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考历史材料题的解题技巧以新课标卷历史高考题为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高考历史材料题的解题技巧以新课标卷历史高考题为例.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浅谈高考历史材料题的解题技巧以2011年新课标卷历史高考题为例从这两年的新课标卷历史学科的材料题上看,出题者试图在考察学生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前提下,着重考察了学生通过读图、 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和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学生语言组织和书面表达能力。与 2010年的材料题相比, 2011 年试卷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将原分值为 37 分的材料题拆分为两道题,而新增加的论证探讨开放性试题将更加考察考生的实践能力。本文将结合2011 年高考真题来论述历史材料题的解题技巧。一、注意审清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读材料,根据问题种类选择解题思路审题时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首先, 将问题的关键词用笔做好标记,以便
2、在读材料时能准确定位答案。其次,看清题目最前面的限定语,如是“根据材料”则只需在材料中寻找答案,经过提炼转化即成标准答案; 若“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那么最终答案还需加上课本上的内容。最后,注意问题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问背景(条件、原因)、问内容 (特点、特征、观点等 )、描述事件或其过程、 问意义( 作用、影响 )、和比较异同。实际上,中学采用的教材的编纂体例以及老师授课流程都采用这种基本模式,不难分辨。二、根据材料后的问题对其进行解读,根据时间、空间、衔接词语、段落、分号等因素将材料分层,并用笔画出关键词语如段落较长, 则可能一至三句话为一层, 段落很短就一两句话甚至一段就是一层。
3、阅读材料时,除了厘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基本的解题切入点,还要特别注意用引号引用的词语或句子、数字、事物和现象的列举等,这些皆可能是解题的关键部分。三、根据问题结合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并运用已经学过的课本知识,将课本与材料紧密结合后进行组织答案描述问题时一定要言简意赅、 用词准确,将最想说的话写在前面,书写答案时要有序号、有段落。四、解决论证探讨开放性试题时, 要注意选取自己需要的材料支撑自己的观点,贴近题意言之成理即可如 2011 年 41 题要求书写历史小论文, 需要做到“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建议用辩证法中的联系的观点看这道题,或者运用全球史观的历史理论方法, 千万不要局限某些权威著
4、作的观点,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 最后能用较丰富的史料来支撑自己主要观点即可。以下是 2011 年新课标文综卷第40 题第一问: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按照“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 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 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 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管理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能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于德行的“名”, 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
5、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与政绩考核:“其志行善者,则举之 ; 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材料二 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每年考核,公示结果。考核分九等: “一最四善为上上, 二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有状,为下下。”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据新唐书根据材料一、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该问
6、题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问的关键词为“秦至唐”“官员选拔”“德才观的变化”,且答案应全部在材料中寻找。阅读材料时按照朝代的变化将材料一划分为四层,分别是第二句为第一层, 其它三层为第三、四句,第五句和第六、七句,据此概括提炼后形成答案的前四点。材料二是描述唐代完善的官吏考核制度,结合问题归纳中心意思即形成第五点。 第二问回答变化原因, 材料中的字里行间已有部分答案,如材料一的第二层的首句,作为上下层的过渡句,它显露出“变化”的原因:即儒家思想的影响日益深入的结果。另外,我们既然是按照朝代的顺序划分的层次,那么每一个朝代的特殊性即不同的历史背景也会影响到“德”“才”观的变化。最后联系课本第一册第三节课“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部分总结出最后一个原因。以上是用一个具体的试题来说明解答历史材料题的方法和步骤,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需要通过大量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