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教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教学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课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课型精读课文普普2课时町1日J学标 教目1 .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域、惯、圃”等12个生字。在文本中理解“司 空见惯、敏锐、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的意思。2 .默读课文,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并讲述自己受到的启发。3 .找出作者为证明自己的观点所列举的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了解每个事例 都是按照“发现问题一一不断发问一一不断解疑一一找到真理”的顺序来介绍的。4 .能够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几个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5 .拓展阅读文段,说说自己在千年圆梦在今朝中体会到的科学精神。教学 重点找出作者为证明自己的观点所列举的
2、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了解每个事例都 是按照“发现问题一一不断发问一一不断解疑一一找到真理”的顺序来介绍的。教学 难点能够仿照课文写法,用几个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第一课时学标 教目1 .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域、惯、圃”等12个生字。在文本中理解“司 空见惯、敏锐、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的意思。2 .默读课文,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并讲述自己受到的启发。教具 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7) 分钟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 .有很多同学特别崇拜科学家,能说一说你最崇 拜的科学家是谁吗?【出示课件2】2 .你们知道科学家们主要依靠什么取得了伟大
3、的 成就吗?(学生自由发言,如:善于思考、勤奋刻苦、锲 而不舍等。)3 .教师小结【出示课件3】: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 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 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以学生兴趣为出 发点进行提问,让学生 畅所欲言,激发学习兴 趣。参考答案怀疑凝神怀疑凝神葡萄一、领域诞生或者延时习惯观看贯通砚台、1.波义耳向实验室走去。2 .在外国租界,谁也不敢怎么样。3 .没有大胆的猜测怎么能做出伟大的发现呢?4 .虽然今天天气异常糟糕,但是静静还是按时到校上课。三、1.普通2.普遍3.兴趣4.趣味5 .著名6.出名7.欣赏8.鉴赏 四、L含义是指人要多问
4、,勤思考,留心生活。6 .英国的化学家波义耳偶尔发现紫罗兰溅到盐酸会变红色,最后发明了石 蕊试纸;地质学家魏格纳从蚯蚓的分布推论出地球上大陆和海洋的形成;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阿瑟林斯基从儿子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一现象中发现 了眼珠转动和做梦的关系。7 .这里的“? ”是发现的问题,是不断的追问,“! ”是通过探索,解决 了疑问,发现了真理。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 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五、略著有科幻故事小灵通漫游未来,影响较大。2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 .出示词语:【出示课件5】新课 教学 (30)分 钟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而不舍:镂刻;舍
5、,停止。比喻有恒心,有毅力。4.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疏通难读的句子。了解本篇文章的 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 课文。鼓励学生多种方 法识记生字、理解词 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 体性、主动性和自觉 性,可以提高自学能 力,培养学生爱写字、 主动理解词语的兴趣, 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 方法和理解词语的方 法,为养成良好的学习 习惯打下基础。此环节的设计是 教师帮助学生找到梳 理结构的方法,帮助学 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内容,学习作者组织材 料的方法。这一环节的设计 是为了让学生自主学 习探究,自己与文本对 话,并能够与作者对 话,让学生成为课堂真问,追根溯源,最后把“? ”拉直变成“! ”,找到真理。
6、所以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 之后。(板书课题)8 .谁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自由发言。) 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第15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相信 同学们学过课文,对这句话会有更深刻的理解。疑问,追 根溯源,最后把“? ”拉直变成“! ”,找到了真理。所 以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介绍作者【出示课件4】:叶永烈(1940)著名科普 作家、传记文学作家,是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诞生纵观敏感追根求源见微知著锲而不舍花圃推理司空见惯(1)指名读词语。(2)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全班交流。【出示课件6】司空见惯:看得多了,不以为奇。
7、追根求源: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见微知著:微:隐约;著:明显。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5.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把这句话 画出来。三、细读课文,理清条理1 .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 么,给课文划分段落。2 .学生交流段落划分,说明分段理由。第1自然段:提出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好之后。第2到第5自然段:证明观点,举三个例子来证明。 石蕊试纸的发明。蚯蚓活动发现大陆与海洋的分布。做梦时眼珠转动。正的主人,为以后学习第6、7自然段:总结观点。只要见微知著,善于发问,课文打下基础。 不断探索。就能找到真理。3.教师对照板书进行小结:这篇课文思路特别明 晰,作者开门见
8、山提出自己的观点,明确指出“真理 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本身就是“真理”, 然后概括地指出在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上,那 些定理、定律、学说都是在发现者、创造者解答了 “一 百个问号之后”才获得的,由此引出科学发展史上的 三个有代表性的确凿事例,之后对三个典型事例作结, 强调这三个事例“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却从中发现 了真理,最后指出科学发现的“偶然机遇”只能给有准备的人,而不会给任何一个懒汉。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2)分钟四、布置作业,巩固提高1 .熟读课文。2 .抄写生字新词。第二课时1 .找出作者为证明自己的观点所列举的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了解每个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例都是按照“
9、发现问题一一不断发问一一不断解疑一一找到真理”的顺序来介 绍的。2 .能够仿照课文写法,用几个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3拓展阅读文段,说说自己在千年梦圆在今朝中体会到的科学精神。教具准备课件设计意图教学设计导入一、复习导入复习前课,做好衔(5 检查生字:司空见惯花圃 盐水石蕊试纸 接。)分钟搜集蚯蚓领域二、细读课文,交流感悟1.【出示课件7-9】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 是用哪些事例来具体说明自己的观点的?课文具体写了三件事:第一件写的是英国的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紫罗兰溅到盐酸会变红色,最后发明了石蕊试纸;第二件写的地质学家魏格纳从蚯蚓的 分布推论出地球上大陆和海洋的形成;第三件写的是 俄裔美国
10、睡眠研究专家阿瑟林斯基从儿子睡觉时眼 珠会转动这一现象中发现了眼珠转动和做梦的关系。1.1 出示课件10】再请大家仔细地读读这三个 事例,看看三段话在写法上、内容上有什么相同点? 全班交流,这三个事例中提到的科学家发现或者发明的过 程是相同的,都是先偶然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再进行反复的研究和实验;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新课 教学(25)分钟这三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 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才能解决问题,发 现真理。因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些事例是科学技术发展史上三个确凿的事例, 由此可以看出科学家们都是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 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最后
11、把“? ”拉直变成“! ”, 找到了真理。作者表达自己观点的方法:发现问题一一不断发 问一一不断解疑一一找到真理(板书)抓住发现事物的 顺序来理解课文,学习 作者表达自己观点的 方法:发现问题一一不 断发问一一不断解疑 找到真理这一设计是从整体 上把握文章并联系前 课,考查学生对课文的 理解,培养举一反三的 能力。3 .你还能列举出这样的事例吗?(学生可能会 谈到曾经学过的伽利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事例。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补充:蚯蚓在美国东海岸有,在 欧洲西海岸同纬度地区也有,而在美国西海岸却没 有,魏格纳从蚯蚓的分布,推论出欧洲大陆与美洲大 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了,分为两个洲I。
12、).课文中哪些语句令你深受启发,作出标注。4 .交流令自己深受启发的语句,说明从中受到 的启示,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有关语段。【出示课件11】 最后把“? ”拉直成了 “! ”,找到了真理。这里的,? ”是发现的问题,是不断的追问,“ ! ” 是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这个句子把 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出示课件12】 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 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见微知著:微,隐约;著,明显。见到事情的苗 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板书:见微知 著)这句话和课文开头首尾照应,说理深刻。这句 话
13、用“只要就”的句式说明“科学并不神秘, 真理并不遥远”,发现真理的前提条件就是“见微知 著”,能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看到本质,并“不 断探索”。【出示课件13】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 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 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这句话对发现真理的条件作了说明,科学发现中 存在“偶然的机遇”,说明科学真理就存在于我们身 边,它并不神秘;“只会给”说明科学发现也并 不容易,指出了科学真理的发现是有条件的,那就是 给那些“独立思考” “锲而不舍”的人。“真理诞 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就是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 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决问题。三、
14、再读课文,感悟写法1.默读全文,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跟我们以 前学过的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2 .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教师点拨:这篇课文围绕着“真 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观点,列举具体事实加以证明。这样的文章叫做论说文,也叫做议论文,不同于我们经常阅读的记叙文。本文所用的证明事例的方法:发现问题一一不断发问一一不断解疑一一找到真理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 伸(10)分钟四、拓展阅读,随文练笔【出示课件14-15】下面我们来阅读千年梦圆在今朝,说说你从 中体会到了哪些科学精神。写一写。群文阅读,巩固提升板书内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发现问题一一不断发问一一不断解疑一一找到真理见微知著课堂作
15、业新设计阅读片段,回答问题。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 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 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 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qi6)而 不舍精神的人。L为什么说“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2,发现真理的人必须具备哪些条件?【答案】1.因为那些找到真理的人都是从身边平常的事情中发现的。2.要有准备,善于独立思考
16、、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意思对即可)教学反思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三个方面:一、积极性被调动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把说话的舞台 让给学生。我始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给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时间,让 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圈画、思考、交流、汇报、朗读、表达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 人,在语文课堂上有所收获。二、心弦被拨动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是这一课的重难点。对 课文中的三个事例,我指导学生研读的重点是具体事例中的“问号”是什么?由此发现的 “真理”是什么?从“问号”到“真理”的过程是怎样的?通过读读
17、议议,拨动学生心弦。三、心灵被触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关注“敏感地意识到”“注意到” “感到很奇怪”以及“认真 地研究”“许多实验”“反复的观察实验”等词句,并三次回扣课文的第2自然段,使学 生在反复地诵读中体会和领悟到“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深刻含义,感受和感悟 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通过多种形式地朗读、感悟让 学生彼此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说说自己读了课文中的三个事例有什么感受?透过“! ” 还能感受到什么?感悟“! ”蕴含的丰富情感。在此基础上一咏三叹再读课题,读出自己 的感受,此时,学生对课题、对课文的认识也得到了升华。学生在阅读分享中有所动,与 此同时
18、,训练学生结合课文仿写,练笔表达也成了水到渠成之事。一节课下来,自我感觉本堂课学习目标基本达成,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错,但是这堂 也不免有些遗憾:高年级学生字词方面已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在开课的字词学习的 安排确实必要性不大;另外,在引领学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方面,在这堂课上还显得有 欠缺,没有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感悟。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课文的题目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课文主要用事 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课文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开门见山,提出观点,明确指出:“真 理诞生于一
19、百个问号之后”本身就是“真理”。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运用事例,证明 观点,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首先概括地指出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科学真理的发 现,那些定理、定律、学说都是在发现者、创造者解答了 “一百个问号之后”才获得的。然 后,由此引出科学发展史上的三个有代表性的事例。第一个事例是英国的化学家波义耳偶尔 发现紫罗兰溅到盐酸会变红色,最后发明了石蕊试纸。第二件事例写的是德国地质学家魏格 纳从蚯蚓的分布,推论地球上大陆于海洋的形成。第三个事例是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阿瑟 林斯基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推断出凡睡者眼珠转动时都 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最后对三个
20、典型事例作总结,强调这三个事例“都是很平常的事情”, 却都发现了真理.因此,只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就一定能“从中有所发现,有 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至第7自然段)总结全文,重申观 点,指出科学并不神秘,也不遥远,关键在于“知微见著”,不断探索,善于独立思考,具 有锲而不舍的精神。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 之后,从中感受、领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二是学习 课文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了解议论文的形式。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我能区分下列生字并分别组词。域()诞()疑
21、(或()延()凝(惯()观()圃(贯()砚()葡()、我能按照要求改写句子。1 .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正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缩句:2 .在外国租界,谁又敢怎么样?改为陈述句:3 .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改为反问句:4 .今天天气异常糟糕。今天静静还是按时到校上课。 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三、我能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普通1 .洗澡是一件非常(2 .这是一种非常( 兴趣3 .他的这个见解,4 .这是一道(著名普遍)的事情。)的现象。趣味引起各国科学家的超大)性很强的物理题目 出名. 17世纪的一个夏天,英国()化学家波义耳正急匆匆的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5 .一场选秀活动,使它()了。欣赏鉴赏.聚会后,全班同学约好了一起到西湖边()绝美的景色。6 .现在的很多节目都在帮人们()一些民间收藏的稀世珍宝。阅读能力大提升四、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1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是什么?2 .文章中作者举了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3 .课文最后把“? ”拉直变成“! ”,找到了真理。(联系全文想一想, 这里的“? ”各指的是什么?作者这样表述有什么好处?)思维创新大拓展五、用几个具体事例说明“成才有路勤为径”的观点,列出写作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