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导入: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一同学习第三单元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这单元的主题是生命的诗意。八个作品来自不同时期的八位诗人,每一位诗人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他们用诗歌呈现诗意的人生,从而使我们自觉地感受生命的幸福和乐趣,深刻地理解生命的艰难与顽强,努力地探求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健康地欣赏生命的情态和魅力,现在就让我们重回盛唐,走进诗仙李白的梦境,感受这个自由的灵魂绽放出的生命之光。我们先来看一下本课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通过“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诗歌阅读方法,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2发挥想象,品味组成梦境的意象以及梦境所隐含的精神追求,体会李白浪漫主义
2、的诗歌风格。3结合“知人论世”的诗词阅读鉴赏方法,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梦游天姥吟留别从音韵、画面、内在精神上都是盛唐一曲肆意昂扬的生命高歌,今天我们通过读、思、赏、论4个小任务,体悟这首诗歌存在记录了怎样的生命的诗意。学习活动一:读中感1.速读文本,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明确:第一部分(第1段),写入梦之由。 第二部分(第2段),写梦中奇景。 第三部分(第3段),写惊梦长叹。2.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歌韵律节奏的变化,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同学们一定会关注到,句子的长短是诗歌的内在节奏,长短句的参差起伏,隐含着作者情感的高低起落,而韵脚的变换体现了诗意的转折和诗境的转移,我们
3、可以反复读几遍,感受一下作者是以什么样的心情来写这些文字的。明确:神往迫切极乐失落反思清人潘德舆说过:“长篇波澜贵层叠,尤贵陡变;贵陡变,尤贵自在。”这其中的“陡变”就可以作为情感变化的概括:诗人描绘瑰丽的神仙世界,情感也达到了高潮,但忽而梦醒,无限失落,情感大起大落。诗人的情感已跌至谷底,但末句又奇峰突起,一种傲然不羁的正气由冲天而起。“自在”又如何理解呢?李白生性自由,因此他的诗也是不拘形式,从句式变化上来看,有七言、五言、六言、四言、九言,形式很自由,很活泼。 一些评论家认为,杜甫诗篇纪实性很强,可当历史来读;李白的诗篇抒情性强,可当历史的情绪来读。学习活动二:感中思1. 诗歌题为“梦游
4、天姥”,为何开篇要“谈瀛洲”,后来又写“五岳“、“赤城”“天台”诸山?明确:“烟涛微茫”的瀛洲与“云霞明灭”的天姥同样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难求”让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用“信难求”的瀛洲反衬出“或可睹”的天姥山之客观存在,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写五岳、赤城和天台诸山,目的是通过比照衬托天姥山的雄峻巍峨,进一步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强烈愿望。2.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一句的结尾的“?”在历年教材的版本中一改再改,由“?”改为“!”现在又改为“?”你认为哪种标点符号更符合作者的情感?试着
5、读一读,说一说。明确:不管是问号还是叹号都是要表达作者较为强烈的情感。问号更像是对自己内心的诘问,叹号更凸显了对权贵强烈的蔑视之情。学习活动三:赏中品“因声求气、吟咏诗韵”,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情感,这是诗歌鉴赏的一种最常见的一种方法;而缘景明情、通过想象诗境、还原画面,设身处地地感受诗人在其中寄予的情感,这是诗歌鉴赏的有一种方法。第三个学习任务,我们就是要运用这种方法来品读语言,分析情感。再读第二段,填写表格,赏析“梦境”。示例:老师先来带着大家赏读第一副图。我们可以给这幅图起个小标题,月夜渡湖,首先这是一幅清丽、恬静、优美的画面,朗朗月色,湖水清澈澄碧,猿啼清亮,诗人仙袂飘飘乘风而去。画
6、面选取了月、湖、影、猿啼这样的意象,湖光山色相映成趣;“飞”“送”体现出作者逍遥自在、惬意愉悦的心境;湖、月送行也是一种拟人的手法,让自然有了生命山川有情、日月为伴,这样的情境也是李白一向的浪漫主义思维方式,这幅图景传递出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也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那种无所束缚的自由的向往。学生填写表格(略)注:第三、四幅画面之间,前者的昏暗恍惚是为了烘托后者的壮丽非凡,在诗歌的气势上形成了一个由低沉到高昂的波澜。学习任务四:论中悟再读诗歌的第三部分“惊梦长叹”,结合课下注释一,思考本诗的主旨。明确:本诗主旨,通过描写对名山仙境的向往,表达自己对权贵的抗争。附:李白的人生经历1.读书与蜀中游历期:
7、5岁-25岁2.壮游与求仕期:26岁-42岁3.长安三年入仕期:42岁-44岁 供奉翰林,后受排挤,赐金放还。4.再次游历期:44岁-55岁 离开长安,再次漫游。 5.安史之乱期:55岁-62岁 做了永王李璘的幕僚,肃宗以逆反镇压永王,白以“附逆”罪长流夜郎。玄宗还都,大赦天下,得还。62岁,死于当涂。学习小结:写作特点一、奇特构思:这首诗完全突破了一般留别诗惜别伤离的模式。而是借留别来表达自己不事权贵的政治态度。在叙述时,没有采取平铺直叙的方法,而是围绕一场游仙的梦境来构思,最后才落到不事权贵的主旨上。二、艺术特色:1.对比手法,构思奇特。全诗以游仙为构思的出发点,借天姥山的高峻和有关传说,
8、虚构出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鲜明对照的神仙世界(美妙、欢乐).大胆夸张,想象丰富。诗人大胆运用夸张手法来描述幻想中的神仙世界,塑造幻想中的形象,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作者梦中的景象是梦幻、神秘、绚烂的,课后学习提示用了“迷离恍惚”这样的词汇,品读中我们惊叹于李白思维的跃动,上天入地,纵横捭阖,境界开阔,将浪漫主义的风格发挥到淋漓尽致,不愧为为“诗仙”之称。问题一:关于“梦与醒”,有三种说法。(1)梦中的美好与现实的无奈,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2)梦境是李白宫廷生活的投影,三年长安为官如一场噩梦,梦醒后是对人生价值的重新审视;(3)更大的可能是并无此梦,李白只是假托于梦,言志抒怀。
9、你认同哪一种?说说你的理解。问题二:关于仕与隐请联系李白生平,谈谈你对文末“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的理解,说说李白究竟是欲“仕”还是“隐”?李白的人生经历1.读书与蜀中游历期:5岁-25岁2.壮游与求仕期:26岁-42岁3.长安三年入仕期:42岁-44岁 供奉翰林,后受排挤,赐金放还。4.再次游历期:44岁-55岁 离开长安,再次漫游。 5.安史之乱期:55岁-62岁 做了永王李璘的幕僚,肃宗以逆反镇压永王,白以“附逆”罪长流夜郎。玄宗还都,大赦天下,得还。62岁,死于当涂。李白的政治理想“不屈己,不干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区宇
10、大定,海县清一然后浮五湖,戏沧洲。”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别人的评价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龚自珍李白的一生并一味追求洒在自在,他是期望有所作为的,当然不是为了功名,而是怀着辅佐君王,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理想,希望功成名就后隐退。李白一生都在天真地做着这个梦,他渴望自己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他还是要入世的。他凭着一身的才华和自信闯进大唐的皇宫,结果却不是辅佐朝政,而是文娱后宫,他被现实撞了一鼻子灰,他的潇洒不羁都是他最后固守的尊严和底线。“仕”在李白心目中是潜在而深刻的 ,“隐”与其说是不合作,是反抗,更不如说是无奈。师小结:读书人哪怕他学富五车,激情澎湃,一旦踏入官场,就会发现两难:要么扔掉官帽,要么扔掉指点江山的书生意气。李白选择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这就是文人傲骨!李白以布衣之身藐视权贵,这一声呐喊,以大胆反抗的姿态,使千百年来被封建制度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人,在心灵深处呼出最后一丝人格尊严。正是这个大胆的宣言把盛唐精神推上了照耀千古的最高峰。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