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型农业发展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pdf

上传人:88****9 文档编号:22381 上传时间:2018-04-2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两型农业发展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两型农业发展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两型农业发展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两型农业发展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 第23卷 第6期 CHINAPOI嚏JLATION。RESOURCESANDENVIRONMENT V0123 No6 2013中国“两型农业” 发展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潘丹1 应瑞瑶2(1江西财经大学鄱阳湖牛态经济研究院,江西南昌330013;2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5)摘要本文运用MalmquistLuenl”rger生产率指数方法定量测度了中国19992009年30个省份的“两型农业”发展程度。并采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对影响“两型农业”发展程度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9992009年问中国“两型农业”发展程度在不新提高。但是地区问

2、“两型农业”发展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各地区“两型农业”发展程度呈现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与“两型农业”发展程度存在“U型”关系;农业结构中养殖业比重的上升、政府实施的财政支农政策和农产品价格政策、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以及工业化程度的加速对“两型农业”发展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贸易开放程度提高能够有效地提升“两型农韭”发展程度。关键词“两型农监”;MM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空间面板计量模型中图分类号 F06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3】06一0037一嘴doi:1039谚jissn10022l舛1306006经过30余年的经济改革和经济

3、转型,中国的农业经济保持了持续的高速增长,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资源与环境问题日渐突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排放已逼近承载极限。亚洲开发银行估计:中国农业资源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全国GDP的05一l,同时由于过量施肥和施用农药,中国每年约有包括农产品在内的74亿美元出口商品因绿色蹙夸而受阻H o。可见,在保持农业经济增长的同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已成为中国所面临的最重要挑战。为此,2008年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农村要基本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形成一种可持续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那么,“两型农业”的基本

4、内涵和定量评价标准究竟是什么?近些年来中国整体的“两型农业”发展程度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中国各地区“两型农业”发展程度有着怎样的分布特征?决定不同地区“两型农业”发展程度的因素有哪些?对以上问题的研究,不仅能让我们观察和把握到中国“两型农业”发展的现实状态,还能够为制定合理的公共政策促进中国“两型农业”发展提供实证依据。目前已经有部分学者开始探讨中国的“两型农业”发展问题,然而我们发现现有研究大多为思辨性成果,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局限性:其一,现有文献对“两型农业”发展程度的测度大多采用指标体系评价法,在指标选取和权重设置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从而无法客观准确

5、地评价中国“两型农业”发展程度【2;其二,现有文献对“两型农业”发展对策多为定性探讨结果,缺乏翔实的定量实证分析,从而无法对中国“两型农业”发展路径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基于上述的研究不足,本文拟开展如下几项工作:首先,借鉴Chung et a1提出的方向性距离函数方法1,在无需设定权重的基础上,采用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定量测度中国19992009年30个省份的“两型农业”发展程度;其次,在考虑农业发展空间依赖性的基础上,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制度等冈素对“两型农业”发展的影响机制、方式和可能结果,以便选择合适的公共政策促进中国

6、“两型农业1的发展。收稿日期:20121031作者简介:潘丹博士生,助讲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资源与环境、农村经济发展。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户过鼍施肥行为及污染治理政策研究”(编号:2012M52128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环境保护、食品安全与农业生产服务体系”(编号:11&ZDl5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区域生态补偿标准及空间选择研究一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编号:41261 llO)。37万方数据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6期1“两璎农业”测算方法、数据与基本结果11“两型农业”测算方法:MalmquistLuenb

7、erger生产率指数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是测量农业经济增长绩效的重要指标。传统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评估主要考核资本、劳动和土地等生产要素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然而,与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不同,“两型农业”发展模式要求地方政府在发展农业时以减少农业资源消耗、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为核心,最大限度地节约农业投入生产要素和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外部负效应,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传统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评价方式无法反映出中国“两型农业”发展状况。借鉴庞瑞芝等的思路,本文将在传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评价框架基础上,引入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要素【4】,采用Chung et a1提

8、出的方向性距离函数方法对中国19992009年30个省份的“两型农业”发展状况进行定最测度。假设各省份农业部门使用种投入X=(算I一,髫。)础,生产M种“期望”产出Y=(Yl,Y。)E尺:和,种“非期望”产出U=(Ml一,比,)破,则在每一个时期t=l,r,第k=l,K个省份的投入产出向量为(戈“,yt,11,。)。据此,“两型农业”下的方向性距离函数町以定义为:Do(X“F,YF,“t kg,一g。)=sup口:(yI-,u“r)+届g(xm) (1)式中g=(g,一g。)为产出扩张的方向向量,反映了人们对“期望”产出和“非期单”产出的不同偏好;卢衡量的就是“期望”产出Y增加和“非期望”产出

9、U缩减的最大可能数量,可通过线性规划方法求解得到。y农林1g=( 放茸图l “两型农业”模型下的生产可能性边界Fig1 Production-possibility frontier under“two-type agriculture如图l所示,方向性距离函数通过设定期肇产出增加、非期攀产出减少的方向,将生产率分析与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中,测度了在给定方向向量g、投入x和生产可能性集合P(x)的结构下,期望产出扩大和非期单产出缩减的可能性大小,其既考虑r资源投入约束,又考虑了环境污染影响,足测算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工具。依据(1)式获得方向性距离函数值,借鉴Chu

10、ng et a1提出的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就可以测算“两型农业”发展程度,如下式所示:ML:”=【高等搿岛尚1+配1(戈,yt;y。一u)1” 再帮可歹而J 式中,M【指数即为“两型农业”发展程度,其值大于(小于)1分别表示“两型农业”发展程度增长(下降)。12测算数据指标本文采用19992009年中国大陆30个省份(西藏数据不全,不在分析范围之内)的面板数据。由于“两型农业”的核心指向足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农业经济增长模式,因此本文在选择投入产出变量时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选取的指标主要包括:资源消耗指标:土地投入,以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和水产养殖面积之和计算;化肥投

11、入,指本年内实际用于农业生产的化肥数量(折纯量),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劳动投入,以乡村年底农林牧渔从业人员数计算;役畜投入,以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底拥有役畜头数计算;机械投入,以农业机械总动力计算;水资源投入,以农业用水总量表示;农业产出变量为各地区1999年不变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业环境污染变量是作者参照梁流涛等采用清单分析方法计算得到。,具体计算公式为:E=ZEU,p(1一碾)C,其中E为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主要包括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和总磷(TP)三类;EU。为单元i指标统计数p。、田。和C。分别为单元i污染物的产污强度系数、利用效率系数和污染物排放系数。进

12、一步,根据GB38382002中的类水质标准(S)计算农业面源污染等标排放量El=ES,其中COD、TN、TP污染物排放评价标准分别为20mgL、lmrL和02mgL。这里的非期望产出是指我们不需要的产出,如环境污染等有屿文献也将其称为非合意产出、坏产出。起始年份为1999年的主要原因是:1999年才开始有分省农村水资源使用量的统计。38谧万方数据潘丹等:中国“两型农业”发展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3“两型农业”测算结果分析使用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法,测算了19992009年中国30个省份的“两型农业”发展程度,测算结果表明:19992009年间中国“两型农业”发展程

13、度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由1999年的I006增加到2009年的1056,然而各省份之间的“两型农业”发展程度存在很大差异(见表1)。19992009年间,中国“两型农业”发展程度排名前五位的省份依次为北京(1156 7)、上海(1117 4)、海南(1068 5)、浙江(105l 7)以及江苏(1051 6),后五位依次为陕西(1007 5)、内蒙古(1005 7)、新疆(0998 4)、青海(0989 7)以及贵州(0978 6)。可见,“两型农业”发展状况较好的地区大多位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两型农业”发展状况相对落后。这说明,目前中国东部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

14、保护,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较为持续,而中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应注重农业经济效益和资源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表1 19992009年中国各地区“两型农业”发展程度均值Tab1 “Twotype agriculture”development of 30 provincesin China during 1 9992009两型农业 两型农业 两型农业 两型农业发展程度 发展程度 发展程度 发展程度省份 。Two 省份 。Two 省份 “Two 省份 。TwoProvince type Province -type Province lype Province -typeagncuhure”

15、 agriculture” agriculture” agriculture”Score 解。佗sco糟$core2“两型农业”空问相关性的检验每个地区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与其他地区会存在经济以及社会上的往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农业市场体系的日趋完善和区域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空间溢出效应在农业经济发展中不能忽略,因为例如地区间贸易、劳动力流动、技术和知识扩散都会使农业发展存在空间上的依赖性。因此,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试图采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在充分考虑地区农业发展空间效应的基础上。对中国“两型农业”发展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的基本思路为:首先采用Moran指数法检验中国各地区“

16、两型农业”发展程度是否存在空间自相关性;如果存在空间自相关性,则建立空间计量模型进行“两型农业”发展程度影响凼素的空间估计。21全局搴间自相关检验结果空间相关性常用的检验方法是Morans I指数,其具体又可以分为全局空间相天性指标(Global Morans I)和局部空间相关性指标(LDcal Morans I)两种。全局空间白相关可以从整体上测度中国“两型农业”发展程度的总体关联与差异程度,其测度模型为旧1:n 一 一l 三蓦W。(一Y)(一Y)Morans,=了一型盟-=二一(3)王三 王乏(Ky)2n一o一 1。o式中,K、表示i省份和,省份的“两型农业”值,l,为各省份“两型农业”

17、的平均值,l为地区数量,耽为空间权重矩阵,可以采用相邻性指标或距离指标来表示,本文采用相邻性空问权重矩阵,即如果省份i和省份歹相邻,则睨为l,否则为0。Morans I指数的取值范围为一1,1,大于0表示空间正相关,小于O表明空问负相关,等于0表示空间不相关。用z统计量可以检验全局Morans I指数的显著性。根据公式(3)利用GeoDa软件计算了19992009年各地区“两型农业”发展情况的全局空间自相关系数及其显著性,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发现,“两型农业”发展程度的Morans I指数均为正值,且除个别年份外(2002年)都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这表明中国各地区“两型农业”发展程度呈现出显

18、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即“两型农业”水平较高的地区其周边省份“两型农业”水平也高,反之亦然。22局部宅问自相关检验结果全局Morans I指数能够表明中国地区“两型农业”发展程度总体上具有空间集聚特征,但不能反映各地区的空间集聚情况,还需要进行局部空间相关性分析。局部空间相关性通常使用Moran散点图和局部Morans I统计量(例如LISA)来表示。Moran散点图以每个地区观察值的东部地区包括河北、北京、天津、广东、江苏、辽宁、山东、上海、浙江、福建、海南8省3市;中部地区包括安徽、河南、黑龙江、吉林、湖北、湖南、江西、内蒙古以及山西9省;西部地区包括广西、贵州、云南、四川、重庆、宁夏、青海

19、、甘肃、陕西以及新疆9省l市。39蛰万方数据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6期表2“两型农业”发展程度的全局Morans I指数及其显著性Tab2 Global Morans I and its significance of“two-typeagriculture”development馨M删s-叫ue警s”山年份Year M。rans iP-山注:P值是基于9999次多序列Mental Carlo模拟随机排列方法(9999 Random Permutations)获得。离差为横坐标,以其空间滞后值为纵坐标,将整个空间划40_HighHighHighLow圆LOWHigh皿皿LowLow口不

20、显著句妙。浸歹。秀气:咖”分为四个象限,定性地区分出每个地区与其周边地区经济间的相互关系。其中第1象限(HH)、第1II象限(LL)代表正的空间相关性,表明相近观察值的空间聚集;第1I象限(LH)、第1V象限(HL)代表负的空间相关性,表明不同观测值的空间集聚。局部Morans I统计量除了具有Moran散点图的功能之外,还可以定量地获知区域关联的具体程度和显著性,其计算公式为:一 一(KY)王既(巧一Y)Moran5厶=-生三二(4)(匕一y)2屁局部Morans I指数为正表明该空间单元与邻近单元的观测值相似,为负则说明该空间单元与邻近单元的观测值不相似。Moran散点图结果表明,“两型农

21、业”发展程度在中国的省份分布中存在着两个正向的空间集聚类型:一个是删lHigh1iigfiIHighLowLowIligh咖LowLow不显著_HighHHighL团LowItigh圆LowLow口不显著图2 中国主要年份各省“两型农业”发展程度的LISA集聚图Fig2 LISA cluster of“twotypeagriculture”development in China蹋,蠢 !jj:;刭整霉,一一,淦,曲曲mm显“F一圆唧口筋拟、。万方数据潘丹等:中国“两型农业”发展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高一高集聚(HH)地区,即本身的“两型农业”发展程度较高,相邻省份的“两型农业”发展程度也较高的

22、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都地区,如江苏、上海、北京、浙江、福建等省份。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农业制度刨瓶和农业技术推J“活动较为活跃,农民文化素质较高,从而导致区域之间的合作交流较为顺畅,农业技术知识的扩散和溢出也更为容易,形成一个较为明显的高“两型农业”发展程度空间集聚区域;另一类是低一低集聚(LL)地区,即本身的“两型农业”发展程度较低,相邻省份的“两型农业”发展程度也较低的地区,这一类型的省份数量较多,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地区,如青海、新疆、甘肃、宁夏、贵州、云南等省份,这表明中国西部地区呈现出低“两型农业”发展程度的趋同性,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伴随着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和大量的资源消耗代价,

23、是全国“两型农业”发展的“低洼中心”。为进一步挖掘中国“两型农业”发展变化与分布特征,本文将Moran散点图与LISA显著性水平相结合,借助AwGIS软件绘制出中国“两型农业”发展程度的LISA集聚图(图2)。图形显示:1999年,中国有8个地区表现出显著的LISA集聚,其中辽宁、上海和江苏三个地区表现为高一高聚集类型,安徽和河北表现为低一高聚集类型,青海和新疆表现为低一低聚集类型,四川则呈现出高一低聚集。2002年,LISA显著的地区有11个,分别为:高一高聚集类型的江苏、上海、福建和广东;低一高聚集类型的安徽、江西和河北;低一低聚集类型的青海、新疆、甘肃和宁夏。2006年,江苏、上海、山东

24、以及浙江表现为高一高聚集类型,安徽表现为低一高聚集类型,青海、新疆、甘肃和宁夏为低一低聚集类型。2009年,LISA显著地区有11个,分别为:高一高聚集类型的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和福建;低一高聚集类型的安徽;低一低聚集类型的青海、新疆以及高一低聚集类型的四川。可以看出。中国“两型农业”发展程度的空间集聚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一高聚集、西部地区低一低聚集以及中部地区低一高聚集或高一低聚集的现象。3“两型农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空问面板计量模型分析31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基本设置本文采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对中国“两型农业”发展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该模型改变了传统计量经济学数据无关联和匀质性的假定,将空间

25、结构权重纳入分析模型中,刻画出空间地理因素对“两型农业”发展程度的影响。根据空间效应体现方法的不同,空间面板模型可分为空间面板自回归模型(SAR panel)和空间面板误差模型(SEM panel)两种J。空间面板自同归模型通过自回归项来探讨空间“溢出效应”。如果各地区的“两型农业”发展程度不仅受本地区各种冈素的影响,而且还可能受邻近地区“两型农业”发展程度的影响,则这种效应可以很好地纳入该模型。空间面板自同1模型可以表述为:yh=p形,+x。卢+肛n (5)式中匕是地区i在时期t的“两型农业”发展程度;冠为nk的外乍解释变蜃矩阵;W是7,7,阶的空间权重矩阵;喊是因变最的空间自回归项;心是随

26、机误差项向量;p是空间自回归系数,度量了邻近区域“两型农业”发展程度的空间外部溢出效应,若P显著,则表明地区间“两型农业”发展存在空间依赖。空间面板误差模型通过扰动误差项来体现空间依赖作用,其度量了邻近地区“两型农业”发展的误差冲击对本地区“两型农业”发展的影响程度。具体模型为:L=X+地p。=A僻缸。+8 (6)式中入是回归残差的宅间自回归系数,度量样本观察值的误差项对区域“两型农业”发展空间误差溢出效应。32变量选择对于影响地区“两型农业”发展程度的因素,本文主要选取:农村居民收入水平(Income)。用不变价格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对数表示。人均纯收入对数的平方也包含在回归方程中,以考察“

27、两型农业”发展程度与人均收入之间是否呈现出“U型”关系;农、Ik产业结构调整。张红宇的研究指出,农业产业结构可分为农业(含农、林、牧、副、渔)结构(A鲥str)和种植业结构(Planstr)两个层面旧j。因此,本文分别用畜禽水产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霞(农业结构调整)、粮食播种面积与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比例(种植业结构调整)来表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支持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支农政策(Finanp)和农业价格政策(Pricep)。本文用各地政府财政支农支出占该地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来衡量财政支农政策,用农产品价格指数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之比来衡量农业价格政策;城乡收入差距(Inequal)。用城镇人

28、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之比来度黾该变量;工业发展程度(Industry)。用工业总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莺来衡量;对外开放水平(Open)。用各地区进出口总额与各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来表示;农村人力资本(Hcapital)。参照李谷成的研究一。,根据公式h(心)=矿。将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转化为农村人力资本量;政府资源环境管制41万方数据彰强唧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6期注:采用Matlab软件测箅得到。、”、分别表尔变量在10、5、l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政策(Regulate)。用各地区污染治理项目本年完成投资额与当年该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来量化该变量。33实i正分析结果在进行空间面

29、板实证分析之前需要进行Hausman检验,Matlab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水平七,“两型农业”发展程度影响因素的空间面板自回归模型和空间面板误差模型均支持同定效应模型。另外,对于空间面板自回归模型还足宅间面板误差模型的选择,按照Anselin等的判别准则,根据两个拉格朗日乘子及其稳健形式检验结果,本文选择空间面板自回归模型进行分析。表3给出了邻接权重矩阵下中国19992009年地区“两型农业”发展程度影响因素的估计结果。从调整后的R2统计量来看,模型IIV均具有较好的拟合度,空间计量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体现中国“两型农业”发展程度的影响因素。从模璎中解释变量系数的估计结果来看,四种模型中,模

30、型II,即空间固定效应模型中各解释变量系数基本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明显优于模型I、III、IV,同时模型II的A1C和SC值也明显低于模型I、III、IV,这说明模型II总体上优于模型I、III、IV。因此,本文后续的研究结果解释主要基于模型lI进行讨论。研究42的主要结论有:(1)地理因素对中国“两型农业”发展程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征地理因素的空间相关系数P对“两型农业”发展程度的影响系数为0019 l并通过了5的显著性概率检验。这充分说明邻近地区间的“两型农业”发展程度存在着空间依赖性,一个地区的“两型农业”发展程度不仅受到自身的农业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在一定

31、程度上还依赖于与之具有相似空间特征的邻近地区的“两型农业”发展程度,地区间“两型农业”发展程度存在着相互间的正向影响。近年来,随着中国农业市场体系的日趋完善和区域开放程度的扩大,农业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性越来越大,农业生产单元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产生相邻地区“两型农业”发展程度相互依赖的现象。(2)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与“两型农业”发展程度存在着“u型”的二次关系。经济理论和实践经验表明: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改进以及农业资源利用方式均与农村居民收人水平密切相关。当居民收入水平较低时,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人们会更加追求产出与收入的增长而忽视对资源环境的

32、保护,对农业中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万方数据潘丹等:中国“两型农业”发展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等)消耗和生产投入要素(农药、化肥等)的需求将会增加,从而导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农业环境的破坏,“两型农业”发展程度较低;当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时,消费结构变动和公众观念的改变将会促使社会采取。,持续的方式利用与分配自然资源,农业增长更加依赖于先进的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在农业产出增加的同时,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反而会降低,“两型农业”发展程度逐步提高。1。回归结果显示:当农村居民人均收入高于18 724元之后,中国“两型农业”发展程度町能出现上升趋势。然而,虽然估计结果支持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与“两型农业”

33、发展程度之间存在“u型”关系,但就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分布情况来看(201 1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收人为6 977元),中国仍然处于“U型”曲线的左半段,“两型农业”发展程度仍有可能随着农村居比收入水平的提高而进一步降低。(3)农业结构中养殖业比重上升、政府实施财政支农政策和农产品价格政策、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以及工业化程度的加速会降低“丽型农业”发展程度。2010年第一次中国污染普查公报显示,畜禽养殖业已经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农业结构中畜禽水产养殖业比晕的卜升将加重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加强对畜禽养殖污染的处理力度,降低畜禽养殖业的环境污染将是中国“两型农业”发展中所必须面对的挑战

34、;农村财政支农政策和农产品价格政策通过政府的直接或间接补贴,在促进农、发展的同时也会扭曲产品和要素的市场价格,从而对农民的生产行为(如自然资源利用方式、农业生产结构选择、农业化学要素投入结构与数量等)产生影响,导致自然资源的不合理使用和环境破坏”。;在非农就业机会缺乏的情况下,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将会迫使农民通过密集使用各种化学要素(如农药、化肥等)来提高单位面积农业产最以获得更高的农业收入,这势必会加剧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因此,有效缓解和抑制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不仅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团结,对实现农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快速的工业化发展要求农业部门不断地扩大产出来满足工业生产

35、和人们生活的需要,在自然资源的约束下,农业部门只有通过增加化学要素的施用鼍来达到扩大产出的目的,这无疑会加大对环境的破坏。另外,工业化的发展也促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农民非农化,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纷纷离乡进城务工,导致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妇女和老人,受教育、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束缚,这部分人群往往倾向于多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要素来提高农业产出。因此,政府在推动工业化发展的同时,有必要通过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加强农民培训等措施来保障农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4)贸易开放程度的提高能够有效地提升“两型农业”发展程度,而政府的资源环境管制政策对“两型农业”发展没有显著影响。随着消费者对环境和健康问

36、题的日益重视。许多国家对农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化肥、农药残留标准等),这促使各国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管制政策减少农用化学要素的施用,也促使各冈采用更加先进的农业化学投入品生产流程与工艺来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从而使得对外贸易程度和“两型农业”发展程度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政府资源环境管制政策对“两型农业”发展的影响为正fEl是不显著。可能的原因在于目前中国农业领域资源环境管制法律体系不健令,管理体制较不完善,从而造成政府的资源环境管制政策对“两型农业”发展没有发挥实质的作用。因此,逐步完善农业资源环境政策体制。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是保证中国农业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

37、、提高中国“两型农业”发展程度的有效途径。4主要结论与启示由于“两型农业”包含的内容及范畴存在着价值判断,现有对“两型农业”的研究多为定性思辨件成果。本文运用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方法定量测度了中国19992009年30个省份的“两型农业”发展程度,并采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对影响“两型农业”发展程度的因素进行_r实证研究。研究的莺要结论及启示有:(1)19992009年问中国总体层面“两型农业”发展程度在不断提高,但是各地区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东部地区“两型农业”发展程度高于中西部地区。因此。中国中西部地区应注重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农业经济效益和资源环境效益的协

38、调发展。(2)各地区“两型农业”发展程度呈现出明显的空间正相关关系,尤其是低水平地区之间的窄问相关,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形成了高“两型农业”发展程度和低“两利农业”发展程度区且显著性较强。这表明要提高中国的整体“两型农业”发展程度,关键在于大幅提高西部地区“两型农业”发展水平,缩小东、西部问的“两型农业”发展差距。(3)空间地理冈素对中国地区“两型农业”发展程度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对于农业经济的长远发展而言,相邻地区应加强跨区域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加快农业技术知识的扩散与溢出,提高落后地区的“两型农业”发展程度。(4)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与“两型农业”发展程度存在“u型”关系。现阶段中国仍

39、然处于“u型”曲线的左半段,“两型农业”发展程度仍有可能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而进一步降低这要求中国在追求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关注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努力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农业”发展模式。43譬万方数据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6期(5)农业结构中养殖业比重上升、政府实施财政支农政策和农产品价格政策、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以及工业化程度的加速对“两型农业”发展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贸易开放程度的提高能够有效地提升“两型农业”发展程度。因此,加强对畜禽养殖业污染的处理力度、改革财政支农政策和农产品价格政策、有效缓解和抑制城乡收人差距的扩大、加强农民培训、提高贸易开

40、放程度等措施将有利于中国农业实现资源、环境与农业经济协调有序发展。(编辑:常 勇)参考文献(Rderenees)1饶静,许翔宇,纪晓婷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发生机制和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问腰,2011。(8):8187Rao Jing,XuXiangyu,Ji XiantingStatus,Forming Mechanism and ControlMethod of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in ChinaJ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2011,(8):8l一872彭艺,贺正楚,翟欢欢“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

41、评价模型及评价指标J经济地理,2010,30(5):819822Peng Yi,HeZhengchu,Zhai HuanhuanStudy on Evaluation Indices System ofResourceConser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A鲥ellltural ProductionSetupJEconomic Geography,2010,30(5):8198223Chang Y H,Fare R,Grosskopf SProductivity and UndesirableOutputs:A Directional Distance Fun

42、ction ApproachJJoumal ofEnvironmental Management,1997,5 1(3):2292404庞瑞芝,李鹏,路永刚转型期间我国新型工业化增长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新型工业化”生产力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1,(4):“一73Pang Ruizhi,Li Peng,LuoYonggang Study on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GrowthPerformance and Its Factors during the Transitional Period:Based on“New-type”Industrializa

43、tio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JChinaIndustrial Economics,201 I,(4):64735梁流涛,冯淑怡,曲福田农业面源污染形成机制:理论与实证J中国人El-资源与环境,2010。20(4):7480Dang uutao,Feng Shuyi,Qu FutianForming Mechanism of Agricultural NonPointSource Pollution: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tudyJChina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0,20

44、(4):74806郑长德,刘帅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5):8086zlle唱0l蛐四de,LiushuaiEmpirical Research of Carbon Emission and E【删fIlic Growth inChina Based an the Spatial Econanttric AnalysisJChina P0幽,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1,21(5):80一铂7Anselin L,R Florax,sJ ReyAdvanced in Spatial Econ蒯cs:Method

45、ology。Tools and ApplicationsMBerlin,Springer Veals,20048张红宇农业结构调整与国民经济发展J管理世界,2000,(5):153162Zhang HongyuA硝cultural Structure Adjustmemand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JMmmgement World,2000,(5):1531629李谷成人力资本与中国区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DEA视角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9,35(8):115128uGuchengHuman Capital and TFP Growth of Reg

46、io,lal倒删lt哦inChina: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J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2009,35(8):11512810张锋,胡浩,张晖江苏省农业面源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 证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8):80一嬲弛Feng,Hu Hao,Zhang HuiThe Positive An岫Oll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Aculture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andEconomic Growth of J

47、iangsu Province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0,20(8):8085Evaluation of“Twotype Agriculture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PAN Danl YING Ruiya02(1Institute of Poyang lake Ecoeconomics,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Economics,Nanehang Jiangxi 330013,China;2College of Eco

48、nomics and Management,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 Jiangsu 210095,China)Ahtraa Applying MalmquistLuenberger index methodthis paper measured the“two-type agriculturedevelopment of Chinas 30provinces from 1999 to 2009 and investigate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using spatial panel modelThe main results are as foHows:thedegree of“twotype agriculture”development has been improved notabley from 1999 t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农业期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