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

上传人:春哥&#****71; 文档编号:24344634 上传时间:2022-07-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YOUR LOGO原 创 文 档 请 勿 盗 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17屈原(节选)知识与技能1了解郭沫若及其创作情况。2认识鲜明的人物形象,把握屈原的性格特征。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人物情感及人物的性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屈原深沉的爱国爱民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重点理解剧中的戏剧冲突所反映的社会矛盾,认识屈原鲜明的人物形象。难点赏析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象征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分角色朗读法、小组讨论法:力求从读、演、评三个方面培养戏剧欣赏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教师:组织学生观看历史剧屈原,注意与课文有关的情节内容。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有关历史剧的相关知识

2、。1课时同学们,有这样一个人,他身材魁梧,饱经风霜的脸上愁眉不展。腰系博带,佩陆离长剑,戴切云高冠,着雪白罗服。瑟瑟秋风下,踱步远方,似行吟泽畔,似引吭悲歌。他,便是屈原,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郭沫若的戏剧作品屈原,走进这位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郭沫若 (18921978),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代表作:诗集女神,历史剧 屈原棠棣之花虎符高渐离南冠草。1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战国时楚国人。他用楚辞的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因看透了秦国吞并六国的野心,力劝楚怀王联齐抗秦,后来遭奸

3、人陷害,罢官放逐,但心仍系国。楚国被攻后,自投汨罗江而死。2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军民,掀起反共高潮。郭沫若从抗战的现实斗争中深切地感受到人民的呼声和时代的责任,又从往昔的历史回顾中汲取着斗争的力量与澎湃的诗情。1分角色朗读,感知剧本内容。2屈原全剧分五幕,虽然只写屈原一天的生活经历,却具有高度的历史概括性。课文节选的是第五幕的第二场,是全剧的高潮。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情节。屈原被囚禁在东皇太一庙,含冤被屈,悲愤填膺,在雷电风雨交加的夜晚作风、雷、电的颂歌。婵娟逃脱囚禁来见屈原,误饮

4、靳尚暗害屈原的毒酒而身亡。屈原与前来救助他的卫士一起出走,潜往汉北。全剧在悼婵娟的礼魂歌声中结束。1阅读课文中的舞台说明,谈谈其作用。舞台说明为舞台上屈原的动作、形象、外貌做了一个必要的交代,为读者理解下文的震天撼地的呼喊做了铺垫。我们可以看到舞台上的屈原是一个坚持真理的爱国者,是一个受到奸佞残酷迫害的形象。2课文一开始,靳尚和郑詹尹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主要内容是写靳尚和郑詹尹禀承南后的旨意,欲密谋毒死屈原。他们的阴谋把他们和屈原的矛盾推到了顶点。3文中作者将很多的事物赋予了其他的含义。请同学们归纳一下,作者究竟赋予了这些事物什么特殊的含义?这又是一种什么手法?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谈谈戏剧的创

5、作主旨。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无形的长剑:象征坚定的信念。土偶木梗: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象征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这是象征手法。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4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请品读下面的句子,指出其所用的修辞方法,并赏析其表达效果。(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这几句运用了呼告、反复的修辞手法,强烈地表现了屈原对风的热切期盼和对黑暗势力的痛恨。(2)电,你这宇宙中的剑,

6、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运用呼告、比喻、反复的修辞手法,热切地赞美电这种自然界的伟力,表达屈原想要冲破黑暗的急切而又果敢的决心。(3)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运用了呼告、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呼唤着在黑暗中咆哮着、闪耀着的伟大自然力来毁灭这黑暗的社会,表达了必须彻底毁灭黑暗社会的决心,体现了他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4)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把你这云中君烧毁了吧!他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你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通过反问、反复、比喻等手法的使用

7、,深刻指出产生社会黑暗的根源昏庸无能的统治集团,欺民惑众,压迫人民。表达作者鞭挞一切污秽、横扫一切邪恶的顽强战斗精神,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5屈原的独白激情澎湃、气象雄浑,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1)内心独白想象奇特,联想丰富,气势宏伟,表现作者浪漫主义的激情。(2)运用象征的手法,将作者难以言表的情感表达得更加含蓄、深沉、凝练。(3)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呼告、反问等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和感情色彩。(4)多用短句,表达激烈的情感,急促的语气,体现屈原忧国忧民、英勇无畏的伟大精神。6作品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屈原形象?屈原的形象有何象征意义?屈原是一个爱国爱民,忠贞

8、不屈,有着浩然正气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的形象。作者以屈原的形象体现和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性格。歌颂他所坚持的争取自由和反抗侵略的高风亮节,歌颂他为捍卫真理与正义刚正不阿、奋不顾身的意志言行。第一部分:靳尚和郑詹尹禀承南后的旨意,欲密谋毒死屈原。第二部分:雷电颂。共分两层。第一层: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激愤和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第二层: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这篇戏剧(历史剧)以奇特的想象、宏伟的气魄、火一般炽烈的语言和雷霆万钧的气势,塑造了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光辉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1.想象瑰丽奇特,意境雄浑壮阔

9、。文中的独白想象奇特,气势恢宏,体现了革命浪漫主义的风格。作者进行大胆的艺术虚构,展开神奇的想象,上天入地,呼风唤雷,运用夸张、象征等艺术手法,让屈原同宇宙间伟大的自然力疾风、怒雷、闪电结合在一起,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使主人公具有了摧毁一切黑暗的力量。2运用象征手法。作者赋予一些物象以具体的象征义: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洞庭湖、长江、东海:象征人民群众。无形的长剑:象征坚定的信念。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象征对社会现实极端憎恶而祈求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土偶木梗”的群像: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象征手法的运用,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与感

10、染力,使作者难以言明的思想情感表达得更加含蓄、深沉、凝练。3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语句的气势。本文通篇运用拟人、呼告的修辞手法,直接有力地表达了爱憎的感情,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和表达效果。运用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整个独白的抒情效果,具有诗的形式美,回环往复,荡气回肠,朗朗上口,铿锵有力。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不断的朗读中感受、领悟人物的内心情感,品味、欣赏文章语言,既培养、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又教会了学生边读边思、读后再思、思后再读的学习方法。作为戏剧,本文教学未能充分体现其戏剧特征,教学过程中更侧重于对文章内容的把握,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大遗憾。18天下第一楼(节选) 知识与技能

11、1了解故事背景,深入理解主题。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内心世界。过程与方法1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文本戏剧冲突。2品味语言,揣摩具有深刻意义的台词,并代入情景,有感情地朗读台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崇尚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品质。重点学习通过矛盾冲突刻画人物、推动情节发展的写作方法。难点朗读台词,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1情景导入法: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介绍作者、写作背景及天下第一楼的剧情。2圈点勾画法:让学生通过圈点勾画文中的关键语句,赏析文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理解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天下第一楼,注意与课文有关的情节内容。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有关话剧的相关知识。1课时同学们,

12、如果我们想成为文明班级,但是,今天有人惹是生非,明天有人打架闹事,后天又有人考试作弊,那么,我们还能打造文明班级吗?(生答:不能)这就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当一个集体想要有所成就时,要是处处有人拉后腿,便导致了这个集体的失败。今天,我们将走进“福聚德”,更加深刻地感受该道理,请同学们翻开课文天下第一楼。何冀平,中国剧作家,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全委会委员。1988年,何冀平创作的天下第一楼演出后轰动京城,演出场次仅次于茶馆,被誉为当代现实主义经典。名噪京师的烤鸭老字号“福聚德”创业于清同治年间。传至民国初年,老掌柜唐德源因年迈多病而退居内室,店业全仗二掌柜王子西协助两位少掌柜惨淡经营。怎奈两位

13、少爷与鸭子无缘,大少爷迷戏玩票,二少爷崇尚武林,闹得店铺入不敷出,王子西几次向老掌柜推荐他的换帖兄弟卢孟实来操持店业。生性聪慧的卢孟实立誓要干出一番事业,以泄人间不平。面对势如垒卵的“福聚德”,他绞尽了脑汁,结果在不长的时间里竟使这三间老屋翻盖起了二层楼。卢孟实之所以能使“福聚德”东山再起,除了靠他本人的精明干练,还得助于与他相好的青楼妓女玉雏姑娘,更靠技艺超群的厨师罗大头和善于迎来送往的堂头常贵。岁月如歌,十年弹指一挥间。 后来,“福聚德”内忧外困,最终走向没落。1分角色朗读,把握戏剧的矛盾冲突。2速览课文,找出文中主要写了哪些人物,情节围绕什么矛盾冲突展开的?卢孟实,王子西,罗大头,常贵,

14、唐茂昌,唐茂盛;主要围绕“福聚德店堂”的即将衰落展开情节的。1浏览全文,梳理出主要情节,并用自己的话概括。(1)唐茂昌强行要钱,王子西勉强应对。(2)克五以罗大头藏烟土为要挟骗吃喝,遭卢孟实赶出。(3)卢孟实处罚不成器小伙计,厚赏成顺。(4)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自大,侮辱卢孟实并撂挑子离开。(5)唐茂盛借机要钱,挖走堂头常贵。2文中哪句话最能概括情节?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福聚德”的衰落原因的认识。修鼎新的一句话“一个人干,八个人拆”是对情节最好的概括。3分析“福聚德”走向衰落的原因。从全文来看,唐茂昌与唐茂盛是只知出不知入的二世祖,成心要钱挥霍,且二少爷直接挖走店里的得力助手,这比坐吃山空的

15、后果更加严重;罗大头是烤鸭一把手,克五又知道他藏着烟土,这无疑是罗大头将要出事的信号。 且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离去,这对于“福聚德”无疑是有打击力的;此外,连小伙计都不成器:种种迹象,几乎都指向“福聚德”即将衰落。究其根本原因,可以说,这是勤劳务实的人与东家少爷、克五这样混吃混喝的人的矛盾,是平民与欺压平民的官僚之间的矛盾。这矛盾,才是“福聚德”真正衰落的原因。4文中用语简单明了,符合真实生活,但也有不少语言含义深刻,请你找出几句,并简要分析。(1)克五:烟太多我就闻不出来了。(嬉笑)得了,给俩鸭脖子还不行?!“烟太多我就闻不出来了”,烟多为什么会闻不出来呢?这明显是个反讽的句子。作者看似在这里

16、只是说克五一人,事实上是讽刺了一大批欺软怕硬的人。他们仗着自己有一丁点地位就欺压朴实善良的民众,而面对恶势力,却又谄媚地赔着笑脸。(2)披红挂绿,骑马坐轿子,怎么红火怎么办。让那些不开眼的看看,福聚德的伙计也是体面的。卢孟实骂小伙计,是想伙计们能争口气,即使社会地位低下也要维护自己的尊严。而让成顺将喜事办得有面子,也是为了维护尊严,体现出了劳动人民的傲骨。5本文出场人物极多,但是许多人都给我们留下了十分鲜明的印象,这得益于作者对人物的个性化刻画。请你认真阅读文章,挑选出几个你喜欢的人物,分析其人物形象。【卢孟实形象】 卢孟实在未出场时就通过王子西等人的评价,“咬牙跺脚地干”,侧面表现出他是一个

17、务实勤劳的人。卢孟实一出场,便不屑与克五这样的游手好闲之辈打交道,且将事物安排得妥帖,这就说明了他是个精明能干的人。训斥伙计,赏成顺,让成顺体面一点,又表现了一个劳动者的自尊,他不仅关心着自己的自尊,同时也关注着伙计们的自尊。而与罗大头的对话中,又体现了他是个不固执的人,对陈腐该改的规矩力图改之。不过,从他对待罗大头的过程中,又能见其刚直的性格。这与后来东家二少爷出场时似有所矛盾,对待这位东家二少爷,卢孟实依然要陪着笑,这是这个时代阶级之分下朴实劳动人民的悲剧。言而总之:卢孟实是一个务实勤劳、精明能干、自尊自强、关心伙计、拒绝陈腐不变通、刚直却又不得不学着屈服于社会环境的人。【罗大头形象】罗大

18、头是福聚德的烤鸭师傅,从“别忘了你们当初是怎么把我请回来的”一语中,可以看出罗大头的技艺精湛,是店里的“顶梁柱”之一。但是他固执、不变通,如强调不到七十不传徒弟;自恃技艺精湛,心胸狭窄,容不得人,动辄要撂杆子走人。脾气也十分火爆。不过,他的火爆脾气与他的性格之真是连贯的,他看重自身的价值与名誉,丝毫瞧不起克五那种混吃混喝、人品卑污的“爷”。总而言之,罗大头是一个恃才自傲、迂腐固执、心胸狭窄、容不得人、脾气火爆,同时又一身正气、直率,不屑与小人为伍的人。【其他人物形象】 常贵:同情他人,老实厚道。福子:仗势欺人,谄媚姿态。本文以中心人物卢孟实在与少东家、克五、饭店伙计等人的一系列矛盾中展开情节,

19、道出了福聚德由盛到衰的直接原因:一个人干,八个人拆。展现了旧社会平民百姓自我奋斗但最终无法实现自我价值的悲剧。语言富有方言特色,充满着浓郁的京味。例如,王子西说:“要不孟实这么咬牙跺脚地干,心里窝着口气。”一个“窝”字将方言特征凸显无疑;又如,卢孟实骂小伙计时说“瞎话”“下作的东西”,这里不仅方言味十足,且显得比较低俗。但是,呈现出这样的语言特征是比较必要的。因为作者选取的是北京的“福聚德”,倘若不用方言,便失了京味。 从梳理情节入手进行把握,引导学生深度解读本文内容背后所揭示的社会主体,从而完成了对文章的整体性理解与把握。同时,引导学生分析话剧的重要特征,如从体会“京味”语言把握话剧语言的真

20、实性特征,从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话剧通过语言、动作刻画人物的特征。教学过程符合话剧教学。本文人物众多,学生很容易弄糊涂,此方面的引导梳理明显不足。此外,本文为节选话剧,人物形象虽能从本文中见出,但未必见得深刻,这都需要在课前课后做大量的补充与阅读工作。19枣儿知识与技能1了解剧情,了解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2了解现代戏剧艺术中常用的象征手法。过程与方法1熟悉剧情,领悟剧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2揣摩情节、语言,理解作品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存状况,正确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迈入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21、重点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难点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剧本的主题。讨论法、延伸拓展法。多媒体课件。1课时 同学们,我国人民正迈步进入小康社会,在农村,不少家庭主要劳动力涌入城市生活,为城市建设作出贡献的同时也使自己家庭走上富裕之路。然而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矛盾,如留守家园的老人和孩子在无尽的思念中生活,他们怎样寄托这种思念呢?让我们一同走进戏剧小品枣儿。 孙鸿为靖江戏剧小品作家。枣儿发表于剧本1999年第1期,获1999年“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并囊括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演员奖。 1.背景知识。 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思想观念、

22、生活方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日益强劲的现代化浪潮却不可阻挡地改变着一切与之不相适应的思想和观念,迫使许多人不得不放弃他们熟悉的生活。枣儿等靖江戏剧小品以呐喊的方式对现代化带来的人性变异和感情淡漠提出了善意的批评,在此基础上又努力唤醒另一种沉睡中的思维,以沟通几代人虽不同却共有的生命体验。 2.文学常识。 话剧释义:话剧艺术,一般是指以对话和动作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 在欧洲各国,话剧被通称为戏剧。 戏剧的英文为drama、theatre,这源于希腊剧的剧场theatron,意即“观看的场所”。 戏剧艺术最初是由古代人的祭典和巫术仪式等活动演化而来。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由文学、表演、导演、音乐、美术

23、等多种艺术成分组成的综合艺术。 戏剧一般通过人物、情节、场面、冲突等表现一定的立意或主题,展现艺术魅力。 中国的早期话剧于1907年在日本新派剧的直接影响下产生。当时称新剧或文明戏。 1928年,这种新剧由中国早期戏剧活动家洪深定名为话剧。 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枣儿是一个话剧小品。其剧情是: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了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表露了自己对父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全剧以“枣儿”为标题,并以

24、“枣儿”贯穿全剧,让老人与男孩围绕“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事情发生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开场的童谣表达了在“枣儿”中所融入的父母疼爱子女的亲情;男孩因“捡枣”而与老人邂逅;老人请男孩吃“枣儿”;算命先生给老人的儿子起名,以及儿子小时候尿尿的事情,都离不开“枣儿”;老人给男孩讲“枣树”的来历,以及“一颗枣儿落到鬼子的钢盔上”、闹灾荒时爷儿俩靠“仅剩的八十一颗枣儿”活命的故事,也都离不开“枣儿”;男孩要把“枣儿”带回家,留给父亲吃;以“枣儿甜,枣儿香”的童谣结尾,与开场相呼应。结构图如下: 1.怎样认识老人和男孩的人物形象?(用文中体现人物性格、精神的词概括) 老人是最有普遍意义的长

25、者的形象:满怀真情、富有爱心、关爱下一代;男孩是年幼的新生一代的形象:好奇而懂事、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 2.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原则,本文把时空集中在什么地方?“枣儿”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红枣树下;老人思念亲人的场景以枣树为背景,“枣儿”还是全剧的标题,并以“枣儿”贯穿全文,老人和孩子以“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 3.说一说你感知了哪些内容。 在乡间一棵挂满了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一个捡枣的男孩,一老一少的交谈,吐露了老人对儿子的思念,也表露了男孩对父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地呼唤自己的亲人回归故乡。 4.老人共几次回忆枣儿小时候的事?他对男孩又持什么态度?他

26、的这些回忆和态度反映出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作者借“枣儿”表达了什么? (1)儿子“枣儿”一名的来历,儿子摘枣儿竟尿了老人一脖子;儿子在枣树下尿尿。(2)老人十分疼爱男孩。(3)老人思念儿子,在男孩身上折射对儿子的爱。(4)作者是借“枣儿”传达亲情,表现对亲人的思念,“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传统生活和精神家园的象征。 5.剧中人物各是什么样的人?塑造这些人物运用的是什么方法? 老人:老一辈农民,满怀亲情,富有爱心。念旧而传统,既有希望也有失落。 男孩:新生一代(农村),思念亲人,好奇懂事,纯真可爱。 塑造老人、男孩的形象主要运用了语言、动作描写的方法。 6.你对剧中未出场的这两个人物怎么看?

27、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老人的儿子,不再像老一辈那样终生不离乡土,而是远离故乡和亲人,闯荡于外面的世界;男孩的父亲离开乡村而定居城市,抛弃了旧家而另成新家。这两个人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社会转型期人们普遍面对的现实: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情感心态、思想观念、生存方式、精神归宿都面临着考验。 7.剧本是怎样生动地表现人物感情的? (1)个性化的语言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感情。剧中的人物语言个性鲜明,真实自然,具有浓郁的感情色彩。例如,老人的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情味,具有长者之风而又有很浓的乡土气息和很强的人生沧桑感。“老子个儿大,儿子个儿能小吗?”体现出老人的朴实自豪与典型的乡土语言。例如,“

28、(捏捏男孩的脸)爷爷小时候,还不跟你一样?脸皮儿像这青枣,嫩白光滑呢,唉!眨眼工夫,六十年过去了快吃枣儿吧(从匾子里挑了颗熟透晒干的枣儿)你吃这颗。”此句道出了老人的人生沧桑感。“(将枣儿擦干净)给,尝尝。吃吧,树上的枣儿多着呢!”老人的语言表现了长者对小孩的疼爱,而且随着他与男孩交往的深入,这种疼爱的感情表现得越来越强烈。男孩的语言则显得纯真活泼,稚嫩可爱。例如,“和你脸一样,皱巴巴的”表现了男孩的天真可爱顽皮。又如,“迷路了吧?(见老人沉默,自语)不会的。这棵树好大好大,老远就瞧见了,枣儿叔叔哪儿会看不见?”写出了孩子对枣儿叔叔不回家的困惑,表现了男孩有一颗纯真稚嫩的心。从两人的对话中,能

29、使人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内心情感。 (2)剧中的舞台提示虽然文字很少,但对表现人物的感情却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这些舞台提示大都是人物动作、表情的简要说明,例如,写老人“威严地”“命令”“蓦然口气温和”“将枣儿擦干净”“掸去男孩身上的灰尘”“清清嗓子”“心事重重”“愣住,继而激动不已”“紧紧搂住男孩”“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等等,都传神地写出老人对男孩的疼爱,以及他在与男孩交谈过程中的感情变化。 (3)剧本中的情节,如老人向男孩讲儿子“枣儿”一名的来历、儿子小时候在老人脖子上撒尿并在“枣树”下尿尿的情形;给男孩讲“枣树”的来历、枣儿落到鬼子的钢盔上、闹灾荒时靠“枣儿”活命的故事

30、;男孩要把“枣儿”带回家给父亲吃;老人与男孩拉勾发誓,都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感情。 (4)枣儿一剧以情感人。全剧重在写情,写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亲情,写老人与男孩之间的感情,写老人的故乡之情和对以往岁月的怀念之情。 8.怎样理解剧中的象征手法? 全剧运用了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 “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也是传统生活的象征和精神家园的象征。 全剧以“枣儿”为线索贯穿剧情,借“枣儿”牵系和寄托人物的感情:老人和男孩因“枣儿”而相遇、而亲近,又因“枣儿”而引起他们对亲人的思念和呼唤。剧中写的是老人和男孩因“枣儿”而发生的一段交往,但其内涵却是对当今社会状态以及各代人生存状态的一种隐喻、一

31、种象征。“枣儿”所凝聚的老人的感情和经历,代表的是亲情和历史,也代表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生活方式;“枣儿”所牵涉的老人与男孩的情感困惑,以及老人与儿子、男孩与父亲等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当今社会的缩影,喻示的是社会转型期人们普遍面对的现实: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情感心态、思想观念、生存方式、精神归宿都面临着考验。剧本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赋予了“枣儿”以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涵。 剧中有不少台词和情节富有象征意味。 例如,老人说:“我讲完一个故事,你才能吃一颗枣儿。噢,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其中“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一句,所要表达的意思并不仅是对吃枣而言,也不是对一般生活哲理的泛指,其中隐含的

32、是对既往岁月、对传统生活、对精神家园的深厚感情。 男孩说枣儿叔叔不回家,是“迷路了吧?”这“迷路”既表现出男孩的纯真,也喻指情感的迷失、人生道路的迷失。又如,男孩谈起父亲会给他带回巧克力,在这一细节中,“巧克力”具有与“枣儿”相对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内涵,“枣儿”是传统生活的象征,“巧克力”则是现代生活的象征。在剧本中,诸如此类的台词和细节描写,还有很多。 全剧以“枣儿”为标题,并以“枣儿”贯穿全剧,让老人与男孩围绕“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事情发生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开场的童谣表达了在“枣儿”中所融入的父母疼爱子女的亲情;男孩因“捡枣”而与老人邂逅;老人请男孩吃“枣儿”;算命先生给

33、老人的儿子起名,以及儿子小时候尿尿的事情,都离不开“枣儿”;老人给男孩讲“枣树”的来历,以及“一颗枣儿落到鬼子的钢盔上”、闹灾荒时爷儿俩靠“仅剩的八十一颗枣儿”活命的故事,也都离不开“枣儿”;男孩要把“枣儿”带回家,留给父亲吃;以“枣儿甜,枣儿香”的童谣结尾,与开场相呼应。全剧运用象征手法,围绕着“枣儿”展开情节,描写了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密交往,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深切感情,反映了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 全剧运用了象征的艺术手法。 全剧以“枣儿”为线索贯穿剧情,借“枣儿”牵系和寄托人物的感情:老人和男孩因“枣儿”而相遇、而亲近,又因“枣儿”而引起他们对亲人的思念和呼唤。剧

34、中有不少台词和情节富有象征意味。枣儿孙鸿背景:枣树下童谣声亲情人物:老人:老一辈农民满怀亲情、有爱心 男孩:新生一代好奇懂事枣儿:象征亲情、故乡、精神家园 剧本学习应该与一般的文章阅读有所区别,所以本课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探讨:(1)从文本的角度读剧本。即本文的学习还是与一般的现代文阅读一样,从基本的人物、情节、主题入手,让学生建立对本剧的基本理解。(2)从表演的角度读剧本。这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展开的,一个方面是朗读,即分角色朗读,因为读是表演的基础,读也是理解人物与主题的主要手段。在读中,学生能较为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形象与特点。另一个方面就是表演,这种艺术形式对学生理解人物与主题具有重要

35、意义,也符合话剧的感知要求。 总之,剧本是一项新的教学内容,希望我们能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获得更多更好的教学经验。准备与排练 演出与评议 知识与技能1培养学生选定剧本、搜集材料、合理分工、认真排练的能力。2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演出,并能够评选出优秀演员。过程与方法1从教材或生活中选择合适的剧本,组织剧组,分别安排导演、演员、剧务,明确任务、要求,分工准备,合作训练。2民主评议,评选出演技较高的优秀演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排练、演出与评议,培养学生对戏剧的热爱之情和辨别演技高低的审美素养。重点组织学生依据剧本排练、演出与评议。难点学生通过想象,进入角色,在舞台上将动作、神态、语气、语调等表演出来。1

36、课时一、新课导入人生大舞台,戏剧展风采。我们观赏戏剧节目时,看到演员们精湛的表演技能,往往情不自禁地鼓掌喝彩。然而“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精彩的表演来自台下精心的排练。你想成为出色的演员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准备与排练,演出与评议”。通过本课学习,也许会让你的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二、活动探究1准备与排练学生思考、讨论问题,教师明确。(1)排练前选定剧本的范围是什么?可以选择本单元提供的剧本,也可以另外自选;可以选择整幕、整场的剧本,也可以选择一个片段。(2)选定剧本后,要搜集哪些资料?赏析、研究剧本的文章、书籍,专业剧团演出的视频、图片资料等,以备参考。(3)排练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

37、剧组成员分工准备,通力合作,请说出剧组成员各自的准备工作有哪些?导演:仔细阅读剧本和相关材料,深入理解剧本的主题,并对演出做整体设计。演员:背诵台词,熟悉有关的舞台说明。剧务:参考相关资料,结合实际情况,准备演出时的服装、道具、布景、配乐等。(4)在导演和剧组的配合下,演员反复合练的目的是什么?促使表演渐趋熟练、流畅,为正式演出奠定坚实的基础。2演出与评议播放专业剧团的演出视频。投影幕显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1)正式演出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制作节目单;推举主持人,准备简单的串词;检查舞台设备是否运转正常。(2)演出时,注意事项有哪些?演出时,要集中精力,全情投入,注意相互配合。演出结束

38、,向观众致意。(3)如何评选优秀演员?演出后,组织优秀演员评选活动。每位同学参照评选要点,提交一份推荐表,写明姓名、角色和推荐理由。三、写作实践结合整个活动,从以下话题中任选其一(也可自选话题),写一篇作文,谈谈自己对剧本和戏剧表演的认识。不少于600字。我为什么对“他”印象最深舞台说明不只是“说明”戏剧冲突面面观台词应该怎样说肢体语言很重要配角也要演到位“好戏”是配合出来的【写作提示】(1)写作时,结合对剧本和戏剧表演的认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力求明白晓畅,切勿深奥晦涩难懂。(2)阐述认识时,要列举剧本和戏剧表演的实例进行分析,便于读者理解和信服。(3)涉及专业术语、把握不准的需查阅相关

39、资料、典籍,规避错误,以免误导读者。【佳作欣赏】我为什么对“他”印象最深人民的名义中的李达康人民的名义大火的背后,是对现实的深度反映和揭示。现实的背后,是我们实实在在的生活,真真实实的人生。所以这部剧,是我们读懂当下中国的一个契机,是我们感悟生活和人生的一个大好机会。这些,都在剧中那些人物身上,尤其是主角人物的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例如,我最喜爱的主角李达康。京州市委书记李达康,俨然已经成为人民的名义剧中最火的人物,被称为整部剧的流量担当,甚至诞生了广为流传的段子“达康书记别低头,GDP(经济总量)会掉!达康书记别流泪,祁厅长会笑!”为什么我对“李达康”的印象深 ?因为他耿直的性格,因为他是一个

40、正派的清官,更因为他是一个背锅侠被下属瞒,被妻子坑,被同僚打击所以我爱他的人,敬他的品,怜他的遇。更深一层,他遭遇的艰难就是很多人在生活中遭受的艰难的写照,人心不古,谁也靠不住,一切都看利益。所以我们心理上需要一个面对现实百折不挠的英雄,给我们力量;我们内心中渴望多些这样的官员,为我们顶起一片天!而我们更应该学习的,是达康书记身上的那种精神在做人上,不管拥有怎样的权力,不管面对怎样的利益诱惑,也坚守自己的底线,只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在做事上,脑筋要开,思维要活,“法无禁止即自由”,敢想敢干,永远保持拼搏精神。达康书记的脾气点火就炸,也是我们喜欢他的一个重要原因,为啥?真实!这就像庄子说的:“真者

41、,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他的脾气,是因为他有一颗精诚的心;因为有一颗精诚的心,他才能永远保持初心,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很多人觉得这样的性格在社会上吃不开,其实全错了这不是脾气的问题,而是需要另一点的保驾护航对现实和人心深刻的洞察和把握。就像祁同伟对程度说的:“达康书记的政治智慧,不是一般人可以匹敌的。”有真性情又能把控局面,才能鹤立鸡群,才是真正的洒脱自在。所以一个人需要伪装,一定是因为他还不够强大,不能掌控很多东西。一个强大到能掌控自己和现实的人,就能真实而自由地活着,并一路向前,所向披靡。我喜爱人民的名义中李达康,决心向他学习,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争创新时代有责任、有担当的人。【名师点评】小作者聚焦时代经典剧目人民的名义,饱含深情地赞颂了剧中人物李达康刚正不阿、勇于担当、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崇高情怀,倾吐了喜爱李达康这个人物的原因。阐述认识时,能够做到结合剧本,联系鲜活的现实生活,从不同角度分析李达康鲜明的人物性格、为人处世的准则,并且有一定的深度,可见小作者拥有广博的知识和对社会现象较高水平的认识。尤其是结尾表达自己志向,使文章的主题得以深化,读来令人啧啧赞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