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8543784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探究性学习万古镇石牛中心小学 刘武探究性学习是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手段,也是新的课程标准对现代课堂常规教学模式改革提出的基本思路之一。因此本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实施探究性学习进行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积累了一些教学感悟:凡是学生能够探究得出的知识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的问题教师不要暗示;学生能独立操作的教师不要代替。应给充分提供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

2、己的思维方式,自主地去探究,去发现有关数学知识。以下是我理论结合实践,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策略与大家交流。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充满疑问的情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对于问题情境中所隐含的问题,教师最好不要简单地直接出示,应该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发现并提出来。例如,我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我通过多媒体创设了小明到超市购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观察这张购物图中有哪些数学问题,有什么数我们没有

3、学过,从而引出课题,让学生初步认识小数。然后趁热打铁问学生:看着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出一些想法: 想知道小数是怎样产生的,什么叫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小数与整数有什么区别等。学生由此自然地明确探究学习的目标,进入跃跃欲试的探究状态,整节课的内容一下子丰富起来了,气氛也活跃起来,孩子们都跃跃欲试,它将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贴近生活,让孩子真切地体会到数学知识可以为生活更好地服务。通过问题既可锻炼一个人的洞察力和思维能力,也能培养一个人善于思考、积极探索、敢于创新的个性品质。通过上面的教学示例证明,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生动有趣的故事,生动形象的多媒体画面等等,都能为学生创设理想的学习情

4、景,促使学生形成一种努力去探究的心理。这种探究心理的形成,对具有好奇心、求知欲强的小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挑战,一种乐趣,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究新知的内在需要。这就保证学生在接触新知时,带着积极的情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二、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性学习。问题情境确定后,学习过程即进入探究阶段。探究是一种有目的的探索,研究过程往往比结果更重要。学生的自学能力、认识水平和数学素质的提高与形成,就是在对相关知识的提取、加工、分析、处理的过程中发展生成的。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受到熏陶、感染,历炼而成的。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宽裕的学习空间和主动权,让他们充分的理解、讨论、感悟,获得丰富

5、的体验和最大限度的发展。我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以下两种探索研究问题的组织形式:1、自主探究。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独立思考、探求新知。教师应提供一个有较大探究的环境,引导学生在充足、合理的空间中运用多种方法开展自主探究活动。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加减法计算法则”一节时,我是这样进行教学设计:在创设情境进入新课后,放手让学生主动积极的探索解题方法。同学们兴致盎然,有的说把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有的说,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计算;还有的说可用画图的方法来计算等等。接着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好?为什么?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讨论非常激烈,课堂气氛一下子活

6、跃起来。有的说化成小数计算时有的分数除不尽,用四舍五入法取结果不准确;有的说用画图的方法求结果不方便。就这样,异分母分数加法的教学在同学们的主动探索中取得效果。这时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能对例1的计算进行验算吗?学生们有的用加法验算,有的用减法验算,而用减法验算的学生可能再次产生认知上的冲突,加之经历了异分母加法的探索过程,稍加思索就会找出结果和方法,例2的教学也就自然顺利完成了,最后让学生总结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甘当配角,通过两次设疑,让学生始终处于探索的地位,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使他们既获得所学知识,又学会探索知识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虽然在时间上要比老师讲解

7、花费得多,也许练习的数量会减少,有时甚至会来不及完成教学任务。但实践证明,没有亲身的体验,没有积极的活动,很多知识便一晃而过,很难扎根在学生的脑海之中。学生听过的,忘记了;看过的,记住了;做过的,掌握了。这很好地说明为了让学生真正弄懂、学透,费时、费力也是值得的。2、合作探究。探究性学习极力倡导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合作、群体参与。这既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及参与、合作意识;又有利于学生形成会学、善学的良好习惯,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同时能使优等生才能得到施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平等竞争、彼此交往合作,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一课中

8、,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是学习的难点。教学时我提供一些完全一样的梯形(上面印有1平方厘米的方格,学生很容易数出梯形的上底是6厘米,下底是14厘米,高是8厘米),要求学生想办法求出它的面积并根据自己的算法尝试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一段时间,然后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们讨论时各抒己见,纷纷表明自己的想法并动手操作实践,得出了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1、数方格得出面积是80平方厘米。2、如图一分割成一个平形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计算得出面积是:86+(14-6)82=80平方厘米 2、如图二分割成二个三角形,计算得出面积是:682+1482=80平方厘米 3、如图三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

9、拼成一个平形四边形,每个梯形的面积是平形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即:(6+14)82=80平方厘米 4、如图四沿梯形中位线剪开后拼成一个平形四边形,计算得出面积是:(614)82=80平方厘米 5、如图五分割成二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计算得出面积是:86+(14-6)82=80平方厘米 。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学生根据不同算法想出了多种推导梯形面积的方法。小组汇报时气氛热烈,学生们讲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各种奇思妙想不断涌现出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合作探究学习是群体智慧的结晶,是异中求同的结果,对知识的探求、方法的探讨、规律的揭示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在内驱力。通过小组合作,可以把复杂的问题

10、简单化,简单的问题明了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教师教学轻松,学生学习快乐,取得了事办功倍的教学效果。三、注重探究性学习的交流评价。1、组建探究小组。学生经过了艰苦的探索过程,获得了来之不易的硕果和较丰富的主观感受,产生强烈的表达意向,不吐不快。交流沟通就是在探索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或班集体内相互交流,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探究过程,揭示规律、解决问题,从而加强学生之间、群体之间的交往、沟通及相互了解,促进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分析思考其他同学的思路并做出自己的判断。交流给每个同学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不仅使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更全面,而且丰富了想象力,使能力得到了提高。2、加强交流与评价。

11、第一,注重学生倾听。给学生提出交流评价要求:聚精会神听,边听边思考分析,同学讲完听完后在提出自己的见解。第二、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如乘法分配律,可用图形、字母、文字等等来表达。第三,不要过早评价,教师要善于引导争辩,在辩中明白道理,懂得尊重事实;在辩中共享他人成功的喜悦。第四,赞扬与众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教学这道应用题:一个水池装有进出两个水管。单开进水管,6分钟可将空池注满;单开出水管,8分钟可将满池的水放完。现在同时打开进出两个水管,多少分钟可将空池注满?多数学生列出了1(1|61|8)=24(分钟)。我让其中一位同学陈述算理,他是这样说的:在68分钟时间里,单开进水管,

12、可注满8个空池;单开出水管可放完6个满水池,实际是注满(8-6)个空池,所以同时打开进出两个水管,注满1个空池所需要的时间是482=24分钟。我高兴地表扬扬了他。对探究结果的分析,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的自我反思与学习策略的提升,一方面有助于教师的自我反思与教学策略的提升。四、及时对探究性学习进行小结。小结是一节课的尾声。在探究学习中,学生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与探索,探究出丰富多彩但有些是杂乱无章的结果。这些结果凝结着学生探究的辛苦,但却有错有对。小结要求教师因势利导,对于正确的、合乎逻辑的结果予以充分的肯定,对于错误的甚至是不着边际的结果要巧妙地进行处理,注意保护这些同学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决不能

13、武断的予以全面否决。要找出适当的契机给以鼓励,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使他们确信我能行。教师最终将规律性的结果准确的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们对照自己的探究过程,从中体味成功的喜悦,使他们有一种成就感、自豪感,增强他们对知识奥秘探究的信心与决心,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每堂课的教学小结不能流于形式,同时要求教师对每一堂课也要进行反思、反馈及矫正,教学反思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对症下药,调整教学内容、进度、方法,使教与学的活动尽可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五、强调探究性学习的课外延伸。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自身生活经历、社会经验基础之上,综合运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技能进行的研究性活动。课堂

14、教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整个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结束。这一活动在课外的延伸,对提高学生的探究水平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探究成果向课外拓展、延伸,让学生到更广阔的时空去探究创造,可激励学生探究欲望,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课堂学习。例如学习了求积的近似值后,建议学生去超市购物实际体味生活中的数学;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容积以后,要求学生实际计算一下自己家水池子的体积、容积及用水量,提高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建议实际测量一下自己的红领巾的底和高并算出所需的布料,锻炼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等等。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涉及学生的主体生活、自然生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

15、面,在知识的迁移过程中检验探究结果,有助于强化搜集、处理和提炼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综上所述,探究性学习理念与小学数学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的结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五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密不可分。探究性学习的实施,可以改变教与学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的课程总体目标,使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当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问题情景,不断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在不断克服思维障碍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要尽量给学生多一些探究的机会,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份活动的空间,多一些成功的喜悦。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天空。对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应受到同行们的重视,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取知识、学会学习,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打下终身会学习的基础。参考资料:1、许红萍 .“探究性学习活动设计”的研究与实践.小学数学教师(2008,7-8)2、邓月花 . 引导自主探究,促进主动发展.科学咨询(2006,9)3、殷世东.探究学习中“探究”契机的创设.教学与管理(2005,3)【精品文档】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