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石壕吏》教学实录--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7875456 上传时间:2024-07-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4课《石壕吏》教学实录--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24课《石壕吏》教学实录--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4课《石壕吏》教学实录--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4课《石壕吏》教学实录--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24课石壕吏教学实录老师:同学们,上课!学生:起立!老师好!老师:同学们好!学生:我们是:用行动证明!老师:好,谢谢!请坐!你们的口号,最后一句非常有力量,“用行动证明”,上课就看你们的行动 了,不然的话,口号声再响也没有用,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杜甫的名作石壕吏,这是一首叙写战争给人 民带来深重苦难的诗,战争残酷地毁灭了家庭,毁灭了家园。大家把背景材料读一读。学生: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忧国忧民、表达忧患意识是杜甫诗歌的重要特色之老师:现在我已经感受到大家的行动了,声音不行,重来。杜甫,读!学生: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忧国忧民、表达忧患意识是杜甫诗歌的重要特色之老

2、师:这个句子很重要。我们以后还要读很多杜甫的诗歌,我们要注意他的诗歌的情感基调。这首诗 是怎样写出来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时代背景。读一读,安史之乱,读一一学生:安史之乱:发生在755年至763唐朝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的叛乱,它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是唐王朝从盛至衰的转折点。老师:这首诗描述的就是,读起来一学生:石壕吏描述的就是杜甫于公元759年在河南所遇到的唐军残暴抓人充军的故事。老师:注意,这里描写的不是叛军,而是唐军,政府的军队抓人的故事,同样地表现战争的惨烈和人 民的牺牲。老师:我们上这一篇课文,分三个层次:理解一篇,分析一段,欣赏一句,逐层地把品析的视点缩小。 这首诗明白如话,作

3、为八年级的学生来说,阅读它一点难处都没有。老师:我们还是把有关的字词先读一读,暮:在夜晚,在傍晚。读一一学生:暮:在傍晚。投:投宿。逾(yu):越过;翻过。一何:何其、多么。怒:恼怒,这里指凶狠。 苦:凄苦。前:上前,向前。致:对说。戍(shi):防守,这里指服役。附书至:捎信回来。完裙: 没有完整的衣服。“裙”泛指衣服。老妪(yu):老妇人。犹得:还能够。得:能够。夜久:夜深了,到 了深夜。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前途:前行的路。老师:好,读得不错。现在的任务是,每位同学都根据课文注释,把课文内容给自己讲一遍,人人要 动口,开始吧,我来观察大家的学习。声音要出来。学生自读自讲课文内容。老师:好

4、的,很不错,这样的学习方法叫自奋其力,抓住课堂上点滴的时间,自己努力地学习。老师:我们进入“篇的理解”。篇的理解重在朗读体味,石壕吏,读一一学生: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 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 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老师:我听见了,我们一起来进行朗读训练。首先大家的语速快了,叙事的文章,描述的是深沉的苦 难,语速不能很快。所以我们第一次读要读出“叙说故事的语气”。这样我们的

5、语速就需要调整一下。“暮 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这就是叙事的语气。好吧,一起来,语速降一点, 语气要出来,用讲故事叙事的语气来朗读,暮投石壕村,读一一学生: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O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老师:略有进步,进步不大。语速仍然过快,叙事的语气我们很难感受得到。大家听,“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6、,叙事的语气。好,我们继续训练,以声传情的语速,情绪激 昂的文章我们语速快一点,以声传情,情绪深沉的文章,我们语速慢一点,以声传情,比如“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以声传情的语调,以声传情的语速,好,这次我们不齐读,各 自体味,语气要出来,语速要调整好,基调深沉,读这样的诗歌,上这样的课,我们是不能有笑容的,因 为故事中的苦难摆在我们的面前。好吧,各自体味,按照我们的训练要求,把握好表达好语气语速。我来 倾听,你们各自朗读,开始!学生:(朗读)老师:啊,我感受到了部分同学在尝试“以声传情”。现在接着训练:深沉低回的语调,“暮投石壕 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

7、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语气、语调、语速、以声传情, 都在这样的朗读声中表现出来,同样的先各自体味,我们再来一起试读,各自读起来。学生:(朗读石壕吏)老师:又快了,但我听出大家的进步了。一起来,特别注意,“听妇前致词”,这段的内容是很凄苦 悲凉的,“暮投石壕村,”读一一学生:“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O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老师:谢谢大家的努力,我们

8、进入“段的分析”。老师:“段的分析”重在阐释每一段的作用,给大家一个话题。这一段很重要。你要阐释:或者第一 段或者第二段,或者第三段,或者第四段,每个同学自选一段来分析,这一段在全文中的表达作用。给大 家三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静读批注,拿起你的笔就某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和阐释。开始吧!学生:(读文,批注。)老师:好的,咱们的课本上已经有了清晰的字迹,好,互相地讲一下自己的观点。咱们来分析段的作 用,请阐释第一段。学生:我认为第一段引起下文,并且介绍了时间、地点以及发生的背景,然后通过“老翁逾墙走”这 一句,给下文推进了情节的发展,引起的读者的兴趣。老师:这个分析是很准确的。“暮”,时间出

9、来了; “夜”,时间出来了; “石壕村”,地点出来了; “吏”、“老翁”、“老妪”都出来了,于是故事就开始了。还需要有同学把这一段的作用阐释一下,哪 一位来?阐释第一段的作用,你来试一下?好,请你来,第一段。学生:第一段作用是交待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时间,并引起下文,吸引读者阅读兴趣。老师:好的。这个“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这个话不可轻易地说。文章的趣味性的开头,比如假设一 个战争的场面,进行倒叙,然后再到故事里面来,这是为吸引读者兴趣。但石壕吏是写沉重的悲苦的 文章,不是为激起我们的兴趣。我告诉大家这里面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这个故事的“场景”出现了, 在哪里?在老妇的家中或者院子里,于是这段

10、话就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字:“交代”。 好,请阐释第二段的作用,老师:“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请说话,这正是让大家有行动的好机会。学生:我感觉第二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老师:因为故事有了开端,接着就是发展,承上,但是作者用了略写的方法,概写一种氛围,然后再 展开,就是启下。说得好,请坐。第三段,第三段的作用太重要了,好吧,请你来说一下?学生:我认为第三段是叙述的老妇家中凄苦的景象,渲染的全是那种悲凉的气氛,并且表达了作者对 贫苦人民的同情,对战争的憎恨。老师:这是故事的主题内容。详写故事,而且角度精致,不是从作者的视角出发来观察,而是通过老 妇的语言描写来表现这种悲苦。学生:我

11、觉得第三段还表达出了平民百姓关爱家人和迫切与家人见面的这种心情。老师:哦,很遗憾的是很多人见不着了,两个儿子死了,还有一个儿子只能带信回家,而老妇也要被 抓去到军营里面做饭。这一段全用事实来说话。老师:请阐释第四段的作用。学生:我认为这一段交待了这个故事的结果,又一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并且和第一段相呼应,突出 了战乱之下百姓之凄苦,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情感。老师:这位同学的表述很准确,故事的结局说的很准确,照应文章的开头也说的很准确,同时渲染了、 并继续渲染悲凉的氛围,这就叫欣赏。我们八年级的学生,必须要有赏析段的作用的能力。老师:下面老师做小结,你们做课中学习笔记。第一段开门见山,直叙其事;点

12、明时地,人物出场;情景突现,扣人心弦。这是故事的开端。第二段生动描述,着力渲染;概写场景,承上启下。作者运用了反复的手法,而且对照分明,这是故 事的发展。两句话呈现两个画面,悲苦的氛围也透露出来了。第三段,听字领起,展开故事。反常的笔法,深写灾难。老师给大家讲一讲“反常”的笔法。在战争 的年代里,女人是不被抓丁的,但这个故事里面老妇也要被迫到前线、到军营里面去做炊事工作,这就是 极其反常。越是反常越是能够表现老百姓的沉重灾难,这一段中还有一个美妙的手法:藏问于答,虚写差 吏。这段话一定是在吏的吼叫声中说出来的,一次一次地盘问,凶狠地狂吼,逼着老妇说了这些话,所以 背后是虚写差吏的。这里是故事情

13、节的进一步发展和高潮。最后一段照应开头,收束全篇。写声写形,意 味悠长。写声是:夜晚听到了幽咽的声音,这就把灾难的面扩大到很多很多的家庭了; “独与老翁别”, 描写形态、情状,并留下了永远的悬念;老翁以后呢,他的小孙子、他的媳妇了、他的老伴了会怎样呢? 所以意味深长。这就是故事的结局。老师:最后一次活动,就是“句的品味”,句的品味重在对表达效果的品析。大家马上可以说话了: 这个诗句让我们惊心动魄。在课文中略作勾画就可以发言,比如“有吏夜捉人”,比如“老翁逾墙走”, 处处都有故事,处处都让我们读起来都感到惊心动魄。学生:我认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是让人惊心动魄的句子,老翁年纪比较大,但还是

14、翻墙逃 走,只留下老妇人出门周旋,如果再联系下前句的话,就是“有吏夜捉人”,在晚上的时候,他就那么快 反应出应该立刻翻墙逃走,说明肯定是经常发生这种事情的老师:谢谢你分析。作者在这里运用的是暗写手法。老翁如此熟练地翻墙走了,一定是常常受到这种 抓丁的威胁。这就太苦了,太可怕了。老翁翻墙啊,这又是一处“反常”吧?学生:我认为更惊心动魄的句子为“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这个句子写的就是,我的家里再也 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我还在吃奶的孙子,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啊?家里男人都被抓去服役了、打仗了, 只有很小很小的小孙子还在这里,而联系后文,“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正是因为他的孙子还在这 里,所以他

15、的母亲没有离开,并且她已经没有完整的衣服可以穿了。这里描写了生活的凄苦,也就渲染了 悲凉的气氛。老师:说得好,很流畅。老妪说话的含义是,我们这样的家庭,你还忍心抓人吗?但是差吏说:不行, 总得要人走。老妪说,好吧,我去。这样的故事情节,让人惊心动晚啊。学生:我认为“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这里也是一个让人惊心动魄的句子,这句 话说明了老妇人的三个儿子被抓去参战,然后有两个最近刚刚战死,家里肯定十分悲伤老师:“二男新战死。”就这五个字,表现出多么惨烈的血腥的场面。一家之中两个儿子都战死了, 这难道不足以表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吗?老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这句话让我们惊心动魄。读起

16、来!学生朗读:“有吏夜抓人”写出了抓人的狠毒与充满暴力。“老翁逾墙走”表现了人民深受的抓丁之苦和昼夜不安。“吏呼一何怒”渲染出差吏如狼似虎的横蛮。“妇啼一何苦”描述了老妇心中的无限悲苦。“二男新战死”写出了酷烈的战争。“出入无完裙”表现了战乱的无边祸害。“如闻泣幽咽”透露出一片凄凉的情景。“独与老翁别”形成照应与对比,叙事中含无限深情。老师:这就是句的表现力,句的表达效果。读这首诗带给我们的就是心灵的震憾,好,再一下读下面 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就收束了。三男戍,读一一学生: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住。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孙、姑媳惨酷至此,民不聊生极矣!老师:好的,同学们,下课!学生:起立,老师再见!老师:同学们再见!谢谢大家!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