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8.5 得数是6、7的加法|苏教版(2014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8.5 得数是6、7的加法|苏教版(2014秋).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课题:得数是6、7的加法 盱眙县管镇中心小学 孙翠翠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中第52页的例题和“试一试”,第52-53页的“想想做做”等习题。教材分析:本课教学是在学生了解加法的含义和学习了6、7的分与合的基础上进行的。从课内容的整体来看,教材充分体现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安排,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首先,教材通过以学生生活熟习的植树场景为例(例1:推车的1人,排队来的5人。)让学生借助具体情境来解决“一共来了多少人植树”的问题,理解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列出了两道得数是6的加法算式。接着又通过“试一试”让学生列出得数是7的两道加法
2、算式。例题内容的设置充分体现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通过设置形式多样的“想想做做”练习,让学生结合操作、讨论,巩固得数是6、7的加法计算,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作用。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和是6、7的加法算式。2、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会根据一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发展初步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初步感受简单的函数的思想。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会根据一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 游戏导入: 游戏导入:小朋友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一个卡片接龙
3、游戏,看哪个小朋友反映的最快!准备好了吗?3 () ( ) 5 1 ( ) ( ) 2 4 ( ) / / / / / 6 7 6 7 6教师要给予适时的鼓励,提问:“看样我们小朋友合成掌握的真的很棒!今天和老师学习新的知识吧!”【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卡片接龙游戏,唤醒学生已有的旧知和相关的活动经验,为下一环节新知奠定基础。二、指导探究例题。1、谈话:小朋友,你们参加过植树活动吗?师:告诉你们,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植树不仅能绿化我们的家园,还能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朋友们植树的情况吧。2、课件出示例题情境图。(1)观察情景图,理解情景图所表示的意思。师:(配合手势)看
4、,这里有几个小朋友在种树?(课件先展示五位小朋友排队出来种树)。又来了( )个推车的小朋友。(课件展示又来了一位小朋友运树苗)师: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图的意思。(指12名学生说一说)(2)指导学生列式。师: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怎样列算式?(板书:5+1=6)师:你怎么想到用加法算?(师: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那5+1得6,你是怎么想的?(想5和1合起来是6。)师:5+1=6,算式中的5表示什么意思?(师手指图)(5个种树的)1呢?是?(1个推车的)6呢?一起用手比划。5+1=6就表示(师带领学生)5个种树的小朋友和1个推车的小朋友合起来一共有6个小朋友。师:想一想,求一共有
5、多少个小朋友,还可以怎么列式?板书:1+5=6师:这儿的1表示什么意思? 5呢?6?1+5=6就表示。师: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既可以把种树的5个和推车的1个合起来,也可以把推车的1个和种树的5个合起来,都是把这两个部分合起来,都是求一共有多少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看一幅图可以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学生齐读:5+1=6 1+5=6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相同:这两题得数都是6。前面两个数都是1和5。不同:5和1的位置不同。)师:想想5和1的位置不一样,可是得数怎么是一样的呢?生:5和1合起来是6,1和5合起来也是6。生:图上可以看出来,小朋友合起来是6个人。过渡:小朋友们在种树时发现了一片辣椒地
6、,我们来看一看吧!【设计意图】:结合植树节情境,从加法的含义出发,突出对比,让学生感受到两道算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对加法计算方法的认识和理解。三、试一试的指导。1摆绿辣椒和红辣椒的图片。(教师先摆四个红辣椒,再摆三个绿辣椒。)谁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提问:一共有多少个辣椒?(请一学生上黑板板书,其余学生把书本翻到48页在书上独立完成)生:3+4=7,4+3=7 师:3+4表示什么意思?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我请一个女孩子来说,4+3表示什么意思?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我请一个男孩子来说,男女生进行PK,看谁厉害!教师小结:求一共有多少个辣椒,可以用左边3个加右边4个,也可以用右边4个加左边3个。
7、那34?怎样算呢?43等于几?还用算吗?为什么?师:哦,对了,因为347,43交换了加数的位置,得数有没有变?还是等于7。我们一(二)班的学生真聪明,能很快的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新问题,真棒,掌声送给自己!(棒,棒,棒,我真棒!)(4)小结:仔细看看今天学的算式有的得数是6,有的得数是7,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得数是6、7的加法算式。小朋友在算这样的加法算式时,可以用分与合的知识来解决;也可以根据两道题的联系,由一道算式想到另一道算式的得数。像这样的算式还有很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根据情境图独立尝试列出算式并算出得数,可以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
8、学习水平,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四、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1谈话:小动物们看到小朋友学得这么好,纷纷把自己的宝宝带来向大家学习。你们看,谁来了?出示图(小鸡)让学生说图意,说算式,在方框里填写算式,并交流算式的含义。聪明的(小青蛙)看到大家在学习,自己也想学加法,可是它想了半天啊还是请小朋友帮忙,谁来说,列出算式,说出含义。【教学意图】:在这个环节可以让小朋友假设小动物就是一个圆片,让小朋友动手摆一摆,形象的感知到数字的概念,并加深影响,缓解疲劳,增强动手能力。2、想想做做2学生独立完成作业,问:计算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呢?让学生说说每个算式各想哪个分与合,并汇报答案。(引导学生由1+6=7推
9、算出6+1=7)3、 完成想想做做3小青蛙们正在进行跳伞训练,每个小青蛙的降落伞上都有一个加法算式,下面两个池塘上也有数,它们只有跳对池塘才能安全降落,跳错了会受伤,聪明的小朋友们能帮它们安全降落吗?先独立练一练,请做得又快又好的同学上台操作。4师:小朋友们表现得真棒,还有小朋友想算吗?这次我们要边算边思考,你能发现什么呢?(完成第4题)引导学生观察每组算式的相同点,再说说得数是怎么变化的。学生发现:前面一个数不变,后面加的数多一,结果也会多一的规律。5、师:小朋友们真能干。谈话:“有一群小蜜蜂去采蜜,但是要分成两个部分,可以怎么分呢?“分了那么多,可以列出哪些加法算式来吗?”请小朋友利用今天
10、学习的知识来完成下面的题目。比一比,看看谁想的方法多。( )+( )=6交流怎样想就会一个也不漏掉?可以一对一对地说。(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相联系)在图画上再增加一只小蜜蜂,请同学在作业本上依次填写加法算式。( )+( )=7【设计意图】:有操作中的分,再回到运算中的合,加深学生对加法含义的认识和对计算方法的理解。由得数是6的加法扩展到得数是7的加法算式,从整体上让学生掌握本课内容。3小结。手指得数是6、7的加法算式,问:猜猜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板书课题)五、拓展练习。买商品的游戏。提问:用7元钱可以买哪些学习用品呢?课件展示: 1元4元2元 3元 5元 6元请几位小朋友说说,如果有时间
11、还可以让小朋友同桌互说。【设计意图】:游戏可以调节学习的兴趣,在游戏中可以在生活中运用学习到的知识,能够达到很好的练习效果。教学反思:这部分内容教学得数是6、7的加法,教材从前面的“一图一式”过渡到“一图两式”,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相应的两道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例题以学生的植树劳动为题材,第一次用文字呈现“一共来了多少人植树”这一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画面,从而根据不同的图意列出相对应的加法算式:5+1=6、1+5=6,使学生认识到这两个算式都表示把5个和1个合起来或把1个和5个合起来,都可以算出“一共来了多少人”。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两部分合起来。例题的教学我引导学生观察图意,说清图
12、意并自己提出问题,再把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部分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能够自己提问。也有不少学生有些不太明白我的意思,不太清楚提问应该怎样提,就自己报算式,不理解提问的含义。我想这也是与我问题的设计有关,在今后的学习中还需要加强训练。首先让孩子明确什么是问题,是一种问话。“试一试”通过由两部分物体合成的一幅图,引导学生学习计算相应得两道得数是7的加法算式,进一步体会相应的两道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初步学会由一道加法算式的得数推想出相应的另一道加法算式的得数,从而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在前面的铺垫基础上,孩子们能够直接反映出加号前后交换位置,得数不变。 “想想
13、做做”通过让学生操作学具、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等练习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得数是6、7的加法算式。第6题是一道开放题,通过看图填不同算式的练习,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得数是6的加法算式,感受这些算式的排列规律。在这里的处理我觉得还不够到位。我注重可以将算式有序的排一排,没有时间突出让孩子看图说两道相关算式,在练习册的练习中我进行了补充。本节课看上去是一堂计算学习课,但实际我觉得重点是一堂算理的认识课,口算固然是低年级数学中的重头戏,但对于得数是6、7的加法,由于学生在幼儿园与平时的生活中,对于这些算式已有所接触,在计算方面暂时不是难点。因此,课堂上我着重引导学生用三句话表达图意,但事实上,不少学生“能说”,但并不“善说”,要表达清楚题目的意思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还需要我们逐步训练,循序渐近。此外我觉得如果在课的开始加入一些6和7的分合的练习,就能让旧知识成为了新内容学习的扎实基础,这样会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