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有关小学美术教案范文9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有关小学美术教案范文9篇.docx(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有关小学美术教案范文9篇小学美术教案 篇1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是学生对民间工艺艺术“五谷粮食画”起源、历史、传承、发展的了解。2、能力目标:让学生掌握民间工艺艺术“五谷画”的制作工序,对色彩搭配的掌握与运用,图案的设计及制作。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耐心,以及体验作品完成后的成就感。学情分析五谷粮食画在流传过程中名称众多,依据民间传统,应叫“五谷粮食画”,简称“五谷画”或“粮食画”,也可美其名曰“五谷艺术”。我国西北部分山区称之为“粮艺”、“谷艺”、“豆塑画”、“百米图”、“米画”等五谷粮食画是古老的中华绝技,一门传统民间工艺,艺术风格与剪纸、国画、年画等画种不同。该画立
2、体感强,视觉冲击效果明显,给人一种震撼、亲切的感觉。重庆五谷粮食画色彩自然,层次分明,立体感强,混然天成,颜色绚丽而生动,可谓是中华五谷艺术的最高境界。经过数千年的洗礼,五谷粮食画具有了形的质朴、神的生动、意的深邃、法的自然等特征,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的瑰宝。教学重点如何熟练地掌握五谷粮食画的创新与制作。教学难点让学生们对民间艺术产生兴趣,并经过加入创意设计用手工制作的方式直观的表现出来。教具准备奥松板镊子尺子铅笔橡皮万能胶2号油画排笔美工刀五谷杂粮(黑豆、红豆、绿豆、黄豆、黑米、白米、高粱、玉米等)教学过程1、导入:加入小故事引出五谷画的起源。五谷粮食画起源于盛唐,当时五谷丰
3、登、国泰民安。“五谷”在佛教和道教规仪中,地位极高,被视为夺天地之精华的吉祥物,民间则将“五谷”作为辟邪之宝,故用之作画。在清代十分兴盛,全国各地形成了很多流派。其他各朝因战乱不休,国不宁日,故五谷粮食画不能兴盛。当代五谷粮食画的兴起,反映现代社会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民族统一、欣欣向荣。五谷艺术是和谐社会的真实写照。五谷粮食画得见君面是在乾隆朝初年。当时全国大旱,一半以上省份缺粮,粮食生产和国粮储备之“第一紧要大事”全面失控。上至皇家粮仓,下到州县官仓,都几乎无粮可用。下级官员中饱私囊,朝廷大员、州县衙门与地方势力勾结,欺压百姓、克扣国粮,全国上下粮食紧缺,乾隆皇帝十分愤怒,派钦差大臣前去调查
4、。四川历朝历代是产粮之地,天府之国,沃野千里,素有大清国“粮仓”之称。钦差大臣路过四川重庆府。老百姓得知钦差到此,便向钦差申诉官员如何克扣官粮、欺压百姓。钦差听后大怒,便想出一法,叫老百姓写万言书由他转呈乾隆皇帝。为了更加体现粮食的金贵和引起皇帝对粮食的深度重视,钦差让民间艺人用五谷杂粮做成万言书。这份特殊的万言书转呈皇帝后,乾隆皇帝十分重视这份表文,将其存放。到乾隆执政六十载时,那已是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社会繁荣昌盛。这时重庆府别出心裁地用五谷杂粮做成另一副表文,叙述了乾隆执政六十年的功绩和当时的繁荣景象。以五谷述说着五谷丰登,映射国泰民安。这份特别的贺礼让看烦了奇珍异宝的乾隆大帝喜爱不已。
5、因为这份万言书,重庆的五谷文化由此更加厚重,五谷粮食画也成为重庆五谷文化的核心被世代传承。2、幻灯片结合作品实物的展示,制作方法的讲解。3、制作过程(主要时间交给学生)注:示范制作过程中的要领。(1)学生构思、起草。教师可以参与,给学生启发指导。(2)学生开始动手制作,过程中教师加入理论与技巧性的知识,让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利于学生的掌握,和留出时间给学生制作。(3)学生作品展示,与作者本人对自己作品的讲解。(4)学生互评,教师给与总结。教学反思学生初次接触五谷画,比较陌生。多数设计课均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较大,往往是制作的时间不够,课上很难有出色的作品。教师巡回讲解指导,参与到学生作品制作中,给
6、予鼓励与学生一起完成。小学美术教案 篇2(一)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小朋友的画,启发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题材,反映生活,激发他们表现生活的热情和积极性。2.通过创作自己心中最美的感受,培养学生善于用绘画语言表达内心感受的能力(二)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发现生活中可表现的绘画题材,激发他们表现生活的热情和积极性。(三)教学难点:激发学生表现生活的兴趣。(四)课业类别:绘画创作(五)用具准备:1.教师:书、本校学生作业。2.学生:书、彩笔。(六)教学过程:第一节一.组织教学:调动学习的兴趣。二.导入新课:1.由愉快的假期生活引入创作。2.板书课题:我心中最美的感受。三.讲授新课:1.教师启发谈话:“首先让
7、我们看几幅儿童画,看看他们是怎样表现自己心中最美的感受?”(1)自画像:西班牙小朋友画突出了自己的容貌特征:高高的鼻梁,大大的眼睛-,又用了大片的红色为背景,更突出了自己的外衣,显得鲜明、庄重,因为有了手中的小花和衣服的花边,又使得画面活泼了。(2)房子:学生观察,说出这幅画是用什么方法绘制的?布贴画,出了房子的组织有序,形状多样以外,特别是黑色与白色的对比,衬托出江南美景的特色,给人以美的享受。同学们应学习变废为美的巧妙构思和自己创造美的能力。(3)看书p23宣布所要欣赏的儿童画:a.节日保加利亚小朋友b.打雪仗日本c.芭蕾舞苏联d.摔跤傣寨小景中国2.学生分小组讨论欣赏内容:a.内容:选材
8、b.色彩:c.构图:从四个方面讨论d.特点:3.各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发表各组意见:4.教师小结:以启发学生发现生活中题材教师讲解每幅作品。(突出教学目的)5.出示几幅本校学生作业,进一步请学生分析“艺术来源于生活”。四、布置作业,提出要求:把自己在生活中认为最美的事物表现出来。五、学生进行构思、起稿:小学美术教案 篇3知识要素色块之间的搭配技能要求:色块的拼贴组合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表现生活环境中的人物,体验形式美感实践与创造:通过五官和动态来表现人物的神态与心情欣赏与评议:相互欣赏作品,评论作品的成功与失败教学重点人物五官、发型的表现教学难点色彩搭配教学过程一引入与交流1教师出示范画,让学生说
9、说各种制作方法,谈谈自己的感受。2教师展示制作方法,激发学生制作兴趣。3小组讨论,交流制作方法。二分析与感受1教师归纳学生意见,分析作品美在何处?分析头发面部与五官如何表现。2让学生感受拼贴与绘画的不同之处。三创作与辅导1学生制作:选择材料;画草图;选择表现方法;运用色彩搭配的基本知识。2尝试探索应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拼贴画面。四欣赏与评论1展示作业,分析存在的问题。2自评作品,鼓励学生的自信心。3交流、欣赏、互评。4教师总评。小学美术教案 篇4教学目标:1、学会调匀水粉颜料。通过实践,体验两种颜色调和而产生第三种颜色的变化过程。2、根据吹画后的效果,展开想像,进行添画创作。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10、和抽象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在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过程中,感受色彩变化的美。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3、根据吹画的效果巧妙地添画。教具学具:水彩颜料、画纸、吸管、毛笔、调色盘。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1、请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做游戏:老师有红、黄、蓝三种颜色,两人各滴一种颜色在画纸上,再用吸管吹,让颜料混合、互相渗透。利用多媒体的投影仪,让全班同学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的变化过程,并且把看到的变化分别在小组里说一说。2、请两位同学上台,再做一次游戏,把看到的变化经小组讨论后,在班上说一说。3、教师小结:两种流动的颜色在互相混合、渗透的过程中变幻无穷,今天,我
11、们一起动手试试,看看这种美妙的变化。4、揭示课题:流动的颜色二、课堂教学:1、师示范调颜色:用毛笔蘸水放在调色盘里,再蘸颜料在调色盘里调匀,调到毛笔蘸颜料时,水份饱满且不滴落。2、教师示范让颜色互相混合、互相渗透的方法:倾斜画面,直接用嘴吹,用吸管吹,等。3、师问:除了老师的这些方法之外,大家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使颜色流动吗?(要求同学在小组里讨论,在作业时应用、尝试。)4、强调在作业游戏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色彩融合、渗透时的美妙变化。5、教师帮助学生一起总结,示范语句表达形式。师示范:我用 办法,让 色和 色融合在一起,我看到: 。三、布置课堂作业:1、会调匀水粉颜料。2、用各种方法让颜色互相
12、流动,观察颜色融合时美妙的变化,且把观察到的在小组里进行交流。3、比一比,哪组的颜色流动方法多?说说观察到色彩有什么变化?四、学生练习:学生以小组开展作业游戏,教师进行巡视指导。五、小结: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说一说用的方法、讲一讲观察到的情况。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学生自主欣赏教材的作品,并讨论交流。1、小组讨论交流,这些作品是怎样画出来的?(在吹画的基础上进行添画。)2、这些画和以往的画有什么不一样?(比较抽象)二、课堂教学:1、让学生把上节课的作业拿出来和课本的作品比一比,自由讨论:找找作业的绘画方法及步骤要点,在讨论交流中明确学习任务。2、出示教学范图,用欣赏的方式复习构图知识:要有主题
13、,有情节。画面要饱满、丰富。三、布置作业:1、根据上节课的吹画效果,展开想象,进行添画。2、比一比,谁的画添得巧、添得妙。四、学生练习: 学生做作业,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及时辅导、纠正。五、小结:学生展示作品,师生一起评说各幅作品添得巧妙的地方。小学美术教案 篇5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认识图形标志,懂得一些图形标志的含义。2、学会理解和应用图形标志,并在生活中加以应用。教学重难点:读懂并理解图形标志的含义。教具学具准备:(老师)各种图形标志(学生)寻找和收集所看到的图形标志,并尽量了解它代表什么含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小朋友们,我们今天要认识一些新朋友,它们会教会我们在一些公共场合里应该做什
14、么,不应该做什么呢,下面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迎接它们出示一些简单的图形,询问学生它的意思是什么?1、学生讨论,汇报结果,得出是不允许吸烟和水不能饮用的结论。2、同学们,它们在公共场合中它就有了特殊的含义,这样的图形我们称它为图形标志。导出课题:认识图形标志二、加深学生的认识,讨论课本上图形标志的意思1、在我们的书上,有很多很多各种各样的图形标志,你们知道它们都是表示些什么意思吗?2、看图小组讨论,比一比,哪一组说出的各种图形标志的意思,最准确,数目最多,并告诉大家你们都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它们?(马路、商厦、美术馆、机场、轮渡、博物馆)考一考,看到这样的图形标志你要怎么办?小组同学互相考察,看看
15、同学认识图形标志的结果。三、学生汇报自己收集到的图形标志,对课本中的图形标志进行补充说明。通过小组评比的方法,对图形标志进一步的了解1、图形标志包含好多方面,现在请小朋友们来介绍自己在课前去找寻的图形标志好朋友,告诉大家,你是从什么地方找到它的,这个标志出现的时候,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不能做什么?2、学生上台汇报自己找到的图形标志,其它小朋友补充说明。四、对各小组收集情况进行统计,评比出收集图形标志最多,理解意思面的优胜组小学美术教案 篇6教材分析:本课作为一节“造型表现”课程,目的是激发学生利用彩泥捏、揉、搓等方法表现生活中有趣的事物,体验彩泥形、色带来的美感。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尝试把生活中原
16、有的物体形象加以变形、夸张或改变,打破原有的色彩定势,通过彩泥的捏、搓、团、压、堆塑等制作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彩泥造型活动的乐趣。在美术游戏中、在团结合作中达到心灵的愉悦,达到审美意识、审美能力的提高。学生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少,动手和运用工具的能力较低。但孩子们对美术本身的认识和对艺术创作的思维是自由的,学生在制作活动中,以四人为一小组,尝试着用各种手段进行有趣的造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团结合作精神。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用彩泥来表现生活中的事物,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
17、动手动脑能力。3、情感目标:在创作过程中强调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彩泥制作方法的掌握及其运用。教学难点:彩泥的色彩搭配以及利用彩泥大胆地造型。教学方式:启发式教学教具准备:范作、各种动物、植物和人物头部的图片,彩泥、彩色卡纸、水彩笔、牙签、铅笔、尺、剪刀等。学具准备:彩泥、垫板、水彩笔、牙签、彩色卡纸及其制作彩泥的工具。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师出示彩泥捏制的骑马小朋友图片与学生打招呼:小朋友们,我是运动场上的小强,还记得我是用什么做的?(橡皮泥)对,橡皮泥不但能做各种人物,还可做出许多其它有趣的东西来。揭示课题有趣的彩泥。2、拍手歌:彩泥世界快乐多,捏一捏,搓一搓,今天我们来做什么
18、?学生自由回答。3、老师小结:植物、动物、人物、风景,只要你喜欢的都可以做。二、教师示范制作,并教学生掌握简单的制作方法。1、欣赏图片“海底世界”:观察鱼的外形特征。2、师问:鱼儿是什么样子的,请学生说一说,老师现场制作(身体、尾巴、眼睛、花纹装饰等),并由学生挑选颜色搭配,(提醒学生制作时需先后再前,先下再上,运用捏、搓、揉、压、刻、切、割等方法),做出一条美丽的鱼。3、师启发学生:海水中除了有各种各样的鱼儿,还有什么?请学生配上景色,学生回答,教师从中挑选,依次配上海带、水草或其它景物等。(添加的景色也可用绘画的方式)三、交流探究学习。1师:看了刚才鱼儿的制作过程,你是不是也想玩一玩有趣的
19、彩泥,做一个有趣的动物?植物?人物或者其它的东西呢?(师出示动物图片学生欣赏)2分小组交流讨论:想好了?那就说出来给大家听听,看看谁的想法最有趣?通过交流,激发出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四、欣赏开阔视野,拓宽思路。1欣赏同龄人或艺术家的作品,启发学生想象。你觉得哪里漂亮?为什么?它运用了哪些方法?颜色有什么特色,是不是跟生活本身是一样的色彩?2欣赏中引导学生讨论:“怎样利用彩泥制作有趣形象,你准备怎么做?怎样做才是最漂亮的?3集合集体的意见,进行小结:你所设计的造型与色彩可以突破常规,进行大胆的夸张、变形、想像和创造。色彩搭配要鲜明,对比要强烈,能突出主要的造型。五、作业布置。1、以四人小组
20、为单位,讨论并分工每人制作一、两件自己喜欢的彩泥作品,然后合在一张彩色卡纸上,有时间可用水彩笔进行添画,做成一幅完整的作品。(出示一些有趣的简笔画或卡通画图形,使创作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有所参考。)2、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运用合适的泥工制作方法,选择恰当的材料进行添画。特别是造型上加以引导,以创造出富有情趣的形象。四人小组进行制作,既是个体又是小集体。因在制作的时候,四个人可以分工合作一幅作品中的某一部分,然后再拼贴添画成一幅完整的有内容的有趣作品。在制作过程中可以相互学习、借鉴、欣赏、比较、评论,同时在拼贴中感受合作的乐趣。六、展示作品,总结评析。1通过实物投影进行展示,请学生来介绍
21、本组或自己的作品,说说制作过程与感受,以及自己最满意的是哪里?最有趣的是什么?2把介绍完的作品集中在展台上,互相评一评,看哪些作品最有趣?为什么?(教师在旁补充、点评,并及时鼓励表扬有创意的学生。)七、课后拓展。欣赏图片:1、运用所学到的制作方法,制作不同主题的形象。出示实物:2、两件用布和纸张制作的作品,除了用彩泥做外,还可以用其它材料来做!八、收拾与整理。提醒学生收拾整理工具材料,保持教室整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九、板书有趣的彩泥捏、搓、揉、压、刻、切、割小学美术教案 篇7教学目标:1、认知:学习色彩知识,了解邻近色的画面色彩效果。2、智能: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审美感受力。3、情感:感受色彩带
22、来的美感,激发色彩创作的愿望。教学重点:了解邻近色的知识。教学难点:运用邻近色组织创作色彩和谐的美术作品。教学准备:色相环、水粉用具、学生优秀作品。教学过程:一、分析色彩。介绍邻近色:邻近色就是色相接近的颜色。如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青、青与紫、紫与红。二、研究体会。欣赏课本中的作品红土地、顾盼。1、小组研究。数一数,红土地用了几种颜色?顾盼用了哪些邻近色?不同的邻近色带给你哪些不同的感受?2、小结:以邻近色为主的绘画作品,给人色彩和谐统一的感觉。要想画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其方法之一可多用邻近色,不用或少用对比色。三、欣赏感受。1、欣赏优秀的学生色彩作品。2、谈一谈自己的感受。3、说说自
23、己的创作思路。四、艺术实践。选取一组自己喜欢的邻近色,创作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五、展示评价。1、组织小组展示作业。给自己的作品起个名字。2、组织评价作业。介绍自己的画中最得意之处。六、课后拓展。和谐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说一说,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可以应用。课后记:选取一组自己喜欢的邻近色,创作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小学美术教案 篇8知识要素形的联想与创造技能要求:对树叶裁剪、拼贴或添画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课件演示,发现树叶中隐藏的变化与美丽实践与创造:通过对树叶联想,制作独创画面欣赏与评议:能从主题、构图、色彩等方面进行欣赏教学重点启发学生进行各种有效联想教学难点树叶的创意教学过
24、程一讨论与导入1四人一组讨论欣赏各自带来的各种形状的叶片。2屏幕放一片特征明显的叶片,让学生联想,起到启发的作用。3准备放大镜,让学生在放大镜下观赏树叶。4提问:这些树叶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你有什么想法?(允许学生有各种想法)二欣赏与议论1屏幕展示有树叶联想制作而成的美术作品一两幅。2课件分解作品完成的过程。3出示课题,学生畅谈自己的创意。(注意如果作品展示过多会限制学生的创意)三构思与绘制1在底版纸上摆放形状不同的树叶进行联想。2教师提出不同层面的作业要求。3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并按自己的意愿,完成作业。(教师提示:尽量不和别人的画面雷同。)四展示与设想1作业展示,相互欣赏,发现别人有创意之
25、处。2教师提问:要是再给你一次创作的机会,你会有新的联想吗?什么联想?小学美术教案 篇9一、 说教材分析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出壳了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这节课面对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想象思维最为活跃。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目标;展开回忆与想象,表现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出壳时的情景。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充满感情地美术创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欣赏、观察的过程中得到美的熏陶,在动手制作中增强学生对动物的热爱及保护自然的责
26、任感。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回忆与联想动物出壳的生动情景,利用多种方法打开学生思路,鼓励创新,表现出生动画面。教学难点表现不同种动物出壳的特点和画面的自由性生动性。二、说教法、学法本课以“通过观察活跃学生想象思维”为主要目的,针对小学儿童天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我将采用“启发、诱导、交淡”为主要教学方法。如:以录像这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 激发学生参与美术学习的兴趣。诱导想象小动物出壳时的心情。通过提问“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该怎样去保护它呢?”对学生渗透珍惜自然、爱护生灵的思想品德教育。为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我将更关注学生如
27、何去学。让学生在观赏动画、图片,联想小动物出壳的表情和心情的基础上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表现出生动画面,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三、说教学过程(一)、播放动画,激发兴趣,导入新课瞧!鸡宝宝、鸭宝宝出壳了。(播放小鸡、小鸭出壳的动画)观赏后问:你们刚刚看到什么了,它们是怎样从蛋壳里出来的?哪你们猜猜还会有哪些小动物是从蛋壳里钻出来?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将课堂气氛推向第一个高潮。有这么多小动物是破壳而出的,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创作小动物出壳的情景。出示课题出壳了。(二)、体验动物宝宝出壳刚刚我们看了鸡宝宝和鸭宝宝破壳而出的过程,那你们想不想亲身体验
28、从蛋壳里钻出来的感觉啊!游戏前先让学生想好自己要表演哪种动物宝宝,然后缩成一团做好准备,在音乐中随着老师的话语开始表演:宝宝在壳里一动也不动,慢慢的、慢慢的,宝宝睁开了它的眼睛,它们的身体越来越大,觉得里面太挤了,想冲出这个黑黑的房间,它们钻呀,爬呀,有的头出来了、有的背出来了、有的脚出来了、有的尾巴出来了,它们接着爬呀,钻呀,哇!终于出来了。接着把每一小组表演的生动形象同学请上台,钻进假设是蛋壳的塑料袋里再次表演动物宝宝出壳。让下面的学生再次感受到动物宝出壳的生动过程。游戏后采访全体学生:你是表演什么动物宝宝呀?你是怎么从壳里钻出来的呢?通过体验动物宝宝出壳,说说动物宝宝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里
29、心情是怎样的呢?动物妈妈见到自己的宝宝又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从中引导出动物妈妈对宝宝的爱。用游戏的形式来体验小动物出壳,给学生以新鲜感,同时又让他们在兴奋的状态中尝试了小动物出壳的艰难,获得真实的体验。在这一环节中我将把各种小动物的图片奖励给一些有独到见解、敢于表现的学生,以此来调动学生勇于表现、释放个性、自主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也使游戏和图片为发挥想象进行创作打下基础。(三)、尝试创作1、好不容易从壳里钻了出来,这真是一件令人难忘的事,如果能把这美妙的一刻画下来,那该多好啊!2、 瞧!真有几位小朋友把它画下来了(出示小动物出壳的图片)。看看他们画的都是些
30、什么小动物出壳了,又是怎样画的?3、宝宝们再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壳都怎么了?那怎么来画破的壳呢?通过交流让学生知道:小动物从壳里出来,需要力气,因为壳比较硬,所以在表现破壳或壳的裂痕处都要用折线来表现。后师示范。如果让你来表现动物宝宝出壳的情景,你会把动物宝宝出壳的地方画在哪?让学生通过自主交流总结出:可以把动物宝宝画在鸡窝里、草从中、孵化箱里等地方出壳。接下来给学生3分钟时间,创作一个不用涂色的小动物出壳的场面。(作为下面内容的铺垫,同时也给学生以尝试创作的机会。)在创作中我将播放一些小动物的图片以及动物宝宝出壳的图片。创作完后把一些有代表性作品粘贴在展示区后交流。在交流时结合学生作品的不同特
31、点,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肯定一切孩子的努力。并由衷赞扬他们,这样,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四)、进一步创作指导出示两张对比图片:一张只画了蛋宝宝出壳的场面且没有背景的作品和一张有蛋宝宝出壳的场面,还有妈妈和姐姐在旁帮忙,有背景的作品。问学生:你喜欢哪一张,为什么。我更喜欢下面这一张:因为,上面这张只有一只孤零零小鸡在那,且还没有背景,而下面这一张不仅有背景和丰富色彩,还有鸡妈妈和鸡宝宝的兄弟、姐妹一起帮助其它想要出壳的鸡宝宝。你们真是火眼金睛,一下子就被你们发现了。看样子,在画面适当的位置添加一些东西,画面会变得更有趣、更丰富一些。如果让你来添加,你会加些什么呢?你们
32、不仅眼睛亮、想象力也很丰富。我想我们班上的很多同学脑子里肯定已有与其他同学不同的蛋宝宝出壳的场面,那就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一起来说一说,并相互提提建议。这样既让学生在画面上感受到了丰富的色彩,也让学生直观掌握了如何才能把画面表现的更生动。此时,学生已经对表现动物宝宝出壳场景已有了一定的创作能力,下面给学生10分钟,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下,续继展开创作。学生在创作中有可能不会表现蛋壳与小动物的的前后关系。我将指导学生先画前边的形象,再画后边的形象;或者先画动物宝宝,再用剪、贴的方法制作。之后,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粘贴在“交流区”先自评后互评。在评价中我将以学生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
33、进行评价,保护和激励他们所有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五) 、拓展延伸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在感受它美的同时更有责任去保护它,那怎么去保护呢?请小朋友课后去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从而激发学生对人类生态保护的意识。五、 板书设计根据教学活动的安排,板书设计分四部分:课题、示范区、展示区、交流区。第26页 共26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