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及答案 (2).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8449650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半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及答案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上半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及答案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半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及答案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半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及答案 (2).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试题下载 2013年上半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案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字母按照要求涂黑,错选、多选和未选均无分。)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高度评价教师的作用,他把教师誉为( )。A.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B.心灵的工程师C.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D.辛勤的园丁【答案】C【解析】夸美纽斯是捷克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他认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夸美纽斯提出统一学校制度,主张普及初等教育,采用班级授课制度,扩大学科的门类和内容,强调

2、从事物本身获得知识。代表著作有母育学校、大教学论、语言和科学入门、世界图解等。2.对童年期的学生,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些比较具体的知识和浅显的道理;在教学方法上用直观教具。这体现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 )特点。A.稳定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答案】B【解析】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地更替的,在一段时期内,发展主要表现为数量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发展由量变到质变,从而发展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阶段。人生的每一阶段对于人的发展来说,不仅具有本阶段的意义,而且具有人生全程性的意义。

3、童年期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理解能力还不高,因而在这一阶段的教学要讲一些浅显道理和运用直观教具。3.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体育课 B.课外体育锻炼 C.体育竞赛 D.运动队训练【答案】A【解析】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它是中小学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除了体育理论知识的讲解外,主要是体育技能的学习和训练,通过体育课,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各个项目的内容,实现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高运动技术水平。4.通常把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称为( )。A.国民制度学制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管理体制 D.学校教育结构【答案】B【解析】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具有不同性质和任务的学校为主

4、体而形成的体系,这个体系通过教育行政机构来制定学历与学位相关规范与标准,并且统筹、规划、监督、落实统一的教育政策,使得求学者能够在统一的入学条件和学习年限中,整体达到国家要求的一定水平,从而在各级学校之间升学和转抉。1995年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5.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 )。A.决定作用 B.动力作用 C.主导作用 D.基础作用【答案】C【解析】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是由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和系统性;学校教育由专业教师

5、来施教;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6. 1949年,美国学者泰勒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课程编制的四段论,形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的课程编制模式,这一模式被称为( )。A.实践模式 B.过程模式 C.环境模式 D.目标模式【答案】D【解析】泰勒原理提出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学习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经验的课程编制四段论,这一模式被称为目标模式。7.目前我国普通高中课程设置的主要类型是(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探究课程【答案】A【解析】我国普通高中的课程设置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

6、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8.学校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数学的实地测算、地理的地形测绘,生物的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属于下列哪一种教学方法( )。A.实验法 B.参观法 C.演示法 D.实习作业法【答案】D【解析】题干表述的教学方法是实习作业法,即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实际的操作活动,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很好的体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精神,对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特别是实际操作本领具有重要的意义。9.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理论是( )。A.形势教

7、育论 B.实质教育论 C.传统教育论 D.现代教育论【答案】B【解析】实质教育论,又称实质训练,是欧洲1819世纪对立于形式教育而出现的一种教育学说。它认为普通教育应以获得有价值的知识为主要任务,而学习知识本身就包含着能力的培养,能力无须加以特别训练。形式教育论者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忽视知识的传授。两者都有片面性,都把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人为的割裂开来。在教学中,只有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教学质量。10.针对我国目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对学生品德要求出现差异,甚至对立的现象,应强调贯彻的德育原则是( )。A.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B.理论联系实际C.教育影响的

8、一致性和连贯性 D.正面启发,积极引导【答案】C【解析】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整合,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的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学目的要求发展。11.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段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实际锻炼法 B.个人修养法 C.情感陶冶法 D.榜样示范法【答案】C【解析】孟子这段话的大意是: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

9、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这段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情感陶冶法,即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12.学生学习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时,头脑中呈现诗句所描绘的相关形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A.无意记忆 B.有意记忆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答案】C【解析】题干表述的心理活动属于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表述或非语言的描绘(图样、图解、模型、符号记录等)在头脑中形成有关事物的形象的想象。再造想象的形成要求有充分的记忆表象做基础,表象越丰富,再造想象的内容也就越丰富

10、。同时,再造想象也离不开词语思维的组织作用。13.丁力有意识的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检查与监控,他所运用的学习策略属于(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答案】D【解析】题干表述的学习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元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的认知,它由三种心理成分组成:元认知知识,包括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认知活动的过程、结果等方面的知识;元认知体验,指伴随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元认知监控,指认知主体在认知过程中,以自己的认知活动为对象,进行自觉的监督、控制和调节。14.老师问:一张桌子四个角,据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张东不假思索的回答说:三个角。老师问:还有其

11、他答案吗?张东想了想,没有回答出来。张东在解决问题时受到哪种因素的影响?( )A.功能固着 B.原型启发 C.心理定势 D.垂直迁移【答案】C【解析】心理定势是指对某一特定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可以使人们在从事某些活动时能够相当熟练,甚至达到自动化,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心理定势的存在也会束缚人们的思维,从而只能用常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求用其他捷径突破,因而也会给解决问题带来一些消极影响。题干中张东在解决问题时受到心理定势因素的影响,不能摆脱其原有的思维定势,未能很好地做到多角度、多方向思考问题。15.王老师播放一支乐曲后,学生们便在头脑中产生了相应的视觉形象,学生的这种活动属于( )。A.

12、对比 B.联觉 C.补偿 D.错觉【答案】B【解析】联觉是指一种感受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一种不同感觉的现象。如尖锐的声音会使人起鸡皮疙瘩并产生冷觉;红色看起来温暖,蓝色看起来清凉;听节奏鲜明的音乐时觉得灯光也和音乐节奏一样闪动等。16.闭卷考试时,学生在头脑中呈现问答题答案的心理活动属于(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答案】D【解析】记忆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是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识记是识别和记住事物;保持是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回忆和再认是在不同的情况下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经验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能把它重新回想起来称回忆;当经验过的

13、事物再度出现时,能把它认出来称再认。题干表述的心理活动属于回忆,即学生在闭卷考试时通过回忆将以往识记的知识重新回想起来。17.当同学们获悉本班取得学校合唱比赛第一名的成绩时欣喜若狂,他们的情绪状态属于(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答案】B【解析】激情是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往往发生在强烈刺激或突如其来的变化之后,具有迅猛、激烈、难以抑制等特点。人们在生活中的狂喜、狂怒、深重的悲痛和异常的恐惧等都是激情的表现。和心境相比,激情在强度上更大,但维持的时间短暂。18.人们通常认为北方人开朗、豪爽,南方人含蓄、细腻,根据奥尔波特的人格理论,上述人格特质属于( )。A.

14、共同特质 B.首要特质 C.次要特质 D.中心特征【答案】A【解析】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将人格特质区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共同特质是人所共有的一些特质,所有人都具有这些人格特质;个人特质是个人所特有的,代表着个人的独特的行为倾向。他还区分了三种不同的个人特质:首要特质,是最能够代表一个人特点的人格特质,它在个人的特质结构中处于主导性地位,影响着个人行为的各个方面;中心特质,是代表一个人性格的核心成分;次要特质,是指一个某种具体的偏好或反映倾向。19.学生张亮在课堂上出现怪异行为时,老师和同学们都不予理睬,他的这种行为逐渐减少了,这种行为的矫正方法称为( )。A.强化法 B.脱敏法 C.消

15、退法 D.惩罚法【答案】C【解析】题干表述的行为矫正方法是消退法。消退是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的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因此,消退法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20.当学生嘲笑张老师个子矮小时,张老师以一句浓缩的就是精华化解了当时的尴尬。这种情绪调节方法称为( )。A.升华 B.补偿 C.幽默 D.宣泄【答案】C【解析】情绪调节是每个人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

16、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情绪调节既包括抑制,削弱和掩盖等过程,也包括维持和增强的过程。题干表述的情绪调节方法是幽默,它是一种绝妙的防御机制,可以使当事人从尴尬中解脱,化烦恼为欢畅,变痛苦为愉快,而且还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使当事人平息激动,回归理智。21.罗森塔尔效应强调哪种因素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A.教师的知识 B.教师的能力 C.教师的人格 D.教师的期望【答案】D【解析】罗森塔尔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任何学生只要是受到教师的期待、关心、帮助、爱护,那么他就会得到发展,就会向着教师期待的方向变

17、化。这就是罗森塔尔效应的积极作用。因此,在教学育人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与关怀会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产生重要影响。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22.凡是能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答案】错【解析】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目的在于影响和促进人的发展,培养人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这是教育活动与其它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除了教育活动,人类的其他活动也影响着人的发展,如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休闲活动、日常生活等,因此,能够影响人身心发展的活动并不一定都是教育。23.教学的任务就是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技巧。【答案】错【

18、解析】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人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充分、统一发展的同时,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等也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因此,教学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技巧,而且还在于养成独立的判断力、创造性及其他各种能力。24.逆向迁移就是负迁移。【答案】错【解析】逆向迁移与负迁移是迁移按照不同标准的分类:逆向迁移是根据迁移的影响方向进行的分类,指后面的学习影响前面的学习,它可以使原有的经验、知识结构得到充实、修正、重组或者重构;负迁移是根据迁移地影响效果进行的分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阻碍作用,表现为一种学习使另一种学习所需的学习时间或所需的练习次数增加或阻碍另一种学习

19、的顺利进行以及知识的正确掌握。25.遗传素质决定能力发展水平。【答案】错【解析】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前提或物质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和可能性,但它对人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原因在于: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的是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性,这种可能性必须在一定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才能变为现实;遗传素质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即使是有好的遗传素质,如果没有得到较好的环境与教育,或者个人主观不努力,也难以有较好的发展。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26.简述学科中心论的主要观点。答:(1)学科中心课程理论是最早出现、影响最广的课程理论。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等是学

20、科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要素主义、结构主义是其代表理论。(2)学科中心课程的基本主张是:学校的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与不同学科对应设置课程,通过分科教学,使学生掌握各学科的基本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等,从而形成学生的知识结构。27.简述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答:(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的含义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的教育。(2)贯彻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要补充有价值的资料、事

21、例或录像;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和思想修养。28.简述人格的特征。答:人格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的特征主要有:(1)独特性。人格是千差万别,千姿百态的,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格特点,这是因为不同的遗传、家庭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2)稳定性。人格是一种稳定的特点,在个人行为中偶然出现,一时的心理特征不能称为人格。当然,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它在人的一生中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生理的成熟和环境的改变,人格也能产生变化。(3)整体性。人格受意识支配,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统一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常常标志着一

22、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但人格结构在各方面彼此和谐一致时,他的人格就是健康的。否则,可能难以适应生活和社会。(4)功能性。人格决定个体的生活方式及身心状态,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29.简述品德的结构。答:一般认为,品德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要素。(1)道德认识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道德准则或规范及其履行意义的认识,它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道德概念、道德观念、道德信念、道德评价等方面。其中,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信念的确立和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是衡量青少年道德认识形成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2)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伴随

23、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它是个体根据社会的道德规范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行为举止所产生的内心体验。一般地,当行为举止符合自己道德认识时便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不符合便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道德情感是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对道德认识、道德行为都具有调控作用。(3)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的目的、在克服困难中自觉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以实现既定目标的心理过程。通常表现为一个人的信心、决心和恒心。意志行动过程包括:头脑中产生的各种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预测各种行动方案的结果;衡量行动后的利弊得失;按自己的决定行动;现实生活中结果的出现;接受行为结果的反馈;反馈影响心理结构。(4)

24、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推动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一定道德意义的实际行为。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任何品德都要以道德行为及其效果来表现、来说明、认识的巩固和发展,以及道德情感的加深和丰富,道德意志的增强和提高促进作用。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两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30.材料张林是一个对上网非常痴迷的孩子,爸爸由于工作的需要,买了一台电脑在家中上网。起初他同爸爸一起玩,父母也没有表示反对。后来,他发展到每天早上一起床就去上网。连中午、晚上的休息时间也不放过。俨然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网虫,沉溺于互联网上紧张、刺激的游

25、戏,精美的图片和无拘无束的网上聊天而无法自拔。老师了解这一情况后,并没有全盘否定张林的上网行为,而是与他聊起了互联网,聊了比尔盖茨,充分肯定了他通过上网学习电脑技术的积极性,并通过交流进一步了解张林的上网的内心世界。针对他的情况,老师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第一,鼓励他多参加集体活动,加强与同学交流。例如,让他担任小组长,在每天收发、检查作业、劳动值日的协调合作中,建立互帮互助的关系。第二,针对他喜欢电脑的特点,成立了计算机兴趣小组,并让他担任组长,有计划、有落实,定期给其他同学讲解网络知识。第三,利用各种机会表扬他,与他沟通,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慢慢的张林对自己有了信心,在各个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

26、,学习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在班级工作中积极为老师出谋划策,有活抢着干。任课老师都反映张林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问题:试以德育原则和方法的相关理论评析这位老师的做法。答:(1)在材料中老师运用了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教育要从学生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达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根据学生个性的特点进行教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机会进行教育。(2)在教材中老师运用了德育的实际锻炼法实际锻炼法是有目的地安排学生生活,组织学生进行一定

27、的实际活动与交往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锻炼包括:练习、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运用锻炼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适当指导;坚持严格要求;注意检查和坚持。(3)老师正确的运用了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和德育的实际锻炼法使张林对自己有了信心,在各个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学习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在班级工作中积极为老师出谋划策,有活抢着干,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使一个网虫变为一个积极上进的好学生,这位老师是个合格的好老师。31.材料一次讨论课上,老师问学生:雪溶化后变成什么?张红抢着回答:雪溶化后变成水。黄阳想了想说:雪融化后变成泥土。柳丽慢条斯理的说:雪融化后变成春

28、天。老师评价道:张红反应敏捷,回答准确,可以得满分。黄阳和柳丽,真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要是给分,只能给零分。问题:(1)运用心理学知识评价这位老师的教学行为。(2)这个案例对教师教法有何启发?答:(1)案例中各位同学对雪融化后变成什么?的思维方式属于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指思考问题时信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并引出更多的信息,使思考者能从各种设想出发,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尽可能做出合乎条件的多种解答。发散思维主要功能是求异与创新,其特征主要有:流畅性,指发散思维的量。单位时间发散的量越多,流畅性越好;变通性,指思维在发散方向上表现出的变化和灵活;创造性,指思维发散的新颖、新奇、独特的程度。案例中的黄阳、柳丽的发散思维被老师评价为零分,这样自然会导致学生不敢发言,使教学气氛变得僵硬,没有学生积极参加讨论,使学生的讨论课变成老师的讲授课,案例中该名教师的行为应加以改正。(2)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善于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精心设计的情境中运用发散思维积极思考,通过重新组合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出许多新的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且在问题情境中运用发散思维积极思考,让学生在生动活泼、愉悦的情境中,享受学习知识的快乐,这样的教学将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