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管理与控制研究_王阳阳.docx

上传人:88****9 文档编号:12434 上传时间:2017-10-25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65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管理与控制研究_王阳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管理与控制研究_王阳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管理与控制研究_王阳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管理与控制研究_王阳阳.docx(5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 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论文中的研究成果不包含其他人己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 人为获得其他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研究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 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生签名:丑嶋 曰期 :讓、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 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 文。 (保密的论

2、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学生签名: 细阳 导师签名 : 口期: 从 4 円期:冰糸 4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管理与控制研究 以 XH公司为例 Research on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ccounts Receivable in China s Listed Corporation -A Case Study of XH Company 王阳阳 指导教师姓名 : 徐玉德 职称:研究员 年 级: 2012 级 专业:会计硕士 (MPAcc) 论文提交日期: 2014 年 04 月 28 曰 应收账款是企业资产中重要的组成部

3、分,其是否能顺利变现关系到企业的现金流量 以及再生产、再投资对资金的需求。经济全球化的愈演愈烈加深了企业间的市场竞争, 企业为了扩大销量,增加自身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就不得不采用信用赊销的方式。一方 面,信用交易是在买方市场中增加企业产品市场销售份额的必要手段;另一方面,不断 增加的信用风险使得企业不断面临资金紧张的局面,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企业发生大量亏 损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因此,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生存战中谋求一条生存之路值得 每个管理者深思,应收账款管理也就成为了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对于 应收账款进行管理,可以保证企业实现目标利润、 满足企业的资本需求以及减少企业劣 质资产的数

4、量从而减少企业损失。同时,对于应收账款进行相应管理,可以降低企业的 财务风险,加强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联系,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本文针对我国目前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管理与控制现状,回顾了之前国内外学者针 对应收账管理以及相关的内部控制的研究,通过应收账款管理以及内部控制相关理论, 采用规范分析的方法,根据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一 解决问题的思路,指出目前我国 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与控制中存在应账款规模大且连年增加、企业缺乏对应收账款相 关内部控制的了解、部门间应收账 款缺乏联动机制、企业信用管理制度缺失同时激励考 核制度不健全、法律环境不完善的问题。最后,以我国上市公司中第一家被出具否定意 见

5、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 XH公司为案例公司,分析其 2008年 -2011年应收账款管理与 控制情况,深入研究其在应收账款管理与控制中存在的缺陷及问题,并结合其存在的问 题建议案例公司应该设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合理制定信用交易的相关政策 ( 包括信 用规模、信用期限等)、改进企业的激励与考核机制,并提高企业员工的风险意识以及 相关素质、进行金融创新等。同时,由于案例公司存在的问题在上市公司中 并不是个例, 因此希望本文对于与案例公司存在相似问题的企业具有借鉴意义。 关 键 词 应 收 账 款 管 理 控 制 ABSTRACT ABSTRACT The accounts receivable i

6、s an inportant part of the company assets that its ability to turn to cash smoothly has great influence on company cash flow and the demand of reproductbn and reinvestment for capital. Economic globalization has deepened the market conpetition among enterprises. To expand sales and increase their ma

7、rket competitiveness of products, coirpanies have to adopt the way of credit trade. On one hand, credit trade is the necessary means to increase the enterprise product market share in a buyer!s market; On the other hand, the increase credit risks make the companies fece the situation of fund cash sh

8、orta and even lead to financial toss and affect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conpany. Hence, how to survive in the fierce market battle has been widely concerned by the managers and accounts receivable imnagement has become an irrqjortant content in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L The main purpose for t

9、he enterprise to carry on the maimment fcr the accounts receivable is to ensure the realization of enterprise profit, acceleration the capital recovery of enterprise, increasing their asset quality and reducing bad debt losses of the enterprise. At the same time, the accounts recemble management can

10、 reduce the financial risk of the enteiprise, strengthen the contact between the enterprise and its customers and ky the fcund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In this paper, following the dimension of proposing question and analyzing the question and solving the question normative a

11、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point some problems for the listed con)any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accounts receivabl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ituation of listed Corporation tin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会计专业硕士论文 XH company which was issued the &st negative opinion for the audit report of internal control in the listed

12、company as a case, the defects of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ccounts receivable from 2008 to 2011 is analyzsed and some suggestions which is including that an independent Department of credit management should be set ip; the reasonable credit transactions related policies(including credit, credi

13、t period) should be established; the assessment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should be improved and enterprise staff awareness of the risks and related quality skuld improves, too. Moreover, since the problems of XH company is not a special case, some enterprises whicli have similar problems can draw som

14、e lessors from it. Key words Accounts receivable Credit management Control IV 1 ?IW . 1 1.1选题背景和意义 .1 1.1.1问题的提出和研宄背景 .1 1丄 2研究意义 . 2 1.2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3 1.2.1研宂思路 .3 1.2.2研宄方法 .3 1.3国内外研宄现状 .3 1.3.1国内外内部控制研究综述 .3 1.3.2国内外应收账款研究综述 .6 1.4论文总体结构及主要内容 . . 10 1.5创新与不足 . 10 2应收账款管理与控制的内容及基本思路 .11 2.1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

15、理与控制的必要性 . 11 2.1.1应收账款对企业的影响 .11 2.1.2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与控制的必要性 .12 2.2应收账款管理与控制的主要内容 .13 2.2.1客户信用管理 .14 2.2.2销售合同管理 . 14 2.2.3应收账款财务管理 .15 2.2.4逾期账款管理 .15 2.3应收账款管理与控制的基本思路 .15 2.3.1控制环境 .16 2.3.2风险评估 . . . 16 2.3.3控制活动 .17 2.3.4信息与沟通 .17 2.35 F*3 部监督 . 17 3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管理与控制现状及问题 . 19 3.1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 .19 3.

16、2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现状分析 .19 3.2.1样本选取说明 . 19 3.2.2应收账款的规模分析 . 20 3.2.3应收账款的结构分析 .23 3.2.4上市公司坏账损失分析 .26 3.3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管理与控制存在的问题 .29 4 XH公司应收账款管理与控制案例分析 .31 4.1 XH公司概况 . 31 4.2 XH公司治理结构 .31 4.2.1 XH公司股东结构 .32 4.2.2 XH公司组织结构 .32 _ _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会计专业硕士论文 _ 4.3 XH公司事件回顾与应收账款管理现状 . 32 4.3.1 XH公司事件回顾 . . 32 4.3.2 XH公

17、司 2008年 -2011年各年应收账款分析 . 34 4.3.3 XH公司应收账款管理与控制现状 . 37 4.4 XH公司应收账款管理与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7 5加强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管理与控制的对策建议 . 41 5.1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增强管理层风险意识 . 41 5.1.1提高企业员工素质 . 41 5.1.2增强管理层风险意识 . 41 5.2完善公司组织架构,加强信用管理制度建设 . 42 5.3合理设定应收账款信用政策 . . 42 5.3.1信用标准 . 43 5.3.2客户信用分类与管理 . 43 5.3.3信用额度 . 44 5.3.4信用条件 . . 44 5

18、.4改进企业的激励与考核机制 . 44 5.5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应收账款变现能力 . 45 6 47 参考文献 . 49 f 记 . 51 VI 1引言 1引言 1.1选题背景和意义 1.U问题的提出和研究背景 在买卖交易中,卖方企业必须决定销售的方式,一是现销给买方企业,还有就是给 予买方企业一定的时间,规定其在特定的时间内偿还货款即可。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 及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直接导致了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为了扩大销售规模, 经常采用信用赊销的方式,这就产生了应收账款。因而应收账款的收回成为了继企业追 求利润的増加之后最重要的事情。据统计,西方发达国家超过 90%的企业选择信用赊销

19、 的方式销售企业的产品,而企业的坏账损失 .一 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 但是,与此截然相 反的是,我国企业采用赊销方式比例较低,可坏账却常年居高不下,甚至产生了很多坏 账呆账。然而,若是企业不选择信用赊销的 方式,就可能会降低产品的销售量,影响企 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目前,大部分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随着净利润的增加都在逐年増 加 然而,应收账款一旦不能收回,就会影响企业的管理经营和财务状况。同时,企业 管理者出于各种目的针对不能及时收回的应收账款不作处理,导致企业的留存收益虚增, 歪曲了企业实际的经营成果。因此,如何针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 效率,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针对这一问

20、题进行研宄,具有很实际的现实意义。 应收账款作为资产负债表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外学者不断在强调对这类资 产管理的重 要性。对于应收账款管理与控制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内部控制。内部控制 的目标是为了保证经营的效率和效果、确保企业遵守法规并防止舞弊。就应收账款的内 部控制来说,它帮助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控制程序来使得企业的应收账款维持在安全的水 平,并保证应收账款的损失缩减至企业可以承受的水平。但是,设计并执行有效的应收 账款内部控制机制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也不是一件短期内就可以完成的事情。近年 来,由于受宏观环境影响及企业自身的营销方式和政策影响,我国企业的应收账款居高 _ 财政部财 政科学

21、研究所会计专业硕士论文 _ 不下,导致企业的资金使用率较低,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经营、财务风险。由于企业 在涉及应收账款管理与控制等方面存在设计缺陷,比如对于客户的信用情况没有进行详 尽的调查或者对于客户的授信额度过高等等原因导致企业陷入各种危机。特别是, 2012 年 4月,XH制药被出具了我国第一份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报告,其主要原因是企业的 应收账款管理存在重大缺陷,导致企业的资金链断裂,一时之间引发哗然。企业究竟如 何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己经成为了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了上市公司董事会及 管理层等 高管越来越重视的问题之一。 1.1.2研究意义 经济全球化导致市场间的竞争不断加剧,企

22、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份额,不断扩大信 用销售规模,导致企业的应收账款长期居高不下。不断増加的应收账款增加了企业的经 营风险,严重时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 20世纪 90年代的三角 债曾经导致大批企业濒临破产,对经济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研宄企业如何对 应收账款实施有效的管理,降低应收账款在企业资产总额中的占比,使企业能够长久的 发展下去,保持经济社会的平稳运行就变的十分必要,也是发展可持续经济的必然要求。 首先,企业以应收账款的形式向客户提供产品,可以加强与客户间的合作,增加企 业与客户间的联系,增加客户的忠诚度,从而提升企业的销量,增加销售收入。应收账 款实际上是企业

23、为客户提供的一笔免息的贷款,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解决客户短期内遇 到的资金流动性问题。因此,实行信用赊销可以帮助企业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为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其次,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可以提高企业对资金的使用能力。企业的应收账款转化 成实际的现金流才 会成为企业壮大发展的动力,成为企业投融资决策的一个重要依据。 同时,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合理计提企业的坏账准备,使得企业在实际遇到坏账时, 不至于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坏账损失在企业的可承受范围之内。 再有,对应收账款实行适度的管理与控制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增强企业与应 收账款相关的内部控制水平。这主要是因为应收账款从产生到收回

24、会经过企业包括销售、 信用管理、财务管理等部门,通过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完成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提高企 2 业内部控制的水平。 最后,通过对 应收账款的研究,可以建立与我国现行经济相适应的应收账款管理模 式,为企业的正常经营、实现企业的持续经营奠定基础,同时与国际企业接轨,增强我 国企业与国际企业的合作与联系。 本文立足于企业内部控制以及应收账款管理与控制的相关理论研究基础,以 XH公 司为例,深度剖析目前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切实有用的决策建议, 增强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能力,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能力,减少企业的损失。 1.2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2.1研究思路 本文采用提出问题、分

25、析问题、研究问题的思路对企业的应收账款的管理与控制进 行研究。首先,通过回顾国内外学者关 f应收账款管理与控制的相关研究及对我国企业 应收账款的现状提出我国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与控制方面存在缺陷的问题,在分析问题 中首先分析了我国应收账款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其次通过对 XH公司的案例具体分析, 分析其问题存在的原因。根据其在应收账款管理与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 议,为提高企业应收账款管理能力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 1.2.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规范分析的方法,针对企业目前存在的应收账款管理和控制方面存在 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严密的论证和逻辑推理来对企业的 应收账款的管理和控制进行论 证

26、研究。同时,本文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来具体分析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与控制方面存 在的问题,并在数据分析时采用了比率分析、对比分析等数学处理方法。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内外内部控制研究综述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 _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会计专业硕士论文 _ 的过程。其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 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1.3丄 1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综述 内部控制在保护企业资产、防止企业内发生舞弊方面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可以说 内部控制是一个控制企业的财务和其他方面的有机

27、系统,可以保证企业的平稳运行。它 主要包括内部稽查、内部审计和其他形式的控制。 COSO委员会将内部控制定义为 :“ 内部控制是帮助企业的完成目标的 一 系列方法。 ” 在会计和组织理论中,内部控制被定义是对组织的结构、工作职责界定、人力资源和管 理信息系统产生影响的一系列控制流程,其目的是为了帮助企业完成特定目标。通 过内 部控制,可以对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指导、监督和评价。内部控制在防止企业舞弊、保 护企业资产安全性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包括对企业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保护。在组 织层面,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保证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可靠,可以对企业的经营成果和战 略目标的实现做出及时反馈并保证对法律法

28、规的遵守。在特定交易的层面,内部控制是 指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做出的行动。内部控制程序减少了程序的不确定性,使得交易的 结果更具有预见性。 管理层利用内部控制确保企业按照原有计划进行经营生产,包括利用政策以及企业 的规章制度等等。一般来说,内部控制主要包括与财务报表相关的内部控制和其他控制 两个方面。 与财务报表相关的控制包括对于会计交易记录的恰当性的纪录、合理保证企业的资 产安全、防止错报和舞弊的发生、按照特定要求及时、准确的编制财务报表以及争取企 业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其他方面的控制则包括对产品质量的控制、对原材料的控 制、对产成品的控制以及对市场的控制。 1 1谢晓燕 .审计视角下内部

29、控制相关概念的探讨 fJ.会计之友 ,2009C :24-26. 1引言 1992年 , COSO委员会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 整合框架将内部控制定义为在 企业董事会、管理层以及其他人员的影响下,为企业完成以下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经营 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对法律法规的遵守。 2COSO认为内部控制包含以下 五个要素 :第一,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其他控制要素的基础,为企业的控制活动奠定了 基调。第二,风险评估。对于在完成企业目标过程中的相关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为如 何管理风险奠定基础。第三,信息和沟通。为特定格式的信息识别和交流以及界定责任 提供支持。第四,控制活动,指为了完成管理层的指令

30、而制定的一系列的政策和程序。 第五,监督。这是用来评估内部控制质量的程序。 2006年, COSO对整合框架进行了修订,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一整合框架。 与前一版框架相比,新的风险管理框架对于内部控制的定义更为广泛,与之前的五要素 相比,风险管理框架增加了三个要素,变成了八要素,增加的三个要素分别是目标设定、 事项识别和风险应对。这样,内部控制的八要素分别是: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 别和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 3。 1.3.1.2我国 内部控制体系的发展 我国对于内部控制的研宄较晚,始于 20世纪 80年代。财政部于 1986年颁布的会 计基础工作规范提出了内部会计控

31、制的要求。这是我国最早的关于内部控制的规范性 文件。其中将内部控制定义为 “ 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 确保有关法律规范和规制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 序 ” 。 2006年 7月,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联合发 起成立了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建设进入了新的篇章 4。 2008年,五部委制定并印发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企业建立内部控制 2刘斐 .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研究 D.东北财经大学, 2010. 3杨凌雁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研究 D.中国海洋大学, 2013. 4王满红

32、.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与展望 J.企业研究, 2013(19):25-28. 5 _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会计专业硕士论文 _ 体系时应符合内部控制的目标,即: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 报告以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5。 2010年,五部委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包括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它是对内控规范的进一步细化, 标志着我国 “ 以防范风险和控制舞弊为中心、以控制标准和评价标准为主体,结构合理、 层次分明、衔接有序、方法科学、体系完善 ” 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基本建成 6。

33、1.3.2国内外应收账款研究综述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所形成的尚未收回的货款。应收账款有 狭义和广 义之分。狭义的应收账款单纯是指尚未收回的销售货款。广义的应收账款包括 应收销售款、分期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票据和其他应收款 7。 目前国外学者的研宄认为,企业之所以向客户以应收账款的方式赊销商品,主要是 基于三个理论:客户理论、产品质量理论和价格歧视理论。客户理论认为供应商向客户 提供一定的信用期限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些客户存在第二次购买企业产品的可能,即人们 俗称的“ 回头客 ” 。采取这种销售模式可以帮助企业掌握住一定比例的客源并扩大销量。 然而,客户是否选择再一次购买企业

34、的产品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公司行业的影响。 阻止顾客选择其他产品的方式之一就是收集所有关于客户信用偏好的信息。特别是 当客户的公司处于财务困境时这种方法是很有效的。在市场中具有话语权的客户陷入财 务困境时,他们会对供应商施压要求提供免费的信用期限,即赊销。在制造业和零售业 中这种现象尤为常见。有学者研究发现当客户陷入财务困境时,为了维持公司产品的市 场份额,企业会扩大他们对客户的信用授信额度 8。然后,企业希望与客户建立进一步 5财会 20087号,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S. 6财会 2010 11号,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S. 7朱荣恩,丁豪裸 .企业信用管理 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5

35、(8)35-38. sPreve, L. The use of trade credit under extreme conditions: financial distress and financial crisisD. 6 _ 1弓 I言 _ 的更长久的合作关系。同时,其他学者认为企业愿意向处于财务困境的客户提供额外的 信用交易是为了增加他们在危急中幸存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客户为了补偿供应商的成本 会额外的支付一部分加价从而与他们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9。有学者将客户分 类为风险中立的以及风险较高的客户并指出银行通常不会再次贷款给风险较高的债务 人,其目的是为了债务公司维持最优的准备

36、金。转让债务或申请强制执行的成本一般来 说是比较高的,因此,银行会要求比较高的利率。特别是针对那些自身风险比较高的客 户。因此,风险较高的客户就更倾向于向企业索取免息的贷款,即应收账款,因为跟银 行贷款相比,应收账款对于客户来说几乎没有什么成本。 上文提到,企业愿意与风险较大的客户进行信用交易主要是对能够跟客户长久合作 比较感兴趣,特别是当企业没有潜在的替代客户的时候。如果信用交易比银行的短期借 款的成本更高时,企业在对待陷入财务危机的客户时倾向于选择一个更为宽松的信用政 策 10 11。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企业并不愿意减少其应收账款的规模,相反他们还会额 外提供一部分信用额度。但是,银

37、行宁愿其客户偿还债务而不是与其就债务重新沟通协 调。 影响企业是否能留住 “ 回头客 ” 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顾客所在国家整体的支付风 险、顾客对信用交易的要求程度以及国家的法制环境。比如,北欧地区国家的支付风险 较低,法国部分地区支付风险 中等,但是其他一些国家诸如希腊、西班牙、意大利等支 付风险较高 .,同时这些国家的信用交易的规模也远远大于北欧 n.。 在低支付风险国家, Ph.D. Dissertation, 2004. 9 Leyman, B, Schoors, etaL Court-supervised Restructuring: Prebankruptcy dynamics,

38、 Debt Structure and Debt ReschedulingfC. Working Paper Series , 2008/507. 10 14 Huyghebaert, N, Gucht V D, etal. The Choice between Bank Debt and Trade Credit in Business Start-upsJ.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07(29):435-452. 11 Justitia I. European Payment Index - SpringC. Sweden:, 2011. 7 _ 财政部财政

39、科学研宄所会计专业硕士论文 _ 企业的应收账款水平会回落至行业的平均水平,相反 ,在消费者支付风险比较高的国家, 比如希腊,企业的应收账款水平比较具有自身的特点。这主要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坏 账损失。第三个影响因素就是一国的法制水平。当一国的信用保护机制不完善、社会的 法制水平较差的时候,消费者就倾向于使用信用交易而不是向银行贷款。银行导向和市 场导向系统的存在影响了消费者对于赊销方式的使用。 产品质量理论描述了为什么在特定行业企业倾向于提供更大规模的赊销交易。比如, 在高科技行业消费者是不愿意在购买 企业技术时支付现金的,这主要是因为他们需要时 间评估企业产品的质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允许消费者使用应收账款。 价格歧视理论指出企业用赊销的方式来区别对待不同信用等级的消费者。一开始, 企业对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的销售价格是不同的,但是,在实践中,这种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毕业论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