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自考00235犯罪学(一)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4月自考00235犯罪学(一)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犯罪学(一)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第1页(共3页) 绝密启用前 2022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犯罪学(一)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犯罪学(一)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课程代码 00235)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1.B 2.C 3.A 4.B 5.A 6.A 7.D 8.C 9.C 10.D 11.A 12.A 13.C 14.D 15.C 16.C 17.B 18.B 19.D 20.B 21.D 22.D 23.D 24.D 25.D 26.A 27.B 28.A 29.B 30.B 二、名词解释题: :本大题共 4 小题,每
2、小题 3 分,共 12 分。 31指实施了严重的危害社会行为,依刑事法律及规定应该被采取矫正措施的人。 32道德发展论认为,儿童与青少年必须在其生理属性与身心情境互动之下,才能健全地发展其道德判断力。 否则, 如果其道德认知发展停滞, 就容易导致犯罪。 33指剥夺犯罪人参加管理国家和政治活动的权利的刑罚方法。 34指遵循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原则,运用心理矫治技术,通过个别矫治、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诊断和治疗等措施,帮助罪犯调整心态,排除心理障碍等一系列活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35.(1)从犯罪学起源上看,犯罪学和社会学从未孑然分开; (2)从研究内容
3、上看,犯罪是一种反社会行为,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犯罪学和社会学研究的共同内容和主题; (3)从研究方法上看,社会学研究方法是犯罪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或者说是主要方法。 【评分说明】答对任意 1 点得 2 分,答对任意 2 点得 4 分,答对 3 点得满分 5 分。 犯罪学(一)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第2页(共3页) 36.(1)要明确两类方法之间的关系,即定性研究方法是定量研究方法的基础; (2)要在研究中恰当地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 (3)要克服过分偏向某一种方法的不恰当做法。 【评分说明】答对任意 1 点得 2 分,答对任意 2 点得 4 分,答对 3 点得满分 5 分。 37.(1)根据精神损
4、害对象不同,分为自然人与法人的精神损害; (2)根据精神损害与犯罪行为的关联程度,分为直接和间接的精神损害; (3)根据精神损害的内容不同,分为人格的精神损害与心理健康损害。 【评分说明】答对任意 1 点得 2 分,答对任意 2 点得 4 分,答对 3 点得满分 5 分。 38.(1)不认为单一的生物或心理特征可以合适地解释所有的犯罪行为; (2)不重视犯罪的法律定义; (3)不认为生物或心理特征本身会使一个人犯罪,而认为是上述特征与环境的互动才会使犯罪发生。 【评分说明】答对任意 1 点得 2 分,答对任意 2 点得 4 分,答对 3 点得满分 5 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5、23 分。 39.(本题 11 分) (1)研究方法的区别; (3 分)古典学派用思辨的方法进行犯罪研究,而实证犯罪学派采用实证和归纳的方法进行犯罪研究; (2)犯罪原因理论的区别; (3 分)古典学派注重研究犯罪行为,主张“自由意志论” ;而实证派犯罪学重视研究犯罪人,认为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并非受其“自由意志”决定,而是受其自身的或其所在环境的因素所左右; (3)犯罪对策理论的区别; (3 分)古典学派将刑罚视为最重要的犯罪对策,认为刑罚既能惩罚犯罪,又能预防犯罪;而实证派犯罪学则认为,刑罚只是诸多犯罪对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评分说明】视论述展开情况得 0-2 分。 40.(本题 12 分
6、) (1)状况:(3 分) 刑事犯罪仍处于高发态势,但已经不再大幅度增加; 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仍然持续高发,并呈严重化态势; 群体性事件仍高发,出现新趋势; (2)规律:(5 分) 犯罪数量持续增长; 犯罪结构比以往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型犯罪不断出现; 犯罪主体发生了重大变化; 犯罪学(一)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第3页(共3页) 犯罪手段发生了重大变化; 犯罪现象的地理分格局初步形成。 【评分说明】视论述展开情况得 0-4 分。 五、材料分析题:本题 15 分。 41.(1)我国的犯罪预防体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特点:(6 分) 多主体; 多手段; 打防结合,预防为主。 (2)学校设计防范欺
7、凌方案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进行“反校园欺凌”专题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并覆盖到所有教职员工、学生及其家长。 (2 分)(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反校园欺凌”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并保证“反校园欺凌”法制宣传教育的实效性。) 建立“校园欺凌”风险排查制度,及时发现“校园欺凌”现象的苗头性问题。 (2 分) (既排查校园存在易引发的 “校园欺凌” 现象的风险因素,又要制定应对措施。) 实行“校园欺凌”现象通报制度,及时将“校园欺凌”性问题向家长、教育部门及公安机关通报。 (2 分)(学校将“校园欺凌”现象及时通报给家长、主管教育部门及公安机关,既能实现多方共治,又能实现公平正义。) 【评分说明】视分析展开情况得 0-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