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共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共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南站镇明德小学 刘美玲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主题是“认准目标,不懈努力”。这篇课文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所谓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人们的嘲讽与猜疑中走上比萨斜塔,用事实验证了真理的故事。我根据本文的特点和重、难点,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生活实际,设计了这堂课,在教学过程中不乏成功之处,但也有许多不足,在此做以下反思总结。 一、巧设导入,课文开始,我采用提问题导入的方式。我提出的问题是:老师这
2、里有两个铁球,一个一磅重,一个十磅重,如果老师把这两个铁球放在同一高度,让其落下,哪个先着地?有的孩子说十磅重的,有的说同时着地。在这个回答下,我顺势引导说:“这个问题的答案需要从今天学习的文章中去寻找,也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第25课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乘机我板书课题,并让学生齐读课题。我认为采用提问题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的开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二、细读文本,了解亚里士多德和他的社会地位。我设计的意图在于通过抓住这个人物的语句,让学生感受到亚里士多德当时是绝对的权威,通过体会关键字词“信奉”、“不容更改”等词语,让学生体会亚里士多德在当时的社会中被人们当作神明一样的去信奉,他被人
3、们看做是真理的化身,接着又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这句话“你是人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是学生切身的体会到伽利略当时敢于质疑权威的勇气。在这一点上给学生留了预习作业,让学生查找搜集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资料,并在班上交流,当时的预期的教学效果还是能够达到。 三、这个课堂的学习氛围比较好,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原本以为这篇推理性较强的文章会比较枯燥,学生可能不怎么感兴趣,但事实上,在问题的引导下,使学生以问带读,以问引思,学生能够逐渐的深入文本中来;为了是这节课不太枯燥,我设计了实物演示和多媒体演示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比较直观的明白了亚里士多德的论断和伽利略的两个推理结果。随着各个教学环节
4、的展开学生对整个教学的思路也清晰起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 四、说话练习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我设计说话题目有两个:一是伽利略在进行公开实验前,面对别人的责备和嘲讽,他仍然决定做公开试验,面对这样的伽利略,你想对他说点什么?二是试验成功后,人们会怎么说呢?目的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打开思路,而不仅仅只能说出“伽利略太棒了,太厉害了”之类的语句。比如,伽利略的学生会说什么?那些如此信奉亚里士多德的人会说什么?那些嘲笑过伽利略的人又会说什么?这样学生们富有创造性的回答就产生了。 反思自己的这堂课存在着以上成功之处,但是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课堂教学容量过大。25课按照课时安排应该是三个课时
5、的去教授,为了是这节课更加完整,我教授的这节课基本上囊括三个课时的主要内容,导致一些教学环节学生不能充分的理解,例如在感受伽利略推理亚里士多德的结论的时候,因为这个推论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复杂,所以学生并没有很清楚地理解两个推论的意思。课后,我想是自己操之过急了,教师期望学生能跟上自己上课的节奏,而没有去适应学生的程度。也许,多给学生点时间思考,多让他们读读文本,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其次,整堂课下来教师说的较多,而学生说的太少。可能是怕教学完成不了的缘故吧,有些教学环节中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思考,教师说的过多,留给学生阅读和思考的时间过少,这也是我在课堂中常常犯的错误,我想“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真正做课堂上的主人,而老师只去引导就好。有时课堂上生成的东西也会出乎意料。”以上就是对于本节课的一个反思,作为青年教师教学之路还很远,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自己会不断反思,不断的取长补短,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