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试题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专项练习试卷(含答案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试题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专项练习试卷(含答案详解).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 声的世界专项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声源的振幅越大,发出的声音响度就越小C道路旁植树
2、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Hz2000Hz之间的声音2、琵琶演员在演奏前调节琴弦的松紧,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3、如图,将甲音叉、手机分别放在M、N处。利用手机软件测出甲音叉发出的声音为。撤去甲音叉,将乙音叉放在M处,手机位置不变,测出乙音叉发出的声音为。甲比乙()A发声的响度一定较大B发声的音调一定较低C振动的频率一定较高D振动的振幅一定较小4、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B“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5、关于声现象
3、的描述,正确的是()A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B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C阳江城区“禁放烟花爆竹”,这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D能从不同乐器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响度不同6、下列做法中属于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的是()A图书馆里不能大声喧哗B改进汽车发动机的性能使它的振动减弱C飞机旁的工作人员带上耳罩D在居民楼靠近马路的一面植树造林7、王瑞同学在学习了声现象后,总结了以下四点,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B发声的音叉轻贴着乒乓球,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说明乒乓球可以传声C在音乐会中,我们能根据声音的音调不同区分出不同乐器所发出的声
4、音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0108m/s8、以下是对于乐器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古筝是由弦振动发出声音,琴弦越粗,音调越高B乙图中用同样大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编钟能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C丙图中鼓面的振动带动周围空气振动,形成声波D丁图中8个相同玻璃瓶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从左至右音调越来越低9、如图所示是公路旁的超声波测速仪,可以监测汽车的行驶速度。当汽车进入监控区域时,测速仪向汽车发出超声波,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后又被测速仪接收,从而计算汽车的行驶速度。下列与该超声波测速仪工作原理相同的是()A超声波碎石B超声波加湿器增湿C超声波清洗眼镜D利用倒车雷达倒车10、下列关于超声波和次
5、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次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B超声波听起来比较高亢C超声波总是比次声波传播得快D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递能量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下图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请回答(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2)在实验中用塑料小球(可用乒乓球代替),把_的振动转化成了_的振动,便于观察。(3)如果加大力度敲击音叉,会发现塑料小球振动_,振幅_,响度_。(选填“越大”或“越小”)2、花样游泳运动员,能潜在水中听到岸上音乐而舞蹈,说明_能够传声。响度由振动的振幅决定,并且还受_的影响。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属
6、于_声波(选填:“超”或“次”);医生运用超声波可以击碎肾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_(选填:“信息”或“能量”)。3、国庆文艺汇演中,小明和小华一起演唱我和我的祖国,同学们能够区分出两个人的声音,主要依据是_这一特性。小强的节目是诗朗诵,他时而高亢,时而低沉,这主要描述的是声音的_这一特性。4、编钟是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乐器。演奏编钟时,美妙的音乐是由于编钟_产生的;演奏者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同一个编钟,能使声音的_发生改变;用相同的方法敲打大小不同的编钟,能使声音的_发生改变。5、2021年9月18日在“918”纪念日举行防空演练,同学们听到广播中的警报声迅速离开教室,说明声波可以传递_(选填
7、“信息”或“能量”);如图所示的是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_(选填“音调”、“响度”、“音色”):小轿车的倒车雷达利用_原理工作的。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1、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深度是多少米?(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2、如表所示为几种介质中的声速。一人用锤子敲击铁轨,另一人在铁轨另一端经过1.5s后听到第一次声响,再经过一段时间后听次声响。(假设环境温度为15)。物质声速(m/s)物质声速(m/s)空气(0)331海水(25)1531空气(15)340冰3230空气(25)346铜(棒)37
8、50软木500大理石3810煤油(25)1324铝(棒)5000水(常温)1500铁(棒)5200求:(1)请你根据表中信息,写出两条信息能体现出影响声音传播速度的因素;(2)这段铁轨的长度;(3)大约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听到第二次声响。(计算结果小数点后保留1位小数)3、一辆汽车向着山崖以15m/s的速度行驶,在距离山崖一定距离的地方鸣笛,经过0.8s后司机听到了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1)汽车鸣笛到司机听到回声,汽车前进的距离?(2)汽车鸣笛到司机听到回声,声音传播的距离?(3)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山崖多远?4、小明和小芳同学相互配合,想要测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
9、小明在甲山顶大喊一声的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当在乙山顶的小芳同学听到声音后立即按下秒表开始计时,等小芳反应过来后大喊一声同时按下秒表停止计时,小明听到小芳的声音后也按下秒表停止计时。小明的秒表计时t111s,小芳的秒表计时t21s,两山顶之间的距离s山1750m。(1)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则1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是多少米?(2)实际测得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多少?5、火车在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若火车速度为43.2km/h,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司机在鸣笛后3s时听到自隧道口处的山崖反射的回声。求:(1)则鸣笛时火车到隧道口的距离;(2)司机听到回声时火车离隧道口的
10、距离。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1、某物理小组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1)如图甲所示,当小华同学用小锤敲击音叉时,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泡沫塑料球被多次弹开,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_产生的,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_。(2)如图乙所示,小华同学敲响右边的音叉,与左边音叉接触的泡沫塑料球也能被多次弹开,这一现象除了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可以说明声音具有_。(3)若把图乙装置搬到月球表面进行此实验,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_(会/不会)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是因为_。2、小明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用抽气筒将广口瓶中的空气抽出。(1)抽气一段时间,小
11、明发现手机的声音没有变化,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A手机声音的响度太大B手机声音的音调太高C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2)排除故障后再次用抽气筒向外抽气的过程中,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3)于是小明用抽气筒不停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小明将_(填“不能听到”、“还能听到微弱的”)手机声音,由此现象推理得出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详解】A一般情况下,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故A错误;B响度与振幅有关,声源的振幅越大,发出的声音响度就越大,故B错误;C减弱噪声主要从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道路旁植树,是
12、在传播过程中有效地减弱噪声,故C正确;D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Hz20000Hz之间的声音,频率大于20000Hz的叫做超声,频率小于20Hz的叫做次声,故D错误。故选C。2、B【详解】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调节琴弦的松紧,就会改变琴弦的振动快慢,改变声音的音调,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3、D【详解】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声音强弱的单位是,甲音叉发出的声音的响度小于乙音叉发出的声音的响度,而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则甲比乙振动的振幅一定要小;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高低,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4、B【详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
13、速度为0,故A错误;B“禁止鸣笛”是从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正确;C因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故C错误;D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说话声音大,即声音的响度大,故D错误。故选B。5、B【详解】A声音在真空不能传播,太空中宇航员通话主要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故A错误;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发音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故B正确;C阳江城区“禁放烟花爆竹”,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C错误;D不同乐器的发声的音色不同,人们根据音色来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响度是描述声音大小的,故D错误。故选B。6、D【详解】A
14、图书馆里不能大声喧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B改进汽车发动机的性能使它的振动减弱,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C飞机旁的工作人员带上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D在居民楼靠近马路的一面植树造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符合题意。故选D。7、A【详解】A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的原理制成的,是根据回声到来的时间和方位,确定目标的距离和位置,即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A正确;B发声的音叉轻贴着乒乓球,乒乓球被多次弹起,意味着发声的音叉在不停地振动,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错误;C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区分出不同乐
15、器的声音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特性,故C错误;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故选A。8、C【详解】A古筝是由弦振动发出声音,琴弦越粗,琴弦振动的越慢,音调越低,故A错误;B用同样大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编钟的振幅相同,发出的声音的响度相同,故B错误;C鼓面振动产生声音,会带动周围空气振动,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形成声波,故C正确;D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其质量不同,水和瓶子的质量越大,敲击时振动频率越低,所以从左至右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D错误。故选C。9、D【详解】超声波能进行反射,根据反射回来的时间及方向,能反映物体的位置和运动情况,这是超声波测速仪工作原理,说明超声波能够传
16、递信息;A超声波碎石是利用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A不符合题意;B由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所以利用超声波将水雾化给房间空气加湿,故B不符合题意;C超声波清洗眼镜利用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C不符合题意;D利用倒车雷达倒车是利用超声能够传递信息,与超声波测速仪工作原理相同,故D符合题意。故选D。10、A【详解】A将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称之为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之为超声波,故A正确;B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超过人耳的听觉范围,人听不见,故B错误;C通常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340m/s;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也与温度有关,与声音的特性无关,次声波、超声波都是声音,
17、故传播速度样快,故C错误;D超声波和次声波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故D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音叉 塑料小球 越大 越大 越大 【详解】(1)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音叉发出声音,且小球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2)23塑料小球将音叉的振动转化成了塑料小球的振动,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转换法,是为了便于观察。(3)456声音的响度和振动的幅度有关,故加大力度敲击音叉,音叉振动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因为是转化法,所以塑料小球振动的振幅越大,响度也越大。2、液体 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次 能量 【详解】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花样游泳运动员,能潜在
18、水中听到音乐而舞蹈,说明液体能够传声。2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大小叫做响度,它跟物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它还跟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人们距声源越远,声音的响度越小。3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超声波、次声波人耳都听不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我们无法听到,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频率低于20Hz,属于次声波。4声音可以传播信息和能量,医生运用超声波可以击碎肾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3、音色 响度 【详解】1因为不同人发声的音色一般不同,故同学们能够区分出两个人的声音,主要依据是音色这一特性。2小强在诗朗诵时,他时而高亢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时而低沉是指声音的响度小
19、,所以这主要描述的是声音的响度这一特性。4、振动 响度 音调 【详解】1当演奏员用编钟演奏乐曲时,编钟由于被敲击而振动,发出声音。23同一个编钟,质地相同,所以打击编钟时发出声音的音色相同;但由于编钟的大小不同,因此用相同的力敲打不同的铜钟时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声的音调也不同;而在敲击同一个编钟时,随着敲击力度的大小变化,编钟的振幅大小发生改变,则声音的响度也会相应的改变。5、信息 响度 超声波 【详解】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同学们听到广播中的警报声迅速离开教室,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2噪声监测装置显示的是噪声的响度等级。3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原理,当遇到障碍物时,超声波会被反弹回
20、来,然后报警。三、计算题1、3000m【详解】解: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超声波到达海底的时间为t1=海洋中该处深度是答:海洋中该处深度是3000m。2、(1)影响声音传播速度的因素的两条信息为:声速与温度有关;气体中的声速最小、固体中最大;(2)7800m;(3)21.4s【详解】解:(1)根据三组空气中的声速不同,可以得出声速与温度有关;由表中数据还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的速度不同,所以介质种类也影响声音的传播速度。(2)一人用锤子敲击铁轨,另一人在铁轨另一端经过1.5s后听到第一次声响,由表可知铁轨传播的声速为5200m/s,根据可知,这段铁轨的
21、长度为(3)第二次听到的声响是通过空气传播的,环境温度为15时,根据大约还需要才能听到第二次声响的时间为答:(1)影响声音传播速度的因素的两条信息为:声速与温度有关;气体中的声速最小、固体中最大;(2)这段铁轨的长度为7800m;(3)大约还需要21.4s才能听到第二次声响。3、(1)12m;(2)272m;(3)130m【详解】解:(1)汽车鸣笛到司机听到回声,汽车前进的距离s1=v1t=15m/s0.8s=12m(2)汽车鸣笛到司机听到回声,声音传播的距离s2=v2t=340m/s0.8s=272m(3)汽车司机鸣笛时距离山崖为司机听到回声汽车距前方山崖的距离s=s-s1=142m-12m
22、=130m答:(1)汽车鸣笛到司机听到回声,汽车前进的距离是12m;(2)汽车鸣笛到司机听到回声,声音传播的距离是272m;(3)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山崖是130m。4、(1)340m;(2)350m/s【详解】解:(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是指1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是340m。(2)由题意可知,声音从甲山顶传到乙山顶再从乙山顶传回到甲山顶的时间为声音在10s内传播的路程为声音在空气中的实际传播速度为答:(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则1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是340m。(2)实际测得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50m/s。5、(1)528m;(2)492m【详解】解:(1)
23、火车速度v=43.2km/h=12m/s根据题意可知,鸣笛时火车到隧道口的距离(2)司机听到回声时火车离隧道口的距离答:(1)鸣笛时火车到隧道口的距离为528m;(2)司机听到回声时火车离隧道口的距离为492m。四、实验探究1、振动 将音叉的微小的振动放大 能量 不会 真空不能传声 【详解】(1)1当小华同学用小锤敲击音叉时,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 也能观察到泡沫塑料球被多次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2音叉的振动不易用肉眼直接观察,根据转换法,实验中用泡沫塑料球将音叉的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实验现象。(2)3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将泡沫塑料
24、球弹起,说明两音叉之间的空气将振动传递给左边相同的音叉,这个现象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同时说明声音具有能量。(3)45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月球表面是真空,所以如果在月球上进行图乙实验,敲击右边的音叉,挂在左边音叉旁边的泡沫塑料球不会弹起,说明真空不能传声。2、C 变小 还能听到微弱的 真空不能传声 【详解】(1)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明听到手机的声音没有明显变化,说明广口瓶中的气体没有减少,因此导致这种情况的现象为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故选C。(2)2用抽气筒有效地向外抽气过程中,随着瓶内空气逐渐减少,声音的传播逐渐减弱,声音的响度变小,听到的手机声音变小。(3)34小明用抽气筒不停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瓶内还有少量气体,小明将还能听到微弱的手机声音,由此现象可以推断出当瓶内气体完全被抽出后,将不能听到手机声音,故可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