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620咕咚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620咕咚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x(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咕咚教材施a心咕咚是一篇童趣盎然、情节曲折的民间故事,写的是一个木瓜熟了,掉进湖里,兔 子听见“咕咚” 一声,吓得边跑边叫,使得许多动物跟着跑,最后野牛拦住他们,弄明白了 事情的真相,“咕咚”原来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懂得无论 遇到什么事,都不应该盲目跟从,而要问为什么或去实地看看,弄清事情的真相。学情的移本篇课文的汉字上没有拼音,需要学生在朗读的同时留心不认识的字,学会做笔记,并 在朗读的过程中识记生字。教师在教学本篇课文时,可以利用分角色表演的方式帮助学生加 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学面1必1 .认识“咕、咚”等12个生字,会写“吓、怕”等7个生字。2 .通过图
2、画、形声字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认字,把故事读正确、流利。3 .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4 .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重点/g够重点:识字,写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难点: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教学国隹教师: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学生:预习课文。课时皿1铝2课时第谣时课时目标?1 .认识“咕、咚”等12个生字,会写“吓、怕”等7个生字。2 .借助连环画课文的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过程-一6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上新课前,老师想出个问题考考大家:一个木桶中,装了满满的一桶水,假如你们把
3、一 块石子扔进水中,这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呢?(咚,咕咚)(板书:咕咚)就是这声音,曾经吓跑 过好多动物呢!你们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想)好,老师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新 课文,这篇课文的题目就叫咕咚。二、初读课文,认读字词。1 .学生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弄懂不认识的字的字音,并多读两 遍。2 .指名读生字。(出示生字卡片)3 .你能叫出下面词语朋友的名字吗?(出示生词,师解释词语)木瓜:是一种植物的果实,它生长在热带地区,木瓜可以吃,也可以用来入药。(出示 图片)咕咚:当石头扔进水里的时候,我们不仅能看到水花,还能听见声音呢。成熟:指果实长好了。掉下:教师做书本掉落在地下
4、的动作,帮助学生理解“掉”这个动词。逃跑:这个词表示的是一种动作,谁愿意给大家做一做?跑的时候要用到脚,所以“跑” 这个字就是“足字旁”。鹿、象、野牛:教师出示这些动物的图片,帮助理解、记忆这些生字词。4 .齐读吓坏、正巧、熟了、大伙儿(提示儿化音)、哈哈笑、逃命、拦住、带领等词。5 .指名读,开火车读生字、生词。三、学写生字。1 .指导写字,学生读生字并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用笔描红1个,临写1 个,对照范字再写1个。2 .启发学生用偏旁和熟字记住“吓”“怕”“象”“家”的字形。重点区分“象”与“家”的字形。“都”是左右结构,左部可分成“土”和“日”,中间加一撇来记字形。“跟”的部首是“足字旁”,表示与脚有关。教师指导书写“跟”字右边部分,学生仿 写。3 .教师巡视并及时指导。4 .展示书写优秀的作品,全班共评。四、再读课文,感知课文。1 .课文中的“咕咚”是什么?(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2 .故事中讲了哪几种动物?(讲了兔子、小猴子、狐狸、山羊、小鹿、大象和野牛这些 动物)3 .(课件出示练习)全文共有个自然段,幅图,讲了听到“咕咚”的声音,没有弄明白,拔腿就跑,后来、也跟着跑, 只有 没有跟着跑,还帮助大伙儿弄清了真相的事。学生完成练习,教师核对答案。全班齐读。20 咕咚咕咚熟掉吓鹿逃命象野拦领吓怕跟家羊象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