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学会质疑(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让学生学会质疑(6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如何让学生学会质疑-第 5 页 如何让学生学会质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人的思维在不断深入反映客观事物时表现出来的、认识发展的自身环节。“疑“促使人摆脱困境、探求新知识;新知识的产生则是怀疑的结果。那么,一个人能知其多少,就要看有多少疑问。正如陈献章在白沙子.与张廷实中所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教育教学中怎样培养疑者呢?一、让学生主动质疑,泛起思维的涟漪“学问千千万,关键在一问。”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学生自己提出一个问题要比教师提出一百个问题更有价值,因为“人的灵魂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苏霍姆
2、林斯基)。学生因质疑而产生的问题则是点燃和引发个体内部这种固有需要的导火线。然而,在现实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是自己提问,学生回答。并且提出的多是思维含量较低的问题,学生根本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思维就可随口附和出问题的“答案”。比如:“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等;还有一种满堂问的教学,既淹没教学的重点,又占据了学生的思考、练习、发问的时间,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久而久之,学生只管听老师的,自己提不出问题来,没有自己的想法。把教师问,自己答看成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 那么,如何才能摆脱这种古板的现状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呢? 首先我们得让学生大胆主动质疑。因为学生的主动质疑,说明
3、学生在经过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已经进入了主动求知的阶段;其次,教师在学生所提问题的导引下,经过顺水推舟、因势利导,课堂教会学生进入更深的层次。再次,学生提出的问题比教师提出的问题多样,更能引发其他学生的思考。最后,面对学生随时可能的质疑,每个学生乃至教师都尽可能使自己的表达完美,同时也想集中精力捕捉其他发言者的思维“破绽”。以便来一个“回击”这样就能开启学生思维。二、 让学生学会质疑,激起思维的浪花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多了,会提出一些不相关的、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没有价值的问题。教师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目标。该咋办?如何让学生学会质疑呢?(一) 教师不能做学生思维的保姆,不能束缚学生的思
4、维,要让所学的知识成为学生思考的果实。敢于放手,大胆让学生自主探究。如果教师滴水不漏的把教学内容讲细了,嚼碎了,不给学生留下疑问,这样就等于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的权利;就等于压制了学生提问欲望。(二)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围绕所学的有关知识与自己的经验、进行整合。提出自己特别想知道的、感兴趣的、有价值的问题,学会探索问题。(三) 教师要以“自主学习活动”为主,不“锁住”学生:以学生“发现”为主,不“代替”学生;以“质疑无错”为原则,不“斥责”学生。要培育和形成“质疑文化”,形成以能问、善问、会问为荣的风气。从而激发学生思维,学会质疑。 三、让学生学会解决质疑,扬起思维成功的风帆。在学习过
5、程中,有部分学生投快、准、方便,对自己的疑难问题,不加思索,一味地问老师,希望老师快速的给他们讲出“答案”,认为就是疑问的最好解决办法。教师有时也不给学生讲解问题思维的过程,直接告诉“答案”。学生得来全不费功夫,更不知道答案的由来。时间长了,学生懒了,学生没有真正解除质疑,也不知道解决质疑除了老师还有更多的办法。如何让学生学会解决质疑的办法呢?(一) 教师要针对学生提出问题的难易度和学生知识的差异加以分析,适当给学生点拨,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加以分析和解决。(二) 教师在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时,实行“一帮一扶”不要过急告诉学生结果,应和学生一起进行问题过程的探究
6、、演练。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不要束缚学生思维,并告诉学生答案不是唯一的、绝对的。可以一题多解、多答。这样,学生有了独到的思维和见解,便形成了自己的经验和能力。(三) 教师要鼓励学生去探索问题。多查资料、网络查找、工具书查找等多种方式进行。然后把查找到的资料进行整理,总结,得出结论,从而解除质疑。 总之,作为疑者,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是处于懵懂和探索中,需要教师的穿针引线,但不是全权包办,也不是放荡不羁。要使学生在以后的成长中真正学到东西,还得靠他们自己亲身体验,方能成为经验。正如宋代陆游的诗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然而,在现实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不敢质疑问难,不敢提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怕问错了惹人笑话或者挨老师的批评。为此,教师必须坚持“质疑无错”的原则。我们要认识到学生是成长过程中的个体,难免会有提问中出错;要从正面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要从科学的角度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要将重点放在弄清出错的原因和如何纠正错误上;要让每个敢于质疑问难的学生不因质疑问难出现错误而感到遗憾;要认识到任何一个学生的任何提问都是有价值的,其价值就是思考的力量。要正确引导疑者,不让他们因为质疑成为思想负担。“学者,熟能无惑?” 疑则思,思则变。疑者错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