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1.docx(9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百分数的意义第一课时 百分数的意义【教学内容】百分数的意义 例1【教学目的】1、学问与技能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百分数,知道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分。2、过程与方法在学生探究数学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抽象概括实力和比拟分析实力。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百分数与生活的联络,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能正确读写百分数。【教学过程】一、联络生活,引入新课1、学生汇报搜集的生活中的百分数。课前,教师让大家搜集生活中的百分数,找到了吗?在什么地方找到的?2、人们在生活中为什么这么喜爱用百分数呢?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
2、讨论。(提醒课题)3、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你想理解百分数的哪些学问?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理解百分数的详细含义(1) 学生自学课本第2页内容,完成导学案“激疑导学”第1题。(2) 小组讨论沟通通过自学,你知道了什么?指名答复,全班沟通订正。(3) 质疑百分数和我们学过的哪种数比拟相像?指名答复,通过沟通,引导学生初步理解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络和区分。(4) 明确百分数的读写法。说一说怎样读百分数?怎样写百分数?指名答复,全班沟通。师强调百分数的读法和分数的读法一样,都是先读分母,再读分子。写百分数时,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是在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写百分号时,两个圆圈要写得小一些,以免和数字
3、混淆。(5) 反应练习。同桌两人互相读出第2页“读一读”中的练习题。2、教学例1。(1) 出示例1。(2)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完成导学案“激疑导学”第2题。师巡察,理解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 指名演板,全班沟通、订正。(4) 总结百分数的意义。思索、讨论通过上面的学习,你能说一说什么是百分数吗?指名答复后,师总结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三、拓展应用,促进开展1、找寻百分数信息,说百分数的意义,谈自己的感想。(1)在某市学校旁边的小摊中,合格的食品仅是30%。(2)根据规划,到2010年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60%,重点城市不低于70%
4、。(3)我国的耕地面积占世界总耕地面积的7%,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2、汇报自己手中搜集的百分数四人小组汇报自己搜集的每个百分数的意义。四、当堂检测1、课堂活动第2题,小组内合作完成,然后全班沟通订正。2、练习一1、2题,小组内合作完成,然后全班沟通。3、完成导学案“自主检测”和“稳固达标”。五、教学小结今日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能用百分数总结这节课的收获吗?六、作业布置练习一第3、4题。七、课后反思第二课时 百分率【教学内容】百分率 例2【教学目的】1、学问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出勤率、合格率、成活率等百分率的意义,驾驭常用的百分率的计算方法。使学生明确百分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步应用数
5、学学问解决问题的实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独立思索与合作沟通,在练习中加深对所学学问的理解。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通过解决生活中简洁的实际问题,培育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教学重点】理解各种百分率的意义,驾驭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进步对所学学问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教学过程】一、复习稳固1、说一说什么是百分数?2、说出下面百分数的意义(1) 六年级有70%的同学参与了爱好小组。(2) 一条路已经修完了80%二、情景导入某公司要聘请一名技术工人。有2个人进入决赛,下表是他们的决赛成果。姓名消费零件个数合格零件个数张红10094李超8076假如你是公司的总经理,你打算录用谁?为什么?引导学生说比拟合格
6、零件占消费零件总数的百分之几,谁高就录用谁。教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用到有关百分率的学问,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百分率。板书课题百分率。三、探究沟通1、理解出勤率出示例2比拟两个年级某天的出勤率。年级应到人数实到人数五年级10096六年级200196提问什么叫出勤率?怎么求出勤率?(先独立思索,再小组讨论。)2、学生试着计算,抽生板演汇报。小结出勤率是指实到人数是应到人数的百分之几。96100=96%196200=98%因为98%96%,所以这天六年级的出勤率要高些。3、小组讨论以上两个年级缺勤人数一样,为什么六年级的出勤率要高些?四、开放练习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须要求百分率呢?能举例说一说
7、吗?1、完成导学案“激疑导学”2、3题。2、选择喜爱的百分率,说出计算方法。提问产品检验只能计算合格率吗?3、比拟各百分率的共同点(1) 意义都是一局部的数量与总数量相比。(2) 题意把总数作为单位“1”的量;都是要计算部重量占总量的百分比。五、当堂检测1、求出勤率(1) 某班50人,今日缺席2人。求出勤率。(2) 某班50人,今日出勤48人。求出勤率。(3) 某班今日出勤48人,缺席2人。求出勤率。学生解答后,引导比拟,深化相识(1) 有什么一样?有什么不同?(2) 解题方法有什么一样?有什么不同?引导归纳不管条件怎么变更,始终要从题意中分析数量间的关系,找出单位“1”的量。2、推断(1)
8、学校上学期种的105棵树苗如今全部成活,这批树苗的成活率是105%。(2) 六年级共98名学生,今日全部到校,六年级今日的出勤率是98%。(3) 25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是25%。(4) 张师傅消费技艺特别超群,消费的产品合格率高达120%。引导思索有没有超过100%的百分率?3、完成导学案“自主检测”和“稳固达标”。六、教学小结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七、布置作业完成练习一的第5,6题八、课后反思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教学内容】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例1、例2【教学目的】1、使学生驾驭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感受数学学问间的联络和区分。2、让学生经验
9、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过程,培育学生抽象概括的实力。3、能应用百分数化分数、小数的学问解决问题,培育学生的应用意识和理论实力。【教学重点】探究、发觉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进展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新课 出示教学情境图。 1、获得信息,明确问题。 根据这幅情境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2、引出算式,明确思路。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小组讨论解决方法,然后指名演板。 3、全班沟通,引导学生理解两种算法一种是把百分数化成分数,一种是把百分数化成小数。 4、引入课题。 通过解决上面的问题,你有什么体会? 指名答复,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化成小数或
10、分数的必要性。板书课题百分数和小数和分数的互化二、自主探究,总结方法1、教学例1(1)学生先独立将例题中的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并完成导学案“激疑导学”第1题,再在小组内沟通自己的方法。(2)抽各组板书百分数化分数、小数的过程,全班沟通。2、讨论怎样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分数学生在小组讨论后全班沟通,师小结(1) 百分数化分数,先把百分数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能约分的要化成最简分数。(2) 百分数化小数,可以干脆去掉百分号,同时将小数点向左挪动两位。3、教学例2(1) 学生自学第8页例2,完成导学案“激疑导学”第2题,并在小组内沟通方法。(2) 指名演板,并让演板的学生讲解计算过程和方法,全
11、班沟通。(3) 讨论怎样把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学生在小组讨论后全班沟通,师小结(1) 分数化百分数,先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存三位小数),再化成百分数。(2) 小数化百分数,先把小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写成百分数的形式。三、练习运用,稳固升华1、三人活动,对口令(课堂活动第1题)三个同学一组,对口令,一人说百分数,另一名同学说分数,第三位同学说明这样做的理由。(要求学生每个同学说两个后要互换角色)。2、完成教科书上的课堂活动第2题。涂好后说一说你是怎样涂的,为什么要那样涂?(引导学生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再涂画)四、当堂检测1、完成练习二的第1、2、4题。2、完
12、成导学案“自主检测”。五、课堂小结请学生独立反思这堂课的学习过程,总结一下自己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和缺乏?六、课后反思解 决 问 题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解决问题 例1、例2【教学目的】1、让学生经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削减)百分之几的过程,驾驭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削减)百分之几的方法,能综合运用所学学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2、能结合详细的问题情景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充分体验百分数问题与分数问题严密联络,进步学生学问的正迁移实力。3、在解决问题中感受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络,体会百分数的生活价值。教学重点驾驭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削减
13、)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决方法,能综合运用所学学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能结合详细的问题情景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进步学生解决问题的实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提醒课题1、复习旧知(1)我班有男生25名,女生20名,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几分之几?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几分之几?(2)指名学生口答,说出算式后提问每一个问题里是谁和谁比,把谁看做单位“1”?根据答复,教师强调男生人数比女生多几分之几就是指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占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2、完成导学案“温故知新”,全班沟通、订正。3、这节课,我们来利用百分数的学问
14、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1、教学例1。(1) 出示例1,获得信息,明确问题。(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提问“今年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要求这个问题,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应当怎样列式?小组讨论、沟通,并完成导学案“激疑导学”第1题。(3) 指名演板、讲解。(4) 想一想,还可以怎样算?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沟通,再组织学生全班沟通。要让学生说一说360300表示什么?2、即时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导学案“激疑导学”第2题,全班沟通、订正。三、当堂检测1、练习三1、2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演板,全班沟通、订正。2、完成导学案“自主检测”,小组内沟通、订正。四、
15、全课小结同学们!今日你们有什么收获?结合学生沟通,教师小结其实百分数问题可以根据以前所学的分数问题的分析方法进展解决。五、布置作业 练习三3、4、5题。六、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解决问题 例2【教学目的】1、学问与技能让学生经验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决过程,驾驭解决问题的方法,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问题的分析方法在解决百分数问题中的作用,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进步学生解决问题的实力。2、过程与方法在独立思索与合作沟通中,进步解决问题的实力。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中感受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络,体会百分数的生活价值。【教学重点】驾驭求比一个数多(
16、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学难点】能综合运用所学学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提醒课题1、复习旧知农场有公鸡40只,母鸡25只,公鸡比母鸡多百分之几?母鸡比公鸡少百分之几?学生独立解决后,说说解题思路。2、完成导学案“温故知新”,全班沟通、订正。3、提醒课题今日我们将接着解决生活中的百分数问题。(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1、教学例2(1) 出示例2,获得信息,明确问题。(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提问要求“今年有毕业生多少人”这个问题,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小组讨论、沟通,指名答复。(3) 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4) 思索根据上面的线
17、段图,你会列式计算吗?小组讨论、沟通。指名演板、讲解,并让学生说一说“1+15”表示什么意思?(5) 想一想,还可以怎样算?先让学生独立思索,并在小组内讨论沟通,再组织学生全班沟通。要让学生说一说20015表示什么?2、反应练习算一算,假如明年的毕业生人数比今年削减10,学校明年有毕业生多少人? 学生独立思索完成,并在小组内讨论沟通,指名演板,全班沟通、订正。三、课堂活动,稳固反应13页课堂活动先让学生独立思索,并在小组里讨论沟通,再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指名演板,然后全班沟通、订正。四、当堂检测1、练习三6、7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沟通、订正。2、完成导学案“自主检测”。五、课堂小结同学们,今
18、日你有什么收获呢?再次总结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决方法。六、布置作业 练习三8、9、10题。七、课后反思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解决问题 例3【教学目的】1、利用已有学问,理解并驾驭较困难的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以及解题方法。2、可以敏捷地采纳方程和算术方法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进步学生解决问题的实力。3、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到数学学问之间的亲密联络,培育学生利用旧知学习新知的实力。【教学重点】弄清较困难的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教学难点】 能根据题意确定等量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打算,引入新课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果园里有苹果树
19、X棵,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3倍。梨树有多少棵?苹果树和梨树共有多少棵?梨树比苹果树多多少棵?学校体育组有排球X个,足球的个数是排球个数的15。足球有多少个?排球的个数比足球多多少个?请学生独立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各个数量。教师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清晰地表示出数量之间的关系,便于我们正确地解决问题。2、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的价格相差60元,上衣的价格是裤子价格的3倍。上衣和裤子的价格各多少元?先请学生独立解答,然后集体讲评。3、思索假如将“上衣的价格是裤子的3倍”改为“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70%”,该怎么解决呢?这就是我们今日要讨论的解决百分数的问题。板书课题解决百分数问题二、探究讨论,解决问题1、教
20、学例3(1)学生读题,弄清题意。提问这道题与复习题有什么一样点和不同点?让学生明确,例3与复习题都是已知上衣与裤子价格的差,以及上衣价格与裤子价格之间的倍数关系,求上衣与裤子的价格分别是多少。不同的是复习题是用整数表示两者之间的倍数关系,而例3是用百分数表示两者之间的倍数关系的。(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提问根据题目的数量关系,你认为这道题用什么方法解决比拟便利?先让学生独立思索,并在小组里讨论沟通,再引导学生列出方程,并指名演板,然后全班沟通、订正。(3) 想一想,还可以怎样算?先让学生独立思索,并在小组内讨论沟通,再组织学生全班沟通。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2、即时练习。 小明买了一套
21、衣服共花了240元,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60。上衣和裤子的价格各是多少元?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在小组里讨论沟通算法,再指名演板,然后全班沟通、订正。三、课堂活动1、出示第16页“课堂活动”卡片“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75%”,请学生根据卡片上的信息,用式子表示数量间的关系。(1)齐读卡片上的内容。(2)根据卡片上的信息,你能用式子表示出数量之间的哪些关系?请写出含有字母的式子。(3)学生独立思索,并写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然后请学生汇报。2、完成练习四第5题先请学生细致看统计表,在看懂统计表后提问怎样求出妈妈的奖金是多少元?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讨论沟通,然后全班沟通。四、当堂检测 完成导学案“自
22、主检测”。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请学生自己谈一谈。六、布置作业 练习四1、2、3、4题。七、课后反思第四课时 纳税【教学内容】纳税 例4【教学目的】1、学问与技能引导学生通过对纳税信息的搜集处理,明确纳税的意义,理解应纳税额、税率的含义,知道一些常见税种。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自主探究出解决应纳税额问题的方法,培育学生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的实力。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严密联络,感受数学的价值,对学生进展爱国主义教化。【教学重点】纳税的意义和解决应纳税额问题。【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学生汇报课前搜集的有关纳税的一些资料。(1) 教师你搜集到哪些有关纳
23、税的学问?学生汇报,理解纳税相关的学问。(2) 教师什么是纳税为什么要纳税?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自主探究,教师参与并指导讨论。2、根据学生的答复,师小结纳税是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根据肯定税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局部缴纳给国家,这就是纳税。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板书税率提问什么是税率?学生答复后,师小结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销售额、营业额)的比率叫做税率。板书应纳税额。3、提醒课题并板书教师今日,我们就一起去学习纳税的有关问题。(板书纳税)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出示例4情景图。提问从情景图中你搜集到什么信息?须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2、学生独立分析信息。思索什么叫赢利 按营业额的5
24、%纳税的意思是什么?小组讨论沟通,指名汇报。3、小组内讨论解决问题,指名演板,并讲解。4、全班沟通,订正。5、指导看书第19页,并完成导学案“激疑导学”第1题。6、小结正确解决有关纳税问题,关键在于理解税率即百分率。与前面所学的解决百分数问题的方法完全一样,从税率中找准单位“1”。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1、书第21页第1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内沟通讨论,指名汇报,全班沟通。2、书第21页第2题小组内讨论沟通,指名演板,全班沟通订正。四、当堂检测 完成导学案“自主检测”。五、学生质疑,教师总结1、今日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2、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如何去尽纳税的义务3、教师总结纳税是国家
25、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解决有关纳税问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税率,与前面所学的解决百分数问题的方法完全一样,从税率的概念中去找准单位“1”。六、布置作业 导学案14页“稳固达标”。七、课后反思第五课时 算利息【教学内容】算利息 例5【教学目的】1、学问与技能学生经过搜集和整理有关储蓄资料,理解储蓄的意义,明确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培育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实力。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等活动中,驾驭利息、税后利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体会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教学重点】
26、能用利息、税后利息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醒课题1、学生汇报课前搜集的有关利息的一些资料。(1) 提问你搜集到哪些有关利息的学问?学生汇报,理解利息相关的学问。(2) 提问存款有什么好处?存款的种类有哪些?它们的利率一样吗?本金指什么?什么是利息?什么是利率?小组内讨论、沟通。指名汇报,全班沟通。2、根据学生的答复,师小结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就是利率。3、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储蓄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1、学生自学例5的利率表,完成导学案“激疑导学”第1题前5小题。提问从表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7、?学生自由汇报。2、思索你能说一说,整存整取一年,年利率4.14%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学生答复后,师指出年利率4.14%就表示整存整取一年,利息是本金的4.14%。3、提问零存整取三年,年利率3.78%表示的意义呢?学生答复后,师强调年利率3.78%表示零存整取三年,一年的利息是本金的3.78%。4、思索利息与什么有关?怎样计算利息?小组讨论沟通,指名汇报。师小结,并板书利息本金利率时间5、学生联络生活举例说明本金、利息、利率的意义。提问哪位同学能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举例说明什么是本金?什么是利率?什么是利息吗?6、出示例5问题,说一说从中得到了哪些信息?7、学生独立思索解决方法,并在小组内沟通
28、。指名演板,全班沟通、订正。8、议一议利息税是什么意思?怎样计算税后利息呢?小组内讨论、沟通,完成导学案“激疑导学”第1题第(6)小题,指名汇报演板。全班沟通订正。师小结,并板书利息税利息5% 税后利息利息(15%)或 税后利息利息利息5%三、当堂检测1、20页课堂活动,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全班沟通。2、完成教科书第21页第5题,学生先独立完成,指名演板,集体订正。3、完成导学案“自主检测”。四、全课小结 1、今日我们学习了哪些学问?请谈谈你有什么收获。2、关于算利息的问题,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学生答复后,师小结同学们,今日这节课我们讨论学习了怎样计算利息,事实上就是我们所学的百分数学问在
29、生活中的详细应用之一。要求利息,必需知道本金、利率和时间。从今日的学习中可以看出,数学学问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生活的四周。五、布置作业 练习五3、4题。六、课后反思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整理与复习【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娴熟驾驭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的方法,沟通学问间的联络,能将所学学问进一步条理化和系统化。2、能应用百分数的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实力。3、让学生在解决百分数实际问题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络,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运用百分数学问解决问题。【教学难点】进一步进步学生应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教学过程】一、
30、提醒课题同学们,百分数单元的新课学习已经完毕了。今日我们一起来对这一单元的学问进展整理和复习。板书百分数单元整理和复习二、整理复习,形成网络1、小组合作,系统整理(1)独立整理。请同学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将百分数单元学问整理在作业本上,留意突出所学学问点之间的联络。学生整理,教师巡察,对不会整理的学生赐予指导。(2)小组沟通。整理好的同学请在小组中说一说你是怎样进展整理的。2、汇报展示,沟通评价。3、师根据学生的答复,小结。三、复习稳固 1、练习六第2题。(1) 说一说百分数和分数、小数是怎样互化的?(2)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互相沟通。(3) 指名汇报,全班沟通。2、练习六第3题。学生独立
31、完成,同桌沟通。指名汇报,并说一说是怎样做的?3、练习六第5题。(1) 说一说上座率指什么?(2)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互相沟通。(3) 指名汇报,全班沟通。4、练习六第6题。(1) 独立思索,然后在小组内沟通自己的想法。(2)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全班沟通。(3) 说一说选择哪类土壤比拟适宜,为什么?5、23页算一算(1) 独立思索,然后在小组内沟通自己的想法。(2)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演板,并说一说解题思路。6、练习六第7题。(1) 学生读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强调“一成”表示的含义。(2) 思索“增收一成”是什么意思?(3)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演板,并说一说解题思路。四、全课小结1
32、、通过这节课的整理和复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2、关于百分数学问,你还有什么问题?五、课后反思第二单元 圆柱和圆锥单元备课【教学内容】1、圆柱2、圆锥的相识及圆锥的体积3、整理与复习【教学目的】 1、相识圆柱和圆锥,理解它们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区分与联络。 2、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外表积。 3、经验探究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驾驭它们的体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4、能解决有关圆柱、圆锥体积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圆柱、圆锥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相识圆柱和圆锥,理解它们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区分与联络。【教学难点】1、经验探究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理
33、解并驾驭它们的体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2、能解决有关圆柱、圆锥体积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圆柱、圆锥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圆 柱第一课时 圆柱的相识及侧面积【教学内容】圆柱的相识及侧面积【教学目的】1、学问与技能使学生能相识圆柱,理解圆柱的特征,知道圆柱的各局部名称。理解侧面积的含义,驾驭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2、过程与方法通过视察、想象、操作、思索、讨论等活动,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动手操作实力,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和自信念,体会数学与现实的联络。【教学重点】从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圆柱形物体抽象出圆柱的几何图形,让
34、学生经验圆柱特征的探究过程。【教学难点】使学生弄清圆柱侧面绽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建立空间观念。【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出示各种实物,引导学生从中挑出长方体、正方体,并指名说说他们各自的特征。师指出我们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都是由平面围成的立体图形。今日我们再来相识一种立体图形圆柱。(拿出一个圆柱的实物)像这样的物体都是圆柱体。板书课题圆柱。二、自主探究,探究新知1、说一说让学生看29页主题图,说一说图中哪些物体是圆柱。接着,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圆柱体。2、相识圆柱各局部的名称。(1) 自学教材30页,理解圆柱各局部的名称。完成导学案“激疑导学”1、2题,小组内
35、沟通。(2) 让学生拿出一个圆柱实物,指出圆柱各局部的名称。(3) 指名演示,师小结圆柱上下底面是两个大小相等的圆。圆柱有一个曲面,叫侧面。圆柱两底之间的间隔 叫做圆柱的高。3、测量圆柱的高。视察实物,讨论圆柱有多少条高?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视察得出圆柱的高有多数条,它们都相等。教师指导学生测量圆柱的高。学生拿出各种圆柱进展测量,并汇报测量结果。4、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沿着易拉罐的一条高把它的商标纸剪开后再绽开,视察一下是什么图形?(1) 小组讨论、沟通后,完成导学案“激疑导学”第3题。(2) 通过沟通,引导学生发觉圆柱的侧面绽开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底面圆的周长,宽就是圆柱
36、的高。(3) 思索怎样计算圆柱的侧面积?通过学生的独立思索与沟通,引导学生概括出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5、出示例1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演板,全班沟通、订正。三、当堂检测1、练习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说一说为什么。2、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柱。3、完成导学案“自主检测”,小组内沟通、订正。四、教学小结今日我们探究了圆柱的特征,大家说一说,圆柱有些什么特征?五、布置作业完成导学案“稳固达标”。六、课后反思第二课时 圆柱的外表积【教学内容】圆柱的外表积【教学目的】1、学问与技能理解圆柱外表积的含义。驾驭圆柱的外表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圆柱的外表积。能敏捷运用求外表积的有关学问解决一
37、些简洁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视察、想象、操作、思索、讨论等活动,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动手操作实力,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和自信念,体会数学与现实的联络。【教学重点】理解求圆柱外表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敏捷运用外表积的有关学问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让学生拿出圆柱模型,指出圆柱各局部的名称。2、说一说圆柱有什么特征?3、指出圆柱的侧面,说一说圆柱的侧面绽开是一个什么图形?它的侧面绽开图和圆柱的底面有什么联络?4、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已经相识了圆柱,理解了圆柱的一些特征。今日我们接着来学习圆柱的一些学问。板书课题圆柱的
38、外表积二、小组合作,探究方法1、探究外表积的计算方法(1) 视察实物,理解外表积的含义。请同学们细致视察圆柱的实物,说一说它有几个面,每个面分别是什么形态的。(2) 讨论圆柱的外表积指的是什么?怎样计算圆柱的外表积?小组讨论,指名汇报,全班沟通。(3) 引导学生总结出 圆柱的外表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2、教学例2(1) 出示例2,让学生明确题中的信息及要解决的问题。(2)学生独立思索,完成导学案“激疑导学”16题。(3) 指名汇报,全班沟通、订正。3、课堂活动完成书第32页课堂活动学生分组测量数据,并计算出这个物体的外表积。三、当堂检测1、完成练习七第2题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把计算结果填在书上。指名
39、汇报,并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全班沟通、订正。2、完成导学案“自主检测”,小组内沟通、订正。3、拓展练习工人叔叔把一根长是1m的圆柱形木料,沿底面直径平均分成两局部,这时外表积比原来增加了0.8平方米。求这根木料原来的外表积。四、教学小结1、通过今日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学生汇报后,师指出应用圆柱的外表积有关学问解决实际问题时,要详细状况详细分析,根据实际须要来计算各局部面积,必需敏捷驾驭。另外,在消费中备料多少,一般采纳进一法,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原材料够用。五、布置作业 练习七3、4、5六、课后反思第三课时 圆柱的体积【教学内容】圆柱的体积【教学目的】1、学问与技能运用迁移规律,通过用切割拼
40、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理解圆柱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2、过程与方法提倡沟通、合作、试验操作等学习方式,培育学生视察、揣测、分析、比拟、综合的学习思索方法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探究数学奇妙的乐趣,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情感。【教学重点】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及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说一说圆的面积公式。2、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3、完成导学案“温故知新”,小组内互相沟通。4、引入新课我们已经学过求正方体和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并且知道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这个公式进展计算。今日,我们一起来讨论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板
41、书课题圆柱的体积二、自主探究新知1、议一议请同学们讨论讨论,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2、全班汇报沟通(1) 教师请大家想一想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学生的答复后,师用圆面积教具再次演示把圆平均分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找出长方形的长是圆的周长的一半,宽就是半径,从而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2) 思索既然我们运用转化的数学方法求出了圆的面积,那对于怎么求圆柱的体积,你们能想到什么好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我们虽然不会算圆柱的体积,但我们会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假如能将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就好了。(3) 思索怎样才能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呢?引导学生思索我们可以把圆柱的底面分成很多相等的扇形,然后
42、把圆柱切开,再把它拼起来,就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了。学生操作教具,进展拼组。(4) 教师再次演示拼组的过程,将圆柱底面等分成16份、32份、64份、128份假如接着分下去,你会有什么发觉?引导学生体会圆柱底面等分的份数越多,拼组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5) 小组讨论圆柱和所拼成的近似长方体之间有什么关系?同时完成导学案“激疑导学”1、2题。小组内讨论、沟通。汇报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近似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因此要求圆柱的体积,就是求出切拼后的近似长方体的体积就可以了。(6) 引导学生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师板书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7)
43、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VSh3、 提问要求圆柱体积,应当知道什么条件?假如已知圆柱底面半径和高,怎么求圆柱的体积?学生答复后,师总结求圆柱的体积,一般要先求圆柱的底面积,再求圆柱的体积。4、应用公式,解决问题。(1) 出示例3,引导学生理解题意。(2) 学生独立思索,完成导学案“激疑导学”第3题,并在小组内沟通、讨论。(3) 指名演板,全班沟通订正。三、当堂检测1、练习八1、2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沟通、讨论。2、完成导学案“自主检测”第3题。四、全课小结今日我们一起讨论了什么学问?在今日的学习中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五、布置作业练习八3、4题。六、课后反思第四课时 练习课【教学
44、内容】圆柱的体积练习课【教学目的】1、学问与技能进一步驾驭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深对体积和容积的理解。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独立思索的根底上进展合作沟通,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稳固所学学问。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亲密关系。【教学重点】进一步驾驭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进步学生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复习旧知说一说我们都学习了圆柱的哪些学问?先在小组内沟通,然后指名汇报。2、引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圆柱的有关学问,今日这节课我们将用我们所学的学问说明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板书课题生活中的圆柱二、指导练习1、练习八第5题(1) 读题,说一说从中都理解到了哪些信息?要求的是圆柱的什么?(2) 学生独立解决,并在小组内沟通、讨论,说明解题思路。(3) 指名演板,并讲解,全班沟通、订正。2、练习八第6题(1) 读题,引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