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教案(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教案(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长沙卫生职业学院目标教学教案(首页)专业:护理 学科:传染病护理学 班级2011级护理5-6班 授课时间:5-8,5-13 单元:第三章 课题: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课时:4学时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教学活动教学资源1. 了解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特点和发病机制。2. 掌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临床表现。3. 掌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4. 了解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的临床意义。第六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一、概述 5分钟二、病原学 10分钟三、发病机制与病理 15分钟四、护理评估(一)流行病学资料 10分钟(二)身体评估
2、15分钟(三)辅助检查 10分钟(四)心理、社会状况 5分钟(五)治疗要点 15分钟五、主要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 10分钟六、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5分钟(二)病情观察 5分钟(三)对症护理 10分钟(四)用药护理 10分钟(三)健康教育 10分钟七、小结 10分钟讲授精讲、讨论教授精讲精讲讲授讨论精讲、讨论精讲、讨论讲授精讲精讲精讲、提问精讲、提问讲授讲授教案教材参考书多媒体教学断诊断性测试时间:15分 (根据教学需要择用)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临床表现?2、练习题授课教师:时春红 教研组长: 教务科:长 沙 卫 生 职 业 学 院 教 案 纸第六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教学重点:流行性脑脊髓
3、膜炎的脑脊液特点,临床表现及主要护理措施。教学难点:普通型及暴发性流脑的发病机制。教学内容:一、概述1.定义:是由脑膜炎奈瑟球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化脓性炎症。2.临床特征:高热 头痛、呕吐皮肤粘膜瘀点、瘀斑脑膜刺激征 3.死亡原因:暴发型流脑 二、病原学 1.脑膜炎奈瑟菌属于奈瑟菌属2.奈瑟球菌为G球菌3.致病毒素: 内毒素4.病原菌分群:13个血清群,流行菌群以A群为主,城市多流行B群5.体外极易自溶(标本急采急送)三、发病机制与病理 发病机制 : 入血病原菌鼻咽部(局部繁殖)菌血症血脑屏障CNS化脓性炎症中枢神经系统脑膜炎双球菌在学业中大量繁殖,菌体自容后释放出大量的内毒素引起急性微循环
4、障碍,表现为暴发性流脑。1.暴发型流脑休克型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急性微循环障碍与凝血系统被激活而促发的DIC,临床表现为休克,皮肤出现明显的瘀斑和出血。2.暴发型流脑脑膜脑炎型的发病机制:第1 页长 沙 卫 生 职 业 学 院 教 案 纸主要是脑微循环障碍。临床表现为脑水肿所致颅内压增高。病理:主要病变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化脓性炎症 四、护理评估(一)流行病学资料 1.传染源:带菌者、病人,以带菌者为主。2.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主要经咳嗽打喷嚏借飞沫由呼吸道传播。日常生活接触3.易感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终生免疫,各群之间无交叉免疫。 发病年龄以15岁以下儿童居多,尤以6个月-2岁的儿童发病率最
5、高。4.流行特征:季节性:冬春季,3-4月份为发病高峰。流行性:有周期性流行现象,一般每3-5年一次小流行,每7-10年一次大流行。同时与人口密度、居住条件、健康状况有关。(二)身体状况潜伏期最短1日,最长7日,一般为2-3日,按病情可分为以下各型:1.普通型1)上感期的表现:感染中毒症状卡他表现鼻咽部的局部表现:咽部疼痛、咳 嗽、咯痰2)败血症期:高热(体温迅速高达40以上,伴有明显全身中毒症状)头痛呕吐(脑水肿所致)皮肤粘膜淤点、淤斑(初呈鲜红色,迅速增多,扩大,常见于四肢、软腭、眼结膜及臀等部位。 3)脑膜炎期:高热 头痛加剧如裂第2 页长 沙 卫 生 职 业 学 院 教 案 纸 皮肤粘
6、膜的淤点淤斑融合成片 脑膜刺激征、病理反射征4.恢复期体温下降至正常,意识及精神状态改善,皮肤瘀点瘀斑吸收及结痂愈合。神经系统检查恢复正常。2.暴发型少数患者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如不及时治疗可与24小时内危及生命,儿童多见。(1)原因:全身性(休克型)内毒素微循环功能障碍脑局部(脑炎型)(2)休克型的表现特点1)多发于学龄前儿童2)病程在24小时之内3)出现休克和DIC严重中毒症状,急性寒战高热,严重者体温不升,伴头痛呕吐,短时间内出现瘀点瘀斑,可 迅速增多融合成片。随后出现面色苍白、唇周及肢端发绀,皮肤发花、四肢厥冷、脉搏细速、 呼吸急促、血压显著下降,尿量减少,昏迷。(3)脑炎型的临床特点
7、: 1)多发于学龄前儿童2)病程在24小时之内3)出现下列之一者均为脑炎脑性昏迷脑性惊厥脑性高热中枢型呼衰 (4)混合型可先后或同时出现休克型锈可行和脑膜脑炎型的症状。3轻型第3 页长 沙 卫 生 职 业 学 院 教 案 纸多见于流脑流行后期,病情轻微,临床表现为低热、轻度头痛、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可见少数出血点。4.慢性型:少见,一般为成人患者,病情可迁延数周甚至数月。常表现为间歇性发冷、发热。每次发作后常成批出现皮疹,亦可出现瘀点。常伴有关节痛、脾大、血液白细胞增多,血培养可阳性。(三)辅助检查1.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白细胞总数(WBC)及中性粒细胞(N)明显升高。2.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
8、外观混浊或脓样,细胞数常在1000106 以上,以多核细胞为主,蛋白质增多,糖、氯化物减少。3.病原学检查:可从带菌者的鼻咽部及患者的鼻咽部、血液、脑脊液及皮肤瘀点中检出病原体,标本 应及时送检。4.血清免疫学检查:ELISA、乳胶凝集实验、对流免疫电泳法等。(四)心理、社会状况由于本病具有周期性暴发流行特点,临床表现骤起发病,病程进展迅速,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救,可与短时间内危及生命。所以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及社会问题。有无紧张焦虑等情绪,部分患者由于后遗症而悲观失望,对生活失去信心等,小儿不适应陌生环境而烦躁,情绪低落,哭闹,依赖性强。(五)治疗要点1.普通型:目前病原治疗首选青霉素2.暴
9、发型:败血症休克型的治疗原则是积极控制感染,迅速纠正休克,防治DIC。流脑脑膜脑炎型的治疗原则是积极控制感染、减轻脑水肿、防止脑疝和呼吸衰竭。五、主要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1. 体温过高 与脑膜炎双球菌感染有关2. 调节颅内压能力下降 与脑膜炎双球菌释放内毒素所致脑微循环障碍有关3. 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皮肤血管损伤有关4. 组织完整性受损 5. 组织灌注量改变 与脑膜炎双球菌释放内毒素所致微循环障碍有关6. 低效性呼吸型态六、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隔离:按呼吸道隔离至体温正常后3日。第4 页长 沙 卫 生 职 业 学 院 教 案 纸阻断感染传播: 1)呼吸道隔离,室内空气消毒2)彻底根治病人
10、(青霉素氯霉素)3)减少聚会及去公众场所4)预防性服药:复方新诺明 2片 2次/天2.休息:卧床休息,病室应保持空气流通,舒适与安静。3.饮食:应给与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二)病情观察1.生命体征:以早期发现循环和呼吸衰竭。2.瞳孔:大小是否一致,形状是否发生变化。3.意识:是否出现嗜睡、昏睡、昏迷等表现。4.休克:是否出现面色苍白、唇周及肢端发绀、尿量减少等症状。5.抽搐:是否有先兆表现、持续时间等。(三)对症护理1.高热的护理:(1)观察体温变化,注意热型、发热时间、有无伴随症状。(2)保持清洁安静,发热时应卧床休息。(3)应积极采取物理降温方法。(4)必
11、要时可采取物理降温,高热惊厥者应用冬眠疗法或亚冬眠疗法。3.皮疹(1)勤换衣物,及时修剪指甲。 (2)皮肤破溃者局部可涂抗生素软膏,严禁使用紫药水。 (3)皮肤未破溃者不宜挑破,已破溃者必须包扎创面。(4)病室应保持整洁、定时通风、定时空气消毒。(5)昏迷患者应定时翻身、拍背,按摩受压部位,以防压疮的发生。(四)用药的护理1.抗菌药物:青霉素应注意给药剂量、间隔时间、疗程及用药反应。磺胺类药物治疗应注意其对肾脏的损害,需观察尿量、性状即每日尿常规,并鼓励患 者大量饮水,以保证足够入量,或予以口服碱性药物。第5 页长 沙 卫 生 职 业 学 院 教 案 纸2.脱水剂:脑膜脑炎型常用脱水剂治疗,注
12、意患者生命体征及瞳孔、神志的变化。3.肝素:暴发型流脑并发DIC常用肝素进行抗凝治疗,应注意用法、计量、间隔时间,使用肝素时不能与其它药物合用(五)休克型的护理 1、迅速建立并维护好两条静脉通道2、及早准备抢救药品及器械3、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尿量4、及时遵嘱应用有效抗生素(青霉素头孢菌素)5、迅速补充循环血量,首选低分子右旋糖酐6、及时纠正代谢性酸中毒7、及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8、遵嘱应用糖皮质激素缓解中毒症状9、DIC者及早应用肝素,抗凝之前必须纠酸(六)脑炎型的护理 1.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2.及早准备抢救药品及器械3.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特别是瞳孔、尿量4.及时遵嘱应用有效抗生素(青霉素头孢菌素)5.遵嘱应用糖皮质激素缓解中毒症状6.遵嘱给予脱水治疗7.遵嘱应用呼吸兴奋剂8.及时做好气管切开前的准备(七)健康教育1.预防知识教育(1)管理传染源:早期发现患者,就地隔离治疗。(2)切断传播途径:流行期间加强卫生宣教,应避免大型集会或集体活动,外出时应戴口罩,注意公共场所及室内通风,勤晒衣被。(3)保护易感患者:疫苗接种第6页长 沙 卫 生 职 业 学 院 教 案 纸2.相关知识教育帮助患者掌握本病的有关知识,自我护理和家庭护理等。第7页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