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毕业论文范文-精品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哲学毕业论文范文-精品文档.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哲学毕业论文范文中国哲学毕业论文范文发布时间:2017-05-28来源:CN人才网cnrencai摘要:中国古代,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构成了一系列保护生物资源的环境伦理原则与规范,其中主要包括成己成物、万物平等、泛爱、取之以时和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等原则与规范。今天重新认识这些原则与规范并转化为当代环境的保护原则和规范,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中国古代;环境伦理原则;评析中国古代环境伦理原则与规范是保证和维护中华民族几千年生存繁衍和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天重新认识这些原则与规范,并转化为当代环境的保护原则和规范,对贯彻落实
2、科学发展观,解决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一、成己成物原则天人兼顾,成己成物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环境伦理原则,也是儒家一贯坚持的处理人与物之间关系的根本原则。这里所讲的成己主要是指成就本人的道德境界和人格理想;成物是人在道德上、精神上成己的必然结果,假如不能成物,就意味着人没有道德素质。在儒家学者看来,成己成物也就是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和使万物遂其生的经过,换一句话讲,使万物遂其生,尽其性就是成物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在这里,遂有顺遂、因循、听任等含义。使万物各遂其生,用当代的话语讲,就是尊重一切生物的生命,听任它们自然成长、发育、繁衍。各尽其性就是让一切自然存在物都完
3、全成就它们的自然天性,充分发挥它们的自然功能。古人以为这是维护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根本原则,也是对爱物道德的主要体现。早在战国时期,荀子就提出了不夭其生,不绝其长的资源开发原则。荀子所讲的不夭其生,不绝其长就是不能人为地使动物和植物在幼小时就夭折,不能断绝动植物生长的自然经过和繁衍后代。荀子以为这是保证百姓有余食,有余用、有余材的根本条件。宋代王昭禹也明确提出遂其生,尽其性的观点,并且把遂其生,尽其性提高到人类处理与万物关系的道,即法则的高度,以为人类不仅应当使万物遂其生,而且应当尽其性。尽物之性是(中庸)的作者较早提出来的,他以为,圣人尽己之性,能够尽人之性;尽人之性,能够尽物之性;因而,圣人
4、能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朱熹诠释讲:万物之性命一个原头,圣人所以尽己之性,则能尽人之性、尽物之性,由其同一原故也,若非同此一原,则人自人之性,物自物之性,怎样尽得。显然,他以为,人性与物性同本、同源,具有同一性,这是尽物之性的前提。朱熹还解释讲:能尽之者,谓知之无不明,处之无不当也。也就是讲,穷尽万物之理,恰当地处理与人、与物的关系,就是尽人、物之性。儒家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的本质就是人、我兼顾,人、物兼顾,成己成物。儒家提倡的成己成物,使万物遂其生,尽其性的思想对于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启迪作用。人类不可能脱离地球生态环境的食物链环,人类要生存必然要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然
5、要改造自然环境;由于自然界不仅不会自发地知足人类的生存需要,而且在很多时候往往作为一种有无穷威力的完全异己气力与人类相对立,如地震、海啸、干旱、洪水等等。因而,在人与自然界的道德问题上,任何极端的观点和行为都是不道德的。人类贪心的攫取自然资源,毁坏生态环境是不道德的,但完全禁止人类开发自然资源,完全否认人类改造自然环境的合理性,使人类处于饥寒交迫的境地也是不道德的。儒家提倡的天人兼顾,成己成物思想,倒不失为一种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共生双赢的智慧选择。二、万物平等原则中国文化传统的主流坚持所有生命出自一源,万物生于同根。无论是道家、儒家、道教、还是元气论者、气一元论者都以为世界是一个生命共
6、同体,是一个息息相关的大家庭。这个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具有本身的价值,因而,主张尊重生命、爱护生命。除了儒家主张有差等的道德关心外,道家、道教和fo教都主张万物平等原则。在道家看来,道乃天地之根,万物之母,天地万物都不过是道之子。物与物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都是道之子之间的关系,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平等的。因而,庄子在(庄子秋水)中提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庄子以为,人之所以贵己而贱物,就由于他仅仅站在人的立场,而没有到达道的境界。假如到达道的境界去看待万物,则万物一齐,孰短孰长?庄子还以为人与万物和谐共生乃是至德之世所呈现出来的相貌。他讲:夫至德之世,同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在庄子设想
7、的理想社会里,人类过着无欲、朴素的生活,山林、湖泊还未被人开发,动植物自由生长,人与鸟兽杂居,互不伤害、友好相处,根本没有人与物的区分。万物平等是道家的一贯思想。道教对万物平等思想作出新的奉献,提出了一切有形,皆含道性的命题,以一切存在物都具有道性的理论假设,阐述物种平等观念。fo教也主张万物平等原则,fo教以为fo性存在于一切生命之中,一切众生都具有一样的fo性,主张众生平等。禅宗不仅肯定人和动物具有fo性和价值,而且肯定一切生物如草木等低级生命也有fo性和价值,因此明确要求人类要像爱护动物一样爱护植物。天台宗则以为天地自然界的所有事物都具有fo性,甚至连尘土、石头等都是fo性的体现,都具有
8、平等的价值,因此主张众生平等,生命平等,万物平等,要求人们慈善为怀,普渡众生,平等地尊重所有的事物。主张物种平等,反对人类沙文主义和物种歧视主义,是西方非人类中心主义伦理学的重要特点;道家、道教、fo教的万物平等、众生平等思想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伦理思想有类似之处。三、泛爱原则泛爱的概念首先是由孔子提出来的,他讲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孔子主张的泛爱众,是指广泛地爱一切人,进而使仁者爱人具有普遍意义。尽管孔子这里所讲的泛爱的对象主要是人,但开了一个好头,为后世儒家学者留下了发挥的余地。儒家学者明确提出泛爱一切观点的是唐代孔颖达和韩愈。孔颖达提出泛爱一切,是容众方的思想。最能体现
9、泛爱一切的是仁及草木的传统,仁及草木的传统美德在西周时期就构成了,譬如西周的历史文献(诗经)和(周易)中就有仁及草木的思想。仁及草木的传统美德后来被孟子发展为仁民爱物,从理论上把儒家的仁爱关心扩大到禽兽、草木。到唐代,韩愈在(原道)中又提出了博爱之谓仁的观点,对爱的内容作了高度的概括。博爱是对儒家的仁民爱物的扩展。宋代周敦颐窗前草不除,把泛爱思想发展为对一切生命存在物的道德关心。张载不仅提出了民胞物与的著名思想,而且一反儒家的一贯态度,主张兼爱,他讲: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我得私也。惟大人为能尽其道。是故立必俱立,知必周知,爱必兼爱,成不独成。也就是讲,天地万物的本性来自共同的本源,而非我一人所独
10、有,只要道德高尚的人才能顺应自然的本性,以尽其责,人若要本人生存,必须让万物生存,人若要爱本人,必须兼爱他物,人若要成就本人,必须同时成就万物发。爱必兼爱,成不独成的思想相当深入,爱己必爱人、爱物,成己必成人、成物的思想对于我们当代人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仍然具有指导意义。程、朱等理学家固然也主张亲亲、仁民、爱物的传统思想,程颐还提出万物之生意最可观的观点,但他们非议韩愈的博爱思想,反对墨子的兼爱思想,强调儒家有差等的爱,对泛爱思想没有大的发展;而王阳明则把仁扩大到瓦石,把瓦石也纳人道德关心的范围,发展了仁及草木的思想境界。古人以为泛爱不只是有益于物,而且有益于人的道德修养,有益于提高
11、人的精神境界。从孟子开场,古人一直把对动物有不忍之心,关爱动植物看作是养仁之术。仁及草木的泛爱传统美德对一些王朝制定环境保护法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如宋徽宗就深受其影响,他在大观元年(1107年)下诏讲:先王之政,人及草木、禽兽,今取其羽毛用于不急,伤生害性,非先王惠养万物之意,宜今有司立法禁之。可见,仁及草木的泛爱传统,对古代环保法律的制定和动植物的保护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四、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原则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是我国古代资源开发的基本法律原则和伦理原则。取之以时是指人们获取自然资源必须顺应四季气候变化的法则和动植物生长发育的规律。而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是指人们获取自然资源必
12、须有一定的限度,要有所节制,禁止毁坏性、毁灭性开发。前者体现了法自然和顺天时的环境哲学思想;后者体现了古人地力有限、资源有限的思想和反对走极端,主张走中道,既要知足人们的生存需要,又不毁坏自然物正常生长繁衍的资源开发方法论。这两个原则表如今中国古代环境立法方面,就是以时禁发表如今环境伦理方面。就是仁及草木,成己成物。据汉代著名学者孔安国讲,舜帝时期就已经总结出取之有时,用之有节的经历;班固和荀悦都以为西周时期就制定了蓄养以时,而用之有节的资源开发利用制度,如班固在(前汉书-货殖传第六十一)中记载讲:昔先王之制育之以时,而用之有节。苟悦在(前汉纪孝文一)中也记载讲:先王之制蓄养以时,而用之有节。
13、春秋时期孔夫子坚持不时不食,并把取物以时作为最重要的伦理原则。据记载,曾子论孝时讲: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夫子曰:断一树,杀一兽,非以其时,非孝也。孔子和曾子把只能在特定的季节开发自然资源上升到孝的道德高度,把任意滥伐幼树、捕杀未成年的禽兽斥为残害天物的不孝行为。更令当代人惊叹的是,唐代思想家陆贽和文学家白居易明确提出了资源有限论和财富有限论,为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原则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陆贽讲: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缺乏。生物之丰败由天,用物之多少由人,是以先王立程,量入为出,虽遇蕾难,下无困穷。理化既衰则乃反是,桀用
14、天下而缺乏,汤用七十里而有余。是乃用之盈虚在于节与不节耳。不节则虽盈必竭;能节则虽虚必盈。在这里陆贽阐述了三层意思:一是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即土地的生产能力是有限的,人的生产能力也是有限的。这里所讲的地力是战国时期所提出的一个概念,指土地的生产能力。用我们今天的话讲,地力就是土地生产物质的承载力。陆贽把地力有限作为考虑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和消费问题的前提,与现代生态经济学的观点相当吻合。二是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是对有限资源和有限财富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三是用之盈虚在于节与不节耳。不节则虽盈必竭;能节则虽虚必盈。即节制、限制资源开发和节约、节省物质财富是保障知足人的基本需要和资源持续
15、利用的根本途径。(古今图书集成)的作者高度赞扬陆贽的思想,把节与不节作为检验国君能否有道德修养德的标准。唐代文学家白居易以为天地之利有限与人之欲无穷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办法是建立和固守一整套的消费制度。白居易明确提出地之生财者有常力,人之用财者有常数,假如以有限奉无穷则必地财耗于僭奢,人力屈于嗜欲,将造成资源耗竭和人为嗜欲而竭尽全力的严重后果,甚至会出现缺乏者为奸、为盗;有余者为骄、为淫的严重社会问题。它以为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就是建立一套体现贫富均和节之以数、用之有伦的资源分配制度和包括田宅、栋宇、车马、仆御、器服、饮食、宾、姻、祠、葬、等内容的消费制度,他强调必须唯欲是防,唯度是守,即强调制定和坚持合理的消费制度的重要性。尽管白居易对资源分配制度和消费制度的设想具有明显的等级制度的局限性,但他提出通过制度解决资源干涸问题的思想特别深邃。宋代朱熹以为取之有时,用之有节体现了人类的爱物精神,他讲:物谓禽兽草木;爱谓取之有时,用之有节。明代薛瑄把能否坚持这一原则看作是区别君子与小人的标准,他讲:君子取之有道,用之有节;小人取之不以道,用之不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