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刘美芳.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刘美芳.pdf(4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分 类 号: G633.2 密 级: 公 开 学校代码: 10418 学 号:120351015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专业 学位) 心理健康 教育渗透于高中思想政 治课教学研究 The Study of Mental Health of Permeating in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 eaching 作 者 姓 名: 刘 美 芳 学 院 名 称: 政治与法 律学院 专业学位 类别: 教 育 硕 士 专业领域 名称: 学科教 学(思 政) 指 导 教 师: 张 文 标 合 作 导 师: 夏 玉 西 二一五 年 六 月 七 日 _
2、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独创性声 明 本人 声明 所呈 交 的学 位论 文 是本 人在 导师 指导 下进 行 的研 究工 作 及取 得的 研究 成果 。 除了 文中 特别 加以 标注 和致 谢的 地方 外, 论文 中不 包含 其他 人已 经发 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 为获得赣南师范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 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 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 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 位论 文作 者 完全 了解 赣 南师 范学 院有 关保 留、 使 用学 位论 文 的规 定, 有权
3、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 借阅 。 本人 授权 赣南 师范 学院 可以 将学 位论 文的 全部 或部 分内 容编 入有 关数 据库 进行检索,可 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_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 摘 要 高中生正处于人生发展关键阶段,既具有自觉性与与独立性,同时具有一定的依赖 性与 幼稚 性。 由于 面临 着学 业、 人际 交往 等多 方面 的压 力与 挑战 , 以及 受外 界不 良思 潮与 行为
4、 的 影响 , 极易 产生 心理 问题 。 近年 来大 量的 事实 与调 查研 究都 表明 , 当前 我国 高中 生的 心理 状 况不容乐观,必须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 本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通过采取文献研究与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心理健康教 育渗透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 首先, 绪论部分对国内已有的研究进行 了比 较分 析, 在此 基础 上, 文章 第二 章从 素质 教育 的内 在要 求、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的 基本 要求 以及 学 生全 面发 展的 客观 要 求阐 述了 心 理健 康教 育 渗透 于高 中政 治课 教 学的 必要 性, 同时
5、 结合 高中 思想 政治 与心 理健 康教 育的 关系 , 分析 了心 理健 康教 育渗 透于 高中 思想 政 治课教学的可行性。 其次, 第三章通过对赣一中与赣三中的部分学生与老师进行了问卷调查, 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利因素与消极因素。 最后, 在实证调查 的基 础上 , 第四 、 五章 分别 提出 了把 心理 健康 教育 渗透 于高 中思 想政 治课 教学 的原 则与 对策 。 提出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要坚持全体性、 教育性、 主体性与针对性 的原 则, 同时 从教 师自 身的 观念 与素 质、 教学 内容 、 教学 方法 与教 学评 价上 提
6、出 了克 服心 理 健康教育渗透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困境的对策, 旨在提高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与高中思想 政治课的教学实效性,使二者相得益彰,最终培养出德智体 全面发展的学生。 关键词:渗透 ;高 中思 想政 治课 ;心 理健 康教 育 _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I Abstract The high school students, both with consciousness and independence, also have some dependence and na ve, are at a critical stage of development of life. Bec
7、ause of the pressures of academic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the influence of external negative thoughts and behav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easy to produc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In recent years, a lot of facts and research have shown that the current mental state of our high school stude
8、nts are very bad. Strengthen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has become the consensus of community. This paper studied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penetration in high school politics teaching by adhering to the principle of combi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by taking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survey metho
9、ds. First, the introduction ha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for our countrys study . On this basis, the second article chapter from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s of quality education and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s well as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s of
10、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elaborated penetration the necessity of political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Also combined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alyzed tha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pene
11、tration in high school politics teaching is feasible. Secondly, by conducting a survey of some students and teachers from the Ganzhou first secondary school and the Ganzhou third secondary analysis the favorable factors and negative factors of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penetration in high school p
12、olitics teaching. Finally, on the basis of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permeates politics teaching were presented to the fourth chapter and the fifth chapter. In these two chapters, proposed the principles of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permeates pol
13、itics teaching must adhere to all, educational, subjectivity and targeted. They also proposed the strategies to 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permeates politics teaching from the teachers own ideas and qualities and the teaching content, as well as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14、 teaching evaluation. The ultimate goal is to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high school political lesson. The paper make tha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omplement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each other. Final action is to develop all-round
15、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s. Key words: Penetration ;Seni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esso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_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V 目 录 第1 章 绪论 . 1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 1.1.1 选题的背景 . 1 1.1.2 选题的意义 . 2 1.2 文献综述. 3 1.2.1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 3 1.2.2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政治课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 4 1.2.3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的
16、策略研究 . 4 1.2.4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政治课教学的策略研究 . 5 1.3 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6 1.3.1 研究目标 . 6 1.3.2 研究内容 . 6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6 1.4.1 研究思路 . 6 1.4.2 研究方法 . 6 1.5 基本概念界定. 7 1.5.1 心理健康教育 . 7 1.5.2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 . 7 第 2 章 心理健康 教育渗透于 高中思想政 治课教学 的必要性与 可行 性 . 8 2.1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必要性. 8 2.1.1 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 8 2.1.2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
17、准的基本要求 . 8 2.1.3 高中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 . 9 2.2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可行性. 9 2.2.1 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来看 . 10 2.2.2 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来看 . 10 2.2.3 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特点来看 . 11 第3 章 心理健 康教育 渗透于 高中思 想政治课 教学的 现状 . 12 3.1 高中生的心理需求与现状调查. 12 3.2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调查. 14 3.2.1 学生与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高中思想政 治课教学的态度调 查. 14 _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V 3.2.2
18、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高 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践程度调查 . 15 3.2.3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践效果调查 . 16 3.2.4 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 17 第4 章 心理健 康教育 渗透于 高中思 想政治课 教学的 原则 . 20 4.1 全体性原则. 20 4.2 教育性原则. 20 4.3 主体性原则. 21 4.4 针对性原则. 21 第5 章 心理健 康教育 渗透于 高中思 想政治课 教学的 对策 . 22 5.1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 更新理念,提高心理素质. 22 5.1.1 更新理念、树立现代的教育观念 . 22 5.1.
19、2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 23 5.2 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丰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 24 5.2.1 学习心理的渗透 . 24 5.2.2 人际交往能力的渗透 . 25 5.2.3 情绪调控能力的渗透 . 25 5.3 创新教学方法,有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6 5.3.1 情境教学法 . 26 5.3.2 课堂讨论教学法 . 27 5.3.3 课堂练习教学法 . 28 5.4 创新教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28 附录A . 30 附录B . 31 参考文献. 32 结束语. 34 致 谢. 35 _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 第1 章
20、绪论 1.1 选题的 背景及 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 科技的突飞猛进, 人们的生活方式、 价值观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们在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财富与科技 发展带来的便利, 同时也承担着沉重的心理压力, 例如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 的生活节奏加快, 每天都生活在忙碌中, 工作与生活压力加大; 科技的发展促进 了通讯事业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便利, 但是也减少了人们面对面的沟通交流, 人际 关系 淡化 , 生活 变得 孤寂 , 社会 上出 现大 量的宅男宅女等。 而且经济的飞速发展 伴随着也带来了不良的社会思潮和行为, 这些都对人们的价值观、 人生
21、观造成巨 大冲 击, 如拜 金主 义与 享乐 主义 致使 有些 人为 了追 求利 益不 择手 段, 为了 追求 感 官上的享受不顾伦理道德等。在这样大的社会背景及高考这个指挥棒下,家庭、 学校 、 社会 对学 生的 教育 也出 现一 定的 偏差 。 家长 在评 价孩 子时 首先 就看 孩子 的 学习成绩、孩子上哪所高中,考上哪所大学,很少关心孩子的心理需求与发展。 而学校为了提高学校的名气与升学率, 在日常的工作中相当程度上存在 “重术轻 道” 的倾 向, 中学 过于 注重 具体 操作 性知 识的 培养 , 培养 学生 应对 高考的解题方 法与 技巧 等, 而对 于学 生的 道德 、 心理 等
22、的 发展 关注 程度 较低 。 而社 会更 是注 重 文凭 、 重视 学历 , 一般 的用 人单 位都 会将 “985 ” 、 “211 ” 定义 为选 取毕 业生 的标 准, 考一 所好 大学 几乎 成了 目前 所有 高中 生最 终的 目标 追求 。 而这 些外 界的 评价 与压力给学生思想上加重了很大负担, 心理上承受的压力也逐渐加大。 再加上高 中时期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期, 也是学生非常敏感的一个时期, 对于老师的看法与 言语都比较在意, 与同学朋友相处的关系也容易影响自身的情绪, 同时也极易受 到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 受外界与自身心理特征的影响, 高中学生容易出 现一些极端的行为,
23、 如厌学、 反抗老师与家长的逆反行为, 与同学交往不畅出现 自卑、自我封闭的行为,受外界影响而出现打架斗殴、沉迷网络、偷盗等行为。 从学生的这些行为中可以发现高中生群体存在的心理问题何等严重。 特别是近几 年,网络媒体经常曝出一些中学生因心理压力大而走极端的案例。如 2013 年 9 月份,江西一名高中生因承受不了学习压力将其班主任杀害;2014 年 3 月份平 阳县一名高中生因心理障碍突然跳楼等。 这些不管是学生的自杀还是他杀事件都 让我们深感悲痛和震惊, 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的学生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怎么 啦? 为什 么那 么多 高中 学 生会 出 现这 种极 端行 为 ?其 实 归根 到底
24、 就是 学 生的 心 理教育没有做到位, 没有切实了解新时代高中学生的心理需求与发展特征, 对于 _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 高中生的价值追求与个性发展不够重视。 就目前的形式来看, 不论是国家还是学校都注意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 特别 是各地学校按照国家要求基本上都建立了系统的心理教育体系, 但就目前学生的 心理健康现状看, 学校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发挥的作用并不是很显著。 这就证明 其实单靠学校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心理老师、 几场心理讲座根本无法满足 广大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在 1999 年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 健康教育 的若 干意 见 明确 指出 “要 将心 理健 康
25、教 育全 面渗 透到 学校 教育 的全 过 程中,其中在学科 教学中渗透是 学校心理健康 教育的主要途 径之一” 。 1 可见仅 仅借助学校配备的几位心理老师及开设的心理课程的力量, 很难真正落实心理健 康教 育, 也难 以切 实提 高学 生心 理素 质, 所以 需要 各学 科教 师的 协调 努力 。 因此 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深刻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1.1.2 选题的意义 心理 健康 教育 不 单单 只 是理 论 知识 的灌 输, 更 为重 要 的是 要 针对 不 同的 学 生, 在不 同的 心理 发展 阶段 , 提供 相应 的指 导与 帮助 , 促 进其 心理 朝
26、向 积极 、 健 康的方向发 展。 总而 言之 , 心理 健康 教育 渗透 于高 中思 想政 治课 教学 具有 重要 的 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理论意义 通过 本研 究, 一方 面, 可以 完善 思想 政治 教育 的理 论研 究 。 具体 来讲 , 可以 拓展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 创新教学方法, 有效的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的 教学 目标 , 为增 强高 中思 想政 治课 教学 的针 对性 与实 效性 提供 理论 基础 , 从而 进 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另一方面,此研究对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 增强 心理 健康 教育 的效 果 ,甚 至 对于 形成 全新 的 心理 健 康教 育模
27、式具 有 重要 作 用。 将心 理健 康教 育渗 透于 高中 思想 政治 课教 学能 够形 成学 生与 教师 双方 积极 参 与的 心理教育的模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实践意义 首先有利于促进 高中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高中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大 多都是因为学习压力导致的, 如果能够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 学 , 就能 够使 学生 掌握 应对 心理 问题 的科 学方 法, 合理 地调 控情 绪, 并且 能够 正 确地应对由学业压力引起的考试焦虑、 情绪暴躁等不良的心理问题, 从而养成良 好的行为习惯与心理素质、 坚定的意志与拼搏精神, 最终促进 高中生的健康成长 与全面发展
28、。 其次有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能力与素质。 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高中思想政1教育部. 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1999. _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3 治课 教学 中, 意味 着每 位政 治学 科教 师 都有必要接受一定的心理方面的培训, 有 机会学习一些必要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 进而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 同样, 要求 每位 政治 学科 教师 有 敏锐 的 眼光 发现 政治 学 科中 包 含的 显性 的和 隐 性的 心 理健康教育资源, 适时恰当地在政治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拓展教学知识, 丰 富课堂教学内容, 增强政治教师的教学能力, 从而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的 综
29、合素质。 最后有利于实现国家素质教育的目标。 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高中思想政治 课教 学中 , 能够 更好 地 根 据 高中学生 的 生理与心理特征 发展的实际需要, 培养学 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 心理 素质, 培养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的高素质人才。这样就能够进一步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增强国家的软实力, 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1.2 文献综 述 1.2.1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这一 类的 文献 既 有国 家 主管 部 门的 文件 ,又 有 众多 学 者的 见 解。 教 育部 在 1999 年下 发的 关 于加 强中 小学 生心 理健 康教 育的
30、若干 意见 中明 确指 出, “要 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 其中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是心理 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 1 2002 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纲要指出“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用多种 方式进行: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 活动课或专题讲座;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更为可行和常用的一条途 径” 。 2 2012 年教育部颁布的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 年修 订) 明确 指出 “全 体教 师都 应自 觉地 在各 学科 教学 中遵 循心 理健 康教 育的 规律 , 将适 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 。
31、3学者的代表性见解有:陈斋认为“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纳入到各学科中, 符合当今时代发展 、全面开展推 行素质教育以 及促进人自身 发展的需要” 。 4 莫 雷提 出“ 将心 理健 康教 育 全面 渗 透到 学校 各项 工 作中 来 达到 心理 健康 教 育的 目 标,并提供了实施 方法与途径” 。 5 陈家麟指出“有意识地 在学科教学 中渗透心 理健康教育是学校 开展心理健康 教育的可行性 渠道之一” 。 6 柳斌认为“通过学1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1999. 2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2. 3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 4
32、陈斋.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113 页. 5 莫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M. 上海:华东师范人学出版,2003 :85 页. 6 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95 页. _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4 科渗 透心 理教 育实 现心 理 健康 教 育目 标是 比心 理 教育 课 及专 题活 动更 为 经济 有 效的 方式 ” 。 1 宋铁 莉, 付萍 在 试 析学 科教 学过 程中 心理 健康 教育 的 渗透 一 文中提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教育方法。 由上 述可 见, 心理 健康 教
33、育 渗透 于学 科教 学既 有国 家相 关政 策的 支持 , 又符 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以及素质教育的基本需要,跟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与要求。 以上见 解 有利 于我 们认 识 到心 理 健康 教育 渗透 于 学科 中 的必 要性 与可 行 性及 其 重要性。 1.2.2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政治课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有关这方面的研究, 学者见解代表性的有: 鲁晓茹认为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 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这既符合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同时也符合青少年 健康成长的需要 ”。 2 陈小 英认 为, 只有 把心 理健 康教 育渗 透于 政治 教学 , 才能 有效地缓解当前高中学生存在的
34、心理压力、 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提高学生的心 理品 质, 最终 提高 政治 教学 的吸 引力 与效 果。 丁建 强认 为 “在 高中 思想 政治 学科 教学中必须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重 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健全、健康的人格, 这是中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 ”。 3 许增 娟认 为, 在思 想品 德课 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保证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加快形成全新的心理 健康 教育 模式 。 林黎 从中 职学 校思 想政 治教 育与 心理 健康 教育 这两 者的 紧密 关系 出发阐述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的必要性。王思然从国家、 社会 、 高中 生以 及心 理健
35、 康教 育这 四个 方面 的发 展要 求探 讨了 思想 政治 课渗 透心 理徤康教育的必要性, 又从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课这两者的关系分析了其可 行性。 学者们从新课程改革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促进 青少年健康成长、 完成思想政 治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效果等方面阐述了政治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从国家政策支持、 政治学科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等方面阐 述了政治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以上看法有利于政治课教师认识到在政 治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特殊优势与重要性,并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1.2.3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的策略研究 关于策略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
36、的如下: 刘野、 许丽芬认为, 在学科教学中可 以通过设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 设计课堂教学环节、 运用学习方式、 利用1 柳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全书M.北京:长城出版社,2000 :102 页. 2 鲁晓茹.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策略J. 教育教学理论,2014 (21): 274. 3 丁建强.浅析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德育天地,2013 (1). _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5 教学评价等方式来渗透 心理 健康 教育 。 宋铁 莉, 付萍 认为 , 可以 通过 创建 融洽 的 心理 环境 、 挖掘 教材 的心 理资 源以 及利 用现 代教 育技 术可
37、 以在 学科 教学 中进 行心 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1 梁振 波认 为, 在学 科教 学中 可以 通过 培养 教师 积极 健康 的 心理 、 营造 良好 课堂 氛围 等方 式来 渗透 心理 健康 方面 的知 识。 郭臻 琦认 为, 在学 科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学的主体、 教学的环境和教学过程的环节来渗透心理健康教 育。 惠明 认为 , 将心 理健 康教 育渗 透于 学科 教学 的前 提条 件是 教师 必须 具备 良好 的心 理素 质, 关键 因素 是要 营造 和谐 的课 堂心 理环 境, 有效 手段 是深 入挖 掘教 材 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由上可见, 学者们主要是从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
38、创设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 挖掘学科教学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设定合理的学科教学目标这几个方面 对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的策略做了相对全面的探讨。 1.2.4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政治课教学的策略研究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政治课教学的策略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如下: 吉莉 莉认 为, 心理 健康 教育 渗透 于政 治课 成功 的关 键就 在于 通过 “插 入 补充 ” 式、 “发掘 引申 ” 式和 “交 叉 融合 ” 式这 三种 途径 将心 理健 康教 育与 政治 课的 信息进行正确组合与传递上。 2 丁建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高中政治教 学的 前提条件是教师要具备健康的心理, 而渗透的
39、关键在于应当根据地情、 校情、 生 情、 科情 的实 际来 开展 。 李红 认为 , 可以 通过 移情 体验 法、 情境 教学 法、 课堂 辩 论法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高中思想政治课中。 李颖超认为, 高中思想政治课渗 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方法、 创造教学情境、 重视学生需求这些策略 来实 现。 王思 然从 学生 、 教师 、 思想 政治 课教 材这 几个 角度 来探 究思 想政 治课 心 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认为主要有以下具体的措施:学校和教师要高度重视; 积极挖掘教材内容与贴近学生实际需求等。 学者们对本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 并提出了 较为 实用 、 全面 的政 治课
40、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具体是从挖掘教材资源, 营造氛围与创新 教学方法等几个入手来提出渗透的措施。 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本论文的研究具有重 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不过, 以上学者们提出的方法和措施都是以教师为主, 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本文将在原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 从学生的心理特征 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系统地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 师要有创新理念,树立 正确的学生观、和谐的师生观以及现代的教育观。 1 宋铁莉、付萍.试析学科教学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2013 , 34(6): 141-142. 2 吉莉莉.政治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之关
41、键J. 科教纵横,2009(6). _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6 1.3 研究的 目标和 内容 1.3.1 研究目标 从高中生的心理需求与现状入手, 阐述心理健康教育渗 透于高中思想政治课 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并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现状和高中思想政治课渗透心理健 康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最后提出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 学的原则与具体策略。 从而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最终达 到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1.3.2 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围绕6 方面的内容展开研究: (1)高中生的心理压力与需求。 (2)心理健康教育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关系。 (3)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 (4)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高中思想政治课 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5)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原则。 (6)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对策。 1.4 研究的 思路和 方法 1.4.1 研究思路 本论 文首 先在 理 论上 阐 述了 心 理健 康教 育渗 透 于高 中 思想 政 治课 教 学的 必 要性 与可 行性 , 然后 对当 前赣 州市 部分 高中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