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石壕吏》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4课《石壕吏》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石壕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温习作者简介,识记作家作品。2 .朗读诗歌,把握诗歌大意,阅读理解,赏析诗文。3 .了解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01一、了解诗人通过望岳回顾诗人简介,由学生介绍诗人相关的信息。由老师总结诗人 创作的四个时期:1 .读书壮游时期(712-745):涉世未深2 .困守长安时期(746-755):忧国忧民3 .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创作高峰4 .漂泊西南时期(759-770):诗风成型引出今天要学习的石壕吏,是作者的哪一个时期写的呢?结合注释,与 学生一起明确“陷贼与为官时期”所作。如何做到课堂的“务实”,应该
2、从课堂的第一环节开始。往常,作者简介都 是老师一个人包揽,偶尔有故事型的介绍,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若是一张PPT, 学生就只能在记忆中掠过一个影子。不如让学生找到七年级的课文,用文中注释 回顾作者简介,被动告知变成主动温习,印象明显深刻许多。最后通过一个问题, 带动学生的主动学习力。02二、课堂活动活动一:听读课文。要求:听1遍配乐朗读示范;学生自读1遍;对照字音、节奏,准确读1遍。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
3、/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 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吏(li)逾(yii)啼(ti)邺(y。)妪(yfi)关于播放朗读音频,很多老师都表示纠结,到底是老师范读好,还是播放一 定质量的朗读音频好呢?我个人觉得要结合自己的朗读水平,以及所授文本。如 果是一首诗词,倘若有朗读爱好的,可以尝试自己范读,现场的感染力一定更加 强烈。如果找到质量相当的朗读音频,同样可以让学生感受。最重要的是听完示范朗读,如何指导学生朗读。我越来越发现,在课堂上给出5分钟时间,让学生 自己读的效果特别棒。因为
4、“自己读”可以相对自由地朗读,还可以跟同学对读, 查看各自的神态表情,这个时候的“读”是主动的快乐的03活动二:疏通文意要求: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用诗意的语言讲析古诗。(分四组,组员各选一段翻 译,然后徐由组员代表发言)学生1:傍晚投宿在石壕村,有官吏在晚上捉人。老头听到后翻墙走了,老妇人 出来开门看看老师的话:第一组的发言非常拘谨,翻译出来的句子可以说是“平铺直叙”,不 带一点情感色彩的。老师点评“史上最理性的翻译”,但大家听得不自在,前面 说了要用诗意的语言讲出古诗的意思,老师引导学生翻译时适当处加主语,在不 影响原文的基础上加人物描写(如神态动作心理等)。师生共同梳理第一段的诗 思:夜幕降
5、临,疲惫的我投宿在石壕村一户人家家里,正当我们聊着的时候,听 到门外一阵急促的拍门声,仔细听,是官吏们在喊,他们又要来捉人了。屋里 的老头听到后,在老妇人的帮助下翻墙走了,然后老妇人赶紧出来开门。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渐渐有了方向,在接下来的2、3、4段翻译中,明显 增加了自信。学生2:(老妇出来开门,却看见几个凶狠的官吏冲进门来,到处搜查。)官吏 的吼叫是多么凶狠啊,老妇的啼哭是多么凄苦啊!老师的话:引导学生理解“呼”的意思,官吏的“呼”包含什么内容,他们在“呼” 什么,最后明确“呼”应理解为“吼叫。学生3:我听到老妇人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苦命的我啊,本来有三个儿子,可是 他们都应征防守邺城去了
6、。你们知道吗?就在前天,一个儿子捎信回来,信上说 他的两个兄弟刚刚(最近)战死。活着的人暂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永远完 结了!你们看,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人,只有还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在,所 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可是出出进进却没有完整的衣服。老妇我力气虽然弱, 也请让我跟随你们,就在今晚回兵营去,赶快应征到河阳去服役,还能够为军队 准备明天的早饭。老师的话:当学生翻译“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时,老师引导学生理解“偷 生”二字,上学期看过长津湖,老师联系电影情节,其中伍千里不愿意让伍 万里当兵,在火车上扭打到一起,就是担心父母会收到“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 死”的书信。哥哥伍百里已经战死,最
7、后伍千里也是一去不再回,他们的父母会 作何感想呢?学生4:夜深了,说话的声音停止了,好像听到了低微断续的哭声。天亮了,我 踏上前行的道路,只能同那个老头告别。老师的话:“如闻”是“好像听到”的意思,为什么是好像听到,因为哭泣的 声音隐隐约约,怕官吏再回来捉人。“独与”是“只能跟”的意思,老翁一家的 悲惨命运,足以让人难过,最后道别时,只有老翁出来送行,老妇已经应征到河 阳做早饭去了。这一个“用诗意的语言讲析古诗”环节是第一课时的重点,占了课堂三分之 二的时间。老师的用意在于打破平时枯燥的古诗文翻译,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 诗意。对一些不易懂的字词,老师从旁引导,若能联系其他文本或电影电视剧, 则
8、更容易让学生读懂,课堂也不乏趣味。如老师联系到长津湖时,学生的讨 论热闹起来,再回到文本中理解“偷生”时、则顺畅多了。活动三:还原故事语境有人说老妇的“致词”全都是“吏呼一何怒”步步紧逼出来的。请你想象补充吏“呼”的内容。(用原文中的句子补充)吏:你们家的男人呢?妇:吏:其他人呢?妇:吏:你竟敢撒谎,不是还有人在哭吗?妇:吏:那就快把他母亲叫出来吧!妇:吏:那不行,我们必须带人回去交差!妇:老师的话:学生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官吏的“呼”,难度不大,但老师引导学生 把官吏隐藏的问话用诗的形式还原出来,挑战性就大了。吏:男人俱何在?妇: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吏:
9、亦无他者?妇:室中更无人吏:谎者皆出斩!哭声又何故?妇:惟有乳下孙吏:其母又何在!妇: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吏:违者皆斩首!妇: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师的话:师生共同斟酌字句,进一步加深了对古诗内容的把握,然后叫学生上 台表演,几乎可以当堂背诵全诗,对古诗的学习而言,是一举两得啊!这一个环节的挑战性稍大,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老师适时引导,课堂气氛顿 时热烈起来。学古诗,不再是单纯地理解诗意,背诵全文,感受诗人情感。对话 形式体现的是学生的合作,在其中一个班表演对话时,我选了男生扮演官吏,女 生扮演老妇,正好两个人的朗诵水平都不错,对话现场赢得了同学们肯定的掌声, 尤
10、其是两个人的神情,通过双手叉腰的动作,两个人的对视,表现得淋漓尽致, 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语文课堂,还给学生,可以尝试这样的活动。 三、小结1.老师提问:这是一首叙事诗,请以“我”的口吻讲述发生了什么事?表达 了诗人什么情感?明确:“我”在傍晚投宿在石壕村,目睹官差深夜捉丁不得,抓走老妇人充 数。通过诗人的见闻,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含蓄地揭露了官吏的 残暴,赞扬了老妇自请应役的精神,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控诉、对劳动人民的深 切同情。2既然本诗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那么,诗人为什么没有挺身 而出,帮助老妇一家呢?明确:诗人此时内心苦闷矛盾,却又无可奈何:一方面,诗人目睹了官
11、吏的蛮横凶狠,非常同情这一家人,但是,他也无能 为力;另一方面他期望着唐军能早日平息叛乱,国家安定,百姓安居。所以,官 吏抓丁又是合乎情理的。经过诗意讲析活动,学生已充分掌握古诗的内容,所以第一个问题一出现, 大部分人都能概括这个故事。针对第二个问题,我引导学生看注释唐肃宗乾元 元年(758),为平定安史之乱,唐军围攻叛军所占的邺(代)郡(今河南安阳),胜 利在望。次年春,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全线崩溃,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 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此时从洛阳回华州(今属陕西渭南),途经新安、石 壕、潼关等地,根据目睹的现实写了一组诗,石壕吏是其中一首。通过注 释内容,了解写作背景,理解平定安史之乱属正义之战,同时回顾作者的简介和 写诗风格,可见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他关注的是百姓贫苦生活,如此引导之下, 学生可以轻松概括出诗人的“苦闷和矛盾”心理。四、作业:发挥想象,增加一些细节,把石壕吏改写成一则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