一认识而完成的,学生真正是课堂的主体。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7 页5、教学过程描述教学环节一:氨气、铵盐、硝酸基础知识的复习【教师活动】布置预习作业:下图中每一方框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其中A、C、D、E、H 为无色气体,Y是一种常用的供氧剂:(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X_ , A_ , B_, C_,D_,E_,F_,G_,H_ (2)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_,精选学习资料 - -
13、-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7 页_,_ _ , 将 C 通入 B 中_ 【设计意图】用习题引导学生复习氨气、铵盐性质的知识,从看书、书写、思考、总结、交流等多方面落实基础知识复习的实效性。【教师活动】讲述:这节课我们对氨、硝酸的有关知识进行复习,找到知识间的联系,通过对问题的讨论,使大家能从本质上更深刻地认识所学知识及知识间的联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更准确、熟练、有序,感受掌握知识本质的重要性,逐渐养成善于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良好学习习惯,逐渐学会一些对比、归纳的方法。板书:一、基础知识复习【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
14、容。【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小结:依据预习作业和下列问题小结氨气、铵盐的性质投影: (1)氨分子的结构(电子式、结构式、分子构型)(2)氨的物理性质(3)氨的化学性质【学生活动】依据预习作业独立小结、汇报、补充、完善、整理笔记【教师活动】投影:补充问题a、氨水中存在哪些分子、离子?b、NH3与硫酸、浓硝酸能反应吗?现象与跟浓盐酸相同吗?为什么?c、NH3与 O2、CuO 反应本质相同吗?【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回答、讨论、补充整理笔记通过讨论认为:a、分子: H2O、NH3、NH3 H2O;离子: NH4+、OH、H+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15、 - -第 7 页,共 17 页b、NH3与硫酸、浓硝酸都能反应,生成相应的铵盐;浓盐酸、浓硝酸与氨气反应实验现象相同有白烟现象,浓硫酸与它们不同无白烟现象。本质原因: 浓盐酸、浓硝酸均具有挥发性;而浓硫酸沸点高难挥发。c、NH3与 O2、CuO 的反应中均是NH3中 3价的 N 元素化价升高,NH3有还原性。【教师活动】追问:通过大家思考讨论,我们将NH3的性质如何描述得更全面、更本质准确呢?并板书学生的回答。【学生活动】深入思考、回答【板书】(一)氨的化学性质:1、与水反应:水溶液显弱碱性;2、与酸( H+)反应:生成铵盐3、还原性,与氧化剂反应:O2、CuO 等【设计意图】通过补充问题,
16、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更突出氨气化学性质的本质,使学生对物质性质的理解、掌握、应用更准确,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好品质和习惯。【教师活动】投影铵盐复习题:点评学生的回答;板书(4)铵盐的化学性质(5)氨气的实验制法反应原理(6)铵离子的检验方法原理【板书】(二)铵盐的化学性质、制法、原理【学生活动】整理、回答【教师活动】追问:铵盐的化学性质、氨气的实验制法反应原理、铵离子的检验方法原理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活动】思考、比较、回答氨气的实验制法反应原理是铵盐性质的应用;铵离子的检验方法原理是铵盐性质和氨气性质的应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17、- - - - - - -第 8 页,共 17 页【设计意图】使学生掌握铵盐的性质、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原理、铵离子的检验方法原理;明确这三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活动】投影: (7)在上面框图的基础上补充与硝酸性质的有关的框图:【学生活动】思考、独立设计、展示结果、讨论归纳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7 页【教师活动】投影,组织学生讨论,板书硝酸的化学性质(8)写出补充部分的方程式(9)小结:、硝酸的化学性质、硝酸的保存方法。【学生活动】书写化学方程式;总结、回答硝酸的化学性质:a、硝酸越浓,就越易分解。分解产
18、生的NO2溶于硝酸,有时看到浓硝酸呈黄色b、 浓、 稀硝酸均有强氧化性,硝酸本身被还原为氮的氧化物:浓硝酸 NO2; 稀硝酸 NO c、氧化某些不活泼金属和非金属:铜、碳d、铁、铝等金属在冷、浓硝酸中钝化硝酸的保存:盛放在棕色试剂瓶中,且贮放在黑暗且低温的地方。【板书】(三)硝酸的化学性质:1、硝酸的不稳定性见光、受热分解(保存:棕色瓶、低温)2、硝酸的氧化性:浓硝酸NO2;稀硝酸 NO 【设计意图】创设一个开放性的教学情境,改换一种复习的方式,使学生有一种新鲜感,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保持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训练方程式书写;总结硝酸的知识,使学生准确掌握。【教师活动】
19、讲述、投影、组织学生活动、板书讲述:思考氮元素及其化合物转化本质又是什么呢?同学们按照下面的提示小结投影: (10)按化合价由低到高写出上述框图中涉及到的物质的化学式及化合价(11)找出物质间转化需要的物质(12)物质间转化的本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7 页【学生活动】书写、思考、回答、讨论完善【板书】小结:氮元素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及转化本质,本质: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意图】在前面纵向复习各物质性质的基础上,横向复习物质间的相互联系,找到氮元素相关物质转化的本质。站在新的高度更本质地理解知识。教学环节二:关于
20、氨的实验讨论,包括实验室制氨气及喷泉实验。【教师活动】讲述、投影、板书、组织学生活动讲述:依据基础知识,我们对几个重点问题进行讨论,深化和应用知识。【板书】二、关于氨的实验1、氨气的制法投影: 1、设计合理的实验,制取一烧瓶(500mL )干燥的氨气,写出实验原理的反应方程式,画出实验的装置图。【学生活动】倾听;思考、设计、画图、写方程式;交流、评价设计结果实验室制备氨气的方法有:a、用 NH4Cl 与 Ca(OH)2固体加热b、用浓氨水受热分解c、用浓氨水、固体CaO、NaOH d、用 NH4HCO3固体加热分解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21、- - -第 11 页,共 17 页干燥剂:碱石灰【设计意图】使学生再现书上的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实验。通过设计拓展实验室快速制氨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意识和能力。【教师活动】板书;播放视频、投影讨论题、组织学生讨论【板书】 2、关于喷泉实验的讨论播放视频:课本上的喷泉实验,思考下面的问题:投影: (1)叙述实验操作步骤(2)叙述喷泉形成的原因:【学生活动】看视频观察现象;看投影、思考、回答(1)打开橡皮管上的夹子,挤压滴管的胶头,使少量的水进入烧瓶( 2)胶头滴管中少量的水进入烧瓶,溶解了一部分氨气,使瓶内气体的压强降低,烧瓶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压强差,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烧瓶,形
22、成喷泉。【设计意图】再现书上的喷泉实验现象、操作、原理,加深学生的理解、掌握。【教师活动】板书、投影思考题【板书】使部分气体与水接触烧瓶内外产生较大的压强差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17 页投影: (3)实验如果失败了请分析失败的可能原因【学生活动】独立思考、交流讨论、总结归纳(3)失败的可能原因为:a、收集氨气时烧瓶内的空气残留较多;b、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漏气)c、滴管中挤进的水太少;d、连接烧瓶和烧杯之间的导管太长【教师活动】小结:经过大家的思考讨论,可以看出同学们的思考的速度不一样,有的同学一个一个的猜、想
23、,理论依据不足,思维无头绪,这样想的慢且不全,因为你抛开了本质理论的指导,而有的同学则根据上个小题的本质原因去思考,一下子就找到了压强差不够大,顺着这个理论去找不能造成足够的压强差的原因,这样既快又全面。可见从本质出发思考问题真的很重要,要逐渐学会应用。【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方法。通过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时要抓住问题的本质,加强思考的有序性,提高速度,避免思考的盲目性,提高实效性。【教师活动】投影:(4)除氨气外,还有哪些气体可形成喷泉?(5) 依据喷泉的原理设计一些能够完成喷泉实验的装置,你想从哪些方面去思考设计?课下画出实验装置图,下节课大家按照实施实验【学生活动
24、】独立思考、设计、交流、展示结果、讨论归纳(4)a、易(极易)溶解于水的气体与水可形成喷泉:HCl 、SO2b、相互易反应的气体和浓溶液:SO2、CO2、 Cl2和 NaOH 等强碱溶液(5)a、减小烧瓶内气体压强:使氨气降温,缩小烧瓶内气体体积用冰块给烧瓶降温或用易挥发性物质给烧瓶降温(酒精等)b、增大烧瓶内气体压强:例如:给烧瓶受热(用热毛巾敷等),使氨气受热膨胀,赶出玻璃连接管内的空气,与烧杯中的水接触溶解c、直接增大水面上的压强(将下面的烧杯换成密闭的容器)直接往此密闭的容器中鼓入气体或用其他方法产生气体,增大压强,使少量的水进入烧瓶,产生喷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25、-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17 页【设计意图】利用开放性问题、设计训练学生应用上题的思考方法,从根本出发思考问题,使一部分学生较快速、较全面的得到思考结果;强调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合理、简单易操作、新颖安全等原则。教学环节三:小结及作业【教师活动】布置学生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学生活动】倾听,感悟,整理思维、记录作业1、深入理解、掌握了氨气、铵盐、硝酸的基本性质2、掌握了氮元素及化合物间不同价态转化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3、深入理解了喷泉实验的本质原理4、认识了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5、感受到了从根本出发思考问题的全面和快速。【教师活动】
26、课后作业1、整理你的笔记2、完成后面的作业题,下节课继续进行讨论。【设计意图】使学生在一节课的小结、思考、设计、讨论交流等具体过程之后,理清重点内容,使知识的线条更清晰,感悟方法的重要性,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作业:1、本节课你的主要收获有哪些?(写出2 3条)2、在某 10mL 的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液中,硫酸和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4mol/L 和2mol/L ,向该混合溶液中投入0.96克的铜粉,加热使其充分反应,产生多少升气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17 页体?(标准状况下)若将
27、铜粉质量改为3.84克,产生多少升气体?(标准状况下)若将稀硫酸的浓度换0.5mol/L ,产生多少升气体?(标准状况下)3、将你学过的钠及化合物或硫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编制成一道框图题,要求尽可能全面的容纳相关物质的性质及制法,并写出相应的方程式。4、现有浓硝酸、水、铜等原料,若要制取188克硝酸铜,请你设计一些可行的制取方案。选出其中的最佳方案,并说明你选择的理由,有必要的计算过程。5、画出依据上课设计的设想相应的实验装置,下节课演示大家设计的实验,验证设计是否合理?6、我们知道Cu 与稀硝酸发生反应,从理论上现象应为“生成无色气体,在试管口遇到空气后变为红棕色”,但直接在试管中进行实验,
28、气体往往在液面上就变色,实验现象与理论无法吻合,给实验结论带来负面影响。在符合“节约药品,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减少污染”的要求下设计改进实验。写出实验用品,画出简易实验装置图。六、学习效果评价设计1、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学生作业的反馈:(1)所有的学生对上课所总结的有关的知识都做了笔记,有大约一半的同学还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重点标识和批注,显得条理清晰,重点突出。(2)大多数同学对上课时有关开放性问题的讨论适当的做了笔记和补充,大约有一半的同学补充的比较全面,有三分之一的同学将哪些是自己独立设计的、哪些是组内交流时补充的、哪些是在全班交流时补充修改的分的很清晰,这些同学一部分是优秀学生,一部分是非
29、常认真的学生。(3)作业中的 3题开放性设计,有同学设计一种(约四分之一),有同学设计两种(约二分之一),有同学设计 3种(约五分之一) ,有两个同学设计了四种。学生谈收获反馈:(1)很多学生认为这样的复习课上,通过自己动脑思考、动手写画、再与大家交流补充,这种形式感觉知识掌握的既牢固又轻松,不用刻意控制精力也会很集中,比老师讲大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17 页家记的形式新鲜活跃、效率高,能真正感受是自己在学习;(2)在学习中有时能感受到自己很棒,能享受被同学和老师认可的喜悦,有时感觉到同学很优秀,也能感受到差
30、距与压力;(3)掌握事物的本质能认识的更准确,掌握的更牢固,给人一种由杂到精的感觉,有些奇妙;(4)从事物的根本原因出发思考问题能达到有序、快速、全面的效果,是一种思考的好习惯;(5)我感受到只要认真分析事物,善于思考,总能找到更多更好的办法就解决问题。课堂情况反馈:通过课堂的观察学生在各种不同形式的知识总结巩固中,虽然课堂内容较多,但始终能保持着良好的思考、书写积极性,讨论时积极热烈,总之教师能感觉到学生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愉快的心情。2、教师教学效果评价为了实现教学的实效性,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措施:课前留与复习知识相关的习题为预习作业,使学生通过看书、看笔记、看参考书、动笔书写等对课本上知识
31、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提高学生自己复习的效率。硝酸知识的复习采取了补充、设计框图这种新颖又开放的形式,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使学生保持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结合具体内容提出了多个开放性的讨论题,使学生多次、短时间的处于独立思考、展示交流、讨论归纳的独立学习与相互学习相结合的模式中,学生充分发挥着其主体作用,在思考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训练学生的思考方法;在设计、创新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交流讨论、展示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在总结、归纳中训练学生的总结归纳方法。培养学生的良好科学素养。用“实验如果失败了请分析失败的可能原因”这一开放性问题的讨论过程,引导认识思考问题时抓住问题的本质,加强思考的有
32、序性,提高速度,避免思考的盲目性,提高实效性,让学生感受从本质出发思考问题真的很重要。接着利用“除氨气外,还有哪些气体可形成喷泉;依据喷泉的原理设计其它完成喷泉实验的装置”两个开放性问题的思考、设计训练学生应用上面的思考方法,再用作业中的实验设计题巩固这种思考的意识和方法。从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上看本节课比较好的达成了基本目标。有一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17 页达成了发展性目标。七、教学反思:1、多种教学内容呈现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证复习实效本节课的整体设计分为三大部分:基础知识复习、设
33、计与讨论、小结与作业,基础知识复习部分开放的内容较少(只有一个问题) ,这一部分是以题来带动学生看书、书写方程式、思考、 总结完成知识的纵向复习,为横向物质间的转化本质的复习做准备。硝酸复习的框图开放,主要是为了变换一种新颖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基础知识的复习收到实效。设计与讨论部分,开放的内容较多,在课上采用多次的短时间的开放,课堂活跃,学生真正的参与到问题的思考讨论中来,而且课堂也是紧凑有序的,这种多次短时间的开放能够减少课堂混乱、 学生游离于课堂的等问题的出现,因此实效性也是较好的。因此从总体上看这节课是通过开放性的教学实施促进了教学实效性的达成。2、及时反思,提高教学针对性这个设
34、计我在实验班和普通班分别实施过,上述的效果评价及反思均是针对实验班的。普通班在基础知识复习部分能够顺利的完成,只是速度慢了一些。后面的设计与讨论部分,大部分同学独立设计的能力稍差些,有多个装置时只能设计1个,少数人能设计2个,要想完成整个设计,需要大家相互之间的补充部分较多,这反映出思考能力和思考有序性的差距。学生对方法的接受应用能力也有差别,如:用“实验如果失败了请分析失败的可能原因”这一开放性问题的讨论过程,引导学生认识思考问题时抓住问题的本质,让学生感受从本质出发思考问题真的很重要。应用到“除氨气外,还有哪些气体可形成喷泉”的思考时还有不少同学不能顺利分类思考,经过再强化, 到“依据喷泉的原理设计其它完成喷泉实验的装置”问题的思考、设计时就有了较大的好转,这一教学设计的实施用了一节半课的时间。因此,在普通班实施开放性教学时每次时间要较短,而且一节课开放的次数不要太多。在教方法性的内容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感悟,举的实例要多一些。这节课由于讨论的内容相对较多,由于时间的关系,个别的讨论显得有点急,而且课堂小结是在拖堂的情况下完成的,由于学生课上处于思考讨论的时间比较长,因此, 到下课时急于下课,听小结时有点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小结部分的处理是本节课的一个缺陷。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1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