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1课 动物的花衣裳|岭南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1课 动物的花衣裳|岭南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1课、动物的花衣裳(造型表现) 教材简析:本课主要将美术与自然相结合,把动物的斑纹比作“花衣裳”生动有趣的课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走进自然,观察、了解动物斑纹及其作用(保护作用、警戒作用、美化作用),初步感受这些斑纹的美;学生通过观察动物的斑纹,发现动物斑纹的美术造型特点,为创意新的“花衣裳”建立良好的基础。根据新课标学段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可以利用点、线、形状、色彩等美术语言来剖析动物斑纹的造型特点,以便更好地构思改变斑纹的方法,创造新的斑纹。学情分析:动物的花衣裳课题本身就具有吸引力,动物这一题材是学生比较熟悉且喜欢的内容,结合花衣裳,学生探索欲望很强烈,所以创设有趣好玩的
2、情境,从他们的兴趣入手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方式可以是直观的,鲜明亮丽的色彩及漂亮丰富的花纹图案装饰给予学生强烈美的感受;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欣赏与想象进行创作,做小小设计师,大胆改变动物的斑纹,为它们设计漂亮的花衣裳,从而获得成就感,并感受大自然的美。教学目标:1、学会观察、比较、欣赏、想像的学习方法;运用点、线、形状等基本美术语言绘出丰富的花纹图案和漂亮的色彩。2、在观察中比较自然美与创意美,从而展开联想;在欣赏过程中,启发想象与创作思路;3、关注动物世界的斑纹美和色彩美,感受大自然中的美;培养环保意识。教学重点:认识动物斑纹的作用,并能运用点、线、形状、色彩等大胆设计描绘动物的斑纹。教
3、学难点:如何巧妙地给动物穿上“花衣裳”,表现独特的花纹图案。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小微课、动物示范画、美术绘画用具。2、学生准备:A4纸、水彩笔、油画棒。教学过程:一、启发引导:以花格子大象艾玛为主线引出课题。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我们的老朋友,看看还认识它吗(出示艾玛图片)生:认识,艾玛.师:艾玛穿着花衣裳缓缓地向我们走来(图片),它漂亮吗?哪漂亮?生:颜色很鲜艳.师:对,跟没有穿花衣裳的大象相比较,由单一的棕灰颜色变成了五颜六色。还有其他变化吗?(提示:对比身上的斑纹)小结:身上的图案花纹由线条变成了一个个方形格子。那今天我们就跟随着艾玛一起走进动物的世界,去学习设计动物的
4、花衣裳(出示课题)。二、实践发展:1、通过“看斑纹、猜动物”的小游戏认识动物斑纹的自然美及点、线、形状等特点。2、通过“寻找捉迷藏中不见了的朋友”这一情节,引导学生认识动物斑纹的作用:保护、警戒等。总结:动物的斑纹有保护、警戒或美化等作用。引出迷彩服的应用。3、艾玛请来两位穿着花衣裳的斑马朋友,向大家展示漂亮的衣裳。总结三种设计方法(强调一下)4、设置森林化妆舞会的情景,让学生参与设计花衣裳的活动中。师:森林里要举行化妆舞会,到时动物们都会穿着漂亮的花衣裳参加舞会,艾玛想请同学们为它们设计漂亮的花衣裳。一些小朋友们积极参加了这次活动,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的作品,看看他们都用了什么设计方法。(出示
5、学生作品图片)生:分析作品.师:老师也不甘示弱,也设计了一件花衣裳,你们想看看吗?(小视频)5、在动物轮廓中用点、线、形状等元素装饰花衣裳。教师巡视辅导,自由想象,大胆表现,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空间。作业要求:用绘画的方法给动物设计一件漂亮又新颖的“花衣裳”。三、展示优秀作业,师生交流评价。师:艾玛请同学们做小小评委,根据以下两条标准做出评价:1、 颜色是否鲜明亮丽。2、 花纹图案是否丰富,有创意。各评选出两位优秀小小设计师,并颁发小奖品。学生自评、他评相结合。教师总结。四、拓展探索:德育拓展:珍惜爱护动物,共同创建美好家园!学生收拾与整理本课使用的美术工具和材料,保持室内卫生,培养他们良好的
6、学习习惯,体现学科德育。板书设计:动物的花衣裳示范作品 学生作品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又加入创意设计的要求,既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点、线、面等美术语言,又要打开思路,大胆创新,设计漂亮的动物花衣裳。动物是学生比较熟悉而又喜欢的内容,学生乐于去描绘他们,而花衣裳要求的是花纹图案的丰富与颜色的鲜明亮丽,所以整课我设计了一个以花格子大象艾玛为主线的连贯场景,让学生参与其中,与艾玛互动,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强烈欲望。 整个教学思路清晰准确,教学环节衔接自然流畅,环环相扣,从导入到最后的评价展示阶段都紧扣“引导式”教学模式;期间与学生互动多而恰当;教学方法多样,游戏法、直观教学法等一一展示;教学基本功扎实,出示了多张教学范图,并较为熟练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微课等,给予学生多方位的引导与教学。但问题也较为明显。首先,整个环节虽然流畅,互动也较多,但是自身语言过于平淡单一,缺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情绪感染力,课堂氛围略显沉闷;其次,在展示基本功方面,虽制作了小视频,也准备了多张示范图,但是如果现场示范,不仅更能体现基本功,也能给予学生更为直观清晰的思路与设计过程,对学生的作品完成效果率会起到更好的作用;最后,学生创作过程时间稍长,占用了评价环节的时间,以致于评价标准的突出不够,学生的评价显得有些笼统。综上,我认为进步的空间还很大,针对问题要及时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