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市场论文-浅谈我国股指期货交易风险的防范与控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货市场论文-浅谈我国股指期货交易风险的防范与控制.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期货市场论文 -浅谈我国股指期货交易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内容摘要:股指期货作为风险管理工具,对于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基础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但作为金融创新工具,股指期货本身也会给市场带来新的交易风险。我国股指期货即将推出,而如何防范和控制其交易风险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关键词:股指期货 交易风险 风险防范 目前,我国股指期货推出的技术条件已基本具备,何时推出股指期货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股指期货交易风险,是指股指期货市场运作的不确定性给市场微观主体、宏观主体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环境造成危害的可能性。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探讨加强我国股指期货交易风险防范和控制的策略。 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2、我国股指期货的顺利推出离不开完善的市场法律法规制度。也就是说,应通过制定政策和规章制度来建立证监会、期货交易所、期货经纪公司和投资者的各级风险监管体系,明确各级监管部门的职责,清除内幕交 易和市场操纵,加大对违规现象的处罚力度。 2007 年 2 月,国务院通过了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修订版),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形成了初步的期货法律体系。但仍缺乏比较系统和全面的期货交易法等相关法律,股指期货法律法规体系仍需进一步健全。 建立健全股指期货交易制度 股指期货市场相对于股票市场来说,具有高杠杆效应,其风险更大,必须建立更加严格的交易制度。我国可考虑借鉴其他国家(地区)股指期货合约设计的成功经验,由
3、权威机构编制与管理能够综合反映我国股市整体状况的股指期货标的指数。为加强 其灵活性,在编制指数时应选择一些可以候补的替代股票,一旦现有股票出现问题并不符合入选条件时,就随时以候补股票替换问题股票。此外,合约其他条款的设计必须严格按照既有利于股指期货的流动性又有利于市场风险控制的原则进行。 加强股票市场与股指期货市场的协调和合作 目前,我国应加强股票现货市场的基础性建设,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从制度基础上消除股市的不稳定因素,为股指期货的顺利推出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应积极借鉴其他国家(地区)发展股指期货的成功经验,不断加强股票市场和股 指期货市场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管理,建立
4、风险的联合管理和控制机制,同步约束股票市场与股指期货市场,打破两个市场间的行业壁垒,构建两个市场之间具有一定门槛的交易者转移隔离墙,消除由于交易者市场转换及其示范效应与羊群效应所产生的巨大市场动荡。此外,加强股票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之间的合作,有利于防范股指期货市场中的操纵行为。 加强对市场交易主体的监管 完善的股指期货市场应具备三类交易主体,即套期保值者、套利者和投机者。套期保值者主要是为了降低已经面临的风险,投机者通过预期资产价格的变动来获取收益, 并承担相应风险。而套利者则通过瞬间进入两个市场的交易,锁定一个无风险的收益。加强对市场交易主体的监管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市场准入条件的设
5、置。在我国股指期货发展初期,有必要提高投资者的准入条件,将那些风险承受能力有限、对股指期货知识和投资风险认识不足的中小投资者暂时排除在外,待时机成熟之后再逐步向广大投资者开放。在套期保值者、套利者、投机者三类交易主体中,应加强股指期货套期保值者的培育,把大型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等发展为套期保值交易的主体,同时积极发展各种套利交易,引导投机者进行理性交易以 促进股指期货功能的发挥;另一方面是严格限制以投机为目的的股指期货交易,在必要的时候,相关金融监管机构要对市场进行监管和调控。 加强风险意识与投资技巧的教育和培养 在金融市场,风险是必然存在的。尤其是在股指期货市场,最重要的就是做好
6、风险的防范和控制。从期货公司的角度来看,应规范其在开发客户过程中的宣传介绍行为,即应坚持原则、遵守纪律,不能片面地让客户只看到赢利,而对风险熟视无睹,不能向客户做赢利保证,以致误导客户,使客户的风险意识淡薄。从交易者的角度来看,应积极学习股指期货的相关知 识、期货交易法规和条例等,熟悉游戏规则,掌握投资技巧。参与股指期货的交易者要做到理性、谨慎,按照自己的市场判断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严格控制仓位,严格止赢、止损。此外,在股指期货推出前后,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交易者的风险意识和操作技巧。如何加强投资者的风险教育并控制股指期货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将成为我国股指期货市场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沛英 .股指期货市场发展问题研究 J.武汉金融, 2007 2.苑德军 .论金融创新风险的监管 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报,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