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兰亭集序 .docx

上传人:C****o 文档编号:26111151 上传时间:2022-07-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3.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兰亭集序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一语文兰亭集序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兰亭集序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兰亭集序 .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名师归纳总结8 兰亭集序 教学目标 1积存整合文言学问,把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2明白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熟悉作者在乐、悲、痛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宠爱之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诵读全文,并能背诵。2体会作者由“乐”到“悲”再“痛”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教学难点熟悉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心情。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兰亭集序摹本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时数 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 明白作者和写作背景 整体感知,熟读课文,理清思路研习 1、2 自然段,探究乐在何处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书中极品,又是文中上品。据历史记载,唐太宗千方百计搜觅真迹,并日夜赏

2、玩临摹之,以至形成了宫廷上下竞相临书的盛况。唐太宗驾崩,此真迹又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作为殉葬品埋入的下,后来此墓被盗,真迹永久失踪,成为千古恨事。我们现在所见的是唐代摹本。 让同学看教材中兰亭集序书法作品从摹本可以判定“书中极品”的评判绝非妄言。 而此文为什么又被称为 “文中上品” 了?它为什么跨过千年依旧动人了?今日我们就来观赏作为文学作品的兰亭集序的魅力所在。二、王羲之其人其书其事王羲之其人王羲之 303 361,琅邪临沂人 今属山东 。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为“王右军” 。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 , 即有

3、所悟。 他小时后就从当时闻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 博采众长,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到达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2. 羲之其书王羲之在书法上是个革新家,他的书法圆转凝重,全然突破了隶书的笔意,被后代尊为“书圣”。王羲之作品的真迹已难得见,我们所看到的都是摹本。王羲之楷、行、草、飞白等体皆能,如楷书乐毅论、 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等。行楷兰亭序最具有代表性。3. 羲之其事1 袒腹东床晋代的大士族郗鉴欲与王氏家族联姻,就派了门生到王家去择婿。王导让来人到东厢下逐一观看他的子侄。门生回去后对郗鉴回报说:“王氏的诸少年 都不错。 他

4、们听说来人是郗家派来选女婿的,都一个个神态矜持。只有一个人在东床上袒胸露腹的吃东西,好像不知道有这回事一样。”郗鉴听了,说:“这就是我要找的佳婿。” 后来一打听,知道坦腹而食的人是王羲之,就把女儿嫁给了他。由于这个典故, 后来人们就把 “东床” 作为女婿的美称, 或称呼他人的女婿叫 “令坦” 。2鹅池晋书王羲之传登记了这样一件事: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王羲之为之感动, 边派人去集市买来几把扇子,取出随身带的笔墨在扇上挥毫,一一题款落印。然后对老婆婆说:“老人家,

5、你为我斩杀了心爱的大白鹅,我很是过意不去,请把这几把扇子拿到市上,卖上几串钱,算是我对你的补偿吧。”3以书换鹅王羲之听说山阴有一位道士养了十几只好鹅,就特的跑到道观去观赏,并且不惜重金, 期望道士把鹅卖给他。但是无论王羲之如何恳求, 道士就是不愿。 后来道士说:“假设你帮我写一部 道德经 ,我就把鹅送给你。”王羲之听了,特别兴奋,说:“这有什么困难,你为何不早说?”马上进道观写字,完成后才欢喜悦喜的赶着这群鹅回家。三、背景介绍两晋政治恐惧,统治集团内部相互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 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

6、。 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躲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 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但王羲之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和追求骈体的形式主义之气,抒写了一篇情真语笃,朴实自然的美丽散文兰亭集序,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席之的,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 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经常集会的的方。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节,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修禊之礼,举办过一次盛大的风雅集会,参与的名士,有“东山再起”的司 徒谢安、 “掷的作金石声”的辞赋家孙绰,潜心物外的高僧支遁等四十一人。当时要求每人作四

7、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 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四、文体学问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有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举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 写作目的、 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忙读者更好的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 往往仍有一些评判的内容。五、整体感知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1放录音,辨识字词癸 gu丑修禊 x流觞 shng激湍 tun形骸 hi游目

8、骋 chng 怀齐彭殇 shng嗟悼 ji do会 kui 稽 j 感叹系 x之通假字:趣舍万殊悟言一室之内听录音,请同学分别划出三个段落中表达作者情感的词来“乐”“痛”“悲”,划出不懂的字词句来。感知作品,理清思路老师明确:第一部分 1、2 自然段:叙事、写景,先表达集会的时间、的点,然后点染出兰亭美丽的自然环境。其次部分 3、4 自然段:抒情、谈论,由观赏良辰美景、流觞畅饮,而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叹。六、研习第一部分 1、2 自然段1. 快速浏览课文,然后合上课本,凭记忆按提示查找内容要点如:时间:“永和癸丑暮春”的点:“兰亭” 人物:“群贤少长”环境:“此的有,又有” 活动:“引以为

9、流觞曲水”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感受:“信可乐也”2. 摘录本段写景句,体会作者写景状物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欢乐的心境。同学明确: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3. 课堂练习:模拟想象你便是其中一文士,请你用散文化的语言将景物和你的感受诉诸笔端。老师点拨:本段中作者无论“摹”山范水,仍是“描”竹画树,都极其简约。想那阳春三月的江南该是鲜花吐芳,姹紫嫣红。此段中作者却只选山、水、林、竹、天。写山岭,从高耸、横亘状其势。写竹林,从茂盛、参天绘其形。写溪水,着眼于水清流急,回环相映之态。写晴天,写煦风,似乎景物皆着感情颜色。如此美景,在良辰、乐事的氛围中,给人带

10、来的是愉悦,是欢欣,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春天气息和游人如织的欢乐场面。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4. 提示同学朗诵时留意语调要清爽明快,布满欢欣,文静之情调。根据提示每组选代表朗读。5. 同学争论、沟通1有人将本段之“乐”总结为“五乐”,你能找出来并加以总结说明吗?作者依据什么说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信可乐也”在第1 部分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在这一段中作者描述了这次聚会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这是一乐。而聚会是在“暮春之初”,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谓良辰,是为二乐。聚会之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可谓景美,是为三乐。宴会之中“

11、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可谓情真,是为四乐。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可谓极视听之娱,是为五乐。 作者感到人贤、 辰良、景美、 情真、 赏心五事齐臻, 所以认为这次聚会, “信可乐也”。“信可乐也”一句是对聚会情形的总结,突出了情感的主旋律“乐”。2本段末句“信可乐也”能否改成“信可乐矣”?请阐述理由。明确:“信可乐也”不行改为“信可乐矣”。由于用“也”语气平缓,笔势沉稳。而用 “矣”语气激越,笔端情感外露。认真揣摩第1 段中描述景物只在山、水、林、竹,而舍鲜花吐芳。就是写林写竹,只言“茂”“修”,而弃其绿、碧、翠,极力营造素淡、雅致的风格。兰亭集会本是赏心乐事,但作者内心的欢乐之

12、情并不过分显露,这是他气节高爽、性格沉稳的表现。3争论:这段话语言有什么特点.老师明确:记叙性文字言简意赅,如开头总叙,只25 个字就交代清晰了兰亭集会的时间、的点、目的,表现出精湛的语言技巧。写景的文字精练美丽,朴实清爽。七、当堂训练尝试着背诵第一、二自然段八、课堂小结暮春三月,莺飞草长,天气晴朗,春风和煦,不行不谓之“良时”。会稽山阴,清幽兰亭,茂林修竹, 山环水绕, 不行不谓之 “美景” 。时贤名流, 志趣相投, 不行不谓之 “贤人” 。 曲水流觞,饮酒赋诗,不行不谓之“雅事”。仰观俯察,游目骋怀,不行不谓之“乐心”:这实在是人生之乐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沉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

13、的畅快,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美谈佳话。千年以降, 我们依旧能感受到这些文人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九、预习作业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1. 预习第 3、4 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为何而“痛”?又为何而“悲”?2. 如何懂得“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其次课时教学要点研习 3、4 自然段,懂得作者的生死观。整理本课文言学问。教学过程一、 复习稳固检测 1、2 自然段的文言学问略。二、研习第 3 自然段1. 全班齐读第3 自然段,理清文章思路提问一:请合上课本串讲本段大意提问二:这段话作者环绕什么主题绽开争论的? 明确:乐忧生死等人生重大问题提问三:作者为何而痛?一痛惜

14、情随事迁,美好消逝。二痛生命有限,终期于尽。2. 诵读提示:作者以淡定沉稳的气概稍稍收拢,便转到全文的主旨上来,探究人生哲理,发表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以理论为主,故应以和缓消沉的语调读出。重读的词语有“死生亦大矣”中的“大”,“岂不痛哉”中的“痛”。末句以降调慨叹语气收束。请根据上述提示,每组选代表诵读三、研习第 4 自然段第三部分1. 熟读课文,理清背诵思路这段谈论中包含感情,请理清作者的感情进展脉络。问题 1当前士大夫的人生观是怎样的?2你认为作者赞同他们的人生观吗?为什么?明确:由读昔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假设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世事的深化抒写,批判当前士大

15、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作者抗拒人生虚幻的执着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人生敏捷、 深刻的感受中一份对人生特殊的宠爱和执着,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既然人生变化如此迅疾,此次宴会的情形就该记录下来,使将来之人明白作者心中的感叹。随着感情变化的步步推动,字里行间显露出来的是作者对人生的爱恋和宠爱。2. 朗读语调提示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乎”慢慢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缓消沉的语调读出。

16、选择同学根据以上提示朗诵四、合作探究1. 谈谈你对“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句的熟悉。明确: 作者认为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短长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终止。所以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行等量齐观。 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2. 第自然段,作者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乎”的慨叹,那么作者到底为何而“悲”了?明确:一悲古人生死感叹, “我”深有同感。二悲今人一死生齐彭殇的虚妄。三悲后人叩问今人,可谓千古一悲!文章由“我”的个体之“痛”和“悲”,推己及人更加深刻感人。人类社会从古

17、到今,迈进了多少年,然而人类对生命本质的体验何其相像!真是古今同痛, 千古同悲!五、探究性阅读训练有人认为作者在文中阐述了他的生死观,是他的旷达性格使然。但他到底生活在国事日衰的东晋时期, 士大夫们大多意志消沉,不讲求进取,对他也不能说毫无影响,因此文中出 现了消沉的调子,例如“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你如何懂得了?请发表你的观点背景介绍: 两晋政治恐惧, 统治集团内部相互倾轧, 残杀屡屡发生。 士大夫自危而无奈, 寄情山水,啸傲山野,思想消极,行动无为,感觉生命就像浮萍之于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是哪里, 生死无常。 于是东晋时期, 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 所谓“一死生” “齐彭殇” , 死就

18、是生,生就是死,即玄理之一。受社会思潮影响,东晋文学创作内容消沉,躲避现实、出世入仙的情调很浓,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在这种背景下, 王羲之在文中描画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仍能批判当时盛行的虚无思想, 实际上就是眷念人生、 宠爱生命的表现。 他在书法上的执著努力和杰出成就也是对抗人生虚无的表达。诚所谓“消极其表,执著其里”,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小结:孟子说: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知人论世,是把握文章主旨的利器。六、归纳整理文言学问1. 通假字趣舍万殊“趣”通“趋”,趋向,取向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2. 一词多

19、义修:茂林修竹高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乃重修岳阳楼修建 修守战之具整治期: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至,及期年之后周,期年:一周年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就是无信商定致: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乐趣,情致辞不爱珍重视宝肥饶之的,以致天下之士招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到达临:未尝不临文嗟悼面对,引申为阅读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迎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面对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次: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旁边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陈胜、吴广皆次当行按次序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行军途中的驻的3. 词类活用映带左右环绕,名作动流觞曲水使动用法,使流。使 水 弯曲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

20、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形容词作名词,贤才。年少的人和年长的人所以游目骋怀使游,使骋,动词作使动固知一死生看作一样,数量词意动齐彭殇为妄作齐:形容词意动,看作相等。一觞一咏名作动,喝酒4. 古今异义列坐其次 古义:这个的方今义:次一等的。 俯察品类之盛古义: 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或取诸怀抱 古义:思想理想今义: 怀里抱着所以游目骋怀古义:用来的今义:连词,表示因果关系。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夫人” 古义: “夫” 用在段首引发谈论, 是发语词 , 可不译。“人” ,人们今义: 对已婚女子的尊称“俯仰”古义: 形容时间短暂今义:低头抬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古义:这篇文章今义

21、:文静。文化或文人5. 特殊句式仰视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会于会稽山兰亭介词结构后置句当其欣于所遇介词结构后置句 亦将有感于斯文介词结构后置句晤言 于 一室之内省略介词“于”引以 之 为流觞曲水省略介词宾语“之”死生亦大矣判定句七、课堂小结魏晋时期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的时代。魏晋人对自身和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都有深广精微的体认和探求,这使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人生意识和宇 宙情调。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登记了与会者的千古风流。语言清爽淳朴,叙议结合,在雕章琢句、华而不实的文风布满文坛的当时,显得尤为珍贵。八、布置作业背诵全文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

22、纳总结九、相关资料: 兰亭集序真伪大辩论兰亭集序又称兰亭序 出自唐代房玄龄编撰的晋书,而此前收录晋文最完备的文选竟未见此文,这与兰文的历史位置很不相称。同时刘义庆世说新语中梁代刘孝标注引的王羲之 临河序 与兰亭集序 文字上有出入。 于是就此引发了一场 兰亭集序真伪大辩论。1文章作者之真伪观点一:作者不是王羲之。清人李文田第一提出这一观点,并阐述了几点理由。郭沫假设也赞同此说,并就“夫人之相与”之增段补充论据,然后进一步考证说,兰亭序是王羲之七代孙、陈代永兴寺僧人智永所为。观点二: 作者就是王羲之。 高二适引用证据反对郭沫假设的观点,章士钊也引用资料来证明兰亭集序的作者就是王羲之。2书法作者之真

23、伪观点一:作者不是王羲之。南宋姜夔领先质疑,李文田就从书体上否认定武本兰亭为王羲之笔迹,郭沫假设更是斩钉截铁的肯定是假的,并进一步推断,“这个墨迹本应当就是智永所写的稿本” 。观点二: 作者就是王羲之。 高二适等人著文反对, 认为郭沫假设以两块刚出土的石碑而肯定东晋只有隶书一种字体,是“孤证不立,偏难概全”。详情请看语文学习2000 年第 8 期陆精康先生的 兰亭序疑案录 。十、课文及翻译1、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的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24、。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 静躁不同, 当其欣于所遇, 暂得于己, 快然自足, 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 情随事迁, 感叹系之矣。 向之所欣, 俯仰之间, 已为陈迹,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假设合一契, 未尝不临文嗟悼, 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

25、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2、参考译文永和九年,这年是癸丑年,三月初,名士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为的是到 水边进行消灾求福的活动。很多有声望有才气的人都来了,有年轻的, 也有年长的都集合在一起。 这里有高大的山和险峻的岭,有茂盛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 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把水引到亭中环形水渠里来,让酒杯漂流水上供人们取饮,人们在曲水旁边排列而坐。 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一边饮酒一边赋诗, 也足以爽快的表达各自幽雅的情怀。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爽,和风吹来心情舒服。向上看,天空宽阔无边,向下看,的上事物如此繁多, 这样来纵展眼力

26、,开阔胸怀,尽视和听的乐趣,实在欢乐啊!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宠爱讲自己的理想志趣,与伴侣在一室之 内面对面交谈。 有的人随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任何约束放纵的生活。尽管各人的爱好千差万别, 或好静或好动各不相同, 但当他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兴奋,一时很得意, 欢乐而满意, 竟不觉得衰老将要到来。 等到他对自己宠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叹也就随着产生了。从前感爱好的事,转瞬之间,已成为陈迹了,仍不能不因此而引起心中的感叹。何况人的寿命长短听凭造化,终归于尽。古人说:“死和生是一件大事啊。”这怎么不叫人悲伤万分了?每当我看到古人对死生发生感叹的缘由,跟我所感叹的犹如符契那样相合,总 是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我原来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谬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日, 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因此我一一登记参与这次聚会的人,抄录了他们的诗作,尽管时代不怜悯形不同, 但人们的思想情致却是一样的。后代的读者读这本诗集也将有感于生命这件大事吧。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