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八年级地理教学设计:地球的自传和公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八年级地理教学设计:地球的自传和公转.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八年级地理教学设计:地球的自传和公转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内容 本节主要讲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和特点,黄赤交角的形成以及太阳直射点的回来运动。 2.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内容揭示了地球运动的基本特征,是地球科学重要的理论基础,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又为下两节地球运动所产生的地理意义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学问与实力目标: (一)学问目标: 1、能够让学生说出地球自转和公转在概念、方向、周期、速度等方面的规律和特点。 2、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导致的太阳直射点的回来运动规律。 实力目标 1、实践实力:能正确运用地球仪来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能正确绘制太阳直射点回来运动的示意图。 2、
2、读图分析实力:能运用图示来正确分析和说明黄赤交角的形成;能用相关的图精确解析太阳直射点的回来周期以及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动手演示,感知地球的运动,发展空间想象力。2、在探究自然现象产生的缘由过程中,驾驭科学方法,也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 1.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2.黄赤交角的形成 3.太阳直射点的回来运动规律 (四)教学难点: 1. 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速度的改变 2. 黄赤交角的形成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刚刚上中学,初中阶段对地理学科不是太重视。虽然初中学到了初步的地球运动的学问,但由于这部分比较抽象,所
3、以,学生学习起来会比较费劲。 四、教学过程 老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和斗转星移,提问学生这些诗词所蕴含的地理意义 总结:地理意义:地球在不停地运动,从而引入与人类关系最亲密的两种运动自转和公转。 让学生看书和地图册,初步感知,说明如疾驰的汽车看到窗外的景物倒退现象。 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 探究结论:太阳改变的缘由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做自转动。 问:同学们还有那些现象说明地球绕地轴自转运动? 让同学们思索后再举手回答 看与听并说明 整个教学过程以启迪学生思维为核心,以学生为本位,发挥自主学习的优势,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力求促进学生的主动思维。不将结果简洁
4、2.介绍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15分钟) 用地球仪演示 自转,提示学生留意地轴指向。 结论:自转是围绕其自转轴(地轴)的旋转运动,地轴是倾斜的且空间指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旁边。 转动地球仪,让学生视察地球的自转方向(图一) 结论: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南极上空看则为顺时针) 讲解地球的自转周期: 首先提问: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怎样才能知道地球已经自转了一周?引导学生思索。 结论:自转周期以地球很遥远的一恒星为参照点来计算的,为一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 引导学生细致视察(图二)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留意不同纬度线速度、角速度的特征,老师再讲解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公式(纬线长/
5、23时56分4秒)和角速度公式(360°/23时56分4秒≈15°/h) 结论:角速度:地球上除南北极点外,角速度到处相等(15°/h);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引导学生细致视察(图二)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留意不同纬度线速度、角速度的特征,老师再讲解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公式(纬线长/23时56分4秒)和角速度公式(360°/23时56分4秒≈15°/h) 结论:角速度:地球上除南北极点外,角速度到处相等(15°/h);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3.讲解地球公转的基本规律(15分钟) (1)用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提示学生视
6、察地球公转轨道特征(图三) 结论:地球的公转是围绕太阳在转动,其轨道为椭圆形,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导致地球有时离太阳较近,有时较远,从而引出近日点和远日点。 (2)阅读表格 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改变。提示学生阅读时留意在近、远日点时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差异。结论:近日点较快,远日点较慢。 (老师讲解、补充)请同学们再结合课文,仔细分析、比较,共同来填出下表:(表略)表格的详细内容包括:地球自传定义、地球公转的定义、旋转中心、运动方向、周期、速 视察地球自转的方向并说出自转周期。 学生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固定某一地点)。 学生合作探究,并总结出探究结果 学生合作探究,并总
7、结出探究结果 学生探究并探讨,学生一起归纳 同学们再结合课文,仔细分析、比较,共同来填出下表。表格的详细内容包括:地球自传定义、地球公转的定义、旋转中心、运动方向、周期、速度、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1. 演示引导法虽然中学学生抽象思维已有较大的提高,但空间想象实力终归有限,通过老师演示(教具、多媒体课件)和诱导,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2. 讲解并描述法本节涉及地球自转和公转特征、黄赤交角及直射点的改变,科学性强,老师最终作科学总结,有利于学生避开不利的思维定势影响,同时,可以培育学生科学的求知欲望。 六、教学评价设计 通过一课的学习,学生们了解到地球的运动形式,通过演示,将抽象
8、的地球自传和公转形象的展示给学生,效果较好。当我在演示时须要同学来当助手,他们都主动要求当助手,在演示时他们协作得相当好。学生能够深切体会到动手的重要性,这些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爱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本课的教学比较满足。 当然在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自己没有想到的问题,由于这部分内容是整个中学地理的难点,学生的理解实力有限,可能演示时间有些短,基础差的学生接受较差,所以今后教学中应当实行放慢速度,逐个突破的方法,而不应当急于求成。 七、教学课件 板书设计: 自传运动绕轴运动 赤道平面 太阳直 地球运动 黄赤交角 射点的 公转运动绕日运动 黄道平面 回来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