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第十四章社会问题(课堂PPT).ppt

上传人:知**** 文档编号:98028281 上传时间:2024-07-10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2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概论-第十四章社会问题(课堂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社会学概论-第十四章社会问题(课堂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学概论-第十四章社会问题(课堂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概论-第十四章社会问题(课堂PPT).ppt(5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第十四章 社会问题 学习目的与要求o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社会问题的基本概念与特征,把握社会问题的不同类型,系统掌握不同学者、不同流派对社会问题的理论研究成果,科学认识社会问题的成因,学会寻求解决社会问题的对策与条件,对转型期中国社会问题进行社会学的分析与思考。1 第一节 社会问题的界定与特征o一、社会问题的界定o社会病态论者认为,社会问题是违背了社会道德期望的现象,或者是由于社会本身的不健康导致了社会中个人和群体的不健康状态。o社会失控论者认为,社会问题是由于社会变迁的影响而产生的丧失规范的现象,或者是由社会失控所引起的现象。o文化失调论者认为,社会问题是文化变迁中由于文化的各个部分变化速度

2、不一致而产生的文化失调现象。o标签论者认为,社会问题是人们的主观臆断,是人们对某些人或某些角色、行为、现象所产生的一种社会评价和态度。o越轨论者认为,社会问题是人们的行为偏离了社会规范的现象。2o有的社会学家认为应从发生情景、失调现象、产生缘由和解决方式四个方面来判定一种社会现象是否构成社会问题;o有些社会学家则认为要判定社会问题应考虑形成原因、影响范围、问题性质、社会后果。3o一种社会存在或一种社会现象要成为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问题至少应符合以下四个规定性:o1.公共性。o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o“个人烦恼”与“公共问题”o“个人烦恼”产生于个人性格,它与本人的生活经历、本人有限的生活领域有关,

3、是在个人的利益,个人持有的特殊的价值观念同社会现实发生冲突时产生的。o“公共问题”涉及整个社会公众生活,是相当数量的社会公众普遍存在的共同问题,其克服不取决于个人。4o2.危害性:只要是一种社会现象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大部分社会成员甚至是全体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妨碍了社会进步,造成了社会的某些负担,给社会带来危害,就可以称作社会问题。5o3.高度关注o问题的存在引起了许多人注意,即得到社会的公认斯卡皮蒂指出,公共问题要成为社会问题,必须要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o第一,大部分人必须认为是社会问题o第二,大部分社会成员有改善某种社会问题的愿望,并相信其可以通过社会的共同行动来加以解决的。6o4.持续性

4、。o社会问题的持续性根源在于:o一是社会根源的复杂性;o二是社会利益的相关性;o三是解决问题的对策的失效。7社会问题的内涵:o广义上说,社会问题就是对社会生活有重大影响的社会矛盾。o狭义的社会问题专指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o综合说:社会问题是指那些因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失调,持续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破坏社会正常运转,从而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需要运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8二、社会问题的主要特征o(一)客观性o社会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主观愿望和意志为转移o社会问题的客观性表现:o(1)不同的人对社会问题的反应在程度上存在差异,但问题的存在是不容否认的。o(2)社会问题的产

5、生有其客观的原因,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自然环境方面的,其产生和变化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性。o(3)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9o(二)普遍性o从时间上讲,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都存在社会问题。社会问题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诞生而出现,又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o从空间上讲,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都存在各自的社会问题。o社会问题的普遍相关性或共同性,即无论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形态、文化历史传统如何不同,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社会还是存在着某些相同的问题。10o(三)特殊性o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社会都有各自不同的社会问题,即使是相同的社会问题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也具有

6、不同的表现。o从时间上说,尽管在各个不同的社会里都有社会问题存在,但在不同历史时期,社会问题的表现形式却不尽相同。o从空间上说,特定的社会问题往往只发生在特定的地点,也就是说,社会问题带有鲜明的地域性。11o社会问题的空间性:o第一,不同的社会问题存在的范围有所区别o第二,不同国家的社会问题有所区别o第三,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其面临的社会问题也是不尽相同的。12o(四)复杂性o(1)社会问题根源的复合性o(2)社会问题后果的多样性o(3)社会问题相互之间的关联性o(4)社会问题的反复性o(5)解决社会问题对应措施的综合性 o社会问题的复杂性源于社会本身的系统性和复杂性。13o(五)破坏性o社会

7、问题对社会正常运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威胁、损害等破坏性作用。o破坏性是社会问题最基本的特征 o社会问题的破坏性也表现为间接的、渐进式的破坏,而这种渐进式的破坏往往更深刻、更致命。14三、社会问题的类型o(一)西方社会学家关于社会问题类型的观点o1.墨顿与尼斯特在1978年合编的当代社会问题中将社会问题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偏差行为,包括犯罪、精神病、吸毒、娼妓、自杀等;另一类是社会解组,所谓社会解组,指社会上公认的行为规范与制度对于个人或群体的约束力的瓦解或减弱。这类问题包括世界人口危机、种族关系、家庭解组、社区解组、城市交通问题、灾难等。15o2.乔恩谢泼德与哈文沃斯针对美国社会问题的特点,将

8、社会问题分为两大类:o结构性社会问题,表现为社会不平等现象,如贫富两极分化、偏见和种族歧视、政治与权力问题、教育不平等;o过失性社会问题,如犯罪与少年过失问题、酗酒与吸毒问题、性行为过失问题、精神病问题等。16o3.美国社会学家弗兰克斯卡皮蒂:(1)社会无组织状态,如都市化、家庭、偏见与歧视、贫穷、人口、教育、保健。(2)异端行为,如精神错乱、麻醉品与犯罪、暴力、性行为。(3)技术与社会变迁。o4.C.H.奥杜姆:(1)个人病态问题,如酗酒、自杀、心理缺陷(2)社会病态问题,如离婚、遗弃、私生子 (3)经济病态问题,如贫穷、失业、分配不均(4)社会制度病态问题,如政治腐败、贫民 17o(二)中

9、国社会学家关于社会问题类型的观点o1.孙本文o(1)家庭问题,如家庭组织、家庭解组、妇女职业、儿童教养、婚姻等。o(2)人口问题,如人口数量、分布、品质等o(3)农村问题,如农村经济、教育、卫生o(4)劳资问题,如工资、工时、童工、女工、失业、劳资争议、劳工福利等。o2.根据社会问题发生的领域分为政治性社会问题、经济性社会问题、文化性社会问题和日常生活中的社会问题。18o3.根据社会问题内容分为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劳工问题、贫困问题、教育问题、家庭问题、就业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等。o4.根据社会问题的来源o个人性的社会问题和社会性的社会问题,像精神疾病、酗酒、心理缺陷等是属于个人病态造成的社会

10、问题,像离婚、弃婴、失业、犯罪等,则属于社会病态造成的社会问题。19o5.根据社会问题产生的历史条件与地区差异o普遍性社会问题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普遍发生在各个地区或国家的社会问题。o特殊性社会问题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发生在某类或某个地区或国家的社会问题 20o6.根据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o结构失调性社会问题指由于社会结构失调而产生的社会问题。o功能失调性社会问题指社会组织或机构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所产生的社会问题。21o7.根据社会问题所涉及的范围o全球性的社会问题是指整个人类所共同面对的,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来加以解决的社会问题o地域性社会问题是不涉及全人类共同命运,而仅和某些地域相关的社会问题。22

11、第二节 社会问题的成因o一、关于社会问题成因的理论研究 o(一)社会整合论o社会整合是指社会的不同要素、部分组合成一个协调统一的社会整体的过程o迪尔凯姆最先提出社会整合思想,他把社会混乱或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与社会整合联系起来加以认识。o认为,社会问题的产生与社会整合程度密切相关,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是社会整合力量的减弱。在传统社会,社会问题的产生在于传统权威的消失和共同信仰的失落。在现代社会,社会问题产生于社会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不协调,不能共同担负起维护社会正常运转的功能。23o帕森斯把社会看成由个体构成的具有复杂结构的系统,认为一个社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保持其社会系统的稳定性和继承性,其中社会

12、化机制和社会控制机制对于社会生存和发展十分重要,但是社会化机制和社会控制机制不是万能的,于是越轨现象等社会问题不可避免地产生了。o在帕森斯看来,社会问题产生于社会化机制和社会控制机制的不完备或其功能的丧失,使个人的人格系统不能很好地整合到社会文化价值系统中去。24o(二)社会病理学论o深受生物有机体理论的影响,把社会比拟为一个庞大的有机体,认为社会有机体结构复杂,有众多的分支结构和组织,同生物有机体一样容易发生病变和功能障碍。所谓社会问题,指的就是社会病态现象,社会学家可以像医学家研究身体的疾病那样研究社会的疾病。o主要观点:o1.具有“正常的”社会功能的社会是健康的,而妨碍了社会正常机能的个

13、人或情况则是“有病的”,它们的存在是社会有机体病症的表现。o2.既然社会是由个人组成,并以社会关系加以联系的,那么,“社会病态”就是指社会关系中不协调的现象,而“社会病理”则是指“社会”就像“生物有机体”害病一样,其生理功能处于失调的状态。25o3.造成社会问题的最大原因是社会化过程的失败。每个社会都是通过社会化将道德规范传递给下一代,借以维系社会正常发展,但社会化过程却会因各种原因遭到阻滞,造成一些人没能顺利完成社会化过程,成为“有病的人”,而他们的存在又引起了各种“社会疾病”。o4.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办法,是治疗社会中“带菌的”、“有病的”部分或个人。早期的社会病理学家把重点放在解决个人的

14、“不道德”问题上;后期的社会病理学家则更强调社会环境的“不道德”问题,主张积极“治疗”“有病的”社会制度,对全民施以道德教育。26o(三)社会解组论o社会解组指社会规范和制度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减弱、社会凝聚力降低的一种社会状态。o基本观点:1.一个常态社会是组织严密、结构有序的,它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协调的、和谐的;而个解组的社会则相反,它的组织结构会发生分裂,有些部分已与整体脱节,有些部分已丧失了正常功能,表现为社会凝聚力与团结精神衰退,传统风俗习惯与道德规范的作用丧失,而新的规范又未建立。27o2.“社会解组”就是“传统的崩溃”,社会生活失范就是“失去规则”或“乱了规矩”。o“社会解

15、组”有三种形式:o无规范,社会生活中没有一种现存的社会规则、规范体系来指导、约束人们的行为;o文化冲突,社会生活中有多种相互分歧、相互对立的价值规范同时并存,使人们左右为难,无所适从;o价值崩溃,规范与原则完全紊乱。28o3.造成社会解组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变迁。o4.解决社会快速变迁造成的社会生活失范问题的根本的出路,在于尽快地重建社会规范和生活秩序,重建社会的均衡体系。29o(四)价值冲突论o里查德富勒和里查德迈尔斯提出。o认为社会问题是一种被相当多的人认为是偏离于他们所持有的价值观念的社会状况。o每个社会问题都包含着客观存在与主观认定两个方面:客观存在是指社会生活中确实存在这种威胁社会公众的

16、现象;主观认定是指这种社会现象的“问题”已为社会生活中相当多的人所认识。在他们看来,社会并不是整合的,而是存在着不同的利益群体,这些不同的利益群体各自持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当这些价值观念相互对立和冲突时就会产生社会问题。30o价值冲突理论主张以三种方法来解决社会问题中存在的利益与价值分裂的情况,即交涉、达成协议和使用权力。o交涉即对立双方就发生冲突问题进行接触和磋商;达成协议即对立双方各自进行一些让步和妥协,作出有利于双方的决定;使用权力即拥有权力较多的一方运用权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控制权,使问题的解决有利于自己这一方。31o(五)文化失调论o.奥格本提出,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本性o社会变迁是一种文

17、化现象,应该从文化方面寻求社会变迁的原因。近代文化各部分并非是同速率的变迁,有些部分的变迁较别的部分快,因为部分间有一种相关与相互依赖,当文化中一部分变迁较快时,需要各部分相关的文化也由变迁而得到重新调整。o文化中的物质部分首先变迁,其次是文化的精神部分,最后是文化中的风俗、习惯发生变迁,这种文化中的各部分变迁速度不一致的现象叫做“文化脱节”。o文化失调理论为人们解释社会问题的发生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32o(六)偏差行为论o指违反和偏离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的行为o偏差行为的原因是由于不恰当的社会化。o默顿在其1938年发表的社会结构与失范一文中,对结构强制与越轨行为之间的关系作了经典说明。他

18、认为在社会和文化结构的诸要素中,有两个方面最重要:一是文化上明确规定的目标,二是社会结构所限定的达到这些目标的合法方式。为达到这些目标,每个社会群体都把自己所期望的目标与道德容许的或传统的标准相联系。只有这两者之间的平衡使遵循它的人感到满意,这种平衡才能保持下去。o默顿认为,当文化目标被过于强调,而且当获取这些目标的合法机会受到阻碍时,失范对社会中某些特定区域的人们而言是很平常的事情。33o默顿认为在合法化的工具与文化目标间的差距可以造成四种偏差,即创新、仪式主义、隐退主义和反叛。o社会问题之所以产生并不完全是由于价值冲突的结果,也不一定是由于社会解组所造成的,而是社会对其成员所提供的达到其目

19、标的机会不均,使得一部分人通过合法途径可以顺利地达到目标,而另一部分人却不能,只好参与偏差行为。o解决偏差行为的主要办法是重新社会化,而重新社会化的有效对策是生活机会的重新分配,如增加个人与合法行为模式的联系。34 二、社会问题形成的基本因素o(一)自然环境 o自然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直接或间接发生关系的那部分自然界的环境,包括地理因素和生物因素。自然环境对社会的影响是很大的,人类社会是在自然环境中建立起来的,人类的生存绝对不能离开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变化也会程度不同地带来一些社会问题。o自然环境的变化包括突变和渐变两种。35o(二)人口 o人口是一定社会历史过程中人的总和,它是一个包含人口数量

20、、质量、构成,人口的发展,人口的分布和迁移,人口的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范畴。人口的再生产必须同整个社会再生产之间、同自然条件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如果不能保持这种适当的比例关系,就会出现人口失调,由此而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36o(三)经济关系 o社会最基本的矛盾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它制约着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是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o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的不平衡,不仅是经济关系的不平衡,而且在这个基础上会广泛地引起其他社会关系的失调。37o(四)政治活动与制度o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o由各种国家机器、设施和各种规则制度组合而成的社会的一个子系统。o政治行为往往表现为对社

21、会的管理和控制,政治主体的失范行为、决策失误行为以及政治系统的不协调运行与瘫痪都可能导致社会问题的爆发。38o(五)社会心理、文化教育 o社会心理包括社会价值观念、社会态度、社会信仰等多方面。o当代许多社会学家认为社会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会价值的冲突和社会态度的变迁,有的干脆说所谓社会问题根本就是社会价值或社会态度的问题。o文化系统中的文明结晶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集中体现,但文化系统在运行中出现失调现象,也会引发各种社会问题.39 第三节 社会问题的解决途径o一、社会问题的认定 o解决社会问题的前提是对社会问题的认定。o社会问题是一种客观现象,但与人们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有关.o客观主义观点

22、强调社会问题的存在不依赖人的意志与认识。认为社会问题是一种与人们的希望相反的、客观的社会现象,它真实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40o心理认知论认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否构成社会问题,仅有问题本身的存在是不够的,还取决于是否有相当数量的人认定它违反了社会生活的规范,是否对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是否被当作社会问题来对待。o心理认知论的观点强调的是人们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由此所带来的反应。41o结合论:对社会问题的认定既依赖于事件本身,也与人们对它的认识程度有关。o任何社会问题的存在,一般都需要一些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客观事实为依据;但这些客观事实如果作为社会问题而存在,必须

23、要经过社会主体不同程度的判断、确认和一系列行为反应过程。o社会问题是需要公众在主观上加以认定的,是主观与客观的有机统一。42o有学者从过程的角度来探讨社会问题的认定,认为社会问题不仅仅是一个主观对客观简单的认定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社会主体对社会客体的复杂的行为建构过程。o富勒和迈尔斯在社会问题的发展一文中提出了社会问题自然史的三阶段模型,即被察觉、相应政策与措施的确立、实施具体的改革行动。认为,社会问题表现为几个不同的活动阶段组成的连续发展过程,每一活动阶段前后相继又相互区别。43o富勒和迈尔斯有关社会问题发展阶段模型只为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粗略的框架,美国社会学家霍华德贝克尔(Howar

24、d C.Becker)对该模型进行了加工深化,提出了社会问题演化的五阶段模型:(1)社会上必定有一些人或群体把某种客观存在的情境认定为有问题的,有危害性的,或者在将来会产生出麻烦。(2)当某一个问题被某些人觉察到时,这个问题如要取得社会问题的资格,还必须得到更多的人的广泛关注。(3)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还需要有相关机构或组织的出面加以推动,使问题最终被认定为社会问题。(4)一旦某一问题被有关机构所接纳,曾经通过广泛积极的关注推动问题得以形成的群体,对该问题将渐渐失去进一步关注的兴趣。(5)在社会问题存在期间,有关机构及其成员致力于问题的解决,这已成为他们所从事职业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44o贝

25、克尔认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情境被确立为社会问题,要经过有关人士察觉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仅有社会的关注是不够的,关键的是社会问题必须要经历一个“制度化”的过程才可取得合法的地位。o美国社会学家莫斯阿里纳从社会运动的角度分析了社会问题演化的历程。认为一项社会问题的出现、形成,到最后获得其应有的社会地位,都是借助于特定的社会运动来实现或推动的。这一运动历程,表现为一连串“问题事实的社会建构”过程。此过程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展开,从而形成社会问题运动过程周期性的生命循环。此生命循环要经历发端、集结、制度化、削弱和消失五个阶段。、45o中国学者结合本国实际,把社会问题的认定过程归纳为五环节:o(1)某一事

26、件对某一群体的生活产生了不利影响,利益受损群体对此表示不满并进行呼吁。o(2)社会上的敏感群体及有识之士认同了利益受损群体的呼吁并在更广阔、更能引起人们关注的范围内进行呼吁。o(3)社会舆论对此关注并进行宣传、评论,推进广大社会对问题的严重性的认识。o(4)公众普遍认识了上述事件并接受了对它的负面评价,认为应该予以解决。o(5)社会上的权力集团对问题予以重视,在一定程度上认同了公众和舆论对问题的看法,并予以支持。46 二、社会问题的解决途径o社会问题的影响:o(1)社会问题直接冲击了正常的社会秩序,给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以威胁,降低了民众实际生活水平与质量。o(2)社会问题加大了社会运行的成本,

27、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o(3)社会问题为社会的发展设置了种种障碍,增大了现代化进程中的不稳定因素。47 社会问题的解决o(一)深入调查,细致分析o对社会问题的内容、性质、特点、根源及影响的范围和后果作出全面的了解与认识,o要善于从一连串相互关系的问题中,发现社会问题的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主要原因与次要原因,研究其性质,明确其影响程度与范围,探索解决该问题的各种可能途径,权衡利弊,提出切实可行的有针对性的意见,供决策部门参考。48o(二)制定政策,完善立法o当问题被发现并通过详细研究和提出建议后,负责解决社会问题的有关部门就应当根据这些建议,制定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即社会政策;再经过合法手续制定

28、法律,即社会立法。这样社会问题的解决便有了法律的依据和权威后盾。49o(三)各方合作,综合治理o有关各方面必须通力合作,共同行动,综合治理.50 三、当前中国的社会问题o人口问题o生态环境问题o劳动就业问题o青少年犯罪问题o老龄问题 51中国社会问题的时代特征o1.社会问题的相互关联性。o2.社会问题的突发性。o3.社会问题认定的多面性。o4.社会问题根源的复杂性。o5.解决社会问题的艰难性。52 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问题?社会问题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o2.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是什么?o3.常用的社会问题的类型有哪些?o4.社会问题形成的一般原因是什么?o5.简述社会问题成因的不同观点。o6.应用社会学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转型期中国社会主要社会问题的表现及其原因。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