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散文读书心得精选.docx

上传人:ylj18****41534 文档编号:21789559 上传时间:2022-06-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诸子散文读书心得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诸子散文读书心得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诸子散文读书心得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诸子散文读书心得精选.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诸子散文读书心得诸子散文读书心得1 众所周知,孔孟乃儒家思想之集大成者。在学习先秦诸子选读后,对孔孟之道的相识更为深刻。 我们先来对孔子做一解说,其思想体系核心是“仁”。对于“仁”,最简洁的表述就是“爱人”,即是对人的理解和怜悯,它是人们个人修养的最高标准。对于当今社会也是具有深远影响的。物质文明不断发展,精神文明却愈发落后,是当今社会的真实反映。也示我们现代人思想道德不行丢。诚然,我们仍需加强对“仁”的理解和践行。这将提升个人素养,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孔子的天命观敬鬼神而远之。反映了相对鬼神而言,他更注意人事,强调人的主观努力,把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这一观点也对我们有不少

2、启示,当今社会,文化形式日益更新,文化内容日益丰富,文化多样是其本质的体现。在各种优秀,先进文化充斥我们生活的同时,落后,腐朽文化也样样俱存。所以我们应当提高辨别不同质文化的视力,对于鬼神之说等封建迷信,持摒弃看法。应以孔子为榜样,注意对实际的探究,像是人际关系法则,对于冲突的解决,社会问题的看法等,都是值得思索的。 继孔子之后,被称为“亚圣”的孟子,也是一位宏大人物。认为只有“不嗜杀者才能统一天下”,“法先王”,“行仁政”,善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等一系列的主见。对于后世的意义成就了其“亚圣”的名号。 同为儒家,孟子给后世的印象也是难以磨灭的。他的民本思

3、想与当今社会契合,科学发展观是一重大经济指导思想,其核心即是“以人为本”。与早在战国时期孟子的主见遥相呼应。孟子表明“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也就是说,要想国家强大,社会安定,是要发挥着主体地位。这与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发展”密不行分。要想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需坚持以人为本,稳定民心,为各种形式活动的进行创建合理的空间。 同时孟子主见的浩然之气,也是其思想一大特。所谓浩然之气,即是由于长期修养道德,践行道义而产生的对人对己毫无愧怍,充溢完满的精神境界。这也是我们现代人缺乏的崇高精神追求。不少人被利益蒙蔽双眼,对于原本的“高尚精神“早已束之高阁。所以我们应当将其作为精神升华的

4、准则,养浩然之气。 孔孟学说可谓万世之经典,在当时儒学思想也曾一度成为社会传统主流,对于当今社会当然也不乏借鉴意义。因此对于孔孟,我们应始终秉持敬畏之心。这也是我学习先秦诸子选读的最大感想。 诸子散文读书心得2 一个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要去掉匠气,增加书卷气,就不能照本宣科,必需去教自己理解的历史,用自己的话语方式让历史“复活”,让历史走近生活,让历史走近学生。而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我认为是易中天教授。2008年10月易中天教授再次做客电视台百家讲坛,用36讲的篇幅,为全国观众奉献了一套文化大餐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在电视节目热播的同时,配套的图书在全国起先发行,很快成为热销图书。易中天教授以自己

5、超群的讲课艺术,把哲学史、思想史上这个抽象、深邃、困难的话题,讲解得深化浅出,生动活泼,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下面,就易教授的讲课实例,和大家一起共享他的睿智、他的幽默、他的讲课艺术,让我们跟易中天学讲课! 把困难的事情简洁化 易中天是高水平的老师,他讲课时擅长把困难的事情简洁化。概括起来,我认为他在这方面有四个秘诀:逻辑化、问题化、概括化、对比化。 困难的事情之所以困难,是因为其内容庞杂,线索繁多。而解决它的关键,就是把问题“逻辑化”,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根据严密的逻辑层次,一步步打开思维的闸门,像阅读扣人心弦的侦探小说一样,领会思维解密的魅力。易中天讲百家争鸣,在整体的结构上,他支配的逻

6、辑关系是这样的:“众所周知,人类的问题无非三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前面这四章介绍儒墨道法四家的基本观点,这叫是什么。接下来,就该探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前因后果,这就是为什么。知道了是什么,又知道了为什么,信任大家也就知道怎么办了。”1大的问题要有一个整体严密的结构,而对详细的小问题,易教授又是怎样逻辑化的呢?我们可以看两个例子。第一个,“管仲什么人?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的人。为什么能成就霸业?实行霸道,富国强兵。靠什么实行霸道?靠什么富国强兵?事管制。怎么管制?一是查户口,二是定编制。”其次个,“什么人可以做隐士?有本领的人。有本领的人当中,什么人是隐士?不做事的人。他们的不做事,其实是不

7、做官。不做官也不是不会做,或者做不了,而是不情愿。能做,会做,做得了,却偏不做,才叫隐士。”信任大家看了应当会有所启发。 “问题化”是大家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了,我们常常把思维含量高的问题设计叫做“具有挑战的问题”,这是评价一节课是否胜利的重要条件。无疑,易教授在这方面堪称高手。他设计的问题有两种:第一种,显问题。如:“这就惊奇!孔子不是主见读书做官吗?子路想做的官最大,孔子为什么要笑他?曾皙不想做官,孔子为什么要赞成?孔子究竟喜爱什么样的学生?”;“这就让人生疑:孔子和他的思想,真有那么宏大吗?假如真有那么宏大,为什么落得如此下场?”;“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嗤之以鼻。瞎白话吧你!既天下为公

8、,又一毛不拔,怎么可能?”。其次种,隐问题。如:“这几年,孔子几乎年年都有难过事”;“孔子甚至还干过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杨朱有什么主见,竟能得到如此多的青睐?说来简洁,也只有四个字:一毛不拔”;“我读老子这本书,感受有三个字:老、大、难”等等。虽然没有明显的设问,但胃口已经吊足,使人欲罢不能了。 “概括化”是归纳困难事情的常用方法,我们在教学中常常强调“关键词”,事实上就是把问题概括化。而概括得是否科学有效,关键是看我们对问题是否有透彻的相识,提炼的关键词是否精当。应当说,易教授做到了这一点,比如:“墨家关注社会,留下了社会志向,这就是同等、互利、博爱。道家关注人生,留下了人生追求,这就是真

9、实、自由、宽容。法家关注国家,留下了治国理念,这就是公开、公允、公正。儒家关注文化,留下了核心价值,这就是仁爱、正义、自强”;“墨家留下了建设家园的美妙志向,道家留下了指导人生的才智结晶,法家留下了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儒家流下了凝合民心的价值体系”。 “对比化”就是做比较。通过比较,我们不仅会对问题有更加宏观的相识,而且还会对问题的一些关键细微环节有一个新的发觉。所以,在课堂教学和巩固检测中,我们常常让学生做历史概念的异同比较。下面,让我们看易教授是如何通过比较的方法,深化浅出地分析问题的。首先,在体例上,他特别注意比较。一般哲学史讲百家争鸣是一家一家单独地讲,而他却把他们搁一块儿做比较,通过

10、儒墨之争、儒道之争、儒法之争进行阐释。其次,对大家感觉特别深邃难懂的先秦诸子,他也是通过比较的方法化繁为简的。比如:“孔子精通的是六艺,墨子精通的是工艺;孔子对音乐有很深的造诣,墨子对物理有很深的探讨;孔子同时是艺术家,墨子同时是工程师;孔子代表士人,墨子代表庶民。孔子是士人胜利的代表,墨子是庶民失败的代表”;“这大约就是孔孟之别了:孔子宽厚谦和,孟子刚直不阿;孔子温文尔雅,孟子心直口快;孔子为人低调,孟子个张扬。所以,读孔如饮清泉,读孟如闻战鼓。孔子温顺敦厚,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孟子侠肝义胆,气概磅礴,一洗凡马空”;“老庄之别:首先,老子寡情,庄子善感;其次,老子讲逻辑,庄子重感悟;第三,

11、老子重权谋,庄子多才智;第四,老子假无为,庄子真无为”;“儒家代表文士,墨家代表武士,道家代表隐士,而法家则代表谋士”。就连中学课本上的“礼乐制度”,让易教授分析起来,都那么简约透彻:“礼,是用来辨别差异、区分等级的;乐,则是用来统一情感、保的。礼,保行为符合道德;乐,保情感符合道德”。高就是高,不服不行! 把抽象的事情详细化 课程改革以来,中学历史学问根据文明史重新整合成专题类学问,出现了许多、经济和文化领域的抽象概念。受学问的限制,我们一般都深感麻烦。易教授讲诸子百家,其中抽象的哲学问题更是无法回避。他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有二,一是讲故事,二是打比方。 主讲人要讲故事、善讲故事,是百家讲坛这

12、档电视节目的质确定的,不管是易中天,还是其他主讲人,都是讲故事的高手。可以说,讲故事,是电视讲座维持收视率的关键。不必举例,大家都心知肚明。而讲故事,堪称历史学科最大的优势,华东师大许纪霖教授说“历史的灵魂是讲故事,没有故事的历史,就像一个没有躯体的灵魂”。但是,长期以来,“应试教化体制、教科书的枯燥、教学方法的陈旧,使得原来特别精的历史变得很无趣,面目可憎”,“史学变成这个样子,一半是因为体制的问题,另外是我们自己的缘由”。所以,“做历史老师,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怎样讲故事”,“我变更不了这个世界,但可以变更我的课堂。”2张元教授一课时讲完隋唐史的试验堪称“深化”历史人物、课堂讲故事的胜利探究。

13、 为了把一个抽象的问题说明白,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学问积累打个比方,让学生加深理解,几乎是全部阅历型老师的胜利阅历,这也是衡量一个老师水平凹凸的重要标准。易中天教授在这方面更是老辣。比如,在分析分封制在西周和春秋战国的不同境遇时,他说:“西周时期,星星是星星,月亮是月亮。诸多邦国,众星捧月般地尊奉着周王国和周天子这个共主。春秋时期,星星不是那个星星,月亮也不是那个月亮。在天下,维持国家秩序的不再是天子,而是霸主。战国时期,星星变成月亮,月亮变成星星,既有天吃月亮(三家分晋),也有大鱼吃小鱼(诸侯兼并)。而且,拿掉了很多小耗子的大耗子,后来还要公开当猫。”在第六单元“继往开来”中,易教授说:

14、“对先秦诸子,对百家争鸣,我有三个比方:足球场、铁匠铺、手指头。为什么是足球场?因为能活跃思维。为什么是铁匠铺?因为能锤炼思想。为什么是手指头?因为能启迪才智”。 把枯燥的事情生动化 课堂教学要系统地传授学科学问,无论哪个学科都有许多学理的内容比较枯燥。处理不好,就会变成老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硬骨头”。而要把“硬骨头”变成“香饽饽”,关键就要看老师业务功底和语言功力。老师的语言假如老生常谈,味同嚼蜡,那些枯燥的内容就会更加面目可憎,令人生厌。老师的语言假如生动活泼,幽默诙谐,那些枯燥的内容就会变得深化浅出,通俗易懂。演讲的风格有三个境界,一个是“正说”,一个是“趣说”,一个是“妙说”。而易

15、中天教授的讲课既好玩说,也有妙说。他独辟蹊径,运用现代视角和平民立场,把历史表现得声情并茂、栩栩如生、绘声绘。在语言的运用上,易教授有四个基本方法: 第一,借用流行歌曲。例如:“时过境迁,沧海桑田,社会早已改变,缘由和环境也不复存在。只有他们提出的问题,比如如何治国,如何做人,还在困扰着我们。正所谓:月落乌啼,已是千年的风霜。涛声照旧,不见当时的夜晚。那么请问:今日的你我,还能否重复昨天的故事?在这枫桥之夜,我们是该用旧船票,还是该用新船票,或者干脆不上这艘客船呢?”;“孔子转了一大圈,还是没有出路。这可真是:流浪的脚步走遍天际,没有一个家”;“韩非子认为,君临天下,靠的不是道德,而是权力。有

16、了最高权力,自然是: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家天下制)这样精细周密、严丝合缝的制度,怎么会面临崩溃呢?缘由也很简洁:都是月亮惹的祸!” 其次,借用时代化语言。例如:“孔子假如活到今日,确定会上百家讲坛,或者在网上开博客。这实在比东奔西走到处游说效率高多了”;“(孔子办学)等于一个人又办北大又办清华。这还是在册的,此外还有编制外的。比如陈亢(音刚),我怀疑就是编外粉丝。孔子的学生和粉丝这样多,他招生的时候有选择、有条件吗?或者说,孔门之中,有准入制度或准入标准吗?”;“诗经上说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什么意思呀?这三句诗的意思是:笑容甜甜的,眼睛亮亮的,最本的,就是最漂亮的呀!”;“什么

17、叫使门人为臣?就是支配同学们组织治丧委员会”。 第三,借用生活化语言:“孔子没有找全部的学生,他找的是学生干部,也就是子路、子贡、颜回”;“这真是妙不行言!颜回和子贡,一个比一个会说话,一个比一个说的好听,却一个比一个不着调,一个比一个不靠谱。比较靠谱的是子路”;“用得多的,据说是儒家思想,半部论语治天下嘛!其实这是忽悠!”;“谋家装,叫韬晦;老百姓装,叫装蒜。但都是装孙子”。 第四,借用俏皮话。例如:“这样一来,人与天,人与神,人与命的关系就全变了,而且越来越不把村长当干部,不把豆包当干粮,也就是越来越不把天、神、命当回事”;“假如星星的实力变得比月亮还大,杆子也多,腰杆子也硬,会怎么样呢?

18、那就会耗子腰里别了杆,起了打猫的心思”。 中学的历史课堂不是百家讲坛。我们的历史课堂,在讲课的对象、目标、质等方面,都与百家讲坛存在着原则差异。但是,隔行不隔理,何况百家讲坛的节目终归还是讲课。所以,易中天教授的讲课艺术还是有许多借鉴意义的。 诸子散文读书心得3 我们先来对孔子做一解说,其思想体系核心是“仁”。对于“仁”,最简洁的表述就是“爱人”,即是对人的理解和怜悯,它是人们个人修养的最高标准。对于当今社会也是具有深远影响的。物质文明不断发展,精神文明却愈发落后,是当今社会的真实反映。也_示我们现代人思想道德不行丢。诚然,我们仍需加强对“仁”的理解和践行。这将提升个人素养,推动社会主义_社会

19、的发展。 孔子的天命观敬鬼神而远之。反映了相对鬼神而言,他更注意人事,强调人的主观努力,把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这一观点也对我们有不少启示,当今社会,文化形式日益更新,文化内容日益丰富,文化多样_是其本质的体现。在各种优秀,先进文化充斥我们生活的同时,落后,腐朽文化也样样俱存。所以我们应当提高辨别不同_质文化的视力,对于鬼神之说等封建迷信,持摒弃看法。应以孔子为榜样,注意对实际的探究,像是人际关系法则,对于冲突的解决,社会问题的看法等,都是值得思索的。 继孔子之后,被称为“亚圣”的孟子,也是一位宏大人物。认为只有“不嗜杀者才能统一天下”,“法先王”,“行仁政”,_善论,“劳心者治人

20、,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等一系列的主见。对于后世的意义 诸子散文读书心得4 老子一样,庄子也讲“无为”。但老子的“无为”,其实是“无不为”。至少,也是“有所为”。只不过在老子看来,要想“有所为”,必先“无所为”,或者装着“无所为”。因为根据老子的辩证法,物极必反。冲突对立的双方,总是相互转化的。谁笑在最终,谁就笑得最好。所以,你要收敛,就先张扬(将欲歙之,必固张之);你要弱化,就先强化(将欲弱之,必固强之);你要废除,就先兴起(将欲废之,必固与之);你要夺取,就先赐予(将欲夺之,必固予之);总之要反着来(老子三十六章)。反正你越是想得,就越是没有;越是不想,就越能得到。“没

21、有”到什么程度,就能“占有”到什么程度。“后退”到什么程度,就能“前进”到什么程度。假如什么都不想,那就什么都能做,什么都能得,什么都能有。可见老子的“无为”,其实是“有为”,而且是“大有作为”。它甚至不过是重拳出击之前的收回胳膊。这正是历史上那些“有为者”反倒特殊喜爱老子的缘由。 我之愚见是“无为”不是不做为。这个“无”就犹如佛经里的“空”是一个道理,不是没有的意思,只能感悟道却看不见。“无为”是指“道”,是客观规律。“无为而无不为”的意思是说只有遵循客观规律,才能有所作为。 庄子的“无为”,却是“真不做”。庄子一生,不知把多少送上门来的功名利禄拒之门外。有一个故事大家都很熟识,这故事记载在

22、庄子的秋水篇。这故事说,有一天,楚国两位大夫千里迢迢来到濮水(在今河南省濮阳县),找到正在河边钓鱼的庄子,请他出山为楚国卿辅,说是我们大王想把国境之内的事麻烦先生了!庄子没有干脆回答,一边接着钓鱼,一边头也不回地问:听说贵国有一种神龟,死了三千年了。贵国大王珍宝得不得了,当心翼翼恭尊敬敬地珍藏在庙堂之上,有这事吧?那么请问:作为一只乌龟,它是宁愿去死,留下骨头享受荣华富贵呢,还是宁愿活着,拖着尾巴在泥地里打滚呢? 两位大夫异口同声地说,当然是宁愿活着,拖着尾巴在泥地里打滚了。 庄子说,二位可以回去了,我会接着拖着尾巴在泥地里打滚的。 这故事许多人讲过,一般都理解为庄子的清高。其实庄子不是清高,

23、而是透彻。也就是说,作为哲学家,庄子想明白了两个问题:世界上什么最可珍贵,什么最有价值。什么最可珍贵呢?生命。什么最有价值呢?自由。这两个问题合起来,就可以表述为这样一句话:人最珍贵的是生命,生命的价值在于自由。 我认为,这就是庄子哲学的核心。庄子一生,也在实践着他的哲学。为了生命和自由,庄子把许多问题都想得很开,把许多事情都看得很淡。比方说,在孔子那里极为重要的“名”,在庄子这里就无所谓。他甚至假借老子的话说,你管我叫牛,我就跟着你把自己叫做牛;你管我叫马,我就跟着你把自己叫做马(庄子天道)。他也不在乎自己有没有用,甚至没有用更好。在人间世篇,庄子讲,有一棵树,奇大无比,很多人都去看它(观者

24、如市),只有一位大木匠不屑一顾,说这是没有用的东西。晚上,树就来跟他说话,说我要是有用,岂不早就被你们砍掉了?正因为我什么用都没有,这才活到今日。这正是我的大用啊! 明显,庄子看来,出名有用,都不如活着。活着,才是最重要的。假如为了生命之外的东西去死,那就可悲了。为此,他连儒家极其推崇的“以身殉国”、“杀身成仁”也予以否定。在骈拇篇,庄子说,历来就有人为了生命以外的事情去死。小人为了利益,士人为了名誉,大夫为了家国,圣人为了天下。这些人,事业不同,名声也不同,但在违反天性损害生命这一点上,是一样的,都不行取。由此可见,庄子把个体的生命看得高于一切,它甚至高于道德追求、民族大义、国家利益、社会志

25、向。 那么,个体的生命为什么最可珍贵呢?因为生命是天赋的,而自然的就是自由的。所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知北游),所谓“道之真以治身”(庄子让王),确定的都是那种天生、自然、天赋的自由。 庄子的珍贵正在这里,庄子的问题也在这里。在那样早的一个时代,庄子能够切身体会到人的“不自由”,并对这“不自由”进行批判和抗拒,是珍贵的。但将自由归于自然,则是他的历史局限性。他不知道,自由从来就不是天赋,而是人权,它也从来不属于自然。只属于人类。唯人知自由,唯人能自由,这就是人所独有的“自由意志”。正因为人有“自由意志”,他才能进行选择。比方说,为了民族、国家、他人,放弃和牺牲自己的生命。这就是孟子所说“

26、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行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因此,见义勇为、赴汤蹈火、为国捐躯等等,并非如庄子所说,是对自由的否定。恰恰相反,假如这些行为乃是出自当事人的“自由意志”,是他心甘情愿的自由选择,那么,就正是对自由的确定。在这里,“自由意志”这四个字,是极为重要的。 当然,我们不能以这样一种现代观念来苛求古人。而且,由于庄子是那样地注意人的个体生命和自由精神,他的哲学便充溢了聪慧和灵气,让人读后心驰神往,久久不能望怀。我同意李泽厚先生的观点,庄子哲学,是可以看作美学的(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庄子的思想,也在后世变成了一种与老子不同的生存才智艺术化生存。至于庄子方法论的问

27、题,则早在战国末期就已经有人看出来了,这个人就是荀子。 诸子散文读书心得5 中国古代的“文史哲”一直很难划分清晰,先秦的诸子散文,既是文学的,又是历史的,也是哲学的,严格说来更属于思想、伦理、哲学范畴。但从其文字之美,并称之为“散文”,就肯定是文学里的一部分。 春秋战国何以会出现如此精彩的诸子散文?也许源于这个时代正处在巨大的变革之中,即宗法制的基础已经动摇,分封建国的体制起先瓦解。既然各路诸侯都想称霸,都在进行“富国强兵”的改革,都须要“智囊”,多元化的思想必定应运而生。表达这些思想,必需运用儒雅而不失犀利的语言,于是充溢了文采。 “士”阶层最终登上了大分裂、大组合的历史舞台。此幕一经拉开,

28、“百家争鸣”便不行阻挡。假如说诗的时代是“礼乐文明”的奇葩,那么诸子散文就吹响了“礼崩乐坏”的号角。 所谓诸子百家,是极言学术流派之多。原委有多少家,历来说法不一,史记列出六家,即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后汉书又增加四家,即纵横、杂、农、小说,连同上面的六家,共计十家。主要的推儒、墨、道、法四家。 关于诸子散文的发展脉络,“简编”分三个阶段:一是春秋末战国初的语录体争论文如论语、墨子;二是战国中期的对话体辩论文,如孟子、庄子等;三是战国末期的专题争论文,如荀子、韩非子等。 尽管诸子散文并非纯文学的作品,不过其表达思想的方式,已经构成了一种文学的“体裁”;语言的运用,则是以后各类文学作品所不行或缺的;而论语、墨子这种语录体其言简意赅,且不失生动活泼,有的作为警句流传至今,对历代文学的发展无疑起到了范本的作用。 至于从文化史的意义上来说,中国文学史(复旦高校出版社1996年3月)写道:“诸子的思想,尤其是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影响中国一代又一代的学问分子,这也是探讨中国文学史所不行忽视的。” 诸子散文读书心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