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部整理好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部整理好1.docx(1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课 题分桃子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p2-3教学目标1、结合详细情境,经验自主解决问题和学习并驾驭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 能除尽的计算方法。2、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除尽的算理。3、经验与别人沟通算法的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材分析重点驾驭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除尽的计算方法。难点依据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除尽的计算方法总结出竖式的计算格式和计算依次。课前打算教学过程特性化设计 (一)创设情境1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猴子最爱吃什么水果吗(学生各抒己见) 生1:香蕉! 生2:不对,是桃子。 师:对。桃子又大又红,软软的,甜甜的,多好吃呀!其实不只是猴子爱吃桃子,很多小动
2、物也很爱吃桃子。不信,今日老师就带大家到动物王国去看看。小动物们为了吃桃子,是怎样找桃子、分桃子的,好吗 生:(兴致勃勃地)好! 2引出问题。 (随着老师的点击,小松鼠、小兔子2只动物由远与近来到这棵桃树下。) 师:同学们,老师讲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大家眼、耳、手、脑并用,可得好好听啦! (生个个聚精会神,聚精会神。) 师:同学们,这2只小动物来到桃树下,谁也不去争,谁也不去抢,却一起去数树上的桃子,共数出了68个。原来他们想把这些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只分得一份,可真够公允、友好的。同学们,咱们得帮他们分分,看看平均每只小动物能分得几个桃子该怎样列式计算呢 生:682= 师:下面请同学们用你
3、们最喜爱的方法计算一下平均每只小动物可以分得多少个桃子。 生1:我是用口算的,先算602=30再算82=4最终算30+4=34所以682=34 生2:我是列竖式计算的。 老师利用投影展示学生的竖式计算方法,并向同学们说明他的计算过程以与为什么这样做?不管学生列的是否正确,老师都应当赐予确定。 老师讲解并展示正确的计算过程。(二)情境延长,自主探究 师:这时候小猴子也来了,大家知道他想干嘛吗? 生:分桃子。 师:那请你们帮他们算一算他们各可以分到几个桃子(老师展示学生的计算结果。)再视察这两道竖式,你们发觉了什么?每次除得的商要写在什么位置上? 生:去除被除数十位上的数时,商就写在被除数的十位上
4、面,去除被除数个位上的数时,商就写在被除数的个位上面。三问题解决 师:分到桃子后小猴子要回家了,可是回家的路上却关卡重重,请你们帮小猴子回家,一组计算一题以小组为单位汇报结果。 师:看大屏幕找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四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应当留意什么?教学反思课 题 分橘子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P4-P5教学目标1、 结合详细情境,经验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过程,发觉并驾驭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除尽的计算方法。2、 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除尽的算理。3、 经验与别人沟通算法的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材分析重点驾驭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除尽的计算方法。难点能正确计
5、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除尽的除法。课前打算制作PPT。教学过程特性化设计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师: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西天取经,他们化缘得来一些橘子,你们看,这里一共有几个橘子?孙悟空想把这些橘子平均分给他们三个人,每人可以分到几个橘子?课件出示书本第4页的情境图二、探究新知,师生互动1、体会平均分后十位上出现有余数的状况。1课件再次显示48个橘子画面。2请每个同学用代表橘子的小棒实际分一分。3组织小组讨论:有48个橘子,假如平均分给他们三个人,每人可以分到几个橘子?4小组内讨论怎样列出算式,用竖式怎样表示。2、进展全班沟通。指名答复;投影显示学生的小棒图,引导学生探究竖式各数表示的意
6、思与单位名称的写法,相识余数。依据学生的答复板书:483=16个答:每人可以分到16个橘子。3、引导学生相识竖式中各数表示的意义:“48表示把48个橘子拿去分,“3表示平均分给3个人,商十位上的“1表示可以分到1捆,十位上的“3表示整捆分,三个人每人1捆分掉了3捆,1表示整捆的还剩下1捆,加上个位上的8表示一共还剩下18根,商个位上的6表示每人还可以再分6根,剩下18根刚好分完,余数为0。4、算一算,想一想。让学生独立解答课本中的算一算,想一想,指名板演,并说一说竖式每一步所表示的意义,组织学生对孩子的板演进展评价。5、练一练。1先由学生独立解答课本练一练的第二大题,指名板演。2学生讨论:比较
7、每道题的竖式过程,并说一说三、总结今日我们学习了什么学问?你有什么收获?能理解竖式每一步的意义。教学反思课 题商是几位数 教学内容P5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P6-7。教学目标1、结合推断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的过程,深入理解除法的意义。2、借助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已有的经验,探究并驾驭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笔算的方法。3、能用除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洁问题,开展应用意识。教材分析重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算理。难点娴熟驾驭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课前打算多媒体课件和口算卡教学过程特性化设计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 PPT:主题图引入: 师:同学们坐过高铁吗? 高铁的速度可快了,调皮从
8、北京去四平旅游,全程888千米,火车用了6小时就到了目的地。2、提问:你从图上发觉了哪些数学信息?3、依据图上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知道火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4.怎样列式?8886=你能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吗?二、,探究新知一估算预料先估算一下“8886的结果大约是多少?精确的商与100有什么关系?估算的商100是几位数?和100很接近的精确的商会是几位数?。二探究方法笔算:8886的精确商究竟是多少呢?请每个学生尝试笔算在本子上。你遇到了哪些困难?全班沟通共同讨论解决疑难问题:先从哪一位除起?8个百除以6可以商几?商写在什么位上?商是几位数?百位上商1,还多了2个百,把十位上的
9、8拿下来,变成多少?然后十位上可以商几?最终把个位上的8拿下来,变成多少?个位上可以商几?再次笔算。组内开展“争当小老师活动。最终再次汇报整个竖式的计算过程和每一步的算理。4生板演5656=4563=7847=竖式计算过程,其余学生提问。师生共同总结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详细方法步骤。PPT反问:商为什么不写在百位上呢?百位不够商1十位商2行吗?不行,余数确定要比除数小5师:笔算的结果正确吗?比较估算与精算。三练习反响完成 “练一练第二题。PPT1、学生轮番汇报估算过程和估算的结果。2、指名板演,其余在练习卡上做。3.集体订正。4.比较计算结果有何不同之处?三、稳固深化,应用新知1、进步练习p
10、7第三、四大题。2、结合解决生活问题,进一步稳固新知。四、梳理回忆,课堂总结1、谈谈你在学习上的收获。2、本节课你最赞许我们班哪位同学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别人?为什么?板书设计:笔算除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课 题 猴子的苦恼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p8p9教学目标1、结合已有的学问经验,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是0。2、探究并驾驭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展计算。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络,可以运用所学学问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洁问题。教材分析重点会计算被除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除法。难点理解0的占位作用。课前打算挂图、数字卡片。教学过程特性化设计一、
11、出示情境,引导视察思索。1结合教科书,老师可以创设“3只猴子来到桃树下,想分吃桃树上的果子,树上一个桃子也没有了的情境。 2引导学生视察情境图,并指出要3只猴子没有分到一只桃的状况可以用算式03表示。3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理解03的意义,得出结果。4联络学生生活经验,说一说“07、08等于多少。小结并齐读结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一从问题口袋中拿出问题课件演示:有306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猴子,每只猴子能分到几个桃子?1.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列出算式:3063=2.视察算式与以前学过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被除数中间有0,并板书3.小组内讨论、沟通;4.汇报沟通。1估算
12、:把306看作300,3003=100,306比300大,所以结果比100大。2口算:把306分成300和6两部分,3003=100,63=2,所以3063应当等于100+2,也就是102。3笔算投影展示: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算法。4比较这两个竖式,你喜爱哪种写法?5.小结:在解决被除数中间有0的笔算时,十位上的0除以2,我们要在十位上商0。在以后的这类竖式计算时我们尽量有简便写法。二解决问题:平均每分钟消费多少瓶干红葡萄酒?1.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列出算式:8406=2.视察算式与以前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被除数末尾有0,并板书3.引导学生先估算商的大致范围。4.学生独立尝试笔算。5.汇报沟通
13、,理清算理。1投影展示学生的计算过程:2比较竖式的两种书写形式,哪种书写形式简便?你喜爱哪一种?3引导学生答复:商的末尾为什么要添上0?6.小结:个位上的0除以3得0,所以在个位商0。三、稳固练习,拓展提升1.计算。5055=4803=3603= 6408=7077=8044=1先让学生估算,说说商的大致范围。2指生板演。3集体订正。2.新课堂第8页第2题。让学生说说错在哪里?商的中间、末尾为什么添0?让学生明白用0占位的道理。1引导学生读题,弄清题意。2引导学生独立完成。3汇报沟通,集体订正。四、梳理总结,提升认知让学生自由的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教学反思课 题节约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
14、下册P10-P12教学目标1、探究并驾驭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因不够商1而在商中间或末尾商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2、能正确的进展商中间或末尾商0的除法竖式计算。3、能用估算、重算或乘法对计算结果进展验算,逐步培育验算的习惯。教材分析重点驾驭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竖式计算的方法。难点驾驭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因不够商1而在商中间或末尾商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课前打算教学过程特性化设计一、1、出示课题:节约2、出示学习目的:二、新课:探究商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除法1、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1后来,又有几个同学送来卖矿泉水瓶的钱,这样经过进一步地核算。课件出示发觉3个班的总收入为912元,
15、这时每个班的收入是多少元?A学生列出算式:9123B提问:怎样将这912元平均分给3个班呢?C学生先独立思索片刻,然后在组内沟通自己的想法,由小组长总结组内成员的想法。必要时,学生可利用学具“人民币样币分一分课件展示2各小组代表说说自己组内的分法口算的方法、汇报时,老师用课件演示平均分的过程,形象直观,同时把平均分的过程用竖式板书出来。3引导学生总结:十位上不够商1就商0。4练习:515561862、商末尾有0的除法1课件出示问题情境:试验小学用这些钱买了522个练习本送给一所学校的4个班,平均每个班可以分多少个?学生独立列式,并尝试计算学生发觉:被除数的前两位刚好被除尽了,剩下个位上的“3不
16、够商1怎么办?得出结论:个位上不够商1就商0。2练习:32126525当堂训练达标检测一、练一练见课件二、课堂测试见课件教学反思课 题练习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P13-P14教学目标1、 回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并结合详细题目说一说每一步的算理。2、 稳固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到达娴熟运用的程度。3、 在计算中培育学生的数感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教材分析重点稳固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难点在理解算理的根底上熟识驾驭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课前打算教学过程特性化设计一、回忆导入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上一次练习课师:看谁算的又准又快。师
17、出示口算题卡,进展口算练习,学生抢答422= 242= 122= 1422= 1122= 1242=555= 1555= 2555= 5055= 222= 2202=师: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前面主要学的是什么内容?小组讨论,师参与,并巡察辅导。学生发言,老师将学问点板书。要求每一种除法都举例子,并说一说是怎么样计算的师:大家主动举手发言,真棒。通过口算的小练习,同学们的计算实力进步不少。二、自主练习依次出示材料第1314页第26题。学生独立完成,师指名板演,并巡察理解学情、辅导学生。做完后师生沟通。出示教材第14页第7、8题。第7题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求今年爷爷的年龄是孩子的几倍是什么意思,然后师指
18、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第8题,师指名让学生说题目里有哪些数学信息?排成4种队形是什么意思?然后学生独立完成,师指名板演,并巡察理解学情、辅导学生。做完后师生沟通。三、总结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了哪些内容?教学反思课 题集邮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P15-P16。教学目标1、探究并驾驭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展竖式计算。2、结合详细情境进展估算,逐步培育估算的意识和实力。3、会用乘法和加法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培育验算的习惯。教材分析重点分析、总结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列竖式的计算方法。难点培育学生估算的习惯课前打算教学过程特性化设计引导学生学
19、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解决问题。一、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1、出示“集邮详细情境2、提出问题老师出示问题:笑笑集邮,一共有邮票285张,集邮册每页可以放5张邮票,能放多少页?3、列出算式:28554、讨论估算方法1、学生独立估算商是多少?2、组内讨论估计的过程。5、探究竖式计算方法。1学生列出竖式。2提出问题:被除数百位上的“2比除数“5小怎么办?3沟通反响4老师小结: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两位。5学生独立计算后,引导学生理解商“5要写在十位上的算理。二、学习验算方法。1、老师提出探究性问题。要检验商是否正确该用什么方法验算?2、学生独立思索3、同伴沟通4、
20、全班汇报,老师归纳小结:要检查除法算得对不对,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来验算。5、尝试解决问题问题1假如把364本书送给4所盼望小学,平均每所小学分多少本?学生独立思索后沟通,独立计算后集体讨论计算方法。问题2王老师有100元,每盒拼图要3元,最多可以买几盒拼图,还剩多少元?独立思索后小组讨论,你遇到了什么问题?小组代表汇报,集体解决问题。6、质疑: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三、稳固练习1、出示教科书P16第1题1学生独立完成2沟通计算方法,激励学生用比较分析法做。3集体订正。2、摘苹果嬉戏1出示试题,贴上苹果。8466156436474326389987242摘下商是两位数的算式上的苹果3算一算,
21、集体练习,指名部分学生板演。四、应用1、出示教科书P16第4题,按如下过程进展思索。1找出题中的数学问题。2找出问题解决的方法。3独立完成2、出示教科书P16页第五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响教学反思课 题买新书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P17-P18。教学目标1、能运用画图的方法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可以正确列出算式。2、理解并驾驭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依次,能正确运算。3、培育学生细致思索的学习习惯,进步学生解决问题的实力。教材分析重点能敏捷运用不同方法解决生活中简洁的问题。难点能娴熟运用不同方法解决生活中简洁的问题。课前打算教学过程特性化设计一、学习新知师:出示教科书P1
22、7页图与条件:学校图书室买来200本书放在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4层请你们细致视察,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先独立思索,然后汇报生一:平均每个书架放多少本?生二:两个书架一共多少层?生三: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师:很好!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有些问题是我们以前解决过的问题,有些是我们今后要解决的问题。先请同学们解决第一个问题,即平均每个书架放多少本?生:独立思索解决,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方法一:20024 方法二:20024=1004 =2008=25本 =25本二、练习1、教科书P18页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请同学们说一说连除和乘除混合带小括号两步式题的运算依次。师:刚刚同学们做了四道题,和
23、我们上面解决问题的算式放在一起细致视察,你发觉他们的共同点吗?2、教科书P18第2题师:游了2个来回是什么意思?学生理解后再独立做。3、教科书P18第3题。4、教科书P18,第4题。三、问题解决1、某班要实行一次朗读竞赛,每位学生的朗读时间为3分。一位学生选了一篇840个字的文章,在竞赛前试读时,他用了5分,怎么办?请大家先小组讨论,拿出方案给学生3-5分钟讨论。2、奇思去游泳,他在泳道内游了3个来回,共游了150米,这个游泳池的泳道有多长?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课 题讲故事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P19-P20。教学目标1、能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表达实际问题中的
24、数学信息。2、能正确分析有关乘除混合运算的数量关系,开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并能正确列式计算。教材分析重点使学生理解归一、归总应用题的根本构造和数量关系,会解答此类应用题。难点理解应当先计算的数量是“每份数课前打算教学过程特性化设计自学指导:细致看课本第19页的例题,重点看第19页前三部分的内容,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课本所提的问题,把想法与结果写在练习本上。)思索:1、语文课上调皮要讲一个850字的故事,课前试讲时用了5分钟,假如规定讲故事时间只有3分钟,那调皮三分钟能讲几个字?2、要解决这个问题,算式怎么列?3、假如是综合算式,第一步求什么?第二步求什么的?4、乘除混合计算中先算什么,
25、再算什么?6分钟后汇报自学收获二、汇报沟通,评价质疑1调查:思索好的同学请举手?同位之间先互相沟通一下你的收获。2小组沟通: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沟通一下,请大家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走到学生中间参与讨论,理解学生的合作状况,并特殊关注学生的发言状况,为汇报作好打算。不会的问题,小组内沟通解决。3全班沟通汇报:下面谁能把自学的收获介绍给大家?生1:要解决“语文课上调皮要讲一个850字的故事,课前试讲时用了5分钟,假如规定讲故事时间只有3分钟,那调皮三分钟能讲几个字?这个问题,必需要先找出所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条件,我是分步计算的。先算调皮一分钟可以讲几个字。8505=170个,再计算3分钟讲了几
26、个字,1703=510个答:调皮三分钟能讲510字。生2:我是把那位同学的两步运算合并成一个算式的:85053=510字第一步表示一分钟讲了几个字,第二部乘3表示3分钟讲了几个字。同学们听明白了吗?还有什么补充和质疑吗?学生质疑、释疑三、抽象概括,总结提升1.明确解题思路,理清算理,优化算法。2.师概括总结:乘除法混合运算或除乘法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四稳固应用拓展进步(一考一考师:老师要来检测一下大家自学的怎么样?有志气承受挑战吗?出示检测题课件出示2415825105148-6186二议一议视察:先看三位同学做的题,再看另一位同学做的题。纠错:请学生上台更正(在错的旁边改
27、,不要擦去原来的)。议一议:先看题中的三位同学做的题与更正,再看题中同学做的题与更正。同意白粉笔同学做对的请举手,同意第一次更正对的请举手。师:错,错在哪儿?为什么错了?追问:题第一步求的是什么?第二步求的是什么?追问:乘除混合运算依次是怎样的,计算时要留意什么?生:乘除法、除乘法混合运算的计算依次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师小结:除乘法混合运算的计算依次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教学反思课 题练习二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P21-P22。教学目标1、 复习本章学问,将本章学问穿成线。2、 稳固本章学问,进步学生理解实力教材分析重点将本章学问穿成线。难点培育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实力课前打算
28、教学过程特性化设计一、回忆导入师:我们这一章主要学了什么内容?生1: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生2: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依次。生3: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发言,师边表达边板书。二、自主练习师用课件依次出示教材第2122页第3、5、6题。学生独立完成,师指名板演,并巡察理解学情、辅导学生。完后师生沟通。第3题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有哪些数学信息,为什么要告知我们每个小正方形表示的数是一样的。第5题让学生说一说这几道题各先算什么。第6题让学生画图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三、深化练习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第7、8题。第7题指名让学生说求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应先算什么。学生
29、独立完成、师指名板演,并巡察理解学情、辅导学生。完后师生沟通。四、归纳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了哪些内容?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课 题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轴对称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P2324页。教学目标1、通过视察和操作活动,初步相识轴对称图形。2、会直观推断轴对称图形,能用对折的方法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3、学生的视察实力、自主探究实力、动手操作实力以与归纳概括实力。4、浸透图形美的教化,培育学生对图形的知觉实力、审美情趣和爱国主义情感。教材分析重点理解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画出简洁图形的轴对称图形。难点能画出简洁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课前打算教具:图片、剪刀、彩纸。教学过程特性化设
30、计一、情境、提出问题出示一些对称图形,引导学生视察:你们看这些图形好看吗?视察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二、探究、解决问题1、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活动一:用手中的蝴蝶图形动手试一试,同桌互相讨论。对折,图形左右两边完全合在一起,也就是完全重合。活动二:你能不能很快剪出一个图形,使左右两边能完全重合?可以小组讨论,看一看其他同学是怎么剪的。把纸对折起来,再剪。2、相识对称图形板贴展示学生剪出的图形。问:你们剪出的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特点?师:像这样的图形就是对称图形。板书课题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画在图上。问:如今你能说一说什么是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吗?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自己刚刚剪的图形叫做什么
31、图形?为什么?3、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图形是对称的?三、 练习一反响练习:推断下面的图形是不是对称图形?为什么?生:蝴蝶、脸谱、天安门等是对称图形。花布图不是对称图形,因为无论怎样折,两侧都不能完全重合,因此它不是对称图形。二拓展练习: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与数字、汉字和字母打交道,你们知道吗?在它们中有很多也是对称的,不信你找找看。1、你的学号是多少?哪个数字是对称的?2、你的名字中的哪个汉字是对称的?四、 小结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你对这节课学习的内容还有什么想法吗?请同学们课下沟通一下。五、布置作业:课后1、2题教学反思课 题轴对称二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P25-P26。
32、教学目标1、结合操作红的,经验得到轴对称图形的过程,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点的体会。2、给出简洁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和对称轴,可以直观地描绘它的另一半,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并开展空间想象实力。教材分析重点学会独立推断对称图形,能依据特点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部分。难点能依据图上给出的对称轴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部分。课前打算钉子板、方格纸、手工纸。教学过程特性化设计一、 谈话导入上两节课,我们共同相识了一种奇妙的图形对称图形,它在我们的四周普遍存在,不但生活物品、建筑、动植物中有对称特性,就连我们自己身上也有对称现象,不信我们就一同去找一找。二、 稳固练习一教材第26页“练一练 第1至5题。1、第1题。
33、先让学生找出哪些是对称的字,在它下面画上“一。再围绕“怎么找进展小组沟通,互相检查找得对不对,全不全。依据找出的对称的字思索它们在对称方面有什么区分?2、第2、3题:画出和摆出对称图形。第2题,在点子图上画出对称图形至少三个这两题要关注学生的创意与想像力,并赐予主动的引导和评价。3、第4、5题:老师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二补充练习。以下那些字是对称的? 美 林 来 田 三数学嬉戏: 1、看一看找来的各种树叶哪些是对称图形?哪些不是对称图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好方法吗?2、自己设计一些对称图形,和你的同桌一起观赏。三、 拓展练习 找一找哪些银行的图标是对称图形?电脑出
34、图。 找一找哪些国家的国旗是对称图形?电脑出图。四、 全课总结你都学过哪些有关对称图形的学问?你用这些学问都解决过哪些问题?五、 布置作业1、在点子图上画出对称图形,至少画出2个。2、在方格纸上设计你喜爱的图形,比一比谁设计的很有创意。教学反思课 题平移和旋转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P27-P28。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和分类活动,初步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直观体会它们的特点。2、结合在方格纸商平移物品的操作活动,体会平移运动的过程。教材分析重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洁图形沿程度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难点使学生体会到生活到处有教学,培育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课前打算小黑板教学过程特性
35、化设计一、 组织教学二、 新授1、平移和旋转(1)看一看:日常生活中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2)说一说:A物体的运动是平移的画“,是旋转的画“。 B你还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运动(3)做一做:试着做一个表示平移或旋转的动作。2、试一试目的:体会作图的策略:由静态转为动态。(3)画一画。向上平移3格、向右平移3格。(4)你知道吗古老的上海音乐厅整体平移了约66米。三、 练一练物体的运动是平移的画“,是旋转的画“。四、数学嬉戏:1、嬉戏一:猜猜我在哪儿。先全班一起做这个嬉戏,由老师来说,学生按要求摆放,再来看看自己是否走到了要求的位置,再同桌两人一个说一个走。2、嬉戏二:猫捉老鼠。讲清嬉戏规那么:学生做
36、嬉戏。二拓展练习:嬉戏:你说我摆:由一名学生说向哪儿平移一格,另一名学生拿一个棋子在方格纸上挪动。四、 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共享。五、 布置作业在作业本上完成课本第24页第2题。六、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 题第三单元 找规律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P30-P31。教学目标1、探究两个个位都是0的两位数和三位数的乘法计算,说明其过程与方法。2、探究、发觉乘法的运算规律,开展发觉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实力。3、能依据运算规律从算式推出未知算式,开展运算实力。教材分析重点理解驾驭两位数成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难点感受积的改变规律。课前打算小黑板教学过程特性化设计一、复习旧知,提
37、示课题:1提问:原来我们学过的乘法都有什么内容?2出示课本第30页算一算第一组,由学生独立计算。提问:说一说你是如何计算的。二、讲授新课:1提问为什么5010=500呢?你是怎么想的?能不能用我们已经学过的学问来说明呢?生答:5010表示50个10相加或表示10个50相加,就是500。老师可以介绍5010=5025 =1005 =5002、出示第2、3组算式,学生口答,思索3020,1240,12040的计算过程,然后在全班沟通。3、探究规律:1视察三组算式,你发觉了什么?小组之间进展沟通,全班汇报。2小结: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先计算末尾0前面数字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0
38、。4、练习:3040 14030由学生独立完成,归纳计算程序,明确步骤。先计算143=42,再添上原来因数中被省略的0,即14020=42005、试一试,课本第30页第四组习题。由学生独立完成,同桌间说一说计算步骤。三、 稳固练习:1、书上第31页第2题有多种计算方法,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展逆向思维。然后由学生独立完成。2、书上第31页3、4由学生独立完成,可以列表,也可以写算式。探究规律:1视察三组算式,你发觉了什么?小组之间进展沟通,全班汇报。2小结: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先计算末尾0前面数字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0。4、练习:P31第5题由学生独立完成,归纳计算程序,明确步骤。先计算137=91 166=96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