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说课稿集锦七篇.docx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34326483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2.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集锦七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集锦七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集锦七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说课稿集锦七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五年级数学说课稿集锦七篇五年级数学说课稿集锦七篇 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数学说课稿7篇,欢迎大家分享。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篇1 一、教材分析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一教学内容,是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五单元中第一小节的授课内容,本节课承接了分数的意义等知识,又为今后学习,单位名称的转化和分数的大小比较等内容做好知识的铺垫,所以让学生很好的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体会量与率的区别十分重要。 二、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一小节的目标有以下几点: 1、知识目标:是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知道如何用分数来表示除法算式的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生生合作中学会倾听,收集他人的信息,在师生合作中,大胆创新勇于发现,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和思考,培养学生转化的思想。 三、课前准备 本课材的内容是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的: 第一部分:是将1个物体平均分,来体会除法算式与分数的商的结果之间的联系。 第二部分:是将3个物体来平均分,来体会每份的多少?它的商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第三部分:是本节的升华,总

3、结分数与除法间的关系,归纳字母表示关系式。 第四部分:是教学有关单位名称之间的转化。 本节的重点是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而本节的难点是具体体会每一个商的由来,它具体表示的意义,也就是通过分数与除法之间各部分关系的教学,实际上要将分数的意义在学生的感性认识上进行一次升华。本节课我采取利用具体实物,图形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教学过程的设计采取在大量的数活动和数学信息中感知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在教学的进行中,要充分创设让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氛围,设计生动有趣,富有个性的数学活动,在学习中使学生获得有价值的数学,实实在在的学好基础知识,让每个学生通过学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营造民主、和谐、活

4、跃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材料准备:一米长的绳子一条,每个学生准备三个大小相同的圆纸片,水彩笔、直尺等文具。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篇2 一、说教材和学情 折纸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学习内容。在这个内容之前,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了约分、通分的方法,懂得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本节课的内容又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又是本单元的重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是: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五年级的学生,在三年级时已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在上一个单元里又掌握了通分的技能。因

5、此,对学生而言,作为构成计算法则的两个重要知识点都已具备,在这节课里,重点是引导学生想到化异为同,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来解决问题。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及对学情的把握,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拟订为: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二)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并从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建立学习自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

6、加减的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彩笔、正方形纸片 二、说教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引导探究式教学法:即设置问题情境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小结巩固应用。在老师的引导下,以问题为思维的主线,学生先想先做,老师后讲后帮;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着眼于引,启发学生探,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规律,把引与探有机结合起来。在主要运用引探教学法的同时,结合运用直观教学法、对比教学法、知识迁移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组合,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在具体的情景和数学活动中获取数学知识。 三、说学法 在本节课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

7、规律,注重在计算法则的引入和形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学生自主探索算法、合作交流做法,真正地让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教学,体验转化思想在数学中的运用,经历观察、探索、归纳的数学活动,自主推导计算法则。具体学法有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动手操作法、练习巩固法等。 四、说教学流程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把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为:复习导入,铺垫孕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学习新知巧设练习,巩固新知课堂评价,师生小结等五大环节。 (一)复习导入,铺垫孕伏 我通过设计把下面各组分数通分和口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来复习通分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目的是为学好新课打下基础。 (二)创设情境

8、,提出问题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我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从现实生活中的手工折纸引入新课,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他俩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新课程倡导,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学生也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了知识才能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才能创造性地学到新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才具有生命的活力。本教学环节是主要环节,我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学习异分母分数加法。我放手让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算一算和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教学方

9、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师生验证、讨论交流等形式,逐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我还故意出错题让学生判断,以此让学生理解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的算理。 第二步,学习异分母分数减法。由于学生学会了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所以在此环节中,我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通过思考独立完成,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培养自学能力。 第三步,算法优化。在解决异分母分数加法、减法的过程中,学生分别用了折纸、画图和计算的不同解法,我让学生比较哪一种算法更好、更方便,引导学生在算法多样化中选择算法最优化。 第四步,讨论归纳计算法则。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说

10、说怎样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然后组织全班交流归纳。通过发挥学生合作交流的作用,引导学生自己推导出计算法则。 (四)巧设练习,巩固新知 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我设计了以下三个层次的练习。 1.基本练习,如看图填一填。旨在展示计算全过程,给差生拐杖,力保双基。 2.综合练习,如计算。完成这一层次的练习不仅要用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而且要综合运用通分、约分、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等知识点,设计意图在于强化算理,提高计算技能。 3.应用练习,如解决问题。把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五)课堂评价,师生小结 新课程倡导评价的多元化,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11、在教学中,我注意及时表扬鼓励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创新意识;在本节课的最后环节,注重引导学生总结知识经验,完善认知结构。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能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篇3 一、说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P83的内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以及认识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教学的。,同时又是后面进一步学习分数乘、除法以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根

12、据新课标和教材内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使学生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为了使学生能比较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运用运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教学难点是使学生掌握什么时候一次通分好,什么时候分步通分好。 二、设计理念 (1)注重新课程理念的体现,主动让学生参与。 (2)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并且让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收获。 (3

13、)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己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三、教法和学法 根据教材呈现的内容,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出示情境图,鼓励学生分析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了解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进而列出算式。 2、讨论具体的计算方法。教材中呈现了两种计算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进行计算,再组织讨论和交流算法之间的联系,明白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的观察题、认真审题、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正确计算、概括总结、检查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程序 本节课我主

14、要设计了四个教学程序:复习导入、探索新知、实践应用、反馈总结。 (一)、复习引入。 首先让学生回顾异分母的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相加减时,要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则进行计算,得数能约分的要约分。有了知识的积累,紧接着出示4个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这样,我就很自然的引入本节课的学习:说“大家已经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学习新的知识。”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找准了新知识的起点,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探索新知。 1、理解各分数的意义。 (1)出示例2:在指导学生读懂题意的基础上,我

15、重点抓住两个环节,第一、正确理解题中分数的意义,让学生明白表示月季花和杜鹃花的面积的分数都是把花园的面积看作单位“1”,在求草坪面积的时候,则要把1当作被减数参加列式计算。学生在小组交流基础上, 预设学生的答案一:可以用单位“1”,减去月季花的面积14,再减去杜鹃花的面积13,剩下的就是草坪的面积。1-14-13 预设学生的答案二:先算两种花一共占花园面积的几分之几,再用单位“1”减去两种花所占的几分之几,可以得到草坪的面积占几分之几。1-(14+13)。 第二、探索分数混合运算的方法及顺序。在例2列出算式以后,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这是由于学生已经能计算两个异分母的加

16、法和减法,应用已有的计算知识解决更复杂的计算问题,能积累计算经验,发展计算能力。通过对算式的比较,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加减混合运算是同级运算,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的算式。 (评价:让学生充分经历了操作、观察、比较、推理、反思、归纳、概括等数学活动与数学思考,发现了分数混合运算的方法和顺序,充分的探究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合理的推理能力,又有效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实践应用 在在学生掌握了运算顺序和方法的基础上计算“练一练”里的5/9+2/3-2/5,学生可能出现分步计算或一次通分计算两种方法。前一

17、种方法适宜多数学生,因为按运算顺序可以分两步计算,而且每一步计算都是两个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与例1是衔接的,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后一种方法把三个分数同时通分,计算可以快一些,学生中有能力采用后一种算法的应该鼓励。第二题让学生先思考把哪个量看做一“1”,然后启发学生列式计算。 (评价: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设计上述练习,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新知的理解 (四)、反馈总结 1、今天学习了什么 内容?成果的篓子中又装了什么新“果子”?说说看? 2、谁愿意再说说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在计算中要注意什么? (评价:让学

18、生自己说说本节课的收获,既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回顾与整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篇4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十册p50 2、教材分析:地位作用: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过了整数的四则计算,了解了自然数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约数和倍数的学习,为后面进一步学习质数、合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作好铺垫,也是以后学习约分、通分,分数的四则运算打下基础。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结合具体情景探索掌握整除的意义,理解约数和倍数的含义,学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约数和倍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分析,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成功的乐趣。

19、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判断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4、 重点:理解整除、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难点:理解整除的意义。 关键:通过分析、讨论,得出整除的特征。相互依存的理解。 二、说教法 1、通过直观分析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整除的意义,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采用快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参与学习过程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口、动脑,以及采用判断、游戏等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习,使学生的学习不成为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

20、,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三、说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分析、讨论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目的地观察、思考、对比分析问题、概括知识的方法。 四、说教学程序 (一)揭示课题与学习目标 今天这一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约数和倍数的意义”,通过学习要求大家做到: 掌握整除的意义,在此基础上理解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学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约数或倍数。 开门见山将具体清晰的学习目标,呈现给学生,发挥目标的导向和激励功能,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产生积极的学习心向,从而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二)复习铺垫:复习自然数、整数。同学们已经知道什么是自然数,你能举例子吗?它的单

21、位是什么? 数的整除的生长点是在整数的基础上,所以学生必须理清数的概念。 (三)学习新知 A、初步感知整除 1、口算(小黑板出示) 155=1.55=244=3.60.9= 163=8020=65=237= 将课本中的题组适作改变,为紧接着的概括整除概念提供更丰富的感性材料。 2、学习整除的意义 学生分组自由讨论,汇报各组的分组依据,引导得出:按商的情况:除尽、除不尽可以分成两组。 155=31.55=0.3163=518020=4 244=63.60.9=4237=3265=1.2 学生继续自由讨论,对第一组除尽进行分组,汇报分组依据,引导得出: a.被除数、除数、商都是整数; b.被除数、

22、除数、商不都是整数。 学生自由发挥,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起到了促进作用。 更多请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说课发挥.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篇5 一、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8890页的最小公倍数一课。最小公倍数是在学生掌握了倍数、因数和公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了以后学习通分做准备。在生活实际中也存在它自身的的意义和作用,这节课是一节以概念为本的教学。教材的编写意图是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建立概念;用自己想到的方法尝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二、学情分析: 在不同的学校、班级进行前测,直接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用模拟的小长方

23、形墙砖铺成正方形。在动手操作中,由于受密铺的影响,横拼竖摆,不但耗时过长,而且很难有效的构建公倍数内在的结构关系。因此在设计操作环节时,我搭建“脚手架”。通过构建公倍数内在的结构关系和构建公倍数体系两个环节进行有效教学。成功搭建起教学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的桥梁。 三、教学目标: (1)建立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会用集合图表示。掌握求100以内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建立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积极参与到对数学问题的探究活动中。真真切切地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24、和价值。 教学重点:建立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掌握求100以内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游戏卡片一套,模拟墙壁的平面图、模拟长方形墙砖多套,作业纸多张和多媒体课件一套。 五、教法和学法: 加点理念课堂上我采用尝试教学法和启发教学法。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进行学习。 六、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按照下面五个环节进行教学:初步感知,建立表象;动手操作,建立概念;自主探究,归纳方法;实际应用,回归生活;全课总结,延伸课外。 (一)、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首先我从游戏中引入,我把枯燥的倍数复习设计成“抢倍数的游戏”。让学生初步感悟公倍数。(预

25、设5-6分钟) 具体操作: 首先我手里拿着数字卡片,给学生说,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风靡我们全班的游戏抢倍数游戏。面对全体同学讲一下规则:找两个同学上来,一个负责抢3的倍数,一个负责抢2的倍数。老师把卡片放到黑板上,过了抢的时间老师会把卡片收起来。最后抢的多的同学获胜。 然后把全班分成两大组,要求每组快速派一名代表上来。当两名学生上台进行游戏,其他学生做裁判共同参与。 接下来游戏,当第7张卡片出来的时候,两个同学会同时抢6这个数字。如果没有出现抢的局面。我会再出示12这个数字。学生很容易发现并说出:数字6是决定游戏胜负的关键,因为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紧跟着追问:“为什么都来抢6这张

26、卡片”。先让这两个代表说说,再让其他同学说说。 然后揭示出公倍数的概念。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也就是说6是3和2公有的倍数,我们把6叫做3和2的公倍数.(板书公倍数及概念。) 引导学生想想:那你还知道哪个数是3和2的公倍数? 学生答出12、18、24等数,并用这些数完整的表述出公倍数的概念。 及时表扬说的对,说的完整的同学。多让几个同学说说,并让同桌说说,强化公倍数的概念。 (二)、动手操作,建立概念。 这一大环节是深刻理解公倍数,建立最小公倍数的重点内容,为此我分两个层次进行教学。 (1)固定的正方形边长,选择长方形墙砖。(预设6-7分) 首先在前面通过游戏感悟公倍数的基础上,过渡到

27、生活中。让学生体验公倍数能在生活中帮我们做什么。 (出示生活情境,课件显示。) 当学生明白题意后,要求学生利用模拟的长方形墙砖和墙壁正方形平面图, 分小组活动进行动手操作。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得到不同的方案。 然后让学生汇报想法,谁来说说:你们小组选择的是长几分米,宽几分米的墙砖,怎样铺的? 在汇报方案时,学生都会选择长3分米,宽2分米的墙砖。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适时进行追问:“正方形墙面墙壁的边长所用墙砖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自主发现:按照要求进行,所铺成的正方形边长必须是小长方形长和宽的公倍数这一结论。 这个时候多让几个学生说说这一结论。 其次我再追问:“大家为什么都不选择长

28、5分米,宽3分米的墙砖?” 学生很容易答出,因为12不是5和3的公倍数。 最后我作课堂小结:“看来所铺正方形墙壁的边长必须是长方形墙砖长3分米,宽2分米的公倍数。” (2)用固定的长方形墙砖,铺多个的正方形。(预设6-7分) 从上个环节直接过渡到问题中。“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动手操作,获得很有价值的发现。(课件出示情境)用这种长3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墙砖,整块整块的铺,还可以铺成边长是多少分米的正方形?” 然后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当有的同学有想法后,请同学们拿出表格,填写完整。 让学生填出表格,空间想象能力好的学生能直接想到这些正方形的边长都是2和3的公倍数,想象不出来的,允许动手摆一摆,画一

29、画。 其次把两个同学的表格用实物投影仪打出。让学生交流这样填的想法。 学生有可能答出:发现这些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是所铺长方形墙砖长和宽的公倍数。及时表扬:“你能用今天所学的公倍数知识解决问题,这了不起” 还可能发现:其他公倍数都是6的倍数;最小的公倍数;公倍数是有很多个 如果没有学生说出来,及时追问:“察这些公倍数,最小的是几?”学生很容易 说出6是公倍数中最小的。揭示出:6是最小的公倍数。叫做3和2的最小公倍数。(板书:最小) 及时强化最小公倍数的概念。让多个学生说说6是3和2的什么数?同桌也互相说说。 再次追问:3和2有没有最大的公倍数?这些公倍数能写完吗?让学生说出公倍数是无限的。 (3)

30、用集合圈表示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预设4-5分) 首先让学生用数学上的集合圈的形式表示3的倍数和2的倍数。并把3和2的公倍数画出来。(课件出示两个空白的集合圈)。学生写完后,汇报结果。同时课件显示出答案。 然后利用课件使集合圈重叠一部分。给学生问题:如果这两个集合圈这样放在一起,该怎样填呢?(课件出示空白的交叉的集合圈) 让学生思考、交流。明白各部分填什么,怎样填。让学生在作业纸上 完成后汇报结果。(课件出示答案)并让学生说说3和2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再次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三)、自主探究,归纳方法。(预设7-8分钟) 这一环节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出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直

31、接出示问题:那给你两个数6和8,怎样求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板书:怎样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数。) 这时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当学生有了想法后,让学生拿出作业纸,把过程写出来。 然后让学生小组可以互相交流一下。 接下来让学生进行汇报。(找几个不同的方法,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出来。) 在展示过程中,让学生交流、争辩,在交流各种方法的同时,可能发现:两个数相乘方法和倍数关系时找最大数的局限性。认识到列举法的普遍性。 在学生交流各自的方法后。我会说:老师非常欣赏大家的方法。我这也 有个方法。我们可以把这些数在有方向的直线上表示出来。上面表示6的倍数,下面表示8的倍数。所圈重叠的线段是6和8的公倍数。 (

32、教材中出现了数轴上表示倍数的方法,考虑到学生想不到这种方法,我参与活动中,最后展示这种图形结合的方法。) (四)、实际应用,回归生活。(预设3-4分钟) 做一个课堂小结,转到学生解决问题中。“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认识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掌握了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相信大家一定有很深的收获。让我们带着收获进行下面的练习。相信你一定没有问题。” 课件出示一道生活情境题) 2、学生交流汇报得出:全班可能有48人或24人,最少为24人。 (五)、全课总结,延伸课外。(预设3分钟) 告诉学生在天文学中也有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让学生边听边看屏幕: (随着音乐的响起,播放图片。)。 我朗诵:中国人对日食

33、现象的记载,已有将近四千年的历史。在汉代就发现日食出现具有一定的周期。月球从月初到下一次月初是一个朔望月,平均约长30天。太阳从月球轨道的升交点再回到升交点是一交点年,平均约长347天。朔望月与交点年的最小公倍数就和日食的周期有关。 课堂结语:“奇妙吧!如果大家还想继续了解,回去可以上网查找一下相关的资料。让我们带着收获,下课!”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篇6 一、教学目的: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整除的意义。 2、理解、掌握约数和倍数的意义,知道约数、倍数的相互依存关系,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3、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4、通过自学、讨论等方式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准备: 1、两张卡片。 2、多媒体演示课件。 评析:为了体现当今新的教育观,即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使儿童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有目的去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所以制定的目标体系全面、恰当。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整除的意义。 1、整除的含义。 让学生在小卡片上写一道除法算式。 黑板上展示学生的除法算式。 评析:学生的学习材料是自己寻找的,而不是教师或书本给定的材料,它们来源于学生自己,这样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积极状态,使学生对学习充满着兴趣,学生乐于继续学习下去,而无须教师强迫学生学

35、习。 教师提出问题: A、哪一道除法算式的被除数能被除数整除? B、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 让学生分小组合作、交流,解决以上两个问题。 学生交流完毕,每小组派代表汇报本小组研究成果。 评析:让学生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即给了学生一个人人参与、自主探索的机会,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知识;又使学生在平等、自由、真诚悦纳的情意关系中学会了与人共处。 2、抽象概括整除的概念。 师:如果用字母a表示被除数,用字母b表示除数,在什么情况下,a能被b整除? 生:略。 师:让学生完整地概括整除的意义。 评析:由于学生对整除的含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所以通过学生讨论,师生对话

36、,抽象概括出整除的概念,这样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可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巩固练习。 下面哪一组的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 A、17和54 B、9和7 C、3.6和1.2 D、10和10 下面四个数中谁能被谁整除? A、2 B、3 C、6 D、12 评析:概念初步后,为了有效巩固,恰到好处增加了练习,练习题设计时,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发展,增加了开放题,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又加深了学生对整除的理解 (二)新知教学,了解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1、提出问题,看书自学。 在什么情况下,a是b的倍数,b是a的约数。 约数和倍数中的数一般指什么数?不包括什么数? 你能仿照书中的

37、(例1)举一个例子,说明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另一个数是这个数的约数 2、学生自学,并回答问题及举例、说明理由。 评析: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这样的学习,即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及自学能力。 3、明确约数和倍数的关系。 根据实例提出问题:45能被15整除,能不能单独说45是倍数、15是约数,为什么? 生:略。 师生共同小结: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单独地说一个数是倍数或约数。 评析:通过以上的学习,学生明确了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或约数时,必须是以整除为前提,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概念,不能独立存在。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准确地把握了

38、教学关键。 4、巩固练习。 下面每组数中,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约数? A、36和9 B、7和14 C、45和45 D、1和100 下列数中,谁是谁的倍数?谁又是谁的约数? A、1 B、2 C、6 D、12 游戏。 规则:老师出示一个数,看你手中的卡片是否符合老师提出的条件,符合的请举起你的卡片。 a、我是12,12能整除谁?你们是我的什么数?我又是你们的什么数? b、我是19,谁是我的约数? c、我是2,谁是我的倍数? d、我是1,谁是我的倍数?(小结:1是所有自然数的约数) e、让全体同学举起卡片,让具有数字6的同学指出自己的约数 评析:练习题设计时,考虑到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发展,即有层

39、次,又有坡度,形式又有多样。即重视基本知识的训练,同时还将知识性、趣味性有机地结合。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敏捷。通过练习,即巩固了知识,又使全体学生不同程度得到了发展 (五)回顾反思,谈各人的收获。 师: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又是怎样研究的?你有什么收获? 评析: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方法,并谈自己的收获,这个过程不仅使学生明白了许多道理,而且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诱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的收获不仅只有知识,还包括能力、方法、情感等,学生体验到学习之乐,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反思: 素质教育的重要着眼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改变学生在原有的

40、教育教学条件下所形成的那种偏重于记忆和理解、立足于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探究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学习方式,这是一种有利于终身学习、发展学习的方式。为了倡导这种学习方式,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笔者在设计约数和倍数的意义这一课时,采用了以问题为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以合作交流、讨论、自学等形式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有了切实的落脚点。 综观整堂课,教师教得非常少,而学生讲得非常多,学生之间合作交流多,学生自主学习多,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积极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切身感受了学习

41、数学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喜悦,而且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满足了学生求知、参与、成功、交流和自尊的需要。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篇7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信息窗4的内容: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求几个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分数连乘法,既为学生提供练习分数乘法计算的机会,又为学生学习分数连除以及乘除混合运算作了准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并结合课标

42、的要求,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分数连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让学生在“用数学”活动中,学会收集、选择和加工信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共同探讨中培养合作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和掌握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难点是用分数连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化抽象为直观,把计算学习和解决问题有机结合,并注重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数量关

43、系,是突破本课重难点的关键所在。 教学方法: 五年级学生的思维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已有了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创造性成分也比中年级有所增强。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本课教学中我主要采取数形结合的方法,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使直观教学与抽象概括有机结合,掌握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基于以上认识,在本节课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以教材的情境设计为依托,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对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这几问题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 (2)“探究研讨”法:当学生提出问题后,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3)数形结合法: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内容比较抽象,理解和掌握有一定难度。教学中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利用线段图把抽象的知识与具体的图形联系起来,从而有效降低教学的难度,加深学生对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