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二节第2课时酚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11579396 上传时间:2022-04-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第二节第2课时酚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三章第二节第2课时酚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第二节第2课时酚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第二节第2课时酚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酚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酚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选择性必修课程主题2“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的内容。1内容要求认识酚的组成和结构特点、性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验认识酚类的官能团和性质的关系。2学业要求(1)能写出酚类物质的官能团、结构简式和名称;能列出酚类的主要物理性质。(2)能描述酚类的主要化学性质和相应行知实验的现象,根据实验现象书写相关反应式,以及掌握酚类的特征反应和鉴别方法。(3)能通过实验现象从结构上认知同一分子中官能团之间的相互影响,能认识苯酚为代表的酚类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分析和探讨这些物质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双重影响。二

2、、教材分析本节内容的功能价值(素养功能):通过苯酚与醇,芳香烃的对比学习培养学生类比迁移的能力。新旧教材对比:人教版新教材在旧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苯酚毒性以及处理方法的说明。实验中明确了所用反应物的具体用量。在苯酚的取代反应中增加了基团之间相互影响的原理说明。把苯酚的显色反应单独列出作为知识点之一。增加了科学史话介绍苯酚的消毒作用。练习与应用板块设置了苯和苯酚的分离和鉴别方法的考察。其他内容与旧教材同步。新教材内容的改变带来的教学启示:在教学中应该从实验现象对比来认知有机物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强化“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影响结构”的核心思想。更加注重以酚类物质的鉴别和分离方法来对强化酚类性质的认知,

3、在组织教学时关注酚类性质的系统化,重视和醇类和芳香烃内容的前后关联。为后续“有机合成”的学习奠定对多官能团有机物的基础辩证认知。本节知识结构如下图三、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醇的结构和性质,通过对甲苯等苯的同系物的学习也对有机物中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有了初步认识对,初步形成了官能团决定有机物性质的基本观念。苯酚作为醇和芳香烃这两部分知识的合体,学生可以沿用先前所学知识和素材对比学习苯酚的结构和性质。但学生对酚羟基的酸性相对强弱比较,苯酚的三溴取代的理解仍有一定的困难,学生的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和思想仍处于不断熟悉的阶段,逻辑推理和迁移能力仍然需要强化培养。四、素养目标【教学目标】1

4、能识别酚的官能团,了解苯酚的物理性质;2根据结合苯酚的结构和实验认识苯酚的主要化学性质;3通过对苯酚结构对比分析,认识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认识到同一分子中不同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评价目标】1通过官能团类比进行性质的预测,诊断和强化学生结构决定性质的认知程度;2通过苯酚和醇、苯的结构预测,和实验设计对比,诊断和发展学生微观结构和宏观辨识的理解和应用;3通过讨论苯酚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双重影响,诊断并发展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苯酚的取代反应和苯酚的特征反应。难点:苯酚酸性强弱比较。六、教学方法情境导学:创设苯酚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

5、例,以及课堂实验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任务促学:1创设情景,实验探究认知苯酚的物理性质;2苯酚和醇类官能团性质推断和实验验证深度学习,促进学生“结构决定性质,性质体现结构”核心思想的认知;3苯酚和醇,苯性质的对比的,进一步促进学生认知到分子内不同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4酚类性质的归纳总结,促进学生形成对酚类的系统化认知;5酚类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的双重影响,促进学生辨证地看待化学物质和化学问题。习题测学评价诊学:通过课堂环节中的师生评价、生生评价,以及课堂练习检测等来诊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实验助学:结合苯酚性质的探究实验,引导学生从“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角度学习酚的性质。学案促学:

6、通过学案培养学生提前预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学 法:交流合作、实验探究、演绎归纳七、教学思路情境线内容线问题线活动线茶叶中的茶多酚实物和模型展示苯酚的定义、官能团。分子结构模型苯酚的官能团?苯酚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吗?观察苯酚分子结构手不小心沾到苯酚苯酚的物理性质如何除去手上的苯酚?能否用热水溶解除去?讨论回答相似相溶对比展示久放置的苯酚和刚开封的苯酚晶体苯酚的还原性苯酚能和空气中那些物质反应?苯酚和为什么表现出和醇不一样的性质?从结构上分析。思考和回答实验 苯酚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苯酚和氢氧化钠溶液、盐酸的反应苯酚的酸性苯酚和乙醇结构上都有羟基,为什么苯酚可以和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溶液是

7、中性?书写三条反应式反应产物争议苯酚的弱酸性苯酚和Na2CO3溶液反应的另外一个产物是什么?实验 苯酚钠溶液中不断通入CO2气体。实验 向Na2CO3溶液中滴入2滴酚酞溶液,再将此溶液加入苯酚浊液中,充分震荡。苯酚和浓溴水的反应苯环上的溴代反应羟基对苯环的性质有什么影响?实验 苯酚和浓溴水反应水中酚类物质的检验苯酚的特征反应如何检验实验中苯酚有无残留?实验 苯酚和三氯化铁溶液反应兴趣实验 茶水和三氯化铁溶液反应八、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境认知、实验探究苯酚的物理性质引入茶叶中的茶多酚知识回顾:酚的概念定义和官能团展示:苯酚的实物和分子结构模型,关注官能团和苯酚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

8、平面上情境思考:手不小心沾到苯酚如何处理?能否用热水洗去?观察苯酚的结构熟悉有机物相似相溶的规律。实验探究二苯酚的还原性对比展示:久置苯酚晶体和刚开封苯酚晶体提问:为什么苯酚晶体会变红色呢?引导思考:苯酚和空气中的那些物质可能发发生反应?思考:苯酚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试管实验) 总结:苯酚和乙醇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什么呢?氧气总结:羟基的还原性实验探究二苯酚的酸性结构对比预测性质:苯酚和乙醇都具有羟基,性质上是类似的。但是两者的性质一模一样吗?演示实验:(1) 向盛有少量苯酚晶体的试管中加入2 mL蒸馏水,振荡试管;(2) 向试管中逐滴加入5%NaOH溶液并振荡试管;( 3)再向

9、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反应式板书1、观察到苯酚和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是不会和NaOH溶液反应的。这说明,同样都是羟基,但是性质上有差别,为什么呢?结构解释:受到苯酚中苯环的影响,酚羟基中的氢原子比醇羟基中的氢原子更活泼,苯酚的羟基在水溶液中能够发生部分电离,显示酸性,而乙醇是中性的。观察实验现象,回答问题苯酚浊液变澄清,澄清液又变浑浊;连接羟基的基团不同;推写三条反应方程式;讨论思考:苯酚和碳酸钠溶液反应得到的另一个产物是什么?H2CO3还是NaHCO3?演示实验(1)苯酚钠溶液中不断通入CO2气体。(2)向Na2CO3溶液中滴入2滴酚酞溶液,再将此溶液加入苯酚浊液中,充分震荡。反应式板书3、

10、4、总结:苯酚的酸性介于碳酸和HCO3-之间教师支持:根据Ka 的大小也可以推断苯酚的酸性大小。【资料卡片】已知H2CO3的Ka1=4.110-7 Ka2= 4.710-11 ;苯酚的Ka=1.310-10。此外,苯酚是弱酸,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如石蕊)变色。根据Ka的数值比较推导出:酸性:H2CO3苯酚HCO3-实验探究三苯酚的取代反应引导思考:苯酚的酸性体现了苯环对羟基的影响。那么羟基对苯环有没有什么影响呢?请先写出苯和Br2的反应。演示实验向苯酚溶液中滴入几滴饱和溴水,观察现象 教师支持:反应式板书5、总结:对比苯卤代和苯酚卤代反应条件和产物的不同。说明苯酚中羟基对苯环性质的影响有白色沉淀

11、产生认知苯酚中羟基和苯环的相互影响。实验探究四苯酚的特征反应情境提问:如何验证上面实验中的苯酚有没有和溴水反应完?有哪些方法?总结:酚的两种检验方法兴趣实验:茶水和和三氯化铁溶液反应静置一段时间后,取上层清液,再继续滴加饱和溴水。如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苯酚未反应完。实验5苯酚和三氯化铁溶液反应酚类物质的性质归纳引导学生总结苯酚的主要性质,形成单元知识网络结构总结归纳苯酚的性质,绘制树状图。酚类物质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和练习拓展介绍苯酚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和可能的危害,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探讨酚类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已有知识,综合分析酚类物质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的双重影响。

12、九、板书设计主板书:副板书:5个反应式十、 课堂练习1. 下列物质中属于酚类的是()2漆酚是我国特产漆的主要成分,则漆酚不具有的化学性质是()A可以跟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B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可以跟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 D可以跟溴水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3 下列关于苯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苯酚呈弱酸性,能使石蕊试液显浅红色B苯酚分子中的13个原子有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C苯酚钠溶液不能使酚酞变红色D苯酚能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紫色沉淀4. 1mol双酚A,如下图所示,能与_mol Br2发生反应,向双酚A溶液滴加饱和溴水的现象是_;滴加FeCl3溶液的现象是_。5茶是我国的传统饮品,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可以替代食品添加剂中对人体有害的合成抗氧化剂,用于多种食品保鲜等,如图所示是茶多酚中含量最高的一种儿茶素A的结构简式,关于这种儿茶素A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分子式为C15H12O71 mol儿茶素A在一定条件下最多能与7 mol H2加成等质量的儿茶素A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钠和氢氧化钠反应,消耗金属钠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 mol儿茶素A与足量的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Br2 4 molA B C D参考答案:1. B 2. C 3. B4. 4 mol;出现白色沉淀;溶液变紫色;5. A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化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