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无锡市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月19日在无锡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docx

上传人:ylj18****70940 文档编号:26726550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56.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无锡市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月19日在无锡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2022年无锡市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月19日在无锡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无锡市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月19日在无锡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无锡市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月19日在无锡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docx(4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无锡市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月19日在无锡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2021年无锡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月19日在无锡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长:杜小刚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无锡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看法。 一、“十三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三五”时期,面对错综困难的宏观环境、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特殊是新冠肺炎疫情严峻冲击,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毅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下,紧扣“强富美高”总目标,聚焦当好全省高质量发展领跑者,仔细践行新发展理念

2、,深化实施六大发展战略,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功在望,抗击新冠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强富美高”新无锡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五年来,我们稳妥应对风险挑战,综合竞争力迈上更高台阶。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15年的8681亿元增至1237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保持全国城市前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830亿元增至1075.7亿元。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升至59.5%,五年提高8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保持全省其次,一般贸易占比升至51.1%。重大产业项目招引创历史最好水平,累计引进50亿元以上项目33个。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5%。新增总部企业38家,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升至5

3、4.6%。科技进步贡献率由63%升至66%,保持全省第一。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升至48.4%。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68家,总数达162家,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1.2万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95万元升至5.72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841。 五年来,我们坚决推动产业强市,转型升级实现更大突破。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落实现代产业发展资金超338亿元。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53家;规上企业90%以上实施了技术改造。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达5500亿元;物联网产业营收增至3100亿元,规模全省第一;集成电路产业产值增至1350亿元,居全国前列;大数据和云计算产业销售收入增至280亿元

4、;生物医药产业营收突破1000亿元。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关键零部件产业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地标产业。获批首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国家智能交通测试基地正式启用。启动建设太湖湾科创带,建成国家超算(无锡)中心、国家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创新中心、国家“芯火”双创基地(平台)、无锡先进技术探讨院等重大创新平台,支持“奋斗者”号、神威太湖之光等重大原创科技成果研发落地,深海技术科学太湖试验室获批省试验室。累计培育“太湖人才安排”创新创业项目349个,省级以上领军人才、团队增至760个,人才总量超过183万人,连续两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 五年来,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积蓄更强动能。

5、供应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明显,压减钢铁产能520万吨、水泥产能30万吨,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作坊)12523家,关闭化工生产企业887家。完成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市县两级政府机构改革和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气改革。“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累计取消行政权力51项、下放387项。江阴县级集成改革试点阅历全省推广。公共资源实现“一市一平台”交易。跻身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组建国发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和众邦基金,重组城建发展集团,实施混合全部制改革项目236个。市属国企资产规模增至5900亿元、全省其次,营收规模增至1380亿元、全省第一;资产证券化率25%,控股上市公司8家、全省第一。胜利引进诚

6、通国调基金(二期),总规模超1000亿元。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村级股份合作社实现全覆盖。农村承包地、宅基地“三权分置”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取得新突破。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累计实际运用外资180.4亿美元,16家世界500强公司在锡新设立企业25家,新增省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18家。成为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获批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药品进口口岸及进境肉类、冰鲜水产品指定监管场地。92家企业入选江苏国际知名品牌,数量全省第一。主动参加“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新增对外投资项目459个,柬埔寨西港特区入选其次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 五年

7、来,我们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全域一体呈现更优面貌。市域初步形成“一轴一环三带”和“一体两翼两区”空间结构,完成锡澄、锡宜协同发展区规划编制。锡澄城际轨道S1线、宜马快速通道、南沿江铁路、苏锡常南部高速加快建设,常宜高速一期建成通车。市区完成45个重点道桥项目,地铁1号线南延线和3号线一期建成通车。城市大数据中心和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建成,新型才智城市建设水平全国领先。开展美丽环境合格区建设,市区完成124条道路出新和227条背街小巷整治。完成棚户区改造350万平方米、旧住宅区整治1024万平方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启动农业农村基本现代化示范建设,现代农业发展提质增效,高标准农田比重达83%,累计

8、建成漂亮乡村示范村110个,全面完成首批107个试点村农房建设。市级经济薄弱村提前两年全部脱困转化。加强与沪、宁、杭、苏等地合作沟通,与南通、黄山等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牵头编制苏锡常轨道交通规划“一张图”、快速通道“一张网”,开展“智汇长三角科创太湖湾”全媒体新闻行动,胜利举办其次届苏锡常一体化发展合作峰会,发布共建太湖湾科创带倡议。 五年来,我们致力构建生态文明,环境质量达到更好水平。完成长江干流岸线利用清理整治,全面落实长江流域“禁渔令”。国家治太骨干工程新沟河全面建成、新孟河全线通水。43个国省考断面水质优比例升至86%,较2015年提高57.1个百分点,升幅全省最大。深化排水达标区建设

9、完成5155块。161条环境综合整治河道水质优比升至66.7%,建成区72条黑臭水体全面消退黑臭。太湖连续13年实现平安度夏和“两个确保”。PM2.5平均浓度33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45.9%。25家燃煤电厂整合至20家,清洁能源发电全额并网消纳,单位GDP能耗水平苏南最低。锡东垃圾焚烧发电厂原址复工投运,益多垃圾焚烧发电厂大修、惠联餐厨废弃物处理和藻泥污泥无害化处置项目完成,江阴秦望山危废处置项目、宜兴光大垃圾发电二期建成投用。危急废物处置实力较2015年增加3.9倍。深化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评价,近三年盘活低效用地46500亩,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全省最高。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

10、度,开展“绿岛”建设试点。全面完成中心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市区新增绿地1200万平方米,全市林木覆盖率升至27.7%。获评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锡山、滨湖等地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宜兴创成省生态园林城市。 五年来,我们切实加强社会建设,民生福祉取得更多改善。财政民生支出规模超415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9.2%。城镇新增就业77.4万人,扶持自主创业11.4万人,就业满足度全省第一。企业养老保险净增缴费人数53.4万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居民基础养老金较2015年分别提高23%、56%。新建幼儿园71所、中小学校48所,义务教化和中学教化水平全省领先,入选全国首批现代

11、学徒制试点城市。加强与江南高校市校合作共建,南京信息工程高校滨江学院、东南高校无锡国际校区、南京理工高校江阴校区建成启用。一般高等教化在校生由11.5万人增至14.9万人。调整市属医疗资源布局,江南高校附属医院建成启用,164家基层卫朝气构提档升级,无锡及江阴、宜兴全部创成国家健康城市示范市。惠山古镇晋升5A级景区,无锡博物院升格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创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举办江南文脉论坛、国际友人文化周,开展无锡国专创立百年纪念活动,成为省书香城市建设示范市。创成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荣获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无锡马拉松获评中国田协“金牌赛事”和世界田联“银标赛事”。完成第四次全

12、国经济普查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任务。获评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优秀试点地区。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建成全国首个双拥模范城市群。全域创成省级食品平安示范县(市)、区。扎实做好南北挂钩合作和对口支援帮扶工作,助力延安、海东、阿合奇、霍城等地打赢脱贫攻坚战。民族、宗教、对台、港澳、侨务、人防、档案史志、防震减灾等工作取得新成果,工会、妇女、青少年、老龄、残疾人、红十字、慈善、关切下一代等事业有了新发展。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无锡发展史上特别特别、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市委坚毅领导下,市政府仔细落实市十六届人大第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统筹

13、推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果。 一是精准施策筑底线,疫情防控取得战略成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按“靠高一档、跨前一步”要求,第一时间成立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在市委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在全省领先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务级响应,调度市、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快速进入抗疫状态。强化以也许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务,领先开发健康码进行分类识别,领先为复工企业供应核酸筛查检测服务,建成启用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追溯系统”,织密从城市大门到居民家门的坚固防线。严格落实“四早”“四集中”要求,推动最好专家和最优救治方案进病房到一线,圆满实现“确诊患者零

14、病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目标。全方位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想方设法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全力服务全国全省疫情防控大局,主动参加长三角区域联防联控和国际抗疫合作,先后组织221名各类专业人员支援湖北和新疆抗疫,呈现了特别时期的无锡担当。回顾抗疫行动,广阔医务工作者白衣为甲、无畏逆行,公安民警辅警坚守卡口、向险而行,社区工作者日夜值守、无私奉献,各级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冲锋在前,各行各业劳动者听从大局、守望相助,以坚决信念、坚毅意志、坚韧毅力共同奏响铿锵有力的“抗疫英雄曲”。在此,我谨代表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向全体医护和防疫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公安民警辅警、人民老师、新闻工作者、志愿者和广阔群众致以最崇高敬

15、意和最诚心感谢! 二是稳中求进促发展,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应对疫情、汛情和外部环境改变等叠加影响,成立“六稳”“六保”工作专班,加强高位统筹和组织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回暖、逐月向好。出台“惠企20条”等政策,新增减税降费超过315亿元。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300个市级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180亿元,新引进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67个,同比增加18个。在全国同类城市中领先出台5G产业发展规划,5G网络覆盖率和网络质量全省领先。环太湖科创带发展纳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4033家,净增超1200家、历年最多。高规格举办日、韩产业合作专场,围绕重点产业集群开展配套

16、活动,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举办“锡惠有你”等惠民消费活动500余场,打响“今夜梁宵”等夜经济品牌,发放惠民消费券超1亿元,带动线下消费超5.5亿元。入选全国综合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做好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完成省下达生猪生产任务,粮食平安责任制考核全省第一。 三是全面发力优环境,市场主体活力有效释放。推动最优营商环境城市建设,打响“无难事、悉心办”品牌,开通“灵锡”“惠企通”服务新平台,施工许可审批时限压缩至80个工作日内、比省定目标提速20%。加大招商激励嘉奖力度,实施招商护商专员制度,构建“24小时不打烊、360度无死角”服务体系,设立投资服务云平台,建立优秀外资企业“白名单”制度,打

17、造外商投资最满足城市。将11月1日设为“无锡企业家日”,强化发展要素保障,助力企业做强做优。2020中国企业500强、制造业企业500强、服务业企业500强、民营企业500强入围企业数均居全省第一。 四是聚焦精细提品质,漂亮无锡建设布局绽开。强化“抓漂亮无锡建设就是抓经济发展”理念,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加强城市设计和建筑风貌管控,推动历史文化名城爱护。开展市容环境整治“春雷行动”“靓丽行动”和“红黑榜”考核,拆除违法建设414万平方米,袒露地块整治3827.5万平方米,电力架空线入地改造完成189公里,建成“城市家具”主题展示区。开展交通平安隐患和不文明交通行为整治。全力应对超长梅雨季多轮强降

18、雨天气,确保全市平安度汛。全面推动蓝天、碧波、净土三大保卫战,组织污染防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和“漂亮河湖”三年行动,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99天,在全省领先达到国家二级标准,816条重点河湖集中整治初见成效。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塑造“白墙黑瓦、清清爽爽”农村风貌,漂亮宜居乡村建设达标率100%。 五是专心用情惠民生,公共服务与社会建设全面加强。排查八个方面28项突出民生问题,完善补短板强弱项工作举措。10件45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评比出首届“民心工程奖”。在全省领先出台“民生保障20条”,发放临时补贴超1亿元,惠及群众68万人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给标准分别提至每人每月1010元和

19、1525元,实现大市统一、城乡一体。村级医疗互助救助制度实现全覆盖。市儿童福利院易地新建主体工程完成。国有物业企业进驻298个老旧小区实行托底管理。新、改建体育公园20个,新增体育场地面积100万平方米。推出“先通后办”“接访变下访”“一访定心”等民生服务品牌,全市受理信访总量下降8.2%。深化平安生产专项整治,32个行业领域实行分类分级监管,完成国务院和省督导组反馈问题整改,平安事故起数及死亡人数分别下降67.2%、68.7%,“一年小灶”专项整治取得扎实成效。 六是大张旗鼓抓作风,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升。自觉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市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市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20、满足率创历史新高。坚持“板块围绕发展转、部门围绕板块转”,落实“项目化、目标化、节点化、责任化”工作机制,建立重点工作双月座谈和专班推动机制,强化督查激励和闭环管理,推动全市政府系统激昂精气神、走出舒适区。新增地方政府债券额度246.3亿元,同比增长71%。355个房屋征收扫尾项目完成率达到96%,24个攻坚拔点项目全部完成,房屋征收总面积超过9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5.5%,顺当解决了夹城里、民主街、水泵厂等47个征收跨度十年以上地块遗留难题。仔细执行中心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委详细方法,市本级“三公”经费支出下降15%以上。市公务用车平台建设列为国家示范点。切实做好省委巡察反馈看法

21、和市委巡察发觉问题整改落实工作。推动审计监督全覆盖,权力运行监督制约得到有效强化。 各位代表,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简单却艰辛。这五年,我们坚决执著,践行嘱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贯彻总书记关于江苏工作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心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市委坚毅领导下,围绕“强富美高”新无锡建设总目标,以全省高质量发展领跑者的姿态,深化践行新发展理念,一步一个脚印把美妙蓝图变为现实图景。我们凝合共识,勇创一流。立足城市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磨砺滚石上山、负重爬坡的坚韧斗志,保持攀高比强、奋勇争先的拼搏精神,坚决不移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产业强市主导战略等六大战略

22、,创新谋划发展“三大经济”,主动做好“东向接轨融入、北向引领辐射、南向协同联动、西向湖湾一体”四篇文章,努力走出体现时代特征、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无锡之路。我们担当为民,克难奋进。坚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以闯关夺隘的志气、只争朝夕的干劲,聚力建设华虹集成电路一期、SK海力士其次工厂、中环领先大直径硅片、中芯长电集成芯片封装等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重启农房翻建改造、锡东电厂项目、地铁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深化管办分别改革、行政区划调整等重大举措,解决一批长期停滞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很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群众获得感、华蜜感持续提升。我们接续奋斗,善作善成。发扬筚路蓝缕、乘风破浪奋斗精神

23、,坚持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究竟优良传统,保持工作稳定性和持续性,有效固化好阅历、好做法,大胆探究新路径、新方法,着力推动创新性发展、引领性发展,变潜力为实力、变特点为特长、变优势为胜势,为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过去五年取得的成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心定向领航的结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充分发挥的结果,是市委统揽全局、坚毅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四套班子领导和各位老领导等方方面面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历任政府班子接续奋斗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无锡市人民政府,向全体市民,向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位老领导,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代表

24、人士,向各人民团体及社会各界,向中心和省在锡单位,向驻锡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全部参加、支持和关切无锡建设与发展的海内外挚友,致以崇高敬意和诚心感谢! 在看到成果的同时,我们也醒悟相识到,前进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政府工作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宏观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还不坚固;自主创新实力不足,科技创新资源有待进一步集聚,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还不强劲;工作视野不够开阔,系统落实国家和省重大战略机遇有待深化;资源环境承载力不足冲突更为凸显,环境爱护和污染防治任务依旧艰难;教化、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还存在短板,高品质公共服务产品供应不足;文明城市

25、建设基础不牢;公共平安、生产平安等领域风险管控体系还不完善,本质平安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少数干部缺乏担当精神,不想为、不敢为、不能为问题肯定程度存在;政策研发水平不高,政府服务效能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等等。我们肯定正视这些问题,实行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十四五”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各位代表,依据中共无锡市委关于制定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市政府编制了“十四五”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一并提请大会审议。 进入“十四五”,中华民族宏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融,国际力气对比深刻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化发展,新冠肺炎疫

26、情影响广泛深远,区域合作与竞争发展新格局全面绽开,无锡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正发生困难而深刻的改变。我们将着眼“两个大局”,增加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深刻相识错综困难的新冲突、新挑战,深刻相识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相识危与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保持战略定力,树立底线思维,把握发展规律,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坚决夺取“十四五”发展新成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2035年的远景目标是:领先基本实现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创新名城,具有国际美誉度的生态宜居名城,具有全国辐射力的交通枢纽名城,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山水文旅名城,

27、全市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大幅提升,在2020年基础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翻番,居民人均收入实现翻一番以上,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行示范区,“强富美高”新无锡呈现出现代化新图景。 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十四五”时期政府工作必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牢牢把握“强富美高”总目标总定位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新要求,仔细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平安,加快建设具有无锡特色优势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加

28、快在融入服务新发展格局中赢得主动,加快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加快创建以共同富有为基础的华蜜生活,勇做全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排头兵,勇创全省“强富美高”建设示范区,勇当全省高质量发展领跑者,在现代化建设中体现无锡担当、作出无锡示范、贡献无锡力气,更有底气地喊出“高质量发展看无锡”,在国家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烙下“太湖印记”。 着重把握好以下几点: 持续深化解放思想。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放思想、统一思想,坚决订正一切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发展理念不相适应的思想相识、思维定势、路径依靠和工作方式,注意系统思维,处理好稳和进的关系,提升把握规律的实

29、力水平,推动中心、省和市委决策部署得到更富创建性落实,充分呈现无锡现代化建设的探究性创新性引领性。 全力推动创新发展。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持科技独立自强,坚持产业强市不动摇,举全市之力推动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头号工程”建设,打造科技强市、人才强市,勇当科技创新开路先锋,形成若干世界级现代产业集群、领军企业、领先技术和自主品牌,推动数字经济、总部经济、枢纽经济发展取得突破,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科创中心,打响中国第一工商名城品牌。 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紧抓“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机遇,更好服务全国全省发展大局,健全区域一

30、体化发展机制,主动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在做强市域一体化、加快苏锡常一体化、服务全省一体化中锻长板、补短板,统筹推动城市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提升城市国际化功能品质,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中心城市。 勇于探究先行先试。坚持守正创新、开拓创新,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抓准抓牢抓实全局性战略抓手,蹄疾步稳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形成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实现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力争在“普遍在做”的方面做得更好更快,在解决“共性问题”的方面积累先行阅历,在“没有先例”的方面领先做出胜利案例。 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漂亮无锡建设为总抓手,充分相识提

31、前实现碳达峰的艰难性,坚决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完善国土空间开发爱护格局,加速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推动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统筹城市高品质规划建设管理,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有、生态良好相融共生,建设宜居城市、绿色城市、人文城市,创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成为漂亮中国、漂亮江苏样板城市。 加快提升市域治理现代化水平。全面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数字政府、数字社会,主动探究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强化基层治理,健全完善风险防范机制,提高应急处突实力,有效保障人民安家立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无锡、才智无锡、平安无锡、诚信无锡。 领先推动共同富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优化人

32、口结构,健全富民增收机制,调整收入安排结构,构建优质均衡、覆盖全体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教化强市、体育强市,全面建设健康无锡,持续改善生活品质,形成共建共享的民生发展新格局。 各位代表!“十四五”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凝合着社会各界的才智,承载着全市人民的期盼。我们坚信,在市委的坚毅领导下,经过全市人民的坚韧拼搏、团结奋斗,“十四五”发展目标肯定能够如期实现! 三、2021年主要工作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向其次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第一年。今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仔细贯彻党的十九

33、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心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和市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部署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应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妙生活须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平安,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保持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十四五”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勇做全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排头兵,勇创全省“强富美高”建设示范区,勇当

34、全省高质量发展领跑者,以优异成果庆祝建党100周年。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外贸进出口稳中提质;实际运用外资38亿美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其中税收收入增长7%;城镇新增就业13.5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这些指标的设定与“十四五”发展目标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相匹配,是多方听取看法、反复慎重权衡确定的。充分考虑了今年国内外形势的困难性和不确定性,充分考虑了国家宏观政策取向和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综合影响,充分考虑了当前扩大有效投资、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的窗口期机遇,充分体现了

35、当好全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排头兵和推动现代化建设开好局的责任担当。完成这些目标,须要全市上下付出更多努力。 时势日新,惟有创新。面对新阶段、新目标、新任务,必需确立以创新求突破的显明导向,谋新篇,出新招,开新途,拓展高质量发展新境界。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抢占创新驱动发展新赛道 做强太湖湾科创带“主引擎”。落实建设规划和年度工作要点,出台突破性支持政策,设立太湖湾科创带创新发展基金,健全跨区域统筹协调和联动推动机制。实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领航安排”,加快建设太湖试验室,主动争取深海领域国家试验室布局无锡。支持江苏集成电路应用创新中心、无锡先进技术探讨院、国际院士探

36、讨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争创国家高性能计算应用技术创新中心。落实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体化建设安排,推动园区整合提升和功能优化。启动太湖湾科创带规划展示馆建设,筹办太湖湾生命健康将来大会。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实力。深化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攻坚攀登安排,加大“雏鹰瞪羚准独角兽”梯次培育力度,形成大中小企业创新矩阵,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增至4800家。全面推动“太湖之光”科技攻关安排,引导企业参加更多国家和省科技安排、高价值专利培育安排,探究“揭榜挂帅”组织方式,聚力攻克产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 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创新升级“太湖人才安排”,深化实施“锡引”工程,办好太

37、湖人才峰会和“清华高校周”“百企千才高校行”等活动,激励各类人才来锡创新创业,新引进高层次人才1万人、高校生10万人,集聚200个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团队。加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引进“名校优生”力度,制定科技招才地图,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优化人才评价和流淌机制。高品质建设人才服务综合体,打造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 营造优良创新生态环境。梯队培育各级高新区和各类科技专业园区,完善全链条孵化体系,争创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6个。探究设立学问产权股权投资基金,推动中国(无锡)学问产权爱护中心建设,高标准建设国家学问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加强与欧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科技合

38、作,深化与国内外顶级名校、大院大所战略合作。完善太湖新城金融街功能,争创国家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和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城市。用好用活“科技创新券”政策,完善科技创新法治保障体系。 (二)着力打造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 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落实重点产业链(集群)培育发展机制,壮大集群发展促进机构。引导龙头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加强产业链主要环节资源整合。开展“百企引航”“千企升级”行动,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引育一批“链主企业”,激励优势企业强强联合,支持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发展。提高工业互联网建设和应用水平。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推动国有企业通过调优主业、兼并重组等方式,加快布局关键环节和中高

39、端领域,有效发挥在全市产业链供应链中的支撑作用。 加快建设制造强市。依靠创新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水平,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推动重点产业生态圈建设,物联网产业营收增长15%,集成电路产业产值增长10%,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增长15%。争创国家首批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中欧(无锡)生命科技创新产业园。前瞻布局人工智能、深海极地技术、星际网络、氢能及氢能源汽车、量子技术、化合物半导体等将来产业。争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深化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评价,落实差异化支持政策。促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制造模式转变,加快产业智能化改造,争创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建立企业“绿名单”管理制度,

40、加大专项政策支持。深化质量强市建设,健全首席质量官制度,提升“无锡质量”“无锡标准”“无锡品牌”。 推动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实施金融服务、科技服务、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倍增安排,争创中国软件特色产业名城。推动文化创意、旅游休闲、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多样化升级。办好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国际新能源大会、设计博览会等品牌展会。完善商贸流通基础设施网络,深化城乡高效配送试点城市建设。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优化升级,促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培育“两业”深度融合试点示范项目15个。 壮大“三大经济”产业规模。完善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政策,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

41、产业化,培育市级大数据产业园3个,建设全国数字经济示范城市。加快车联网城市级应用步伐,推动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科技创新与产业应用,建设网络平安高端产业基地。优化总部经济发展环境,培育本地总部企业,加大境内外总部企业招引力度。新增总部企业5家。优化综合枢纽协调机制,创新重点枢纽管理体制,构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华东地区重要物流与供应链枢纽,建设长三角枢纽经济创新高地。调整农副产品、钢贸、快递等物流布局。完善机场国际航空货运功能,提升配套服务实力,强化综保区与空港“区港联动”。深化无锡(江阴)港集疏运体系建设,促进机场、港口、高铁站联动,发展多式联运。 (三)着力迈出融入新发展格局新步伐

42、领先服务和融入“双循环”。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扭住供应侧结构性改革,加强需求侧管理,形成需求牵引供应、供应创建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围绕构建要素供应、区域循环、综合流通、消费市场、对外开放“五大格局”,建立工作推动机制,细化完善政策举措,畅通市域、城乡间经济循环,打造国内大循环重要支点、国际国内双循环重要枢纽。深度参加“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主动发展“飞地经济”,推动境外投资向研产销全链条拓展,打造国际产能合作示范城市。 释放多元消费潜能。落实促进消费政策,加快消费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拓展信息消费,挖掘乡村消费潜力,提升社区消费贡献,合理增加公共消费,提高教化、卫生等公共服务支出效率。推动“

43、早餐工程”,加快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引导“老字号”创新发展,统筹组织各类消费促进活动,创建一批放心消费示范点。争创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争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加强有效投资支撑。推动闻泰半导体、中航重机航空部件、健适医疗器械等14个省级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市级重大产业项目当年完成投资额增长10%。加快“两新一重”建设,新增5G基站4000个以上,推动IPv6应用扩面升级。完善产业链图谱和招商指导书目,加强与央企战略合作对接,推动产业链招商、市场化招商、海外市外驻点招商,新引进超10亿元重大产业项目50个以上,江阴、宜兴、新吴各确保招引超百亿元产业项目1个以上。强化各类要素资源保障,成立项目用地

44、审批保障专班。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实施肃穆性,完善项目推动、督办机制,市级政府投资项目完成投资308.7亿元、增长13.8%。 推动开放强市建设。抢抓RCEP、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等全球投资贸易格局调整新机遇,完善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和引导外资深度参加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加强出口信用保险支持,扩大海外仓建设,多元化开拓国际市场。对接国家中小外贸企业成长行动安排,加快建设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打造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联动创新区。完善出口产品转内销政策,争创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高水平建设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推动综合保税区转型,争创自贸试验区联动创

45、新发展区。实施新一轮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提升工程,支持惠山经开区、江阴临港经开区提档升格,争创中日韩(江苏)产业合作示范区。推动无锡徐州工业园区创建南北共建省级创新试点园区。实施对外友好沟通“深耕安排”,办好第三届江苏发展大会无锡行暨第五届全球锡商大会、国际友好城市产业对接合作大会、无锡国际赏樱周暨中日樱花友情林建设34周年纪念活动。 (四)着力谋求全面深化改革新突破 建设最优营商环境城市。持续优化企业服务机制,健全投资政策体系,实现重点企业招商护商专员全覆盖。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优化纾困解难机制。开展“一照多址”居处登记改革,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动“一件事”和“无证件办事”改革,加

46、快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全域通办、异地可办。深化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气、综合行政执法体制、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完成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任务。加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和跨部门协同监管。 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推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企整合重组,创新医疗投资管理机制,强化国企在城建、民生、环保等领域支撑作用,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推动国企混合全部制改革,完善市场化薪酬安排机制和中长期激励机制,提高国有资产证券化水平。完善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政策举措,引导广阔企业家弘扬新时代锡商精神,更好担当发展责任和社会责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强

47、化财税金融支撑作用。完善各级政府事权、支出责任与财力相适应的财政体制。推动财政支出标准化,健全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加强预算绩效审计监督。推动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接着做好政府性债务化解工作。强化地方政府债券争取力度,拓展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政策性银行专项贷款等资金引进渠道,持续扩大民生领域投资。复制推广金融先行政策,争取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支持宜兴争创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提升国有金融资本投资运营水平,促进在锡金融机构升格。深化与上交所、深交所等战略合作,引导企业用好资本做大做强,新增上市公司15家,争创全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提高要素资源配置效率。促进

48、生产要素自由流淌并向优势地区集中。推动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实施自然资源要素链改革,优化项目用地保障及产业用地供应方式。建立统一的城市土地市场,规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深化山水林田湖等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探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落实户籍准入新政,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体系。落实公允竞争审查制度,做好反垄断相关工作。统筹负面清单和正面清单管理,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五)着力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优势 更深层次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强化无锡长三角“C位担当”,建立城际深度合作沟通机制,协同联动沪苏浙皖城市,主动参加G42沪宁沿线人才创新走廊、“一地六县”长三角产业合作区等建设,推动构建环太湖创新经济生态圈。推动一批对接服务上海龙头的详细项目。落实苏锡常一体化合作峰会议定事项,推出“苏锡常畅游卡”,促进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