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小学音乐欣赏课《金蛇狂舞》教学设计与案例欣赏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音乐小学音乐欣赏课《金蛇狂舞》教学设计与案例欣赏课.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音乐欣赏课金蛇狂舞教学设计与案例小学音乐教学设计与案例名称:小学音乐欣赏课金蛇狂舞年级:小学四年级执教者:宋红英设计思想:本节课我根据音乐欣赏教学应该遵循艺术本身的规律,从听觉入手,从情感入手,充分 重视审美体验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的参 与意识、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重点强调了 “听觉” 的培养,以“听”为主,引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自由想象、联想并用各种方式表现对音乐的 感受、理解。下面将教学的思路作一简述: 一、导入:课间播放“金蛇狂舞”音乐,让学生在音乐背景中自由走进教室,从而为学生创设良好 的教学氛围,使学生
2、无形中对音乐有所感受,为教学埋下伏笔。然后教师提出问题,根据学 生的反映,自然地引出再听音乐片断,并让学生通过听辨、思考、讨论,让他们给乐曲命名, 给一首从未接触过的作品命名,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初听全曲的积极性,他们会全神贯注地去 听,去想象,去创编。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 起了学习兴趣。二、简介作品:通过教师简明、生动的讲解,使学生对作品相关的常识、时代背景、创作意图、曲式结 构等有简单了解。三、简单的分析作品:利用多媒体课件,采用分段听赏的方法,使学生对每个乐段有所感受与体验。首先让学 生听引子部分。听后师提出问题:引子 部分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酝酿了什
3、么情绪?通过 学生的描述,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与联想力,通过哼唱加深记忆。接着让学生听A 段部分,听后师提出问题:引子过后是什么乐器把引子与第一乐段连接起来的?力度上有什 么变化?有何作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回答。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对力度的听辨 力与联想力,通过哼唱加深记忆,进一步感受了音乐的欢快情绪。最后让学生听赏B段部 分,师提出问题:A乐段和B乐段哪个乐段最热闹?用什么乐器来烘托热烈欢腾的气氛的? 你能说说这段乐曲的创作特点吗?你能说出乐曲中堂鼓的节奏吗?通过让学生小组探索讨 论,让学生自己画图形谱从而了解作品的创作手法,并通过用筷子模仿堂鼓演奏,加深音乐 记忆,感受“对答
4、响应”与“螺丝结顶”的创作手法在乐曲中的运用和效果,培养学生的节 奏感与音乐理解能力与表现能力。四、复听全曲:在对作品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复听全曲,然后让学生用手中的图形按音响的顺序在 课桌上排列起来,并让学生小组互相把听到的音乐描述下来,从而检测学生对音乐结构的分 辨力,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又掌握了全曲的结构。五、用筷子为乐曲伴奏:在学生中找出一名小指挥中,到讲台上指挥,要求学生在听到引子部分时随意做律动, 在听到A段部分时用筷子互相敲击,在听到B段部分时用筷子模仿堂鼓的敲法为乐曲伴奏。 六、课堂小结:以往的小结通常都是由教师进行的,本节课由学生来进行小结,虽然只有三言两语,但 同时
5、也检测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思维。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民乐合奏金蛇狂舞,让学生感受音乐热烈、欢腾的情绪,从情感上喜爱 这首曲子。2、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让学生听、辨、唱、奏等活动,引导学生参 与音乐实践,从中获得音乐的乐趣与成功感。教学内容:1、听赏民乐合奏金蛇狂舞。2、用肢体与筷子感受并表现音乐。教学重点:1、感受乐曲的情绪,用筷子模仿中国堂鼓的敲法来感受音乐,表现音乐。2、了解“对答响应”与“螺丝结顶”的创作手法在乐曲中的运用和效果。 教学难点:了解“对答响应”与“螺丝结顶”的创作手法在乐曲中的运用和效果。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筷子
6、、图形。2、学生准备:图形、筷子。教学方法:1、用多媒体课件,使其视听结合。2、发挥欣赏教学的“通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对乐曲情感的认知加以体验。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教学设想:创设良好姝教学氛围,为教学埋下伏笔。)1、课间播放金蛇狂舞的音乐,学生在音乐背景中自由走进教室。+2、导入课题:(教学设想:根据学生的反映,自然地引出再听音乐片断,并让学生通过听辨、思考、讨论, 给一首从未接触过的作品命名,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初听全曲的积极性,他们会全神贯注地去 听,去想象,去创编。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刚才进教室时听到的音乐片断表现了一种
7、什么样的情绪?你 们注意了吗?生答后,师问:你能用色彩或线条表示乐曲的情绪吗?学生回答后量,师:你们说得都很好。这种热烈欢快的情绪是用什么乐器来烘托的呢? 听了音乐你能联想到什么呢?请同学们小组互相交流,然后指生回答。师:请同学们完整地听一遍音乐,听后请给这首曲子起个名子,为什么?请说出你的想 法。学生给乐曲命名后,师小结:同学们给乐曲起的名字都很好,这首曲子就是本节课我们 要欣赏的民乐合奏曲金蛇狂舞。板书课题,并多媒体显示。二、简介作品:(教学设想:通过教师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的讲解,使学生对作品相关的常识、时代背 景、创作意图、主题和它的发展变化、曲式结构等有简单了解。)这首曲子是聂耳根
8、据我国古老的民间乐曲“倒八板”改编的。原曲经常在民间喜庆的节 日里演奏。聂耳在改编时把原曲欢腾的情绪作了进一步的渲染,使旋律更具有鲜明的节奏特 点,这一富于弹性的节奏贯穿了全曲,表现了我国江南水乡人民在节日里赛龙船时,人们欢 腾的情绪。全曲由三个乐段反复交替组成。三、简单的分析作品:1、多媒体显示引子部分()谱例,引导学生听引子部分。(教学设想:通过学生的描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与联想力,通过哼唱加深记忆。) 学生听后,师提出问题:引子部分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酝酿了什么情绪? 学生回答后,跟录音哼唱旋律。2、多媒体显示A段()谱例,引导学生进行听赏。(教学设想:培养学生对力度的听辨力与联想
9、力,通过哼唱加深记忆,进一步感受音乐的欢 快情绪。)学生听后,师提出问题:引子过后是什么乐器把引子与第一乐段连接起来的?力度上有 什么变化?有何作用?学生小组讨论,回答。师小结,学生跟录音哼唱旋律。3、多媒体显示B段()谱例,引导学生进行听赏。(教学设想:通过节奏参与加深音乐记忆,感受“对答呼应”与“螺丝结顶”的创作手法在 乐曲中的运用和效果。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与音乐理解能力与表现能力。)学生听后,老师提问:(1)音乐在力度和音色上是怎样对比的?(2)表现了什么样的场面?(3) A乐段和B乐段哪个乐段最热闹?(4)用什么乐器来烘托热烈欢腾的气氛的?(5)你能说出乐曲中堂鼓的节奏吗?(6)你能说说
10、乐曲的创作特点吗?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师小结,并让学生在黑板上用自己的谱记录乐句的长短,从而让 学生了解“螺丝结顶”的结构形式。师点按鼠标,B乐段谱例下显示堂鼓的节奏,学生跟录音哼唱旋律,然后分组用锣鼓经 式读法读出堂鼓的节奏,并用筷子模仿堂鼓演奏,感受“对答呼应”与“螺丝结顶”的创作 手法在乐曲中的运用和效果。四、复听全曲:(教学设想:通过摆图形的方法检测学生对音乐结构的分辨力。)1、让学生看多媒体显示的谱例,听全曲一遍,然后让学生用图形(、)按音 响的顺序在课桌上排列起来,并指生上讲台在黑板上排列。2、学生摆完图形后,师:你能把听到的音乐用语言描述下来吗?让学生小组互相描述。 然后指生进行
11、描述。五、用筷子为乐曲伴奏:(教学设想:通过学生参与,巩固音乐的记忆,加深对音乐的感受,再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思维。)在学生中找出一名小指挥,到讲台上指挥,在听到引子部分时随意做律动,在听到A 段部分时用筷子互相敲击,在听到B段部分时用筷子模仿堂鼓的敲法为乐曲伴奏。要求学 生要耳听音乐,用心去感受音乐,联想着在节日里人们在舞龙灯、耍狮子、要表现出人们奔 放欢乐的情绪。六、小结:(教学设想:小结通常是由教师进行的,本课由学生小结是为了检测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虽 然三言两语,但比教师总结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老师可强调补充:我们感受到了民族器乐的丰富表现力,希望在以后的欣赏教学中同学 们能用心去感受音乐,用我们的身体、表情、动作来表现音乐,从而更好的参与音乐实践, 并从中获得音乐的乐趣与成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