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适应性研究进展.pdf

上传人:88****9 文档编号:22106 上传时间:2018-04-2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适应性研究进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适应性研究进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适应性研究进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适应性研究进展.pdf(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47卷第2期2017年3月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V0147 NO2Mar2017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适应性研究进展翟石艳12,秦耀辰H,宋根鑫1(1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开封475004; 2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41)摘要:农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从适应性概念演变,农业适应性影响因素,适应性措施,适应性评估,适应性政策形成框架等多个方面,对农业适应性的研

2、究内容和方法进行系统地梳理,并对相关模型进行归类和重点阐述梳理发现,农业适应性研究,理论上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逐步形成了农业适应性政策框架体系和农业适应性科学雏形;在方法上,既包含简单的定性定量分析,也存在复杂的集成评估模型;空间尺度涉及全球,地区,国家,地方和个人基于此,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出发,修订了农业适应性科学的研究框架,提出了未来农业适应性研究的方向,包括:形成农业适应性科学,构建农业适应性的方法论体系,展开农业适应性决策行为的研究和拓展农业适应性评估方法关键词:气候变化;农业适应性;适应性科学;研究进展;模型方法中图分类号:P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4978(20

3、17)02一0127一lOProgresses of Agricultural Adaptation Research under Climate Change7HAI Shiyanl一QIN Yaochen“,SONG Genxinl(1Laboratory of Geospatial Technologyor the Middle and Lower Yellow River Regi071sC0tlege of Environmentand PlanningHena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for Coordinating Industrializ

4、ation,Urbanization andModernization in Center Econom甜ZoneHenan University,Henan Kaifeng 475004,China;2KeyLaboratory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East China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1,China)Abstract:Under the influence of climate change,the research about agricultu

5、ral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hasbeen one of the hot topics in the worldIn this study,we focus 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agricultural adaptationscience,especially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limate change and agriculture developmentThe study discusses thedefinition,influence factors,adaptation m

6、easures and assessment,adaptive policy framework and science aboutagricultural adaptationMoreover,we also introduce and discuss various models about the agriculture adaptationresearchesAccording tO the review of former studies,we find that most of the agricultural adaptation researches arebased on t

7、he theor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nd there has been an useful agricultural adaptive policy frameworkand the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has been initially establishedThere are several methods tO focus on resolving theagricultural adaptation problems,which include qualitative analysis,quantitative co

8、mputation and complexintegration evaluation modelThe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adaptation may involve several different scales,changingfrom the personal scale,local space scale,national scale,regional scale,and finally up to the global scaleDue tOthe incompleteness,multidiscipline,and the diversity o

9、f participant of the agricultural adaption research system,itSsuggested that the study of agriculture adaptation should comprehensively draw the advantages of other disciplines收稿日期:2016-02 22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973计划:2012CB9558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01149);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资助项目(KI,GIS2014A03);中国搏士后科学基

10、金第57批面上资助项目(2015M570626);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资助项目(16IRTSTHN012)作者简介:翟石艳(1983一),女,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气候变化对农业农户的影响、计算机实验人文地理学和空间行为决策*通信作者,Email:qinychenueducn万方数据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 7年,第47卷第2期(such as ecology,geography,economics,soci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and also reference study methodsfrom these muItidisci

11、plinary,by using the survey data of micro scale and nlacro scale,and also on the basis ofinformation lecbnology and tDodern space cognitive behavioral technology,finally tO construe!the theory andmethod system of agricultural adaptation scienceFinally,we put forward the future agriculture adaptation

12、 researchtopic,including form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daptability,building agricultural adaptive methodology system,andexpanding research on agricultural adaptive decisionmaking behavior and developing adapt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of agricultureKey words:climate change;agricuhural adaptation:adapt

13、ation science;research progress;model0 引言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农业部门对气候条件变化最为敏感,也是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最为脆弱的部门,其受到平均气温升高、降水减少和日益严重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比如干旱,暴雨和冰雹等)的影响E-2农业系统的稳定和服务功能的健康发挥不仅可以确保粮食安全,而且对于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气候变化对农业的不利影响因此,农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问题成为目前学术界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农业适应性涉及到经济、社会、资源、技术和科学诸要素,需要生态学、地理学

14、、经济学、社会学和环境学等多学科共同关注和交叉研究其中,农业适应性政策制定和实施涵盖发展中国家1刁和发达国家一”12,且具有多空间维度(涉及全球、地区、国家、地方和个人多个空间维度)和多参与主体(科学家、研究者、政府管理者和农民等)的特点国外学者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从农业适应性概念形成,政策框架制定到农业适应性科学进行理论探讨,并对农业适应性措施制定、评估和应用等实践领域进行了探索目前,国内关于农业适应性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大多数学者多关注于适应性决策影响因素判定和分区域农业适应性梳理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为此,本文系统回顾和总结了适应性概念演变和国内外农业适应性主要研究内容,重点梳理和比较了农

15、业适应性评估的模型框架,并最终修订了该研究框架,对农业适应性科学研究的理论方向和方法思路提出了研究建议并结合我国农业适应性研究的现状,指出了我国农业适应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1农业适应性概念目前,“适应性”为气候变化领域的热点词汇该词最早起源于自然科学,广义上,“适应性”是指组织或系统中形成某种基因或行为特征以应对环境变化,增强其生存和繁殖能力E21_2 3人文系统中,Julian Steward最早用“文化适应性”来描述文化对自然环境的适应10Brien和Holland2刊定义了文化领域的“适应性进程”,即人们采取新的和改进的方法应对文化环境随后,Denevan阳认为“文化适应性”

16、是人口,经济和组织发生变化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社会研究者则从行为和技术创新的视角对适应性加以理解,认为能够快速随社会变化而调整的文化通常被认为具有高的“适应能力(adaptability)”政治生态学领域所谓的“适应性”,则是指与政治,社会权利,资源利用和全球经济相关的风险管理适应性一”气候变化领域,对适应性的关注是随着对气候变化问题本身认识的增加才出现的IPCC281第一次评估报告并没有讨论适应性的问题,仅关注于减缓气候变化的研究和政策IPCC第二次评估报告简单讨论与技术相关的“适应性选择(options for adaptation)”L2之后,“适应性的决定因素(determinants

17、 of adaptation)”在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中得到详细的阐述,包括经济资源、技术、信息、设施、组织和公平等因素同时,评估报告明确定义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是指“生态,社会,或者经济系统的调整,应对已存在及未来气候刺激和效应影响包含进程,实践和结构变化,减缓潜在的损失,或者从气候变化相关的机遇中获利,强调调整和改革的结合”。IPCC口如第四次评估报告认为“适应性”是指“应对已经存在或者预期发生的气候突变或者效应,减少其损害或者利用其机会,自然或者人为系统做出的调整识别各种类型适用性,包括预期的,自发的和规划的适应性”2014年,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并没有对适应性给予新的定义,而是进一

18、步明确阐述了适应性需求m、评估方法D 3|、规划执行3 3|、适应性经济r3“以及未来的潜力和限制3孔。基于IPCC三次评估报告对适应性问题的阐述,不同学者结合本国实际对农业适应性概念做了进一步万方数据翟石艳等: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适应性研究进展 129的阐释蔡运龙等口6认为,农业的“适应”问题可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是,面临气候条件变化时,讨论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问题时,要考虑农民和农村社区自觉调整他们的生产实践,即“自发”的适应策略其次是,在面临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减产或者新机会时,也应考虑政府和相关决策机构采取“有计划”的适应策略许吟隆等口73认为,“农业适应性”是对气候变化基本变化趋势、气候波动

19、适应和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生态后果和社会经济结构改变及贸易格局改变的适应综上,本文认为“农业适应性”,即在农业领域,采用“自上而下”政策支持和“自下而上”自发适应相结合的方法,应对已经存在或者预期发生的气候突变,减弱其对农业的损害,且利用其机会2主要研究内容21农户适应性决策影响因素农户是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其所采取的适应性措施可以减缓气候变化对农业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了解农户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发现和评估影响农户适应性措施的决定性因素,对于制定目标明确的适应性政策十分重要E38“学术界,多基于大规模实地调研的方式获取数据,进而采用定量方法研究此问题比如,国外,Deressa等卧采用MNI。模型研

20、究了埃塞俄比亚农民适应战略的影响因素,发现受教育水平,年龄,收入,信贷,气候信息了解程度,社会资本,温度均影响农民适应战略的选择Wheeler等H钊认为,对气候变化持肯定态度的农民更倾向于规划未来的适应性战略国内,Huang等3_“1和Wang等n习基于大规模问卷调查数据,发现,家庭收入不足、社会关系微弱和政府支持缺乏是限制农民采取适应性措施的主要因素同时,吕亚荣等H61基于山东德州296位农户的调研资料,发现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收入、养殖业收入是影响农户适应性决策的重要因素文献回顾表明,影响农户适应性决策的因素可分为三类:农户Ih身的属性特征(对气候变化认知、家庭规模、收入构成、受教育

21、水平、社会关系、土地拥有量、种植类型规模等);社会因素(比如:政府农业保险政策、法律法规、资金支持项目、气候变化信息、宣传教育等);自然因素(比如:土壤类型、地形地貌、气温、降水、极端天气事件等)22农业适应性措施尽管各种农业适应性措施的效果优劣存在争议,然而面对极端天气事件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各个利益主体(政府、企业和农户)从多层次,多角度采取的适应性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目前,国外农户适应性措施包括,以政府为主导的政策技术适应_7“,比如技术支持、资助项目和保险;以农户为主体的自发适应5”5,比如农业生产实践调整和农业贸易其中,政府资助项目和保险包含农业补贴和农业保险项目直

22、接的农业补贴支持,只能短暂的缓解气候变化对农户的影响。所以,Belliveau等H 7认为政府的资金必须投向更多的农业教育、科研和技术发展,以提高农户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以确保未来农业产量稳定而农业生产实践调整则是在政府和企业政策的影响下,农户个体的决策行为,涉及生产活动调整(种植日期变更,轮作模式改变,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劳动力投入量改变,化肥、杀虫剂使用强度,蓄水和排水设施构建),以及水资源管理设施改善与国外类似,国内的农业适应性措施主要集中在6个方面1-5 4:(1)改善农业生态环境;(2)改进作物栽培和养殖管理技术;(3)种植结构调整;(4)气象灾害防御;(5)农业生物灾害防控技术;(6

23、)采用新的农业技术。其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包括治理水土流失,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土壤侵蚀和干旱继续恶化趋势气候变化造成作物的物候期改变,北方春播期和南方早稻播种期普遍提前在西北地区,通过改进作物栽培技术,比如,推广地膜技术来减少干旱、低温灾害威胁减少气候变化所引起的水温升高所造成泛塘死鱼问题,可采用改善淡水养殖技术,推广增氧机方式来解决而种植结构的调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种植制度调整(LI:女H复种指数改变),二是作物布局调整(比如冬小麦种植北界北移西扩)和品种布局调整(Ll:女n耐旱节水品种推广)气象灾害防御指大中型灌区节水设施续建和改造,以及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农业生物灾害防控,主要指高效低毒

24、农药和生物防治技术的使用为了适应气候变化,减少其对作物和环境的不利影响,需要采用新的农业技术,比如保护性耕作技术促进降水高效利用,改善灌溉系统和技术(滴灌、喷灌、管道灌溉提高水资源效率,改革灌溉制度,施行定额灌溉,关键期灌溉),开发节水高效种植模式和配套节水栽培技术;新建或修葺已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等另外,我国国土辽阔,水热条件差异显著,自北向南包含多个不同的气候区和农区王雅琼等E5朝分区域综述中国适应对策和措施,比如,东北平原山区,应该采取扩大复种范围、调整万方数据130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 7年,第47卷第2期作物结构、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推广施肥技术西北于旱区则应建立以节水为

25、中心的农业体系然而,国内的农业适应性基本上以农户为主的白发适应为主我国目前颁布的农业适应性的方针政策多属于宏观层面上的指导,与现实农户生产实践经营活动还存在一定的差距。23农业适应性评估面对气候变化对农业所造成的影响,世界各国已经采取了多种农业适应措施然而,适应措施的效果如何,怎样对其效果进行评估,则显得十分重要文献回顾表明,早期,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的研究并没有考虑适应性随着适应性对减缓气候变化重要性的突显,其才逐步被作为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的重要方面H卜”5 6I研究表明,评估方法分为两类:一是基于作物产量模型评估,比如PIKI。PJmLMAGPIE模型、MCWIA(Anew processbas

26、ed model tO capture the CropWeather relationship over a large Ayea);另一类则是基于经济综合模型的评估,比如IAM模型在基于作物产量的农业适应性评估中,通常用来研究不同作物品种选择或者种植结构的变更的适应性效果比如,陶福禄等。5 75阳基于农作物自身的生物物理过程,借助于MCWLA模型,对比分析了采用耐高温的玉米品种和传统玉米品种下,气候变化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经济综合模型为基础的适应性评估,主要偏重于农业适应性投资”6妇的效果研究比如,灌溉设施的投资、种植日期变化,多轮种植和品种改变对于减缓气候变化影响的效果另外,就是以德国La

27、ndCaRe DSS21为代表的决策支持系统,其核心思想是将区域栅格尺度气候信息、土地利用变化、气候影响模型和社会经济边界条件相结合,形成空间上位置具体的气候影响场景,来综合评估不同气候场景下适应性方案的可行性24农业适应政策框架面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仅靠农民及其社会团体的自发适应,显然是不够的需在政府的支持下,联合多方利益主体人员以及科学家和管理者,制定有效的适应性政策适应性政策框架构建涉及7个原则,即适应性政策和措施评估;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对气候变异和极端事件的适应效果;脆弱性;考虑当前国家政策,未来活动和投资;“自底向上”或者脆弱性驱动风险评估方法;相关利益主体参与适应政策形成过程的各个阶

28、段而农业适应性政策框架在普适框架的基础上进行修改,除了关注农户尺度的微观适应,还需要考虑国家政策和农业国际政治经济变化3。Biesbroek等刈提出了气候变化适应性政策形成的关键点:(1)驱动力;(2)科学、政策和研究之间的交互协同;(3)信息互通和知识交流;(4)不同政府部门之间任务和责任的划分方法;(5)部门或者跨部门政策加入适应性考虑后的制度安排;(6)一个国家确保其适应战略被实施的方法Bizikova等朝对比分析加拿大、德国、芬兰、英国和美国的纵向和横向的农业适应性规划措施和案例,在Biesbroek等64提出的框架基础上,认为农业适应性框架应在驱动力的支撑下,由政策制定、执行、监督和

29、反馈四项构成循环过程,其中政府、企业和农户需要交互协作,并参与贯穿整个过程3 模型农业适应性研究相关模型一般聚焦两类问题,即在适应性情形下,未来气候变化仅对作物产量影响或者对农业及其他部门的综合影响与其相关的模型框架分为两类:一类是与气候变化集成评估模型(IAMs模型,Integrated assessment models)相耦合,通过特定的农业生产管理模块、农业贸易模块和其他参数对适应性予以体现;另一类则是以作物物理生长过程模型为基础,与未来气候变化场景、碳排放场景和影响评估模型相结合,形成统一的适应性评估框架31面向经济综合评估模型IAMs模型(Integrated assessment

30、 models)是一个面向经济目标的统一集成评估模型,其将气候变化、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活动相结合,通过研究经济、能源使用、温室气体和气候变化间关系,来评估能源经济系统的环境影响,气候变化经济影响和减缓的成本,进而探讨最优碳税或其他减排政策措施_6目前,国外大部分与农业适应性研究相关的模型,均采用与IAMs模型集成的方法比如,ADDICE671模型和ADWITCH模型“68 3在IAMs模型基础上,加入全球农业模块,并将其视为一个简单部门,以温度的指数函数来衡量作物损失模型中涉及的农业适应性即灌溉设施的投资Agrawala等71修改了AD-WITCH模型,将全球的农业适应性活动按照12个地理区域

31、来分析,考虑地区间气候变化影响、适应率的差异,以及农业部门流量投资适应性问题IGSMTEM EPPA模型16明是一个包括陆地生态系统模拟(Terrestrial Ecosystem万方数据翟石艳,等: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适应性研究进展Model,TEM)、经济预测和政策分析的综合性模型(the Economic Prediction and Policy Analysis,EPPA)其中,TEM模型可用来分析一般种植类型的气候适应性,比如种植日期变化,多轮种植和品种改变效果而EPPA模型和TEM模型结合,可以获得高空间分辨率的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和适应性分析结果全球气候评估模型(GCAM)=6虬将

32、全球划分为151个次级农业和土地利用区,基于动态递归方法追踪分析12种土地覆盖类型和20种作物农户基于最大化效益目标对区域土地利用进行分配农业适应性则体现在作物产量变化引起自发的作物品种和生产布局变化上述面向经济目标的综合集成评估模型一般适用于评估大空间尺度(部门、区域、国家或全球)的气候变化影响和农业适应性效果主要从适应性投资(灌溉设施、研发投资)、种植结构、种植布局和品种改变、多轮种植角度对农业适应性给予体现拍6而对于农户适应性行为,按照理性人假设,假定其按照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安排农业生产活动川上述模型的优势在于,一定程度上从不同的角度评估了适应性措施的效果而不足之处在于,其仅仅从自然或者经

33、济的角度对适应性给予考虑,没有综合考虑两者对减缓气候变化影响的效应另外,政府管理者、农业社会团体和农户是适应性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上述模型并未考虑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决策”6”IAMs模型形成和气候减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而大多数的气候适应性行为具有“自下而上”的特征因此,与IAMs模型相集成很难从部门或者区域的角度对农业适应性给予深刻的阐述和分析32面向作物生长集成框架另外一类与农业适应性相关的集成框架则是在作物生长模型的基础上形成的,主要用以模拟不同气候变化场景、碳排放场景对作物生长影响和适应性效果比如,PIKLPJmI。一MAGPIE框架中,I。PJmI,模型,以日

34、为单位,来模拟作物的生长和自适应】而MAGPIE模型,则是基于全球最小化成本函数,计算作物种植面积和位置变化EPIC模型允许通过自动调整种植、收割、耕作、施肥和灌溉时间水平,来模拟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mPredicting Ecosystem Goods And Services Using Scenarios(Pegasus)模型是关于全球尺度和单种作物(比如大豆、春小麦和玉米)生长进程的模型,考虑多种类型的适应性种植日期变化、品种选择、灌溉和化肥的使用7最小化数据建模方法(Minimum Data Model Approach,TOAMD模型)口“,为一种混合生物物理过程建模,该方法将

35、社会经济和生物物理数据与农民的土地分配,产出和生产成本数据相集成Claessens等。”。采用TOAMD模型,利用调查、实验和模拟数据,定量地研究了非洲撒哈拉以南肯尼亚两个地区农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情况分析当前和未来农业系统的特点(包括土地利用、输出、输出价格、生产成本、农场和家庭规模),比较了目前和未来气候(2030)有无适应措施,以及不同的社会场景下,农业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国内,陶福禄等”81基于农作物自身的生物物理过程,开发了适用于大尺度的、考虑气候变化对作物影响和不同适应措施应对气候变化相对潜力的作物模型MCWIA(Alew processbased model to capture th

36、e CropWeather relationship over a large Area),对比分析了采用耐高温的玉米品种和传统玉米品种下,气候变化对玉米产量的影响Yang等口41基于APSIMOzCot模型,模拟了不同气候条件下作物的生长发现,相比1961一1990年,在SRES A1B和B1隋境下,棉花的生长周期将会缩短;在SRES A2排放情境下,棉花的产量将会降低如果改变作物品种,采用具有更长生长季的棉花种子K7、ZM49,则棉花每亩的产量将会增加356千克和473千克面向作物生长集成评估框架直接用于农业适应性问题研究既有优势也存在一些不足优势在于,该类框架以作物本身的生物物理过程为出

37、发点,便于更加准确地评估作物的自适应和不同适应措施的效果不足在于,该类模型往往重视生物物理因素,如气候和土壤因素,而较少考虑田间管理因素558。卜7“由于区域间作物生长环境和田间管理制度的差异,将面向作物生长的模型用于评估大尺度情形下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和不同适应性措施的潜力,很难给予准确的解释。”一4农业适应性科学农业适应气候变化是国际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同时也是一个全新的交叉学科,需要通过构建农业适应性科学,来明确农业适应性研究目标、步骤、主体,揭示适应的科学机理,使得适应性更加明确和高效适应性科学是识别评估威胁、风险的不确定性和机会的过程,该过程所产生的信息、知识和见解,对分析系统中的万

38、方数据1 32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 7年,第47卷第2期影响变化是必须的,进而可提高系统的适应能力和性能口“另外,适应性科学是可持续发展科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此,其理论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科学,以协调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研究的焦点和难点7 7】本文认为农业适应性科学是指识别和评估未来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及其对农业的影响,以可持续适应思想为指导,在多利益主体(农户、农业团体、政府等)的参与下完成农业适应性的成本效益评估,最终利用气候变化的机会,提高农业系统的适应能力本文在可持续适应理念7引和Meinke等H 6的一般适应性科学框架的基础上,构建农 一j,汕I IILJ娩

39、I业适应性一技术框架(见图1)该框架围绕气候变化不确定性、气候变化对作物生产、农户生计的影响以及农业适应性成本效益评估问 I;粼撕秽多学科、引峨,襞毪:!:_i舞题展开,突出强调了农业适应性问题的研究需 。:篙篡缱。t冀竺零熬,要在多主体参与下,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 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多学科交叉的L州,:黑。,J方法从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的角度综合给予 , 、。践。 考虑 “激。 “3p_ 淤“誉】i|农业适应性一技术框架包括6个方面内 容,每部分的内容环环相扣,构成一个闭合的、 r懈4l,iL,r:,永久的循环周期第一步,对不同空间尺度(国妻:置苎、田棼銎亨农半詈磐竺导堡

40、窒翌麓、 图。农业适应性技术框架气象灾害、种植结构和农耕制度进行了解;第二。、。 ,步,理解相关利益主体(政府和农户)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态度;第三步,评估已有气候变化事实和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情景和不确定性;第四步,评估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管理、农作物产量和农户生计模式的影响;第五步,基于耦合集成评估模型,从自然和经济双重视角,基于可持续适应的观点,评价已有适应性措施的优劣;最后,选择较优的农业适应性对策农业是硬性科学,框架核一iL,环部分包括6个关键词,即社会系统、自然系统、可持续发展、多学科、多尺度和协作这表明,该框架中任何研究工作的开展,均需从社会系统、自然系统、多学科和协作角度予以考虑比

41、如,农业适应性成本效益评估,需要在多个利益主体(农户、政府和科研人员)相互协作下,综合考虑自然和社会经济双重效应,基于多尺度(国家、区域、田块)角度,综合给予评价尽量避免以往研究中,单从自然效应或者经济效应的角度评估农业适应性政策或措施的弊端5农业气候变化适应性展望与启示51 总结与展望未来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农业部门对气候条件的变化最为敏感,也是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最为脆弱的部门目前的极端天气事件,已经对农业造成极大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气候变化和农业关系的研究,已经由单纯气候变化影响评估转向农业适应性研究农业适应性将成为全球研究的热点问题其进展可概括为:(1)理论上,提出了农业适应性

42、科学和可持续性适应理念(2)方法上,有单一的定性定量分析转向综合评估框架和模型(3)空间尺度由全球尺度向地区、国家、组织机构、企业和农户等不同层面延伸,研究地域涉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然而,农业适应性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为了稳定农业系统和确保世界的粮食安全,学术界应对农业适应性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未来研究重点包括:(1)形成农业适应性科学农业适应性是一个存在不确定性、风险的复杂问题,需要多学科交叉的解决方法在现有适应性科学概念、框架、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农业领域具体的属性特征和先前的适应性经验,发展形成目标明确、范畴清晰、方法确定、执行性强的农业适应性科学(2)建立农业适应性的方法论体系

43、目前,关于农业适应性评估,多耦合于经济学模型,且经济学模型繁多,缺乏统一权威的框架因此,应该结合农业适应性的特征,形成适合多种空间尺度(全球、国家、地区、田万方数据翟石艳,等: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适应性研究进展块)的集成或者分层次的农业适应性评估框架和模型(3)展开农户适应性决策行为的研究农户是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农业适应性活动的开展多是基于微观尺度的农户和社团,其行为将直接影响农业适应性政策的实施情况和效果(4)拓展农业适应性评估方法目前,农业适应性的评估均采用经济模型和生物生长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该评估实施主导是政府管理者或专家然而,农户是适应性行为的执行者,需要参与到适应性评估过程中,了解

44、适应性的效果因而,需要构建一个开放的系统平台,便于专家、管理者和农户共同参与到适应性规划、措施制定和实施效果评估的进程中52启示国外农业适应性理论、方法研究为中国农业适应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思路和方法论基础,但也存在诸多不足:(1)农业适应性研究多关注宏观的全球、国家、区域等较大尺度的政策制定和效果评估,而对微观尺度农户的决策行为则研究成果较少(2)农业适应性的研究偏向于方法理念的思考,比如农业适应性科学和可持续性适应,缺少方法明确、操作性强的指导。(3)与农业适应性相关的模型,多耦合于经济系统中,而且内容繁多,对于农业适应性的研究,则缺乏针对性研究表明,农业适应性由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

45、文环境等因素共同决定中国各地区自然社会经济情形差异大,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类型、种植结构、耕种方式、民俗习惯差异显著因而在中国研究和开展农业适应性应注重以下几点:(1)气候变化认知与农业适应性认知问题态度决定行动中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农耕文化、经济发展水平南北东西差异显著面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差异显著因此,政府需要提供一些关于气候变化或者潜在影响的信息,促使公众增进对气候变化的理解,知道什么是气候变化,其影响是什么,该怎么样采取适应措施以减少损失(2)农业适应性规划和适应政策制定农业适应性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多学科交叉的问题,这就需要多学科的方法给予解决结合生态学、经

46、济学、农学、气候变化等学科的知识,构建一个适合中国国情农业适应性政策框架,以科学的知识为指导,聚合多个相关利益主体(政府、企业、科学家、农业团体和农户)的智慧,制定切实可行的、有可持续性的、多种空间尺度的农业适应性规划和措施同时,采用整体的思路和方法,考虑农业在整个社会中的功能,使其适应性规划满足多个需求(水资源管理、生态系统服务、食物安全)最后,适应性规划的制定应该考虑未来5IO年的政策和研究需求,比如未来气候变化,农业种植模式,农户生计模式,以及未来农业适应性集成评估模型研究参考文献:1ROSENZWEIG c,TUBIELLO F NAdaptation and mitigation s

47、trategies in agriculture:An analysis of potential synergies EJ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for Global Change,2007,12(5):8558732REIDSMA P,EWERT F,LANSINK A 0,et a1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nd climate variability in european agriculture:The importance of farm level responsesJEuropean Journ

48、al of Agronomy,2010,32(1):911023BHANDARI P M,BHADWAL S,KELKAR UExamining adaptation and mitigation opportuniti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tegrated watershed management programme of the government of India EJ。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for Global Change,2007,12(5):919-933E4SCHROTH G,LADERACH P,DEMPEWOLF J,et a1Towards a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strategy for coffee communities andecosystems in the Sierra Madre De Chiapas,MexicoJ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for Global Change,2009,14(7):605625Es2 BYJESH K,KUMA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期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