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与小学数学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性学习与小学数学教学.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探究性学习与小学数学教学成果类别:教 学 论 文作者姓名:魏 超工作单位:云南省玉溪聂耳小学地 址: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聂耳路九曲巷25号邮 编:653100联系电话:13508770922探究性学习与小学数学教学云南省玉溪聂耳小学 魏 超摘要:探究性学习是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目的是为了改变传统教学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他们终生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所以更注重学生的合作交流和动手实践活动和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它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再创造”。我结合小学数学课堂实践,就探究性学习的原则和策
2、略作一些探讨。关键词:探究 学习 数学 教学探究性学习就是从问题出发,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理论依据是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的“再创造”理论和以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为代表的情感心理学教学理论。在教学中提倡进行探究性学习,目的是为了改变传统教学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他们终生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一、探究性学习的原则1、“再创造”原则。教师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创造合适的条件,提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自己“再创造”出各种概念、法则,发现有关规律。2、“立人”为本原则。在探究性学习中,
3、老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提供给学生真实的而不是流于形式的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学习机会,努力挖掘出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达到锻炼人、完善人的最终目的。3、民主愉悦原则。作为促进者的教师对学生首先应做到“真诚、接受、理解”,建立一个民主、宽容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每一个人格得到尊重、感情得到理解、行为得到鼓励、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围中,尽情释放自己潜在的创造能量。4、评价激励原则。教师能否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予以肯定和赞赏,是检验教师对探究性学习的理解程度的试金石。5、开放性原则。在探究性教学中,“开放性”并不是单指提供给学生开放性的问题,还包括教学结构的开放性、学生思维的开
4、放性、教师驾驭课堂的开放性。二、实施探究性学习的策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这里存在一个策略问题。创设情境,引导提问,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指导学生的探究过程;抽象概括,归纳总结,和学生一起享受探究成功的乐趣;激励评价,延伸拓展,应用探究的结果解决实际问题这些策略是一般性的策略,对于小学各学科学习都适用。小学数学根据其学科特点,有其相应的探究性学习策略。1、努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我们可以从实际应用价值和教学自身魅力两方面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例如:(1)数学史实的魅力。如我在教学“质数与合数”时,从介绍哥德巴赫猜想开始,引发学生对与此相关的质数、合数的探究冲动。(2)应用
5、问题的前移。如我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时,我先让学生随口说出一些自然数,我迅速判断出能否被3整除,学生就知道其中一定有一个“特征”,于是产生了探究的欲望。(3)现实问题。如在教学“圆柱体表面积”时,教师可以给每组一个圆柱体学具、一把剪刀、一些彩纸,要求给圆柱体穿花衣,并计算出所需纸的面积。现实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究圆柱体表面积求发的动机。2、寻找学生数学知识的生长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定的客观世界,以及有关的数学知识结构,这些都可能是其他数学知识的生长点。我们应该以此为基础,予以丰富、扩展。例如:从课本的价格引入对小数意义的探究;通过制作长方体模型引入对长方体的特征的探究;等等这些都是以学生的生
6、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实例。3、抓住提问环节只要问题情境创设得真实、科学,学生就会发现并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有些与教学目标大相径庭(称为非有效问题),有些很容易回答,有些则不然。但这些问题将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时教师要猪猪这个环节积极引导学生实现向教学目标的顺利过渡。如何实现这个过渡?我觉得应注意“两忌三明确”。一忌漫无边际。教师既要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又要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应教会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如何思考问题、如何抓住问题的实质和核心,提高学习方法和效率。二忌牵强附会。问题与问题之间既要体现各个知识点又要体现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解答问题既要体现科学性
7、又要体现学生已有的认知层次。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思维的连续性和掌握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的目的。有些问题可以通过学生自行回答,教师作出评价;有些问题尤其是非有效问题,教师应简洁的给出正确结论,尽可能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有效问题上。既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又要努力完成教学目标。三明确指明确教学目标、明确知识结构、明确认知梯度。学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将提出的问题进行改组,以顺应上述三个指标的要求。4、注重猜想和合情推理波利亚认为:只要教学的学习过程稍能反映出数学的发明过程的话,那么就应让猜想和合情推理占有适当的位置。让学生猜想验证,即让学生对数学问题先大胆猜想,再通过探究验证。例如:我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
8、时”,先让学生猜一猜:“能被3整除的数”会有什么特征?有些学生可能受“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影响,会猜“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个位数是3、6、9的数”。接着出示一组个位是3、6、9的数,如13、16、19、23、26、29学生发现这些数都不能被3整除;而另一组数,如12、15、18、21、24、27学生发现这些数反而能被3整除。这样,通过猜想揭示矛盾,造成学生认知上不平衡,从而激发起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为什么后面这一组数都能被3整除呢?学生又带着这个问题进行猜测探究,最后发现原来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归纳与类比是合情推理中最基本最
9、重要的两种形式,是探究性学习中学生建立猜想的常用推理方法。例如,百分数与分数联系非常密切,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时,如果引导学生将其与分数应用题进行类比,那么百分数应用题许多类型的揭发都可以由学生自主探究而得到。又如我在教学“认识二位小数”时,学生从对课本价格6.95元和某生身高1.03米等具体数据的观察中获得猜想:小数点前面的数是整元数(或整米数),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角(或分米),右边第二位是分(或厘米),然后根据元、角、分和米、分米、厘米之间的进率推出小数相邻数位间的进率为105、学习数学化弗赖登塔尔认为,与其说是学习数学不如说是学习“数学化”。 数学化就是人们运用数学的方法观察显示世界、
10、分析研究各种具体现象并加以整理组织的过程。在数学叫需中,就是热那个学生运用数学知识为具体问题建立新的数学模型。例如,在“长方体的认识”教学中可以这样体现:(1)让学生动手做一个长方体模型,使学生已有的数学现实清晰化.(2)从清晰的数学现实中提取信息,形成本节课的研究目标。(3)运用学具,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形成对问题的观点。(4)通过交流各小组的研究成果,达到一致认识,当然也不排除争议.(5)向教师或课本求得释疑,并使认知完整化、系统化。(6)反思,在头脑中建立一个长方体框架,初步建立起长方体特征的数学模型。6、明确教师作为促进者的作用(1)积极的旁观。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的看
11、,认真的听,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2)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教师要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或精神上的鼓励,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3)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使学生的个性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具有完整性和多样性,它要求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对待,改变在以往教育活动中重学生智力发展,而忽视个性全面发展的情况。每个学生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方面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教师不仅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更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这就要求,在开展探索性学习过程中,一方面要
12、根据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指导学生开展探索,关注学生的不同意见,及时引导、指正和给与肯定,促使其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重视学生的差异性,给每一位学生,不仅仅是能力强的学生,平等参与探究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分享和承担探究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关注个别有特殊学习困难和特学习才能的学生,考虑利用其他机会,给他们适合自己的探究任务,从而使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方法得到充分的发展,全面展示其个性特点。(4) 注重培养的自律能力。探究学习的课堂,学生的自由是比较多的。但是教师在给学生自由的同时也要注重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总之,探究性学习无论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还是一种教学形态,给每一位学生提供了充分发展的创造空间。它的成效不在于学生获得重大的创新成果,而是在形成独立思考和自主研究的意识、态度倾向。这对于提高国民综合素养具有基础性意义,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所在。(论文字数:3563个)参考文献: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2. 给教师的建议.B.A苏霍母林斯基.教育科学出版社3. 布鲁纳教育过程上海人民出版社4. 新课程研究.湖北大家书刊出版社5. 小学数学教师. 上海教育出版社6.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7. 吴兴长,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北京教育行政学院,教育心理学讲座8.崔录等现代教育思想精粹光明日报出版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