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变形观测管理办法新.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9011568 上传时间:2022-06-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沉降变形观测管理办法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沉降变形观测管理办法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沉降变形观测管理办法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降变形观测管理办法新.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沉降变形观测管理办法新沉降变形观测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高速铁路高安全性、高舒适性要求轨道构造在列车荷截长期动力作用下保持高平顺性,这就要求要严格控制路基、桥涵和隧道工程的工后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线路设计、施工的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的减小工后沉降,消除不均匀沉降。从知足列车高速、安全、舒适度要求出发,控制线路的沉降知足规范要求是最终目的,追求差异沉降、不均匀沉降为零是线下工程的理想目的。第二条为统一新建云桂铁路云南段四标对路基含过渡段、桥梁、隧道、涵洞等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观测系统的技术要求,确保观测质量,为评估预测线下工程最终沉降量和工后沉降,合理确定轨道铺设时间,确保铺设质量,制定本办法。第三

2、条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经理部成立以总工为组长的沉降变形观测领导组,负责全标段的沉降变形观测管理工作,经理部沉降变形观测领导组机构如下:组长:*副组长:*组员:*经理部所属各分部成立以分部总工为组长、测量主管为副组长的沉降变形观测小组。沉降变形观测小组负责落实沉降观测工作。第四条工作根据如下 (1)(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2)(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20;(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4)(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5)(铁路客运专线完工验收暂行办法)铁建设2007183号;(6)

3、(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7)设计单位技术交底资料;(8)云桂铁路云南段四标设计文件;(9)铁道部有关规定。第五条沉降变形观测人员岗位职责1、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对人员设备的筹备及沉降变形观测的全面工作。2、领导小组副组长详细负责沉降变形观测日常工作。成立沉降变形观测小组,熟悉设计图纸及相关文件、标准、规范,建立健全沉降变形观测小组的工作职责、工作计划。审定沉降变形观测施行方案,组织对项目部沉降变形观测检查。3、领导小组组员1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选任测量人员,全面熟悉设计图纸及文件,熟悉测量设备,并按有关规定安排测量组进行测量仪器设备的常规检验和校正,对测量人员要进

4、行培训交底,公布工作纪律和相关文件要求。2制定沉降变形观测施行方案,并对沉降变形观测工作施行监督、检查及指导,及时了解沉降变形观测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上报协调解决。4、测量小组组长1熟悉和把握沉降变形观测方法、技术标准及相关文件,对沉降变形观测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2安排落实沉降变形观测施行计划、催促小组成员根据规定频率施行沉降变形观测。3及时解决沉降变形观测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和困难,并上报。4对日常沉降变形观测工作施行检查、指导,负责沉降变形监测网的建立,并组织对工作基点的稳定性进行定期检核。5认真执行双检复核制,确保数据的连续性、可靠性。6完成上级领导交代的其他任务。5、测量小组组员

5、1把握沉降变形观测的方法及相关技术要求,负责仪器的保管和日常保养工作。2认真记录沉降数据,确保数据真实有效。3协助做好数据的内业整理工作。4熟悉沉降变形监测网各工作基点的平面位置,并保护好工作基点及沉降变形观测标。6、测量小组组员内业1把握沉降变形观测的技术要求,了解操作规程。2负责观测数据的采集、平差计算、数据图表整理、汇总工作,对不合格数据及时反应给数据收集人员,并查明原因后上报。3负责沉降变形观测评估资料的采集整理。7、仪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1负责仪器存设条件符合要求。2测量出发、施测、收工经过中防止仪器碰撞。3负责仪器保护,无人值守时,应防止别人接触。4负责仪器的定期送检,确保在检定期内

6、使用。5仪器发生意外时,及时汇报处理。6监督仪器使用人员正确使用仪器。第二章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第六条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1、路基填筑完成或施加预压荷载后应有不少于6个月的观测和调整期。观测数据缺乏以评估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知足设计要求时,应延长观测时间或采取必要的加速或控制沉降的措施。2、观测期内,路基沉降实测值超过设计值20%及以上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必要时进行地质复查,并根据实测结果调整计算参数,对设计预测沉降进行修正或采取沉降控制措施。3、路基沉降观测内容为路基面的沉降和地基沉降观测。第七条有砟轨道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设置原则对于有砟轨道地段,除基础沉降不易控制的桥梁工点需进行沉降

7、变形观测外,其余工点原则上不进行沉降变形观测。区间软土及松软土路基、桥路过渡段和高路堤及道岔区设置沉降观测断面,在软土路基设置位移观测断面。第八条无砟轨道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设置原则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以路基面沉降观测和地基沉降观测为主,应根据不同的构造部位、填方高度、地基条件、堆载预压等详细情况来设置沉降变形观测断面。同时应根据施工经过中把握的地形、地质变化情况调整或增设观测断面。第九条过渡段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1、观测断面和观测点的设置原则1过渡段应考虑线路纵向平顺性和不同构造物差异沉降的观测和评估,桥涵两端的过渡段、路隧过渡段及堑堤过渡段均需进行沉降观测。2不同构造物起点处、距起点21

8、0m、2030m处分别设置观测断面。每个横向构造物每侧各设置一个观测断面,沿涵洞轴线设路基观测断面。每个观测断面观测点设置参照路堤。3路堤和路堑分界处设置观测断面,观测点设置参照路堤。第三章桥梁工程沉降变形观测第十条桥涵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1、无砟轨道铺设前,应对桥涵沉降、变形作系统的评估,确认桥涵基础沉降、梁体变形等符合技术标准要求。2、通过各施工阶段对墩台沉降的观测,验证和校核设计理论、设计计算方法,并根据沉降资料的分析预测总沉降和工后沉降量,进而确定桥梁工后沉降能否知足铺设无砟轨道要求。3、根据沉降资料分析,对沉降量可能超标的墩台研究对策,提出改良措施,以保证桥梁工程的安全;同时积累

9、实体桥梁工程的沉降观测资料,为完善桩基础沉降分析方法作技术储备。4、观测期内,基础沉降实测值超过设计值20及以上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必要时进行地质复查,并根据实测结果调整计算参数,对设计预测沉降进行修正或采取沉降控制措施。第十一条一般要求桥梁变形观察以墩台基础的沉降和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徐变变形为主,涵洞除对本身的沉降观测外,尚应进行洞顶填土的沉降观测。第十二条无砟轨道地段桥梁变形观察应逐跨、逐墩台布置测点,涵洞应逐个布置。岩石地基、嵌岩桩基础的桥涵可选择典型墩台、涵进行观测。对原材料变化不大、预制工艺稳定、批量生产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徐变变形观察可按每30孔选择1孔进行;其余桥梁变形观察应逐跨

10、、逐墩台布置测点,涵洞应逐个布置测点。第十三条有砟轨道地段,除基础沉降不易控制的桥梁工点需设置沉降观测外,其余工点原则上不进行沉降观测或由业主予以明确进行沉降观测设置的要求。第十四条主体工程完工后,沉降观测期一般应不少于6个月;岩石地基等良好地质区段的桥梁,沉降观测期应不少于60天。观测数据缺乏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知足设计要求时,应适当延长沉降观测期。第四章隧道工程沉降变形观测第十五条隧道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1、隧道工程沉降观测是指隧道内线路基础的沉降观测,即隧道的仰拱部分。其它如洞顶地表沉降、拱顶下沉、断面收敛沉降变形等不列入本沉降观测的内容。2、隧道内一般地段沉降观测断面的布设根据围岩级

11、别和构造类型分别确定,不良地质和复杂地质区段适当加密布设。3、隧道洞口、明暗分界处和变形缝处均应进行沉降观测。第十六条观测断面和观测点的设置原则隧道洞口里程、隧线分界里程、明暗分界里程与衬砌类型变化处以及变形缝两侧均应布置观测断面。详细如下:1、隧道洞口至分界里程范围内应至少布设一个观测断面;2、隧线分界点处,线、隧两侧分别设置至少一个观测断面;3、明暗交界处、衬砌类型变化处以及变形缝两侧应至少布设两个断面;4、隧道进、出口进行地基处理的地段,从洞口起每25m布设一个断面。第十七条洞身-暗洞段一般地段沉降观测断面的布设根据地质围岩级别确定。一般情况下,暗洞地段级围岩每400m、级围岩每300m

12、、级围岩每200m布设一个观测断面;地应力较大、断层破碎带、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等不良和复杂地质区段适当加密布设。围岩级别变化频繁的段落,根据围岩级别靠低的原则进行断面布设。第十八条严重不良地质和复杂地质区段包括地应力较大、断层或隧底溶蚀破碎带、膨胀土等不良和复杂地质区段,特殊基础类型的隧道段落、隧底由于承载力缺乏进行过换填换填、注浆或其它措施处理的复合地基段落观测断面的间距为一般地段的一半。第十九条洞身-明洞段长度大于20m的明洞,每20m设置一个观测断面。当长度缺乏时,每段围岩或不同衬砌段应至少布置一个断面。第二十条隧道工程完成后,每个观测断面在相应于两侧边墙处设一对沉降观测点,明暗交界处、

13、围岩级别、衬砌类型变化段及变形缝处变形缝处每个观测断面设置4个沉降观测点,分别布置在隧道中线两侧各6.24m和变形缝前后各0.5m处,高于水沟盖板0.3m。第二十一条无碴轨道铺设前,应对隧道基础沉降作系统的评估,确认其工后沉降符合设计要求。第二十二条隧道分段主体工程完工后,变形观测期一般不应少于3个月。观测数据缺乏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知足设计要求时,应适当延长观测期。第二十三条评估时发现异常现象或对原始记录资料存在疑问,可进行必要的检查。第二十四条隧道基础除岩溶、隧底采空区仅位于断层破碎带、全风化W4岩层、土体、软质岩的W3岩层可能发生沉降,需进行沉降变形观测。除上述情况外,隧底一般不会发生沉降

14、,可不进行沉降变形观测。有砟隧道不进行沉降变形观测。第五章其他要求第二十五条沉降观测标预埋及布设原则1、观测工作基点和不同构造物观测标埋设位置及标准详见设计院交底文件和设计图纸。2、隧道沉降观测工作基点均需埋设在洞外稳定区域。第二十六条监控量测频次沉降观测频次、时长及观测精度详见设计院交底文件,沉降变形评估应根据设计所要求的各种构造物沉降观测时长及频次进行。对于观测时长缺乏,或观测频次不达标的段落,应适当延长观测时间,以确保沉降评估符合设计要求。第二十七条施工单位在进行沉降观测前,应制定沉降变形观测方案,报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审批。审批合格后,编制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对于特殊地段如隧道溶洞、跨河测量、水中墩等,施工单位需制定专项沉降变形观测方案报监理、评估、建设单位审批。第二十八条对于已经进行沉降观测的工点,分部需每月底向项目经理部上报该月沉降观测情况。详见附件二第二十九条分部每月底需以书面的形式向项目经理部上报该月测量工作开展情况,包括控制网加密、测量放样、沉降观测等所有涉及测量的工作,以及新工艺、新方法及存在问题等。第六章附则第三十条本办法如与上级部门规定不符时,执行上级部门规定。第三十一条本办法由项目经理部工程技术部负责解释。第三十二条未尽之处请按(沉降变形观测施行细则)以及中铁二院沉降变形观测技术交底办理,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培训材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