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设计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设计 .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分清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海、海峡;运用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能简单地说出大洋与海的区别,记住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其各自的主要特点。过程与方法:能看懂简单的地理统计图,并初步了解如何用统计图表表示地理事物;初步学会绘制简单几何图形表示大洲的基本轮廓及相互位置关系;构建七大洲的基本轮廓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能够在地图上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主动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材料的收集和整理能力及报告的撰写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创新精
2、神;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逐步体会学习和生活必须具有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授课类型】新授课【主要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读图分析法【直观教具与教学媒体】黑板、粉笔、地球仪、地图册、卡片、教学挂图【教学重点】海陆分布情况,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识记和相对位置的空间关系【教学难点】学生空间感的建立【学情分析】学生可以运用数学上接触过的知识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对海洋与陆地之间的分布状况与差别,可利用地球仪辅助。【主要参考书】区域地理山东地图出版社【教学时间】 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全球海陆面积大小, 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掌握大陆、岛屿、大洲、洋、海、海峡等的概念;通
3、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及突出特征;学会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制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地球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探究精神。【授课类型】新授课【主要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读图分析法【教学重点】全球海陆面积比较, 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大陆、岛屿、大洲、洋、海、海峡、等的概念;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及突出特征。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
4、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教学难点】海陆分布情况及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学情分析】 学生进入中学后,首次接触世界地理教学内容,海陆分布可以做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感受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较熟悉,关键在于通过读图直观感受,并理解其逻辑关系【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组织教学引入新课我们前面几节课讲的是“地球”,为什么叫“球”,讲了地球的形状、大小等。从今天起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地球”的“地”。为什么叫地球呢?回忆、思考,讨论,交流、探索被称为地球的原因设疑,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设情境我们叫地球叫的很习惯,
5、顺理成章,但是有人却偏偏认为,叫“水球”才合理。为什么呢?引导学生看图,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通过看图可以很容易的发现,地球总是以蓝色作为主色调的,这说明,除了我们脚下所踩的陆地外,地球上面积更大的是广袤的海洋。读图,分析卫星图片或各种地图上的颜色思考、看地图交流,小组代表发言过渡,对新旧知识承上启下对所学知识形成系统印象,将孤立的知识点穿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海洋与陆地的分布组织游戏,任意抛出一个有海陆轮廓的气球状地球仪,接住时记录右手大拇指接触到的是陆地还是海洋,抛接10 次以上,统计接触到的海洋和陆地的面积。做游戏、统计,得出结论:地球上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海陆面积比为7:3。学看世界海陆
6、面积比较(饼状图)引起学生兴趣,直观、形象。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指导学生读图总结地球上水多于陆。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设置疑问任意划分地球仪为两个半球,海陆分布情况如何?引导学生总结:无论怎样平分半球,在地球的任何一个半球上,都是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的面积。观察、讨论、总结提出疑问,调动学生好奇心;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陆地与陆地的差别,海洋与海洋的差别介绍:大陆:面积
7、广大的陆地;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大洋:海洋的主体部分,离大陆较远,面积广阔,深度多在 2000 米以上;海:海洋的边缘部分,靠近大陆,面积小,深度浅。海峡: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通过阅读书上的课文及教师的讲解理解各概念的含义,并落实到图上。文字与图结合。加深对概念的认识学习七大洲指图了解世界七大洲,引导学生观察各大洲的轮廓、形状、位置。把七大洲按照面积从大到小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启发学生勾画大洲轮廓略图。观察各大洲的面积、轮廓,交流讨论东西半球、南北半球各有那些大洲,达成一致意见。试勾画大洲的轮廓简图对大洲有个完整的认识。学习四大洋指图了解世界四大洋,把四大洋
8、按照面积从大到小排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读图观察、讨论,给四大洋排序。了解四大洋的分布初步了解四大洋板书设计海洋与陆地: 1. 地球、水球。2. 七分海洋,三分陆地;大陆、岛屿、海峡、大洲、大洋、海七大洲:名称、面积大小、轮廓、分布四大洋:名称、面积大小、分布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6 页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读图掌握亚洲与欧洲、非洲;北美洲
9、与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进一步熟悉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及相互关系。过程与方法:逐步养成阅读地图的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科学探索精神。【授课类型】新授课【主要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读图分析法【教学重点】亚洲与欧洲、非洲;北美洲与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及相互关系;阅读地图习惯的培养。【教学难点】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及相互关系。【学情分析】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世界七大洲、四大洋有所熟悉,本节课正是在此基础上加强读图训练,强调七大洲、四大洋的相互位置关系。【教学过程】教学步 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组织教学复习提问总结上节课所学内容
10、情况总结、回答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及时巩固引入新课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从亚欧大陆包含亚洲和欧洲两个大洲入手讲解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思考、回答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讲授新课引导学生读图找出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观察里海和黑海,区分他们的本质差别;(湖、海);观察图 2-22 读图分析亚欧分界及土耳其海峡的相对位置、组成。首先引导学生分清亚洲和欧洲的分界亚洲与非洲、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引导学生得出亚洲与非洲之间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北美洲与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看图分析通过读图,分析大洲之间的分界线;帮助学生掌握读图的方法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11、-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6 页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北美洲与亚洲、南极洲与南美洲、欧洲与非洲之间的分界线北美洲与亚洲之间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简单介绍南极洲与南美洲之间的德雷克海峡,欧洲与非洲之间的直布罗陀海峡等,作为较高层次的要求。读图、思考、分析主要强调学习地理是掌握重要的学习工具地图,认识地表事物时一定要图、文结合,落实每一地点在地图上的落实。大洲与大洋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太平洋被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亚洲环
12、绕。大西洋被欧洲、非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所环绕。印度洋被亚洲、大洋洲、南极洲、非洲所环绕。北冰洋被亚洲、欧洲、北美洲所环绕。可进一步分析各大洲周围有哪些大洋读图分析,可小组合作交流,得出结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绘图能力、读图能力,增强空间观念。绘图、总结、布置作业:利用地图册、填充图册等反复练习指导学生绘制大洲轮廓几何略图;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知识;布置作业:利用地图册、填充图册等反复练习,也可以用竞赛形式让学生当堂进行填图练习。取得较好的效果。发言总结所掌握的内容;做练习题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加深学生的认识板书设计亚洲与非洲、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北美洲与亚洲、南极洲与南美洲、欧洲与非洲之间的
13、分界线大洲与大洋的位置关系【教学反思】传统的课堂教学“重结果而轻过程”,对于地理学科来说,师生一直注重的是背、记和考前突击,课堂上常常会有学生提出怎样背,记什么的问题,考试过后什么都忘了,最终学生学到的永远是书本上的知识,缺少联系生活,而这与我们的教学宗旨恰恰是相违背的。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材在以往的安排上学生觉得难,这样以讲授式为主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越听越迷惑,教师觉得也累;如今教材结构发生改变后,内容安排也显得日益合理,难度降低,着重开发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14、 - - - - - - - - - - - - 第 5 页,共 6 页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能力,学生想的多、动的多、说的多,化复杂为简单,复杂问题简单化,反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回想以往的教学模式: 教师说得多,学生认真地听; 对比如今的课堂 : 学生说得多,教师耐心地听。世界的海陆分布在以往的教学中,有的教师恐怕学生听不懂 , 一遍一遍的讲,结果却是感到教师讲得越透彻,学生反而越迷惑。现在想来,恐怕原因就在于用成人化的思维模式去教学生,结果可想而知。怎样抓住学生的心理,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和解决问题呢?在本节课堂上,我充分的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甚至大胆的去
15、猜,想一想问题的答案会是怎样。然而,课堂上教师有时会不自觉地由“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处在教师的无数个“为什么”当中,穷追不舍,结果学生仍然是让老师牵着鼻子走。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学生的个性思维仍然得不到锻炼。这正是今后应该注意和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所以,新课程理念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决不是一两节课,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这需要长期的不断努力、不断坚持,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厚积而博发”的过程。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6 页,共 6 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