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pdf

上传人:H****o 文档编号:38610961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4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年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基本信息教科版 八年级 第五章物态变化第一节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王玉兰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万安初级中学教材分析?有评估某些物质对人和环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的意识。尝试与同学交流对当地环境资源利用的意见。?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固、液、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初中物理分为三大一级主题:物质、运动及其相互作用、能量。物质的形态和变化属于物质这个主题下的二级主题。同时也是初中五个现象板块中的热现象,和初三的内能有密切的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对水的物态变化和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均为本章学习打下了基础。?本节内容是第五章的总起章节,起到统领

2、全章的作用。教材分为三个板块:一、认识水的物态变化;二、地球上的水循环、三、大自然中水的物态变化。2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是人类在认识物态变化的过程中就是从水的物态变化开始的,所以从学习本节内容开始有助于让学生了解我们认识事物的顺序和规律。学情分析?相对于全国的中学生来说,力、热、声、光、电现象在生活中均有所了解。在小学的科学课程中也学习过。在热现象中熔化和凝固等现象学生都已经很熟悉了,只是缺乏一个统一的归纳和梳理。?相对于我们这边来的学生来说,书本上的一些现象是他们的生活中见不到的,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从身边的现象着手,配以演示实验或者分组实验来加深学生对热现象的理解、掌握。?学生在学

3、习本节内容中对于雾的状态认识一直是一个难点,在生活中他们已经习惯的认为白气和雾是气态,在这里需要进行纠正。教学目标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知识与技能?认识水的三种物态?了解水的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升华和凝华?了解水对人类生命的意义?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中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图片或视频、实验探究、查询资料,认识自然界形形色色的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水的三种状态及其相互转化,欣赏大自然中水的物态变化的鬼斧神工。?关注水资源危机,养成节水意识和保护水资源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让学生经历水

4、的三态变化的模拟情景?难点: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白气和雾的状态。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新课引入一、认识水的物态变化 :水覆盖着地球约 70%的外表,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就没有人类的文明社会,我们认识物态变化就是从水开始的。利用多媒体展示南极冰熔化成水;天池水变成水蒸气再变成雾的过程得出物态变化的概念: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现象叫做物态变化学生欣赏领会物态变化利用资料图片引入新课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一汽化教师提问: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水的形态教师把学生答复的答案分类写在黑板上教师利

5、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一些水的图片如:雨,雪,霜,雾,冰,露等有哪些物态变化呢?引导学生做实验制造云和雨1.实验器材:烧杯、湿沙、酒精灯、冰等2. 观察与思考 (1)、给烧杯加热的过程中,你在杯口盘子底面看到了什么? (2)、烧杯上方出现的朦胧“白雾”是“水蒸气”吗?(3)、水是怎样“跑”到上边去的?水“跑”到盘子上的过程中水的状态有变化吗?可能是什么变化?教师在黑板上用湿毛巾轻轻的划过。一会儿水就干了提问:水变成了什么?能看到吗?教师总结:水变成了我那看不见的水蒸气的过程就是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注:我们看得见的白雾、雾和云是不是水蒸气学生答复雨,雪,霜,雾,冰,露,云,冰雹

6、等学生使用给出的实验器材按照多媒体上的图片组装实验装置。然后观察实验学生实验后答复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答复:水蒸气不能生活中的汽化现象不是提高学生的审美和欣赏自然界的鬼斧神工通过实验体会物态变化的过程。联系生活实际学习物理, 使物理更生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二液化三熔化四凝固五升华六凝华二、地球上的水循环利用 ppt播放露珠图片和云雾的照片由看不见的水蒸气变成看到的露珠或者雾的过程: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例、 夏天, 打开冰箱门时,门的附近会出现“白气”,而这些“白气”又会消失,在“白气”产生与消失

7、的过程中,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升华液化B汽化升华C汽化液化D液化汽化利用多媒体展示炼钢厂里面铁水熔化的图片,联系实验讲解熔化概念: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利用 ppt展示浮冰初上和冰柱的形成,引导学生了解凝固的概念: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教师做演示实验:将装有碘的容器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得到概念: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教师引导学生实验得到概念: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学生思考答复,生活中的液化现象。学生做给出的例题,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答复进行补充讲解。学生举例生活中的熔化例子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凝固例子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发现没有变成液态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升华例子学生分组实验。

8、把食盐加入有冰的试管中搅拌。观察试管外面出现冰晶。利用例题加深学生对于汽化和液化的区分了解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8 页三、地球上的水分布四、课堂练习课堂小结例、日光灯用久了,两端会出现黑斑,形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A灯丝升华后又凝华形成的B灯丝汽化后又凝固形成的C灯丝熔化后又凝固形成的D 灯丝熔化后再汽化最后凝华形成的老师把书上的水循环的图放在 ppt 上学生完成来填空老师提前布置学生回家去收集地球上的水分布情况,以及自己家里的用水来源和用水量。以及节水措施。教师通过图表展示给同学们以下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A、水结成

9、冰B、寒冷的冬天,堆的雪人变小了C、冬天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被晾干D、冬天,室外物体上常挂着一层霜物质由态变为态叫做熔化,从态变为态叫做升华。老师把三角变化图画在黑板上,让学生填空的方式来总结这节课的重难点。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根据学生的解答进行补充讲解学生填空完成水循环的全过程,并把其中的物态变化名称写出来。学生展示自己的调查结果。学生比较老师给出的和自己调查得到的有没有什么地方不同提出并讨论学生完成练习,并逐个讲解每一个选项。老师点评学生通过完成练习的方式来进行稳固练习通过自学完成这部分的内容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习习惯。利用调查分析法来讲解这部分可以培养学生的物理分析能力和学习兴趣。精

10、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8 页板书设计物态变化:物质有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针对学生的课堂活动进行的评价以答复以下问题的正确数给予加分制度,以小组为单位的活动,则每一位成员都给予加分。对于课外调查活动则通过调查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多少,最后得出结论的正确性等方面进行分数性评价。最后给最好的那个小组或者个人颁发一个小的自制的小奖章。教学反思:这节课相对来说考的不多, 但是对于形成正确的物理态度和价值观有重要的意义。 在设计的时候我考虑到学生对于大多数的物态变化都已经有一定的认识, 故

11、而在上课的时候重点放在汽化、升华和凝华这三个学生易错的概念。 在讲解和实验的过程中注意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得到的效果也很不错。学生在生活中有很多的经历和物体变化有关,但是错综复杂的物态变化很多学生有没有方法将它一一剖析开来,因此在上课的时候我注重让同学们举生活中的例子,这样既到达讲解新知识的目的,也可以使他们了解更多的生活常识。 同时还可以让同学们深刻的了解到物理来源于生活, 是我们生活中解决困难的好帮手,也可以激励学生更好的学习物理。将所学的物理知识用到生活中去。冰水蒸气水升华凝华汽化液化熔化凝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12、-第 6 页,共 8 页但是在上课的时候还是老师的分量稍微的多了一点点。学生生活中对于白气和雾的状态一直都存在误区。在讲的时候教师说的多了点。如果让我重新来生这节课我会在这几个地方多加注意。第一:对于六个物态变化过程,再加2 个实验来做。加热水,然后在烧杯上面放一块儿冷玻璃实现汽化和液化相互转化;将碘加热观察升华,然后冷却观察凝华 .通过一对实验来加深物态变化的条件和过程。第二、在让学生做实验之前, 把实验需要观察的现象更明确的指出来。比方:加热水的过程中,水蒸气从来哪里出来的?水面上是否有白气?如果有,在什么位置出现?为什么出现在那个位置?第三、对于学生把握上面可以适当的放松一些,给他们足够

13、的时间去做实验得到结论。 多教学生起来讲解自己的想法,并且和同学一起去帮助他修正自己的答案,多给与学生鼓励和展示自己的时机。最后通过这次上课, 我对于教材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掌握,学生通过课后的作业反馈回来的信息及时的处理。同时看到自己教学设计中的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尽量防止。对于实验现象的观察很分析多提问,提细致的问题可以促进学生思考的角度,便于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8 页证明王玉兰的这堂物理课是11 月 9 号上的校内公开课。地点是学校会议室,参与听课的老师有八年级和九年级的全体物理教师。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