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高中美术教学设计范例(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高中美术教学设计范例(三).docx(5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师资格证考试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高中美术教学设计范例(三)23 简答题(江南博哥)请按所提供的教材片段,设计1课时的教学简案(也可以是单元中的一课)。要求:(1)写出一篇规范、完整的课时教学简案。(2)恰当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3)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4)设计至少三个课堂提问。 参考解析:【参考设计】【课题】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具象艺术的艺术特点和作用,鉴赏中外著名具象艺术作品。(2)运用美术鉴赏的方法,让学生对具象艺术有更加深入、具体的认识,理解具象艺术的特点,理解具象艺术如何塑造画面。(
2、3)通过中外具象艺术作品的对比学习,使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具象艺术的语言、形象特征,并能初步掌握辨识具象艺术的能力。【教学重点】了解具象艺术的特点以及意义,并能够在此基础之上分析具象艺术作品。【教学难点】体会具象艺术作品中的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的表现。【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等。【教学方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等。【教学过程】环节一:讲述故事,激趣导入教师讲述五代时期黄筌的故事,以此引导学生认识具象艺术是人类艺术中最主要的艺术类型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与深刻的意义,并顺势导入课题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环节二:新课讲授,感知分析教师展示作品清明上河图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内容,并说出感
3、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北宋都城汴梁的繁荣景象,通过画面我们可以感受宋代当时的社会生活发展状态。以此了解具象艺术具有视觉真实性或客观性的特点。教师展示教皇英诺森十世,并让学生思考回答:这幅画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可以从人物的表情当中感受到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从肖像中体会到人物的神态、气质、精神面貌等特征,由此得出具象艺术具有艺术形象典型性的特点。教师展示货郎图,并让学生观察讨论:从画面呈现的内容,你可以了解到什么信息?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画面呈现出货郎肩挑杂货担,欢呼雀跃的儿童奔走相告的情节。由此得出具象艺术具有叙事性的特点。教师将三幅作品共同呈现
4、并提问:通过以上三幅中外作品,你能归纳具象艺术具有哪些特点吗?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总结:具象艺术具有视觉真实性或客观性、艺术形象典型性、叙事性等特点。环节三:巩固提高,对比欣赏教师分别展示血衣田横五百士和拿破仑一世加冕。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图像并分组讨论:为什么具象艺术要塑造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典型形象与典型环境是直接相关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美术作品完整的主题。也就是说,具象艺术主题的表达只有通过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才能做到。教师展示占领总统府夯歌,让学生分组讨论:作品反映了具象艺术的什么功能?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作品反映了具象艺术具有记录功能和社会干预功
5、能。环节四:课堂延伸学生欣赏部分艺术大师的具象美术作品,选取自己喜欢的一幅作品,进行赏析。环节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教师以提问的形式回顾本节课知识点,总结出具象艺术的特点和功能。教师布置作业:学生课后搜集其他具象艺术的经典作品,写一篇200字的鉴赏短文。【板书设计】24 简答题请按所提供的教材片段,设计1课时的教学简案(也可以是单元中的一课)。要求:(1)写出一篇规范、完整的课时教学简案。(2)恰当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3)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4)设计至少三个课堂提问。 参考解析:【参考设计】【课题】隶书源流与赏析【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隶
6、书的基本演变脉络,掌握其不同时期的笔画、结构特点和审美意趣,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培养学生图像识读和审美判断的核心素养。(2)通过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的方法鉴赏经典书法作品,归纳其特有的艺术语言。培养学生对中国书法艺术的鉴赏兴趣。(3)理解隶书不同发展阶段的风格和内涵,加深对中国书法艺术特有的艺术语言的理解。提升对书法艺术的文化理解的能力。提高人文素养。【教学重点】了解隶书的审美特征。【教学难点】学习隶书用笔技法和结构规律。【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指导法等。【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毛笔、宣纸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书法创作过程的视频片段,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氛围,师生一起
7、感受书法创作过程的艺术美。视频结束,教师提问:有谁能看出视频中的书法家创作的是哪一种书体?学生回答后教师揭晓答案隶书。教师提问:为何隶书又有汉隶之称?隶书是在哪个朝代出现的,又是如何发展的呢?进而引出课题隶书源流与赏析。环节二:新课讲授(一)交流分享,了解形成过程小组代表分享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隶书形成过程,看哪个小组了解的最正确、最全面。交流结束后教师总结:隶书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最开始只在民间和非正式场合中使用,辅佐篆书来承担记录和传达功能。在秦代,隶书独立成为一种字体,但仍为篆书的辅助书体,直到汉代,隶书才成为正式的主要字体,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并在东汉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艺术高峰,故又有
8、汉隶之说。(二)篆隶对比,思考不同教师展示篆隶书法图片,引导学生从字形的宽窄高矮取势、线条和笔画、笔锋的变化、提按轻重等多方面观察两者之间的不同。师生一起总结:在结构上,隶书已经彻底抛弃了小篆以前的象形原则,变小篆的弧线为直线,改弧线连笔为数笔直画,变瘦长为宽扁,并有了横、竖、点、撇、捺、钩等基本笔画,汉字自此基本定型。在书法艺术的角度来看,篆书笔法技巧和线形单一,隶书线形的粗细、方圆、曲直、长短以及笔锋的藏、露、转、提、按和运笔的快慢呈现出更丰富的变化。隶书更加注重笔画字形的装饰美化,重结构空间的分隔布置。教师展示汉隶的代表作之一曹全碑,引导学生感受其秀逸多姿的风格和匀称的结体,感受隶书的艺
9、术美。(三)示范笔画技法,总结结构规律以曹全碑为例,教师对其用笔方法做简单叙述及示范。首先介绍用笔的基本技法:隶书的用笔,起笔时讲究藏锋逆入,即逆锋入笔,并将锋尖藏在点画之中。收笔时或藏锋倒收,或出锋顺势提收。最典型的笔画是蚕头燕尾的横与捺,以及撇画。但这种装饰性很强的笔画在一字之中往往不易重复出现,即所谓“蚕无二设,雁不双飞”。教师示范并讲解横竖的用笔技法,学生观察。(1)横画有两种:不带雁尾的横,起笔时藏锋逆入,顿笔铺毫,调整蓄势后向右行笔。收笔或回锋倒出,或藏锋顿收。带有雁尾的横画收笔时先渐渐按笔,再顿笔,然后逐渐提笔顺势出锋收笔。(2)竖画:隶书的竖画,起笔时藏锋逆入,稍顿铺毫,调峰蓄
10、势后向下力行,收笔或藏锋顿收,或稍稍出锋。示范后,教师总结隶书的结构规律:(1)因字立形,扁方取势。(2)左撇右磔,两旁舒展。(3)上紧下疏,有收有放。(4)分布匀称,匀中求变。环节三:实践练习,展示评价学生按照老师的讲解与示范,根据教材提示,选取曹全碑部分进行临摹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并提示注意事项。临摹完成后,学生展示并互评,教师做总结性评价。环节四:小结作业师生一起总结本课重点知识,再次梳理隶书结构特点及审美规律,加深印象。教师布置作业:尝试用隶书书写一组文字,下节课进行展示和交流。【板书设计】隶书源流与赏析结构规律:因字立形,扁方取势左撇右磔,两旁舒展上紧下疏,有收有放分布匀称,匀中求变2
11、5 简答题根据所提供的教材片段,设计1课时的教学简案。要求:(1)写出一篇规范完整的课时教学简案。(2)恰当设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3)设计至少三个课堂提问。(4)教案中的各环节需衔接恰当。(5)对教案中的主要环节做出设计说明。 参考解析:【参考设计】点画特点分析及练习一、教学目标1了解汉字基本点画的八种类型和变化形态,掌握基本点画的书写技法。2.通过操作体验,提高对探索活动的兴趣。3.通过对隶、楷、行三种书体点画的学习,感受汉字点、线所表达的节奏美感,加深对中国书法文化中艺术美的认识。教学重点:点画特点分析。教学难点:掌握基本点画的书写技法。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篆、隶、楷
12、、行、草五种书体的书法作品;隶、楷、行三种书体“永”字范例对比图;隶、楷、行三种书体点画特点的分析表。2学生准备:填写隶、楷、行三种书体点画特点的分析表;在隶、楷、行三种书体中,用自己选择的一种书体书写自己的名字。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阶段(1)看与思引导学生尝试说出点画的基本类型。看隶、楷、行三种书体“永”字范例对比图并提问:谁能辨别出它们各属于什么书体?为什么?(提示:根据点画特点分析,表达自己的理解)学生讨论,回答教师问题。(2)评与议要求各组学生选出写得最好看的名字一份,并张贴在展板上,教师根据学生作品进行评价。评价要点:填写分析表的内容是否准确;名字的笔画是否体现书体的点画特征。鼓
13、励学生参与讨论评价,得出结论。设计意图:教师采用温故知新的导入方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课前复习,找出问题答案,将前后知识点联系起来,顺利引入新课。环节二:发展阶段(1)比选择两个学生所写的名字,分析、比较当中的笔画,以两名学生书写的姓名为例,分析楷书点画的书写技法。问:哪一位同学的名字的笔画写得好看,美一些?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要想写好基本笔画,就要把握用笔“三要”,即起笔要有藏锋与露锋的变化;行笔要有提按顿挫的变化;收笔有轻重缓急的变化。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及教师讲解,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从而把握写好基本笔画的用笔“三要”。(2)示范教师继续提问:谁能上讲台示范书写横画?说明用笔“三
14、要”?学生上台演示练习横画的书写技法,教师再次为学生示范并做恰当说明。(3)练与评教师提出作业要求:朗读楷书的书写原则;请学生书写楷书的八种基本笔画;学生练习,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学生自主展示各组练习成果,评一评哪一个笔画最难写。设计意图:通过教师亲身示范及学生的大胆尝试,使学生确切掌握书写楷书的八种基本笔画,从而培养学生勤于动手的好习惯。环节三:课后延伸(1)熟悉点画的基本类型和变化形态。(2)根据自己所选的书体进行书写练习,熟悉各种变化形态在字形中的应用。设计意图:总结本课重点,并鼓励学生将所学笔画运用于各种变化形态的字形当中。五、板书设计26 简答题根据所提供的教材片段,设计1课时的教学简
15、案。要求:(1)写出一篇规范完整的课时教学简案。(2)恰当设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3)设计至少三个课堂提问。(4)教案中的各环节需衔接恰当。(5)对教案中的主要环节做出设计说明。 参考解析:【参考设计】纪实摄影创作一、教学目标1掌握摄影艺术的光位、影调以及画面构图等基本知识。2通过教师示范讲解及学生实际操作,掌握鉴赏摄影作品的基本方法,并能够将摄影当中的基本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摄影作品当中。3通过学习,陶冶情操、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感知能力,进一步体验摄影的乐趣。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对摄影艺术中光位、影调以及画面构图等基本知识的理解。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光位、影调以及画面构图等基本
16、知识拍摄一幅意境十足的摄影作品。三、教学准备课件、背景音乐、相机等。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优秀的人物摄影作品,并运用音乐渲染气氛。学生仔细观看欣赏。教师提出问题:精彩的瞬间源自于摄影师的独特视角。但是人的各种神情却不尽相同,我们怎样捕捉并记录它们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这节课纪实摄影创作。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导入的方法,能够使学生更直观、清晰地明确本课的重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环节二:新课教学活动一:摄影中的光。教师继续播放多媒体,展示一张全黑的图片,而后再加入一束光,提问学生都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画面从一无所有变成了出现一张人脸,是
17、因为光在起作用。教师追问:这种光属于哪种光位?师生共同得出答案,属于侧光。教师讲解侧光的概念。活动二:教师请两位同学到讲台上,一位做模特、一位做灯光师,进行关于光位的实验。教师分别向学生讲解不同光位产生的不同画面效果:侧光明暗对比强烈;底光阴森恐怖;顶光活泼、梦幻。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实际观察、感知,了解不同光位会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大胆的意识。活动三:教师出示一组图片,请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它们分别采用了什么光位?感受一下画面运用了哪种色调?它们基本的影调是怎样的,带给人什么感受?硬调黑白对比明显;软调感觉柔和;中间调层次丰富,刻画细腻;高调以白色或浅灰白色为主色调,清新明快
18、;低调以黑色为主色调,沉稳严肃。设计意图:通过直观展示,学生依次欣赏,感受照片中不同的色调、影调带给人的不同的视觉感受。活动四:教师由摄影艺术的光位与影调引出摄影作品中重要的构图因素,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哪一幅图片的构图最合适,最有意境?学生讨论回答问题。教师依次向学生讲述黄金分割式构图、对角线构图以及摄影后期的剪裁等构图方法与技巧。活动五:教师继续出示图片,进行提问,要求学生分组讨论以上作品最精彩的地方在哪里?并体会作品中人物的神采和画面美感。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从画面构图、光位、画面主体以及要传达的意义进行分析。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分析及探究,了解摄影的基本构图、光位、画面主
19、体等,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作者通过摄影作品所要表达的意思。环节三:巩固提高(1)教师播放课件,展示作业要求: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以同学为模特,进行人像拍摄,也可以尝试捕捉人物的瞬间神采;拍摄完成之后,每- -组同学选出一幅本组认为最好的作品,并且要给它起一个有特点的名字,思考一下作品拍摄的意义,最后进行分享;可以分工完成,比如说灯光、模特、摄影、导演角色的分配等。(2)学生现场进行拍摄,教师巡视辅导,并协助学生进行作业。(3)学生作品展评。采用以自评为主的作品评价方式,分别从作品的名字、作品要表现的意义等方面来评价学生的作业,教师做最后总结,指出学生作品中的不足及需要改进的地方。(4)教
20、师向学生展示自己拍摄的作品,开阔学生的眼界。设计意图:鼓励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角度进行大胆创作,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动手的精神。环节四:小结作业回家后,利用手中的相机,以充满感情的角度去拍摄自己的爸爸妈妈。带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来记录自己周围的世界,更多地观察生活,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设计意图:将课堂知识延伸至课外,升华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观察美、欣赏美、捕捉美。五、板书设计27 简答题请根据所提供的教材片段,设计1课时的教学简案。要求:(1)写出一篇规范完整的课时教学简案。(2)恰当设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3)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4
21、)设计至少三个课堂提问。 参考解析:【参考设计】中西美术的人物造型特点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西方美术作品中人物不同的造型手法,体会人物造型在追求“神似”与“形似”方面所体现的不同特点。2通过中西方不同作品中人物的对比,能够掌握分析作品中人物造型特点的方法。3养成善于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提升对中西方多元文化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中国美术人物画崇尚“以形写神”的特点,了解西方美术作品中人物造型“写实美与理想美结合”的造型特点。教学难点:能够分析中国式“传神”与西方“理想美”之间的异同,理解艺术的多元化特征。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讲述故事,激趣导入教师引导:讲述顾恺之
22、为裴楷画像的故事,激发学生对中国人物画的浓厚兴趣。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西方都留下了无数旷世奇作,而在人物画美术作品的表现上却有着不同风格的特色,以此引入课题中西美术的人物造型特点。(二)新课讲授,感知画面1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梁楷的作品李白行吟图,并提出问题:你们了解的李白具有什么样的性情?画面中可以感受到李白的性情吗?从哪些方面可以感觉到呢?播放结束,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画面通过简括的笔墨,着重抓住了李白的神韵动态。让学生了解中国人物画注重“写神”的特点。专父2.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并提出问题:画面中人物形象具有什么特点?人物的微笑给你怎样的感受?播放结束,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23、:画面人物通过笑容表现含蓄之美。通过色彩块面以及明暗将人物的表情神态刻画的真实与极致。教师将两幅作品进行对比,学生观察思考两幅作品对人物服饰、发式、五官等刻画的不同之处,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对中国人物画传神与西方人物油画写实特点的理解。(三)巩固提高,对比鉴赏教师播放雕塑作品击鼓说唱俑与武士,学生分组讨论,说出作品的特点与不同。师生共同总结:雕塑作品中人物形似与神似,不同的特征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四)课堂总结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师生共同进行一节课主要内容的回顾,强调重难点。教师总结绘画与雕塑中,中西人物绘画风格和雕塑作品的不同特点以及表现技法。(五)布置作业搜集西方人物造型中有写意表现成分的画
24、作。五、板书设计28 简答题请按所提供的教材内容,设计1课时的教学简案(也可以是单元中的一课)。要求:(1)写出一篇规范完整的课时教学简案。(2)恰当设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3)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4)设计三个课堂提问。 参考解析:【参考设计】奇妙多姿变化无穷手工扎染一、教学目标1了解扎染的概念和艺术特点,掌握扎染的基本工艺流程,着重学会利用扎染方法进行印染。2通过小组合作、模拟传统艺术工坊的活动,制作一件扎染作品,锻炼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印染工艺的设计和制作能力。3感受扎染奇妙多姿、变幻无穷的艺术风貌和魅力,提高保护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意识。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25、:掌握扎染的基本工艺流程,尝试创作一幅扎染布艺作品。教学难点:灵活合理地将画稿图案扎结,尤其是组合使用缝扎、捆扎、夹扎以达到最优效果。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白棉布、线绳、染料、针、剪刀、夹子、铝盆等。五、教学过程活动一:导入新课播放纪录片:在云南的苍山洱海,一对白族青年男女相爱殉情于蝴蝶泉边,人们在白布上扎出蝴蝶图案以纪念他们,这就是扎染工艺的由来,从而导入课题。活动二:感知扎染魅力1请学生欣赏一组传统扎染作品,结合大屏幕上的相关背景资料,梳理出扎染的概念、用途和历史发展。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是扎染?学生回答,师生共同总结:扎染是先将纺织面料运用打结、捆绑、
26、缝缀等不同的扎结方法进行处理,然后染色的手工艺术;扎染广泛应用于服装、衣饰、布艺等;扎染自秦汉起流行,历经唐宋至明清,技艺越发成熟,制作精巧,种类繁多,除了我国的云、湘、川等地区,世界其他国家也有各自的扎染艺术风格。2请学生着重欣赏云、湘、川三地的扎染代表作品,教师提出问题:从视觉效果方面来看,扎染有哪些艺术特点?同桌二人一组思考探究。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面料由于被捆扎的压力不同,浸染程度也会不同,从而产生深浅虚实的色晕纹理或神奇多变的肌理效果,呈现出扎染随心所欲、奇妙多姿、变幻无穷的艺术风貌,从而形成自由、新奇、质朴和富有人情味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活动三:实践设计创作1大屏幕播放关于扎染工艺
27、主要制作流程的视频,在关键环节,教师暂停播放并详细讲解,从而使学生掌握基本工艺:绘稿、扎结、染色、水洗、拆线、后处理。观看视频结束后,教师提出问题:扎结的方法有几种?学生回答,老师总结:扎结有缝扎、捆扎、夹扎等方法。2教师现场示范捆扎法,印染出一个简单的纹样,学生仔细观摩。3请学生四人为一组,组建自己的传统艺术工坊,分工合作,提倡三种扎结方法灵活组合使用,大胆设计图案并尝试制作一件扎染布艺。教师在此过程中巡视指导,强调水煮染色时注意安全,表扬有创意且做工精细的小组,并对个别小组进行技法指导。4.请各小组依次上台展示自己的扎染作品,其他小组从图案设计、扎结工艺、晕染程度、整体效果等几方面交流评议
28、,教师做总评。活动四:小结作业1请学生主动汇报本堂课的收获和体会,教师总结,点出扎染是极其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2请学生课下完善本次扎染作品的后处理过程,并尝试对该扎染布艺进行二次的剪裁设计,制成更具实用价值的作品。六、板书设计29 简答题请根据所提供的教材片段,设计1课时的教学简案。要求:(1)写出一篇规范完整的课时教学简案。(2)恰当设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3)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4)设计至少三个课堂提问。(5)对教案中的主要环节做出设计说明。 参考解析:【参考设计】刀法分析及训练一、教学目标1了解三指执刀法和握拳执刀法的操作感觉,了解冲刀法和切刀法各自的艺术效果
29、。掌握三指执刀法和冲刀法的基本动作要领,可以运用基本刀法设计制作一枚印章。2通过刀法练习来熟悉刻刀入石的感觉,体会力量的运用与控制。3通过课堂刀法练习和制作印章练习,激发学习篆刻的兴趣,受到篆刻美的陶冶,增强民族自豪感。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掌握三指执刀法的基本动作要领,独立制作一枚印章。教学难点:能够运用学过的刀法制作出富有艺术特色的印章。三、教学准备各朝代各流派名家的印章课件。冲刀法运刀和切刀法运刀的演示视频,应用冲刀法制作的印章图例和应用切刀法制作的印章图例。刻好的冲刀法和切刀法印章两枚。刻刀、印石、印泥、砂纸、毛笔、墨汁、宣纸、牙刷等。四、教学过程环节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教师组
30、织好课堂秩序,开始播放各朝代各流派名家的印章课件。设计意图:营造立体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迅速、积极地进入课堂。环节二:讲授新知识(一)讲解冲刀法和切刀法的艺术效果展示应用冲刀法制作的印章图例和应用切刀法制作的印章图例。提问:这两种图例的印章有什么不同点?教师总结:冲刀法刻出来的线条边缘爽洁完整,给人以流畅挺拔的感觉;切刀法刻出的线条边缘参差钝涩,具有古朴浑厚的艺术效果。(二)讲解冲刀法和切刀法的操作要领播放冲刀法和切刀法的演示视频,提问:冲刀法和切刀法各有什么操作要领?有什么不同点?教师边重复播放演示视频边总结操作要领:冲刀法是利用手指和手腕的力量推动刀锋从右向左冲行。刻印时刀身需向右倾斜,与
31、印面呈300左右夹角。切刀法是用手腕的力量将刀锋在印面上向下切入,刻印时刀身稍向右倾,与印面呈60左右夹角,先将刀锋一角插入印面,随即向左摆刀身,使刀锋完全切入印面,然后把刀提起,在前一刀的尽头处接下去再切第二刀。不同点:冲刀法每刻一笔都一刀冲成,切刀法每刻一笔则需要若干刀连接而成。(三)现场演示冲刀法和切刀法的运刀方法1教师拿出刻刀、印石等工具,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三指执刀法和握拳执刀法。学生分别感受一下两种执刀方法的感觉。2教师用三指执刀法分别演示冲刀法和切刀法。学生用三指执刀简单练习两种刀法。在练习期间老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播放篆刻的视频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教师对于刀法的规范性操作步
32、骤,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篆刻的精妙之处,对于知识的掌握更牢固。环节三:巩固练习、创作实践让学生拿出上节课设计好的篆刻图案。要求学生用三指执刀运用冲刀法制作印章,并指出在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安全。(2)卫生。(3)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注意侧锋用刀的原则,即刀锋向里稍加倾斜,这样刻出的线条边缘呈斜坡状,线条具有一定的宽度。刀尖入石一定要深浅适中,以推刀冲行时能够顺畅平稳地行进为原则。入石过浅,刀尖容易滑离印面,人石过深,则阻力太大无法行刀。设计意图:巩固新知,加强理解,师生共同发现问题所在。环节四:作品展示与评价分小组互评作品,每个小组选出最好的作品展示,教师鼓励其他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33、和建议。最后教师小结。评价学生作业的要点:图稿的设计是否有独特之处?刀法的运用是否能达到预期?你最喜欢哪枚印章?为什么?环节五:教师小结,布置作业1教师总结本节课重点,引导学生感受篆刻美,增强民族自豪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2布置课后作业:重复课上的刀法练习,结合参考附图,比较和领会冲刀法与切刀法各自的艺术效果。设计意图:充分展示自我,学生能够明白自己的问题,并找到发展方向,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五、板书设计30 简答题请根据所提供的教材片段,设计1课时的教学简案。要求:(1)写出一篇规范完整的课时教学简案:(2)恰当设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3)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4)设
34、计至少三个课堂提问。 参考解析:【参考设计】民族文化。国之瑰宝中国画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中国画,了解中国画的工具材料。.2.通过欣赏中国画作品,体验中国画独特的表现手段。3.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爱国的情怀。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中国画丰富多变的笔法和墨法。教学难点:认识并理解中国画独特的创作理论和美学追求。三、教学方法欣赏、归纳、讲评、对比、讨论、总结。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师:在20世纪50年代,西方绘画大师毕加索会见中国画大师张大千时曾说:在这个世界上谈到艺术,第一是你们中国人有艺术;其次是日本的艺术。当然,日本的艺术又是源自你们中国的;第三是非洲的黑人有艺术。那么作
35、为炎黄子孙,你对中国艺术的代表中国画了解多少呢?(生答:略)师根据回答总结: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文房四宝:笔:产于浙江湖州的湖笔。墨:产于安徽歙县的徽墨。纸:产于安徽泾县的宣纸。砚:产于广东高要端溪的端砚。(二)讲授新课师问:我们又如何来欣赏中国画呢?(生答:略)师根据回答总结:中国画独特的表现手段。徐渭擅长泼墨法,以狂草般的笔法纵情挥洒,追求气韵,墨色滋润淋漓、奔放流动,表达了他炽热激情的情怀,徐渭的画风对后人产生深远影响。中国画丰富的笔法:勾、皴、点、染等。中国画多变的墨法:(1)焦、浓、重、淡、清。(2)六彩:黑、白、干、湿、浓、淡。中国画绘画技法:烘、染、破、泼、积等。(三)发展阶段师又
36、问:中国画在布局上有哪些独特的特点呢?(生答:略)师根据回答总结:诗、书、画、印有机的结合。中国画讲究布局,布局中包括画题、诗文,作者名号,创作时间、地点等文字。使观赏者能通过题款深入了解作品和作者。题款用印要与作品风格相互协调,工细的作品要题写工整的字体,粗放的作品宜富于变化,字体可稍大。用印也很讲究,姓名章钤在题款后面,以一至三方为好,多则俗气。师:中国画丰富的笔法和墨法以及诗书画印有机的结合所蕴含的深层意蕴是什么呢?大家分小组讨论一下。师根据回答总结:独特的创作理论和美学追求。著名现代中国画大师齐白石,原名纯芝,号白石,湖南湘潭人。出身贫苦,当过木工,工余时自学绘画,二十七岁时才拜师学书
37、画,继而学诗和篆刻。四十岁以后五次出游大江南北,积累了不少的创作素材和画稿。六十岁定居北京,画风大转变,到晚年时期,他的绘画艺术达到顶峰。他对绘画艺术最突出的贡献是质朴天真的劳动人民情感与传统的文人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他的绘画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四)作业阶段举二三例,谈谈你对中国画关于“不似之似”理论的理解和认识。(五)小结阶段无论是山水画、人物画还是花鸟画都有它们独特的意蕴,画山水气韵生动却不真似,画出人物情态传神却与真人有异,画红花墨叶鲜丽却不失雅韵正是这不似之似充分体现了中国画的特点。也正是因为中国画追求造型传神,气韵生动,使得中国画能够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而熠熠生辉。作为炎黄子孙,我
38、们不仅要为自己的绘画艺术感到骄傲和自豪,更要有责任和义务弘扬传统的文化艺术,不断地进行继承创新,发扬光大。31 简答题根据提供的教材片段,设计教学简案。要求:(1)写出一篇规范完整的课时教学简案。(2)恰当设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3)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4)设计至少三个课堂提问。(5)对教案中的主要环节做出设计说明。 参考解析:【参考设计】人类生活的真实再现外国古代绘画撷英一、教学目标1.知道外国古代绘画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以及不同民族绘画的主要特点。能够比较、分析外国古代绘画重要作品的风格、特点及时代特征,认识到外国古代绘画的丰富多彩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生
39、动体现。2.采取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感受、质疑、研究、分析、讨论、评价、总结。选择典型或者学生喜欢的作品,借助参考资料加深理解和感受,通过交流讨论,做出初步评价。师生共同总结鉴赏的基本方法。3能够站在国际视野中认识人类创造出的灿烂文化,培养认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不同民族、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的分析、比较,使学生加深对外国古代绘画的了解,认识外国古代绘画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教学难点:领会古代不同民族绘画形式上的差异及其与现实生活、宗教、审美观念的联系。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留下了大量精美绝伦的艺
40、术珍品。当我们徜徉在艺术长河中的时候,常常会被它们所倾倒。这些艺术珍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历史的见证,它们陶冶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操,直到今天,仍然继续带给我们无比的享受。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部分外国古代绘画精品:教师活动:展示图片,三个乐女草地上的圣母自画像等,并用引导语导入新课。学生活动:听讲,欣赏外国古代绘画作品,感受艺术之美,产生认识和欣赏的强烈动机,从而进入良好的学习准备状态。设计意图:美术学科的教学以视觉性为主,应用作品的展示是为了更直观地让学生感受作品。(二)欣赏环节欣赏活动一:人类最早的绘画人类绘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19世纪在欧洲西南部发现的原始洞窟壁画是人1类早
41、期绘画的杰出代表。大约产生于一万五千年至两万年前的原始洞窟壁画主要描绘的是野牛、野马、长毛象、驯鹿等形体巨大及行动迅速的动物,形象写实、生动概括、特征突出,体现了原始狩猎时代人类对动物的细致观察和准确,表现。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与法国的拉斯科洞窟壁画,突出表现了人类早期的绘画水平。教师活动:展示洞窟壁画,并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欣赏并辨认出画面中是哪种动物?它们在表现上有什么特点?学生活动:从画中辨认动物形象,欣赏古人的绘画特点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总结:人类早期绘画产生的年代及代表作品。欣赏活动二:古埃及绘画古埃及绘画以附着于墓室墙体的壁画为代表,与浮雕具有相同的艺术特征,表现内容主要为尘世生活和
42、冥间“乐土”,追求来世和永生。绘画中的人物形象遵循古老而奇特的法则:人物的脸部为正侧面,眼睛为正面,胸部为正面,下肢呈正侧面,画面中人物比例大小与其身份地位高低成正比。古埃及绘画表现的是古埃及人观念中的事物形态,而不是视觉中物象的真实面貌。教师活动:多媒体课件展示三个乐女,提示学生观察、欣赏、讨论与发现古代埃及绘画的古老法则。学生活动:欣赏讨论并总结古代埃及绘画的古老法则。师生共同总结:古埃及绘画所表现的是意中之象,而非视中之象。而这种古老的法则经数千年的沿用,最终形成了独特而永恒的魅力。设计意图:应用学生欣赏讨论的方法,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欣赏活动三:欧洲绘画早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绘
43、画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只是传世的较少。欧洲中世纪绘画主要是为基督教服务的。文艺复兴时期各类艺术都得到了空前发展,艺术家奉希腊古典主义艺术为典范,崇尚科学、努力探索自然与生命的奥秘,将透视学、解剖学等原理应用于绘画。当时,涌现出一大批卓有建树的绘画大师。欣赏达芬奇的岩间圣母;拉斐尔的草地上的圣母自画像;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17世纪的佛兰德斯、荷兰、西班牙绘画成就卓著。这一时期的宗教画、历史画、风俗画、风景画、静物画,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代表人物有鲁本斯、哈尔斯、伦勃朗、委拉斯贵支等。教师活动:1展示图片,从古希腊到中世纪,再到文艺复兴以及欧洲l7世纪绘画。2讲解知识点。3展示讲解过程中适时提出
44、问题:分析比较不同作品中圣母像的异同?欧洲绘画的主要门类有哪些?它们与中国画相比有何不同?学生活动:1伴随图片的展示,观察欣赏古代大师的绘画精品,感受平静娴雅的审美情趣。2标记知识点。3同时完成相关问题。总结:欧洲绘画在世界绘画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三)回顾总结这节课我们欣赏、比较、分析了外国古代绘画的重要作品及其风格、特点和时代特征,认识到外国古代绘画的丰富性。同学们在课下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我们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去欣赏分析其他美术作品。32 简答题根据所提供的教材片段,设计l课时的教学简案。要求:(1)写出一篇规范完整的课时教学简案。(2)恰当设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45、(3)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4)设计至少三个课堂提问。(5)对教案中的主要环节做出设计说明。 参考解析:【参考设计】幽默夸张生动可爱卡 通形象设计一、教学目标1.把握卡通艺术特征.自己创作与设计卡通形象,2.通过课前查找资料、课堂欣赏、思考、讨论的形式,归纳出卡通画的特点,并尝试创作。3.养成对周围环境的审美习惯,养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热爱本土文化的情感。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扩大对卡通的认识,能够欣赏各种不同形式的卡通作品。教学难点:设计卡通形象,掌握对卡通的夸张、变形、形象特征的捕捉。三、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卡通的资料、作品图片、漫画书、绘画用具等。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讲述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的故事,并用简笔漫画的形式描绘苏格拉底的形象,从而揭示课题:幽默夸张生动可爱卡通形象设计。设计意图:采用故事导入法与直观展示法相结合的导入方式,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进行本节课的学习。(二)新课教学1欣赏作品,开阔视野(1)教师播放课件,展示多幅中外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卡通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多种不同形式的卡通作品。教师提问:你能从卡通形象中找出相关的艺术特征吗?教师引导、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后发表自己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