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课文(5-8课)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课文(5-8课)教案设计.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课文(5-8课)教案设计5.守株待兔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背诵课文。3.能说出“阅读链接”南辕北辙中乘车人所犯的错误。教学重难点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领悟故事蕴含的道理。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1.大家都知道哪些寓言故事,从故事中懂得了什么道理?(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评议,补充指导。)2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就已经出现了寓言故事,那时的寓言是用古人的书面语写成的,也就是文言文。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寓言故事守株待
2、兔。(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二、初读课文,探究初成1.出示本课生字,读准字音。(1)重点指导“耒”。(课件出示“耒”字的汉字演变图)(2)学习生字“冀”。“冀”现在是河北省的简称。(与“翼”比较不同之处)2.自读课文,读准字音。3.再读课文,注意语速和停顿。(1)回忆如何朗读文言文。学生自由练读,试着划分朗读节奏。(2)教师范读,学生感知文言文声断气连的读法。课件出示: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3)指名朗读,引导学生读准停顿。4.齐读。三、细读课文,了解文意1.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翻译句子,并交流探讨难理解的句子含义。2.小组
3、派代表汇报,全班交流。(1)汇报通过合作学习仍未解决的问题。(2)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3)指导朗读:放缓语速,适当停顿,重读你想要强调的位置,体现古文的韵味。(4)师生合作读,教师读翻译,学生读原文,加深对课文大意的理解。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板书课题。指名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2.指名朗读课文,集体评议。二、展开想象,讲述故事,感悟寓意1.读课文,想想怎样才能将故事讲得更加生动。2.师引导想象:(1)“兔走触株”中的“走”字是什么意思?(跑)兔子当时是怎样跑的?(特别快)还有哪些词也表示快的意思?(快如闪电、疾驰、飞奔等)(2)野兔为什么这样拼命地跑?(学生猜想:
4、有可能它遇到了猛兽或者猎人,正在逃命。)师小结:正是因为特殊的原因,这只野兔急于逃命才慌不择路跑到了种田人的地里,撞在树桩上折断脖子而死。那么可以知道这只野兔撞死在种田人地里的树桩上是一种巧合。(3)种田的人看到撞死的野兔是什么心情?(高兴)还有哪些词也表示高兴的意思?(心花怒放、喜出望外、眉开眼笑等)他会怎样处理这只野兔呢?(他可能会美餐一顿或将兔子卖了换钱。)师小结:种田人将野兔捡回家后,他又产生了怎样的想法?他又是怎样做的?(4)“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他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想:万一有兔子再撞到树桩上,我就又可以吃到美味的兔肉了。)(5)对于他的这种想法,你怎么评价呢?(板书:心
5、存侥幸)结果会怎样呢?(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6)大家想一想:他为什么被宋国人嘲笑?3.观察课文插图,学生展开想象讲述故事,鼓励学生用上自己喜欢的词语。指名讲故事。(配上图片,给予提示)4.师总结:同学们在讲故事的时候可以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这样讲出来的故事会更加具体生动。三、感悟道理1读了这则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学生自由发言)(自己不主动努力,怀有侥幸心理,希望能得到意外的收获是不对的。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板书:心存侥幸一无所获)师总结:不要幻想不劳而获,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这是我们学这则寓言获得的启示,也是我对你们最大的期望。2.配乐朗读,熟读成诵。
6、(1)播放古筝曲,学生随着曲子朗读课文,读出古文的韵味和抑扬顿挫的节奏感。(2)试着背诵。四、阅读链接1.学生默读故事,思考:这则寓言故事讲了什么内容呢?(讲述了一个人要乘车到楚国去,由于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又不听别人的劝告,最终离楚国越来越远。)2.那么这个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一意孤行,不听别人劝告)3.故事中的人由于不听别人劝告,犯下了错误。生活中你们经历过这样的事吗?(学生自由讨论,互相说一说)4.寓言故事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则寓言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呢?(课件出示道理)教学板书5.守株待兔起因:兔走触株折颈而死经过:放下农具守株待兔结果:兔不复得被人嘲笑心存侥幸 一无所获教学反思在
7、学习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的时候,我先引导学生回忆理解文言文的方法借助注释,理解句子大意。然后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接着在理解课文内容时,引导学生想象,找出种田人“守株待兔”的原因,分析其过程和最终结果。再引导学生自己感悟守株待兔背后的真正寓意。6.陶罐和铁罐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谦虚”等词语。2.分角色朗读课文。结合课文相关词句,了解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3.默读课文,能说出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道理。教学重难点1.通过分析陶罐和铁罐神态和语言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
8、罐的谦虚友善的性格特点。2.引导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道理。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故事里有两位主人翁,一位叫陶罐,一位叫铁罐。(出示陶罐、铁罐图片)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呢?(自由发言)2.大家想知道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2同桌之间互相检测课后生字词,读准字音。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师生互评。4分段读文,一边听,一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国王的橱柜里有一个陶
9、罐和一个铁罐,坚硬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陶罐却谦虚礼让。若干年后,陶罐被人们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精美,而铁罐却被氧化得无影无踪了。)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1.分角色朗读第19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2.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第29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把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和描写它们神态的词语画出来。(1)课件出示:“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2)指名朗读第一组对话,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铁罐很傲慢,看不起人,没有礼貌。板书:傲慢)(3)谁能用傲慢的语
10、气把铁罐说的话读一读?(指名读)(4)铁罐明明知道陶罐易碎,却偏要抓住它的弱点发问,目的是什么?(嘲笑陶罐)(5)通过铁罐的行为,谁能猜测“奚落”的意思?(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6)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礼,陶罐不慌不忙,它是怎么回答的?(指名读第二句)(7)陶罐不但不生气,反而称铁罐为兄弟,这说明了什么?(陶罐谦虚友好。板书:谦虚)(8)谁再来读读陶罐的话?(指名朗读)(9)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第一组对话,可加上表情和动作进行表演。3.学生自主学习后面的两组对话。课件出示学习要求: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读后面的两组对话;注意圈出需要重读的部分;思考:铁罐和陶罐的情绪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1、4.分别出示两组对话。课件出示第一组对话:“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我确实不敢碰你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1)指名朗读,师生评议。(注意铁罐说话时的神态和语气)(2)陶罐要争辩些什么呢?最后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陶罐没有说完的话)但是铁罐容许陶罐争辩吗?课件出示第二组对话:“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什么也不怕。”“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和你在一起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1)指名朗读对话。(2)学生自主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恼怒:气恼,发怒。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看待
12、。和睦相处:彼此和好地相处。)(3)铁罐为什么越来越生气呢?(因为陶罐在争辩)师小结:面对铁罐这么恼怒无理,陶罐依旧表现出平静友好的态度。铁罐也由刚开始的傲慢、轻蔑、恼怒,再到现在的火冒三丈、恼羞成怒5.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三组对话内容。师小结:随着时间的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陶罐和铁罐的结果又将如何呢?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四、复习巩固,识字写字1.课件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观察:“骄、傲、谦、懦、捧、弱、代、价”都是左右结构。“尘”是上下结构,上长下短。“虚”是半包围结构,注意第三笔是横钩。2.教师范写学生认为难写的生字。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4.展示学生写的字,互相评议。第
13、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2.说一说陶罐和铁罐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二、精读课文,总结升华1.学习第1017自然段。(1)学生默读课文第1017自然段,理解重点词语。(流逝: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覆灭:全部被消灭。覆盖:遮盖。翻来覆去:本课指多次重复地掘土。)(2)陶罐和铁罐的结果如何?(3)学生交流汇报自学成果,朗读相关句子。(4)当初铁罐有没有想到它们会有这样的结果?(学生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板书:光洁朴素美观不复存在)2.总结全文,感悟道理。补充资料:关于铁罐氧化作用的科学道理。(铁遇到空气中的氧和水中的氧会生锈)年代久远,铁罐已完全氧化,变成了粉末。同学们,我们已经
14、学习了陶罐和铁罐的故事,你喜欢谁呢?为什么?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小结: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3.分角色朗读课文。三、创造想象,训练表达陶罐被摆放在博物馆里,供人们观赏,可它还会常常想起自己的铁罐朋友。一天晚上,陶罐做了个梦,梦中,它与铁罐相见了。想象一下,铁罐见了陶罐,会对它说些什么呢?试着写一段对话吧,要求写出铁罐和陶罐的神态、语气或动作。教学板书6.陶罐和铁罐 陶罐 铁罐谦虚 傲慢 光洁朴素美观 不复存在教学反思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让铁罐傲慢与陶罐谦虚的形象跃然纸上,通过带领学生具体分
15、析铁罐与陶罐的第一次对话,获得学习方法后,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自学的形式学习后面的两组对话,教师起到帮带作用,达到高效课堂的效果。我再利用不同形式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分析铁罐和陶罐的性格特点,了解故事的发展,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7.鹿角和鹿腿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读准“称”“禁”“撒”“挣”4个多音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鹿的心情变化。3.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能对与故事有关的说法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学重难点1.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的原因。2.体会故事的寓意,初步学习复述故事的方法。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1.课件出
16、示:头戴珊瑚帽,美丽可御敌,腿儿细又长,翻山快如飞。(梅花鹿)2.鹿认为自己的角很美,可是经历了一件事后,它改变了一些看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那还得从鹿角和鹿腿的故事说起。(板书课题)二、初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1.学生自由朗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语句,边读边画出不懂的词句。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一只鹿原来十分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自己的四条腿长得难看。后来当它被狮子追赶的时候,美丽的角让它差点儿送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帮它狮口逃生。)三、品读课文第14自然段1.欣赏鹿角的美丽。(1)鹿角到底美在哪里呢?请你们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并画下来。(2)学生朗读。(课件出示
17、句子)(3)它把自己的角比作什么?(两束美丽的珊瑚)“精美别致”是什么意思?(精致美好,而且很特别)(4)当它发现自己的角如此美丽,心情怎么样?(兴奋板书:鹿角美丽)(5)谁能把这样的心情读出来?指名读。(指导学生读出鹿自我欣赏时兴奋、陶醉的语气。)2.抱怨鹿腿的难看。鹿悠然自得地欣赏美丽的鹿角时,忽然觉得自己的腿很难看,它开始抱怨了。它是怎样抱怨的?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并画下来。(1)课件出示句子。(学生齐读。板书:鹿腿难看)(2)这时候鹿又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指导学生读出不满、嫌弃的语气。)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指名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本课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二、
18、品读第57自然段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鹿对自己的腿和角的看法发生了怎样的改变。2.学生交流,课件出示: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1)请学生朗读,并从中找出两对反义词。(美丽难看送命逃生)(2)问题过渡:难看的腿让鹿狮口逃生,美丽的角却差点儿送了它的命,这是怎么回事?(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第6自然段。板书:险些送命狮口逃生)3.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感受惊险。4.课件出示:咦,这是我吗?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19、1)鹿的态度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此时它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2)死里逃生的鹿此时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评价角和腿呢?(后悔、叹息、感激)5.小结课文。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事物各有自己的价值,不能只凭外表去判断事物的好坏。)6.将课文与陶罐和铁罐作比较,说说这两篇课文的共同点。(两篇课文都是用一个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全面地看待事物的道理。像这样用一个故事告诉人们道理的文章,称为“寓言”。)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1.课件出示:小小辩论会。(1)出示:美丽的鹿角不重要,实用的鹿腿才是重要的。鹿角和鹿腿都很重要,它们各有各的长处。(2)学生读句子,表明自己的观点并阐述理由。(可以联系实际说
20、一说)2.教师总结:事物各有长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四、复习巩固,识字写字1.指导学生写字,课件出示会写字。2.学生自主观察字形,识记字形。3.集体交流自学成果,教师重点点拨、范写。(“鹿”注意“比”的写法)4.学生书写练习,自评、互评。教学板书7.鹿角和鹿腿鹿角 鹿腿美丽 难看险些送命 狮口逃生 各有所长 全面看问题教学反思在本课教学中,我首先有意识地让学生找出鹿对它的角和腿前后不同态度的相关句子,再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自主朗读体会鹿态度的变化,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课文。接着,我以课后习题作为一场小“辩论赛”,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联系生
21、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谈自己的理解,让学生明白好看的东西并不一定是有用的,不好看的东西并不是没有用的道理,引导学生建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价值观。8.*池子与河流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结合生活实际对池子与河流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学重难点分角色朗读课文,结合生活实际说说池子与河流的观点你更赞同哪一种。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池子与河流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互相交流:你喜欢池子还是河流?为什么?2.教师小结:从交流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喜欢河流,也有一部分同学喜欢池子。当然,池子和河流各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寓言
22、诗,看看诗中的池子和河流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板书课题)二、自主读文,学习交流1.初读寓言诗,读准字音,读通语句。2.再读寓言诗,把握重点词的意思。(课件出示)3.三读寓言诗,把你印象最深的地方画出来,思考:为什么会给你留下深刻印象?4.学生自由品读诗句。(1)课件出示:你几时才能抛开这样的生涯?池子要河流抛弃怎样的生活?(奔流不息,负载船只的生活)池子为什么提议河流抛开原有的生活?(它觉得河流的生活太累,负重太多。池子认为自己过着安逸、清闲、平静的生活。)(2)课件出示: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这个自然规律,难道你已经忘掉?河流所提到的“自然规律”指什么?(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3)课件出
23、示:我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河流为什么会受人们的尊敬?(因为河流抛弃了自身的安逸,“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所以河流受到人们的尊敬。)河流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利益?(学生自由发言,师给予评价)师过渡:池子认同河流的话吗?结果又是怎样的呢?(4)课件出示:河流的话果然应验。河流的什么话得到应验?(河流给人们带来利益,受到尊敬,光荣无比。池子被遗忘,不再有人提起。)从哪里可以看出河流的话得到应验?(课件出示相关句子)5.朗读最后一小节,联系全文的内容,谈一谈你的理解,说一说你更赞同文中池子与河流谁的观点。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1教师与学生分角色朗读,学生想象池子
24、与河流对话时的动作、神态。2小组交流:(1)池子和河流各代表生活中什么样的人?(池子代表那些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的人。河流代表那些永不满足现状,负重前进,永远创造快乐和幸福的人。)(2)读完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道理?(3)在你周围有这样的人吗?你要做怎样的人?(4)小组派代表发言,全班交流。3.教师评议并小结:人不应该荒废年华,应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社会多作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同时也告诉我们,只顾享受眼前的舒适,将来会一无所获。教学板书8.*池子与河流池子 河流贪图安逸 负重前进不思进取 创造幸福 淤塞枯干 长流不断 多作贡献增添光彩教学反思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在上课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方式,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并在交流中拓展学生的思路。学完课文后,我提出了“池子和河流各代表什么样的人?在你周围有这样的人吗?你要做怎样的人?”这一系列的问题把学生由课文引向实际生活,让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对故事发表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