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实验中学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第6课《逍遥游》导学案(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承德实验中学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第6课《逍遥游》导学案(3).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承德实验中学高 二 年级 语文 导学案班级:;小组:;姓名:;评价:课题逍遥游课型新授课课时3主备人李颖审核人金彦林时间2016年9月学习目标1 . 了解庄子其人及逍遥游的基本思想。2 .理解本文借助丰富的想象和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3 .整体感知文言文,并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重点难点1.鉴赏本文运用的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2、庄子思想、艺术手法对后世的影响。方法讨论写作法内容部分一、探知部 分(学生独立完成)学生笔1己研读第三段。1、文言知识梳理。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me
2、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 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 1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 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 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二、研究部分(小组合作)2、内容分析:(1)、思考:本段中作者提及了哪些人?他们分别有什么特点?答:(2)、思考:什么是真正的“逍遥游”?如何做到真正的“逍遥游”?用原文句子作答,然后阐释句子含义。答:(3)、结合全文,谈一谈,如何认识庄子的“逍遥游”的思想?答:三、应用部分(独立完成、小组合作)1、重点句子翻译故夫
3、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翻译: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翻译: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翻译:2、填空。庄子(约前369前286),名, 时期 人,著名的 ,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 o庄子的主要思想是 o在政治上,他主张 o为了现实的束缚和苦闷,他还倡导精神 超脱,主张彻底屏除世俗名利地位之心,入于精神自由的“”之境。“逍遥”意思是庄子一书,今存一篇,分为,和。文笔,想象,气势 O四、巩固部分(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阅)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北冥 (mi ng)鲤鹏(kiln)坳堂(ao)B
4、.天阈G )蜩鸠(tibo)决起(ju6)C.舂粮(chOng)朝菌(chdo)蟾虫古(hui)D.斥J(ydn)蓬蒿(hao)泠然(ling) 接扶摇(chuan) 榆彷(fang) 大椿(chtin) 数数然(shu。) A.北冥有鱼,其名为鲸。B.此小大之辩也。C.旬有五日而后反。D.而御六气之辩。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小知不及大知。而征一国者。2、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组是()3、下列句子中的“之”字,全都是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一项是()鹏之徙于南冥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则芥为之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5、 之二虫又何知 此亦飞 之至也辩乎荣辱之境A .B .C .D.4 .下列句子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去以六月息者也 以五百岁为春 诸侯以惠爱为德 奚以知其然也 问征夫以前路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农人告余以春及A.B.C.D.5 .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庄子的首篇,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艺术上讲,都堪称庄子的代表作。B.本文集中表现了庄子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思想,这种自由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 的。C.这种绝对自由的思想,实际上是消极避世的人生观,使人对现实采取极虚无的态 度。D.追求绝对自由,也体现了庄子不与统治者合作的思想,因而代表了先进阶级
6、的思 想。6 .下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是庄子和他的门人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 杂篇11篇),是道家的一部主要著作。8. “逍遥游”是庄子的人生理想与价值追求,庄子以追求个人的精神自由作为人生 的最高境界,因此,庄子的“逍遥游”不是简单的行动自如、无拘无束,而是精神的 绝对自由。C.庄子不仅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文学家,其文汪洋恣肆、仪态万方,富有浓厚 的浪漫主义色彩,其文学特色在历史上影响并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艺术家。D.庖丁解牛是庄子秋水中的篇章,但没有逍遥游著名。很多成语, 如“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等都源于此篇。7 .下列句中加黑
7、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夫知效一官效:效命8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劝:勉励C.彼于致福者致:招致D.彼且恶乎待哉待:依靠文言知识梳理。故夫(发语词,不译)知(通“智”才智)效(功效,这里是“胜 任”的意思)一官,行比(合,联合)一乡,德合(符合)一君,而(通 “能”才能)征(信,这里是“取信”的意思)一国者,其(他们,指 Az/x/xzxzx以上四种人)自视也,亦若此矣。而(表转折,可是)宋荣子犹然(笑的样 子)笑之。且(并且)举(全)世誉之而(表转折,却)不加(更)劝(勉,WWWwwwww奋勉),举世非(指责)之而不力口(更)沮(沮丧),定乎(句中语气词, 不译) 内外之分,辩
8、乎荣辱之境,斯已(罢了)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拼命 追求的样子)也。幽I (即便如此),犹有未树(树立,引申为达到)也。 夫(发语词,不译)列子御风而(连词,表修饰)行,泠然(轻快的样/S/S/WS/子)善也,旬(十天)有(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五日而后反(同“返”返回)。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虽然)免乎行,犹有所待者 wwv也。若夫(至于)垂(顺应) 天地之正,而御 (驾驭)六气之辩(通“变”,Azwwwwv1以(表J帧承,不译)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第三段开篇,作者列举了哪些人?他们各自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共同特点?知效一官、行比一乡、
9、德合一君、而征一国:以世俗之见自视 以出类拔萃自居(蜩、学鸠、斥娱宋荣子:淡泊名利、犹有未树列 子:超脱于世、犹有所待未达逍遥之境 二 4什么是真正的“逍遥游”?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规律),驾驭六气的变化,来遨游于无穷无际的宇宙,他们还凭借什么呢?如何做到“逍遥游”?无己,无功,无名什么人能做到“逍遥游”?至人,神人,圣人二 5顺应万物本性、超越了一切现实困境、融合了物我,无所依赖、安宁恬静、悠然自在的精神 上的绝对自由。1、庄子的逍遥游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在极不自由的环境中去追求极端的自由是不可能实现 的。2、如果将逍遥的标准放低一点,将我
10、们的境界提高一点,我们也可以实现人生的“逍遥游”。 融天地于胸中一一开阔胸襟博览精修一一洞明世事重点句子翻译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翻译:所以才智能胜任一官之职,善行能联合一乡的人,品德可以使一位君主满意,能力使一国的人信任,他们自己很得意,其实和斥婚一样所见甚小。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翻译:并且世人都称赞他,他却并不因此而奋勉,全社会的人都责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翻译:至于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而遨游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之中的人,那他们将凭借什么呢?1周,战国宋哲学家、文学家道家清静无为无为而治逍遥优游自得的样子52篇内 篇外篇杂篇文笔汪洋恣肆,想像奇特丰富,气势波澜壮阔ID (A 技 tudn B 决 xue C 朝 zhdo)2B (A冥通溟反通返B辨通变C有通又反通返知通智D辨通变而通能)3D4D(D都当“凭借”讲)5D(庄子代表的是没落贵族的思想。)6D(庖丁解牛是养生主中的一部分。)7A(功效,引申为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