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一、教学目标1 .语言建构与运用:反复诵读,因声求气,从诗歌音韵、句式、修辞等方面感受李白 浪漫主义的诗歌风格;2 .审美鉴赏与创造:发挥想象,品味组成梦境的意象以及梦境所隐含的精神追求;3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知人论世的阅读鉴赏方法,感悟作者的蔑视权贵、向往自由 的人生态度和生命追求;4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诗人高洁傲岸的人生态度和自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身思想 修养和文化品位。二、重难点重点:领会想象、夸张等艺术手法,感受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分析不同意象塑造的不同 意境,理解梦境蕴含的诗人情感;难点:结合诗人的人生境遇和思想境界,理解其人生态
2、 度和精神追求。三、教学过程01环节一印象导入,注解诗题1 .导语:请大家看到这一首诗: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你们猜猜这首诗写的是哪一位诗人呢?没错,是我们所熟悉的盛唐诗人李白。你知道李 白为什么会被大家公认为“诗仙吗?(自由交流)今天我们来学习最能体现李白”诗 仙”特点的一首诗歌,来看看李白是不是你们心目中的“诗仙模样。2 .提问:题目怎么读?明确:梦游/天姥/吟/留别(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梦游: 梦中游历。这是一首记梦诗。“天姥:天姥山,传说登山的人能听到仙人天姥唱歌 的声音,是仙境的象征,也是著名的道家仙山。一从梦游天姥”得知这是一首游仙 诗,也就是以遨游仙
3、境为主题的诗歌“留别:即出行的人借诗文向留下的人告别。 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被放出京。第二年,他将离 开东鲁(今山东一带)南游吴越之时,写了这首描绘梦中游历天姥山的诗,留给在东鲁 的朋友。一所以这同时也是一首留别诗,以诗文作纪念写给分别的人或物的作品。吟:吟是乐府歌行体的一种,形式不拘一格。3 .聆听名家朗读,把握字词读音,思考并完成下列题目:诗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 是:(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诗中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忽 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诗中的诗眼句是:(安 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4
4、 .根据刚刚填写的内容,可以把诗歌划分为几个层次?明确:第一段:梦前/梦游之由/ 梦因第二段:梦中/梦游之境/梦境第三段:梦后/梦醒之悟/梦悟02环节二疏通文本,划分层次1 .李白梦见天姥山的原因是什么?明确:仙山难求,天姥可睹(反衬)。天姥山高峻奇伟,令人神往。(夸张)2 .李白在梦游时都经历了什么事件,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这些景象又带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呢?请你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简单划分层次并概括,完成表格1的填写。场影Ui?原文“我欲因之甘吴越深水荡掾清放啼.“意纵饼6仙临,.“焦咆龙岭明岭鹿匍然中年.“育冥浩荡不见底仙之人兮列如麻.:.瀛居明确:飞度:我欲因之梦吴越原水荡漾清猿啼。登山
5、:脚著谢公屐迷花倚石忽已暝。山崩:熊咆龙吟殷岩泉匐然中开。仙临:青冥浩荡不见底仙之人兮列如麻。3 .虽然都是梦游天姥山的所见,但这些场景所表现的意境是不同的,李白的心情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请大家小组合作,分析这四个画面所展现的不同意境,完成表格2的填写。,场景或笨情展啰我欲因之梦吴琏深水荡漾清很崎,.登“盟言谢公屐椽侬亡娱,.山崩欧地龙吟股岩泉工匐然中开,“百冥浩荡不见底仙之人号列为麻.J教师示范:(1)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刻溪。谢公宿处今尚在, 原水荡漾清猿啼。A问题1 :这一场景的画面是怎样的?(白话描述并概括)例:我飞渡过明月映照下的镜湖,镜湖上的月光照着我的
6、身影,一直送我到冽溪。谢公曾 经住的地方如今还在,湖水荡漾,猿猴清啼。T清幽寂静a问题2 :哪一个字能体现出李白的心情?明确:飞:游山之心切。“问题3 :既然李白如此迫切,为何不直接来到天姥山,而先经过镜湖和刻溪?明确:刻溪是谢灵运曾经隐居地方,李白非常推崇谢灵运的才情与风度,因此路经冽溪有 寻访致敬之意。明确:(2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 忽已暝。”意境:开阔壮美心情:轻松愉悦(3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 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匐然中开。意境:阴郁 险绝心情:震撼心惊(4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
7、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 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意境:奇幻辉煌心情:恍惚心悸4 .朗读第二节,读出意境和情感的变化。03环节三补充材料,感悟情思1 .根据你对李白情感变化的理解,你觉得这场梦是一场美梦还是噩梦呢?请你结合文本和 李白生平经历,说明观点和理由。【预设回答】:美梦说:霓为衣兮风为马仙 之人兮列如麻。噩梦说: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 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补充材料】诗人生平15岁:已有诗赋多首,开始从事社会干谒活动。好剑术,喜任侠。 25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作文代寿山
8、答孟少府移文书:不屈己,不甘人,穷则 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区宇大 定,海县清一然后浮五湖,戏沧州。30岁:谒见王公大臣,均无结果。35岁:入长 安后结识了卫尉张卿,向玉真公主献诗,他一步步地接近了统治阶级的上层。42岁:奉诏 入京,供奉翰林。44岁:得罪权贵,遭人馋谤,赐金放还。54岁:安史之乱,从军报国 56岁:兵败流放,中途遇赦。62岁:病逝当涂。明确:这场天姥之梦可以说是美梦 与噩梦的统一体,既是和现实相一致的,也是和现实相反的。奇绝辉煌的天姥仙境是 李白一直追求的理想境界,同时天姥仙境的辉煌又不由得让他想到自己一直汲汲追求的现 实朝堂,
9、成为他三年宫廷生活的隐喻,从身登青云梯到失向来之烟霞,从奉诏入 京到赐金放还,变化莫测、瞬息即散就是他曲折仕途的写照。2 .试分析最后一段,说说李白梦醒后有了哪些感悟,表达了哪些情感?明确:(1)世间 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世间的一切乐事也会像流水般逝去,在长安的三年也如 同黄粱一梦转瞬即逝,流露出李白的一种消极的虚无主义的人生观。(2 )如何理解别君 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李白究竟是想归隐还是想继续踏上仕途?3 .你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中读出了怎样的情感?小结:对于官场权贵的厌恶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不屈的精神。追求独立人格, 维护个人尊严的精神。壮志难酬的失意和落寞。4 .诗仙李白明确:李白的儒道理想所谓谪仙,是指被贬下凡的神仙。在那个封建阶级统治 的时代,李白秉承儒家那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入世态度,投身仕途,在 遭人馋谤后又以遗世独立的姿态追求自己向往的自由境界,写下了这篇天马行空、瑰丽奇 绝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这或许正是他谪仙人的本色。5 .请大家带着对李白情思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四、板书设计岁因I梦游天烤吟留别飞度梦境一登山理想之化身山崩现买7冷险谪仙李白仙临消极失意追求自由傲岸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