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模拟卷(7).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20782370 上传时间:2022-06-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安徽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模拟卷(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2年安徽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模拟卷(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安徽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模拟卷(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安徽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模拟卷(7).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安徽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模拟卷(7)本卷共分为2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划分阶级的根本标准是 A人们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B人们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关系所造成的不同经济地位 C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政治态度和思想状况 D人们的社会分工状况 2.严格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 A思想、文化、技术领域的重大变革 B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政治统治 C统治阶级内部政权的更替 D反动阶级对革命政权的篡夺 3.在阶级社会的变革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A政治革命 B议会斗争 C和平过渡 D社会改良 4

2、.社会革命最深刻的根源在于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C人民群众和各种敌对分子之间的矛盾 D人口众多和资源贫乏之间的矛盾 5.改革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普遍性,它是 A社会制度更替的一种形式 B对社会体制进行改善和革新 C统治阶级向被统治阶级妥协 D革命阶级反对反动统治阶级的斗争 6.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A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B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C改变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形式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7.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A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C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

3、发展中的作用 D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8.“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这是 A宿命论观点 B机械论观点 C历史循环论观点 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9.下列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的有 A一切唯物主义者 B某些唯心主义者 C马克思主义者 D唯意志论者 10.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是由于 A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B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统一 C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D社会政治条件和经济条件的统一 1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个观点的理论出发点是 A社会革命是历史火车头的原理 B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直接动力的原理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4、的原理 D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 12.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最根本的原因在于 A人民群众占人口的大多数 B人民群众有无穷的智慧 C人民群众的活动总是合理的D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13.“英雄人物的活动是理解历史活动的基本线索”,这是 A唯物史观的观点 B唯心史观的观点 C历史主义的观点 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都能接受的观点 14.“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这是 A群众史观 B唯物史观的一种表现 C辩证的全面的观点 D唯心史观的一种表现 15.“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

5、威胁 B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决定作用 C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D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 16._马克思说:“手工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科学技术在生产工具的变革中具有重要作用 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顺序性 D以生产工具为骨骼系统的生产力的性质和变革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革 17.我国实行的“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针,其哲学依据是 A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原理 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 C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规律 D阶级斗争

6、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原理 18.“生产力标准”的哲学依据是 A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决定力量的原理 B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D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的原理 19.在阶级社会,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是 A社会革命 B阶级斗争 C改革 D生产力发展 20.“历史活动中,英雄人物是剧作者,人民群众是剧中人”,这是 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C历史机械论观点 D历史辩证法观点 2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B经济基础

7、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C生产力具有自我增殖能力的原理 D社会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 22.马克思说:“蒸气、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科技革命是对统治的极大威胁 B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决定作用 C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D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 23.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它指的是 A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活动 B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的相互作用形式 C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赖形式 D人与人之间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 24.在相互依赖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A是在完全

8、自由平等的社会关系中独立进行的 B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孤立地进行 C是在森严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D是在人与人的普遍联系中进行的 25.交往形式有多种,其中最基本的交往形式是 A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 B科学交往和技术交往 C国家交往和民族交往 D主动交往和被动交往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多个符合题意) 1.劳动二重性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表现在 A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 B具体劳动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 C抽象劳动再生产出劳动力价值 D抽象劳动创造出剩余价值 2.同一劳动在同一劳动时间内劳动生产率提高会使 A商品价值总量不变 B商品使用价值总量增加 C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

9、 D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加 3.商品的价目表说明 A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B货币在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C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D商品价格的高低 4.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在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上,价格 A以价值为基础,反映价值的变化 B以价值为基础,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 C与价值变化的幅度始终保持一致 D与价值背离,以价值为中心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5.商品交换必须实现等价交换,这是商品经济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下列选项中对等价交换的正确认识有 A交换双方的商品在价值量上相等 B货币出现后,要求价格与价值相一致 C价格上下波动,不能与价值相一致 D它只存在于商品交换的平均数中,并不一定存在于每个

10、个别场合 6.恩格斯提出:“只有通过竞争的波动,从而通过商品价格的波动,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才能得到贯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这一点才能成为现实。”这就是说,只有通过竞争和价格波动 A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才能实现 B商品才能实现等价交换 C价值规律才能表现出来 D价值才能决定价格 7.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在商品价格普遍上涨的情况下,流通中的货币总量只有在下述情况下才保持不变 A待售商品总量的减少同价格上涨保持相同比例 B待售商品总量不变,货币流通速度的增加同价格上涨一样迅速 C货币流通速度的增加比价格上涨更迅速 D待售商品总量的增加与价格上涨保持相同比例 8.马克思的劳动价值

11、论 A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B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 C是研究价值分配的理论 D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 9.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主要有 A劳动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增加了 B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劳动在劳动总量中的比重增加了 C在总的劳动消耗量中物化劳动比重增加而活劳动的比重相对减少了 D第三产业中为生产服务部门的劳动在劳动总量中的比重增加了 10.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不能完全等同是因为 A财富除包含人类劳动之外,还包含着自然物质,而价值不包含任何自然物质成分,只是人类劳动的凝结 B二者并不是始终同比例增长

12、C价值创造仅存在于物质生产领域,财富生产既存在于物质生产领域,又存在于非物质生产领域 D价值创造是单个劳动者的劳动创造,财富生产是总体工人劳动的结果 11.2007年元旦之际,各大商场均采取打折让利的促销手段。商家打折让利促销 A使商品的使用价值变化了 B导致商品的价格低于价值 C是为了实现其商品的价值 D是为了更好地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 12.我国近年来连续多次下调电信资费,一方面是电信技术进步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体现。这里所说的劳动生产率 A是指个别劳动生产率 B是指社会劳动生产率 C可以用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也可以用单位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 D与

13、该行业的科技发展水平,从业者素质和劳动熟练程度密切相关 13.下列例子中货币充当支付手段的有 A某消费者得到工资和奖金 B某消费者还欠别人的钱 C某消费者用现金从超市购买某些生活用品 D某消费者在每月底用现金缴房租 14.下列经济行为中,只在一定时间内让渡了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未转让商品所有权的商品交换有 A劳动力商品的买卖 B资本的借贷 C住宅、店铺的租赁 D我国城市土地市场上的交易 15.下列属于货币执行了价值尺度的有 A菜单上标明每份豆腐10元 B合同标明工程总预算1000万元 C旺市超市中一斤萝卜标价0.5元 D小李租房交定金1000元 16.资本流通形式与商品流通形式的区别在于 A前者

14、以商品为媒介,后者以货币为媒介 B前者的目的在于获取使用价值,后者的目的在于获取更多的货币 C前者的目的在于获取更多的货币,后者的目的在于获取使用价值 D前者是先买后卖,后者是先卖后买,且流通的起点与终点不同 17.对资本流通形式的分析可以看出 A它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目的 B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C剩余价值不是在流通中产生的,但不能离开流通 D货币在价值增殖运动中转化为资本 18.商品流通形式和资本流通形式相比较,其区别有 A买与卖的顺序不同 B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 C流通中的媒介不同 D流通的目的不同 19.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A生产新的使用价值 B创造剩余价值 C转

15、移劳动力的价值 D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 20.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结果是 A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 B转移了生产资料的价值 C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 D创造出剩余价值,增殖了预付资本的价值 21.劳动力成为商品 A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前提 B以劳动者能自由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条件 C以劳动力的所得者具有法律上的自由为条件 D以劳动者必须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为条件 22.资本主义价值增殖过程包括 A转移所消耗生产资料价值的过程 B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过程 C创造所消耗生产资料价值的过程 D创造剩余价值的过程 23.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导致 A商品价值下降 B劳动力价值下降 C必要劳动时间缩

16、短 D相对剩余价值增加 24.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会影响资本积累规模扩大的原因在于它会 A降低劳动力价值,增加相对剩余价值 B降低生产资料价值,使同量资本可以购买更多的生产资料,扩大生产规模 C降低消费资料价值,使资本家可以减少消费基金,扩大积累基金 D使用效率更高、价格更低的生产资料获取更多的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25.从对W-G-W和G-W-G'两个流通公式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 A前者的货币充当流通的媒介,不是资本;后者的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殖,是资本 B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C资本只有在不断更新运动中才能增殖价值 D剩余价值是在流通中产生的第11页 共11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会计资格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