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教案-人教版 (6).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12395474 上传时间:2022-04-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教案-人教版 (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教案-人教版 (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教案-人教版 (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教案-人教版 (6).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总复习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过程与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可用猜测、列表、假设或方程解等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体会到数学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学情分析 课前,我对我班学生进行调查,发现一小部分学生接触过“鸡兔同笼”问题,但多数学生对独立学习“鸡兔同笼”问题存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这节课中,我主要采用教师适时引导和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尝试,探索,交流合作中弄懂“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结构特征,经历

2、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3重点难点、重点: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难点:通过对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从中发现一些特殊的规律。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激趣导入 1、多媒体播放:其实我们伟大祖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在历史的长河中,为科学知识的创新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尤其在数学领域有九章算术、孙子算经等古代名著流传于世,如一千五百年前的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就有这样有意思的题目-“雉兔同笼”问题。 2、课件出示主题图和原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师:你能说

3、说这道题是什么意思吗?(说明:雉指鸡)出示: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3、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鸡兔同笼”的问题。(板书课题)。活动2【活动】二、教学新知1、 化繁为简。 (1)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可以先从简单的问题入手。(2)出示例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2、 探究鸡兔同笼问题的一般解法 (1)列表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学生们猜一猜鸡和兔可能有多少只?将可能的情况列成表格。 我们应该怎样判断那种情况是正确的呢? 学生经过计算找到正确的

4、结果并在全班进行交流/(2)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当笼子里有8只鸡时,一共有几只脚? 用一幅图表示出这种情况(如下图),将这种情况与实际的26只脚相比较,你能不能算出鸡与兔的只数。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在全班进行交流,这种情况比实际情况少10只脚,把一只鸡换成一只兔子可以补2只脚,把5只鸡换成5只兔子可以补10只脚,因此笼子里有5只兔,3只鸡。(如下图) 根据这幅图,我们该怎样列出算式呢? 教师小结:可以通过假设笼子里全部都是鸡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假设笼子里都是兔,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独立解答,并在全班进行交流。(3)列方程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如果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该怎样舍维志书呢?(设鸡油X只,兔有8-X只)学生独立尝试列方程解决问题。 学生将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全班进行交流。3、 介绍网络流行的解法和古人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 .4、解决孙子算经上的“鸡兔同笼”问题。活动3【练习】三、应用拓展1、 龟鹤算。2、 乘船问题3、 答题问题。活动4【测试】四、小结交流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活动5【作业】五、布置作业。课后收集有关鸡兔同笼的更多解法并整理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