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身高》教案.docx

上传人:33****8 文档编号:33278714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身高》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比身高》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比身高》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身高》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比身高教案比身高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在方格纸上涂一涂,比较两个分数大小”的活动,体会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在数学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并学会尊重、倾听他人的看法或意见,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归纳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学难点:归纳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法:主动探究法、讲练结合法。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2、教学准备:小黑版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小黑板出示) 1.口算。 0.30.40.20.61.41.5 0.331.250.9-0.75.8-2.6 2.列竖式计算。 4.892.643.61+1.37 回答:计算小数加减法一定要把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二、合作探究。 1、仔细阅读课本13页例题的图片。 2.说一说图片中有哪些信息。 3.根据图片中的信息解答下面的问题。 (1)鹿妈妈高多少米? 列式:() 答: 在小组内交流这道题的计算方法,看看你们都一样吗? (2)小黑高多少米? 列式:() 提示:“6是一个整数,如果想把它改写成一位小数,就要给

3、它补上“小数点”和“十分位”,那么在十分位上写,不会改变原来的大小,所以6就等于。 竖式计算: 答: 4、方法总结。 (1)小数加减法要把对齐,从低位加起或减起; (2)哪一位相加满十就要向进一;哪一位不够减就要向借1,位数不够的,在小数的添上0,小数大小不变。 (3)确定好小数点的位置。 三、当堂训练 1.计算。 2.列竖式计算。 0.930.478.17+6.948.25+1.55 102.450.560.3072.341.067 2新学期开学了,笑笑到商店买了1个书包和1个文具盒, 价格如右表。笑笑一共花了多少元? 四、学习体会。 写出本节课你的感想吧。小数的性质 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4、: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比身高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在方格纸上涂一涂,比较两个分数大小的活动,体会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在数学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并学会尊重、倾听他人的看法或意见,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 归纳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学难点: 归纳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法学法: 主动探究法、讲练结合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5、教学准备: 小黑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小黑板出示) 1.口算。 0.30.4 0.20.6 1.41.5 0.331.25 0.9- 0.7 5.8-2.6 2.列竖式计算。 4.892.64 3.61+1.37 回答:计算小数加减法一定要把 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二、合作探究。 1.仔细阅读课本13页例题的图片。 2.说一说图片中有哪些信息。 3.根据图片中的信息解答下面的问题。 (1)鹿妈妈高多少米? 列式: ( ) 答 在小组内交流这道题的计算方法,看看你们都一样吗? (2)小黑高多少米? 列式: ( ) 提示:6是一个整数,如果想把它改写成一位小数,就

6、要给它补上小数点和十分位,那么在十分位上写 ,不会改变原来的大小,所以6就等于 。 竖式计算 答 4.方法总结。 (1)小数加减法要把 对齐,从低位加起或减起; (2)哪一位相加满十就要向 进一;哪一位不够减就要向 借1,位数不够的,在小数的 添上0,小数大小不变。 (3)确定好小数点的位置。 三、当堂训练 1.计算。 2.列竖式计算。 0.930.47 8.17+6.94 8.25+1.55 102.45 0.560.307 2.341.067 新学期开学了,笑笑到商店买了1个书包和1个文具盒, 价格如右表。笑笑一共花了多少元? 四、学习体会。 写出本节课你的感想吧。小数的性质 板书设计:

7、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比身高教案3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的经验,因此在教学本节课内容时,突出了以下两个方面: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本节课通过长颈鹿家族比身高的情境,引入小数的加减法。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自主探究,实现知识的迁移。 在上课的开始,首先进行了整数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和小数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复习,并让学

8、生思考三个问题:“用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计算时从哪一位开始计算?”“相加满十或不够减时怎么办?”通过复习,有目的地对学生的思路进行有效引导。当学生在对所提的问题进行解决时,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算法。在学生汇报时追问:“怎样才能保证相同的数位对齐?”学生马上就会说出只要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这样,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上自然是水到渠成,并且印象深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收集生活中的小数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比身高(1)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计算。 32548 12598 3251.43 6.92.3 2思考。 (1)用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2)计算时从哪一位开始计算? (

9、3)相加满十或不够减时怎么办? (4)计算小数加减法时,怎样才能保证相同数位对齐?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整数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和小数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为下面学习活动中迁移旧知、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13页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交流获取的信息。 师: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 师:根据情境图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整理。 问题1:鹿妈妈高多少米? 问题2:小黑高多少米? 问题3:鹿爸爸比小花高多少米? 3解决问题。 (1)探究小数进位加的算法,解决问题1。 选择条件,列出算式。 师:根据题意你能选择合适的条件列出算式吗? (

10、2.41.7) 小组合作探究计算方法。 汇报计算过程。 预设 方法1:利用数的组成计算。 24个0.1加17个0.1是41个0.1,也就是4.1。 方法2:利用直观图计算。 通过上图可以发现:2.41.74.1 比身高教案4 教学目标: 1、了解身高、体重的含义,尝试用多种方法比较身高、体重。 2、大胆的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比较方法。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重难点: 尝试用多种方法比较身高、体重 教学准备: 幼儿用书(数学)白纸、笔人手一份;测量用的木棍、绳子与保健老师联系,告知活动的意图,获得配

11、合重点与难点 活动过程及指导策略: (一)测量并记录身高、体重。 1、交流自己对身高和体重的已有认识。(丰富词语:身高、体重)带幼儿至保健室,测量身高、体重,幼儿记录,教师也记录。 (保健教师依次按次序给每个幼儿测量,大声报出幼儿的身高和体重,请幼儿自己记录在纸上。)检查记录结果,交流记录方法。 2、哪个数字表示身高?哪个数字表示体重?应该怎么记录?记录有错误的幼儿再次测量记录。 (引导幼儿辨认两位数和三位数,并区分左右进行记录,知道数字从左至右写。) (二)小组成员相互比较身高与体重,教师巡回了解信息。 1、提出要求:比比小组里谁最高,谁最矮,谁最轻,谁最重。 2、鼓励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进行

12、比较,教师尽量为幼儿提供所需物品。 (三)交流整理比较的方法。 1、实物比较的方法:逐个站立比较高矮;相互抱抱感觉轻重等。 2、测量比较的方法:用绳子量身高,看谁的绳子最长等;称称体重,比比谁最重。 3、数字比较的方法:比较体重的数字(两位数),先从左边的数字比,如果一样,就比比右边的数字,哪个大就是哪个重;两个数字都不一样就用减法算一下等。 教学反思: 幼儿园科学活动强调的是孩子借助于教师的指导和自身所从事的活动,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操作和感知,不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孩子在已知的基础上自主探索未知,在不断尝试中取得成功,最终获得知识。 比身高教案5 目标: 1、探索测量身高的方法,

13、体验自己在长大。 2、鼓励幼儿与同伴比身高,进一步学习细致观察。 过程: 1、和好朋友比身高 学会两个人比身高,身体站直,背对背 2、三人、四人比身高 两个两个轮换着比身高,身体站植被对背 3、一组朋友比身高 议论:我们一组谁最高?谁最矮? 4、重新组合六位幼儿比身高 讨论:刚才最高的为什么现在排在第四呢?是不是变矮了? 刚才最矮的为什么现在排在中间了呢? 5、自由比身高 6、了解身高的高、矮时要通过比较才能比出来的 7、延伸活动:设置身高尺,让幼儿随时观察身高 比身高教案6 比身高(大班科学领域) 活动目标 1、幼儿尝试比身高的方法,探索出比身高最快的方法。 2、学习把探索的结果记录在记录卡

14、上。 3、能与同伴合作。 活动准备 幼儿自己设计的计划表;每名幼儿一个小符号;红、黄、蓝记录卡各一张;每名幼儿一个身高棒;一块格子板子;112数字卡。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三幅小朋友设计的计划书,教师提问: 1、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你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比身高? (背靠背比、和格子比、和老师比、请一个小朋友看谁高谁低) 3、红红组你们想用什么办法比身高? 4、黄黄组你们想用什么办法比身高? 5、蓝蓝组你们想用什么办法比身高? 6、哪一个办法最好呢?小朋友按你们的计划书去试一试吧。 二、幼儿实验操作探索,教师分组做指导。幼儿比好后记录在记录卡上。 1、红红组谁最高?谁最矮? 2、黄黄组谁最高?

15、谁最矮? 3、蓝蓝组谁最高?谁最矮? 4、小朋友们真能干,比出了每组中最高和最矮的小朋友,个子矮的小朋友不要难过,只要你们好好吃饭,不挑食,多吃有营养的食物,坚持锻炼身体,你们很快就会长高的。刚才我们用了这么多种方法比身高,哪种方法最方便?为什么? 5、刚才我们比出了红红组、黄黄组、蓝蓝组中最高的小朋友,那么,怎样比出三组中最高的小朋友呢? 6、最高的小朋友的符号应放在什么地方? 7、我们用不同的方法来比出三组中最矮的小朋友。 8、最矮的小朋友的符号该放在什么地方? 9、我们比出了最高的和最矮的小朋友,还有6位小朋友你们想怎样比? 10、6位小朋友中最高的小朋友的符号该放在哪里?(依次比出下面

16、几位) 11、我们用的最快、最方便的方法是什么? 12、看一看,你在第几名? 三、游戏 师:小朋友记住你排在第几名,我们由高到低排成一条队。 活动反思 在进行“我们的身体”这个主题活动时,孩子们对自己的身体,对自己的长大、长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的说自己小时侯的衣服现在穿不上了,有的说现在能够到以前够不到的东西了。于是,我有意识地投放了量身高的测量纸,结果孩子们很感兴趣,关于自己长大、长高的话题也越来越多,因此我觉得有必要开展一次集体活动,让孩子们一起分享自己的发现,共同体验成长的快乐。同时,我把比较高矮及排序的数活动整合在教学活动中,让孩子们通过和同伴量一量、比一比,积累一些比高矮的方法以及按高矮排序的方法,进一步体验长大的快乐。我还通过做游戏、欣赏散文等多种方式,萌发幼儿想长得更高的愿望,努力实现整合的教育目标,促进幼儿的发展。第 15 页 共 1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