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十四五”高质量就业促进规划 .doc

上传人:山*** 文档编号:97744865 上传时间:2024-06-25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云港市“十四五”高质量就业促进规划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连云港市“十四五”高质量就业促进规划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连云港市“十四五”高质量就业促进规划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云港市“十四五”高质量就业促进规划 .doc(3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连云港市“十四五”高质量就业促进规划2021年12月目 录一、规划背景1(一)重大意义1(二)发展基础2(三)机遇与挑战4二、总体要求5(一)指导思想5(二)基本原则6(三)发展目标7三、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促进就业扩容提质9(一)保持经济与就业协同发展9(二)发展现代化产业带动就业10(三)壮大新业态体系拉动就业11四、增强区域就业内生动力,推动就业结构优化13(一)推进城乡就业有序流动13(二)促进区域就业优化配置14五、加大创业创新扶持力度,放大就业倍增效应15(一)优化创业创新环境15(二)激发创业创新活力16(三)完善创业服务体系17六、健全就业优先政策体系,增强就业保障能力18(

2、一)落实就业优先政策18(二)促进重点群体就业19(三)健全就业服务体系22七、强化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素质23(一)加快推进技能人才培育24(二)健全职业技能培训体制25(三)丰富职业技能培训模式26八、加强劳动合法权益保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28(一)提升劳动就业质量28(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29(三)强化合法权益保障30(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31九、保障措施32(一)强化组织实施保障32(二)强化运行机制保障32(三)强化资金投入保障33(四)强化信息宣传保障33连云港市“十四五”高质量就业促进规划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推动高质量

3、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十四五”时期是全市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肩负“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担当,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加快“后发先至”,全面开创新局的关键时期。为持续推动全市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根据国务院“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江苏省“十四五”高质量就业促进规划和连云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相关安排,编制本规划。一、规划背景(一)重大意义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是党中央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对促进就业提出的新要求,是顺应

4、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着力建设高质量就业先行区。更高质量就业成为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的有力保障。当前,连云港市已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目标任务,“强富美高”新港城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立足新发展阶段,推动实现高质量就业,有利于稳固和提升就业这一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为改革发展提供更大的回旋空间;有利于夯实美好生活基础,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

5、感、安全感;有利于引导劳动者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进程,更好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自身社会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二)发展基础“十三五”期间,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稳就业的一系列决策部署,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带来的影响,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就业政策,坚持稳中求进、创新突破,推动就业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始终保持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坚持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下限,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

6、实“六保”任务,综合施策确保就业稳定增长。“十三五”期间,全市GDP年均增长8.7%,为稳定扩大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城镇累计新增就业32.5万人,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合理水平。就业结构持续优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就业合理流动。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造更多优质岗位。大力发展服务业,就业容量不断扩大,就业结构同步优化。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例从“十二五”末的31.5:32.2:36.3调整为27.7:30.6:41.7,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显著增强。就业质量有效提升。规范落实城乡统一的就业和失业管理制度,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202

7、0年全市居民工资性收入1.56万元,比“十二五”末增长了54.9%。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和“同舟计划”,城乡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03.4万人、47.9万人、59.2万人。实施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累计投入专账资金2.6亿元,完成职业培训126万人次,职业技能鉴定17.3万人次,有效提升就业质量。就业政策体系日趋完善。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强化就业政策供给,出台一系列接地气、可操作的促进就业创业配套政策文件,稳岗位、扩渠道、提技能、促匹配、兜底线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积极就业政策更加全面系统。“十三五”期间,全市各级财政用于促进就业的资金7.5亿元,有力保障各项惠企惠民政策举措落实

8、。创业带动就业成效明显。贯彻落实鼓励全民创业政策28条,放宽富民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释放创业潜能,市场主体蓬勃发展。2020年末全市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达52.9万户,较“十二五”末增长155.9%。全市建成省市级创业示范基地56家,发放富民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补贴等各类扶持资金9.1亿元,扶持自主创业8.2万人,创业带动就业31.5万人。重点群体就业扎实推进。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层成长等计划,开发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1.8万个,帮扶高校毕业生就业5.6万人;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专项行动,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4.1万人;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发放失业保险金4亿

9、元、社保补贴2.4亿元。统筹做好退役军人、残疾人、妇女就业工作,开展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家庭持续动态清零。(三)机遇与挑战“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为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提供了根本保证;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兴就业创业机会日益增多,为就业长期稳定创造了良好条件。省委省政府坚持把“稳就业”“保就业”摆在“六稳”“六保”之首,贯彻就业优先战略,营商环

10、境持续优化,创新驱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新的就业增长点不断涌现。市委市政府围绕聚力创新、聚焦富民,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稳就业、促就业政策,新经济、新业态快速发展,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成为全市促进就业重要增长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实施进入新的阶段,高质量就业前景广阔。高铁全面通车、新机场启用,就业环境更加开放。石化基地投产、中华药港建设、30万吨码头投入使用,为全市促就业增添新引擎。同时,受疫情防控、经贸摩擦、逆全球化等国内外环境影响,全市稳就业工作面临不确定性因素,形势复杂严峻,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难度加大。劳动力老龄化加剧,优质劳动力

11、供给不足,劳动用工成本增加。结构性就业矛盾依然突出,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储备仍显不足。不同行业、教育和技能水平劳动力的就业状况、收入水平不平衡,部分行业职业稳定性低、流动性高。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就业者权益保障有待提高。必须深刻认识就业领域主要矛盾的变化,坚持问题导向,采取务实举措,调动各方积极因素,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新要求,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

12、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创新就业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稳就业、促创业、防失业政策体系,着力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稳定就业局势,推动实现充分就业和更高质量就业,加快 “后发先至”,全面开创新局,建设人民期待的现代化新港城,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推动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二)基本原则坚持就业导向、政策协同。继续把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下限,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和就业目标的引导作用,根据就业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宏观政策取向、聚力支持就业,实现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趋势相一致。坚

13、持扩容提质、优化结构。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前提,不断拓展就业新空间,着力培育高质量就业增长极。同时,更加重视人口结构变化、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等导致日益凸显的结构性就业矛盾,聚焦劳动者技能素质提升,推动形成劳动力市场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坚持市场主导、政府调控。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既坚持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方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又强化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有效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责,形成促就业合力。坚持创新引领、共建共享。适应新经济形态,推进新就业形态发展,加快就业发展动力转换、就业增长方式转型、就业体制机制创新,打造就业增长新引擎。加快破

14、除就业领域固有的体制机制障碍,优化整合政策、服务、培训等各类资源,打破区域、城乡分割,最大限度拓展覆盖面和惠及范围,确保人人参与、普惠共享、均等可及。坚持聚焦重点、守住底线。聚焦就业领域的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瞄准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群体,制定更加精准有效的政策举措,因地因企因人加强分类帮扶援助,严密防范失业风险,兜牢民生底线。(三)发展目标“十四五”时期,全市进入经济发展加速期、转型升级关键期、美丽港城提升期、后发先至收获期。立足新发展阶段,实现就业在量上更加充分,在质上有新突破,形成劳动者公平就业、稳定就业、创业就业、素质就业和体面就业“五位一体”新格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15、安全感。就业规模稳步扩大。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7.5万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年末就业率9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合理水平,就业局势保持稳定。三次产业就业比例与产业结构相匹配。就业质量持续提升。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劳动者技能水平普遍提升,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达到800人。城乡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03万人、50万人、66万人,职工工资收入增长与GDP增长基本同步,就业稳定性明显提高。创业环境显著改善。创业生态持续优化,创业活动更加活跃,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增加,扶持城乡劳动者创业5万人,带动就业20万人。开展创业培训4万人。新认定省市级创业示范基地30个,扶持省市级优秀

16、创业项目100个,各类劳动者创业致富通道更加畅通,创业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就业服务精准均等。建立覆盖城乡标准化、信息化的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增强城乡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一体化信息支撑能力,公共就业服务供给方式更加精准、供给能力明显增强,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培育省级人力资源服务骨干企业累计达到7家,创建省级诚信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累计达到12家。表1 连云港市“十四五”高质量就业发展主要指标指 标2025年目标属性充分就业1.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27.5预期性2. 城镇调查失业率(%) 6预期性3. 城镇登记失业率(%)45预期性素质就业5. 开展补贴

17、性职业技能培训人数(万人次)25预期性6. 每万名劳动力中高技能人才数(人)800预期性群体就业7. 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年末就业率(%)95预期性创业就业8. 扶持城乡劳动者成功自主创业人数(万人)5预期性社会保障9. 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303约束性10. 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万人)50约束性11. 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万人)66约束性12. 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9约束性权益维护13. 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60预期性14.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92预期性15. 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98预期性注: 表示五年累计数。三、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促

18、进就业扩容提质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高质量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能力,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融合互动。(一)保持经济与就业协同发展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精准对接国家、省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全市“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发展战略,加强就业政策与财税、产业、投资、金融、外贸、消费等政策的相互衔接,加快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增强经济发展对就业拉动能力,实现稳定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与扩大就业规模同步,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带动就业提质扩容。发挥产业投资带动就业作用。建立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带动就业影响评估机制,发挥产业投资带动就业的关键性作用。围绕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链现代

19、化,扩大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投资,增强现代优势特色产业核心竞争力,厚植带动就业潜力。推进制造业投资稳定增长,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拉动就业,强化实体经济促进就业的基础性作用。加大新基建领域建设和民生领域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增加就业岗位。坚持促进内需扩大就业容量。积极培育数字消费、旅游文化消费、康养消费、绿色消费等新兴消费,繁荣发展夜经济、宅经济,创造更多就业增长点。支持发展智能体育、智慧物业、数字街区,培育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完善乡镇商贸体系,丰富农村消费产品和服务供给,为扩大就业提供支撑。(二)发展现代化产业带动就业建设现代农业,拓展就业空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设优势特色产

20、业集群,实施“一村一品” “一镇一业”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一批现代农业园区,发挥东海、灌云、灌南、赣榆等区域资源优势,打造县域优势特色产业“名片”,释放农业农村就业潜能。积极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 “互联网+现代农业”模式,有效拓宽农村电子商务、乡村休闲旅游、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就业空间。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快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大职业农民就业规模。专栏1 实施乡村就业创业空间扩容工程依托东海、灌云、灌南、赣榆区域农业农村资源,发展以一二三产业融合为核心的现代乡村产业,促进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价值链不断提升、供应链不断完善,扩大农民就业空

21、间。持续推进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功能农业、智慧农业、创意农业等,培育发展特色化、多样化、差异化乡村休闲旅游产品,扩大农民就业机会。加快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大农民就业规模。到2025年,建设10个省级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一批市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休闲农业精品点稳定在800个左右。发展先进制造业,提升就业质量。加快发展石化、生物医药、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化工新材料、钢铁冶金、新能源、硅材料、高端装备、绿色食品、电子信息等产业,争创一批具有标杆示范意义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链主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注重发

22、展技能密集型产业,加快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链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升级,稳定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就业。建立产学研一体的创新体系和协同机制,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提升研发、设计、物流等重要环节的水平,推动强优企业持续跃升,不断壮大规模企业数量,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专栏2 实施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融合示范工程重点围绕石化和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集群,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为主攻方向,支持企业积极发展高科技服务、个性化定制服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服务、整体解决方案服务、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新业态、新模式。着力构建产业链双向互动耦合机制,增强生产性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引领和支

23、撑作用,打造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优势产业链、新型产业集群和产业生态圈,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推动服务业发展,培育就业增长点。优化提升传统服务业,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推进东海水晶产业、高新区智能制造业与现代科技服务业深度融合区域集聚发展,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实施生产性服务业十年倍增计划,促进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现代物流、会展经济、法律服务等提质增效。打造多元化、高品质生活性服务业,扩大服务消费有效供给。放宽文化、体育、旅游、健康等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加快发展育幼、养老、家政、物业等服务业,充分发挥超市、便利店、快递、外卖、家政等带动就业增收作用。(三)壮大新业态体系拉动就业培

24、育壮大就业新动能。落实包容审慎监管要求,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开发更多新型就业模式。大力发展5G通信网络、互联网经济等,推动平台经济持续规范发展,鼓励平台企业降低管理服务费,与平台就业人员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劳动保护等建立制度化、常态化沟通协商机制。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造更多数字经济领域就业创业机会。推动共享经济发展,培育多元化多层次就业创业需求。加强新兴职业开发,及时做好新职业发布和应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吸纳就业。培育壮大民营经济,激发多元市场主体活力,发挥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主渠道作用。通

25、过政策引领、机制创新、项目实施、平台建设、人才培育等提升民营企业竞争力,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型民营企业,增强就业吸纳能力。支持中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培育“小巨人”企业,扩大高质量岗位供给。支持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发展。弘扬企业家精神,增强企业家爱国情怀,自觉担负社会责任,为推动发展、促进创新、改善民生、吸纳就业作出更大贡献。支持个体经营和灵活就业。健全促进多渠道灵活就业机制,支持个人经营,增加非全日制就业机会,支持发展新就业形态。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放宽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条件。促进有意愿、有缴费能力的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从业

26、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完善落实用人单位为非全日制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政策,探索开展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工作。建立灵活就业人员统计监测制度,定期公布灵活就业岗位供求信息,开展向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送服务活动,推进新就业形态技能提升和就业促进项目。专栏3 实施灵活就业与新就业形态拓展工程实施新业态成长计划,支持和规范新就业形态发展,营造鼓励新职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推动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加快引进培育一批网络直播、短视频分享、网络零售、移动出行、物流配送、线上教育培训、互联网医疗、在线家政服务、在线娱乐、文化创意等互联网平台企业,鼓励劳动者通过平台实现灵活就业、兼职就业。推进乡

27、村旅游发展,打造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培育观光旅游、休闲写生、文化体验等旅游新业态。四、增强区域就业内生动力,推动就业结构优化围绕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发展战略,优化就业结构,促进劳动力和人才合理有序流动。(一)推进城乡就业有序流动聚焦产业发展,扩大城镇就业空间。重点将东海、灌云、灌南、赣榆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切入点,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县域特色经济及农村二三产业在县城、乡镇集聚发展,全面提高县域经济发展质量,优化提升公共服务供给配置水平,增强城镇就业服务和承载能力。完善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综合施策支持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依法保障进城落户农民承包地、宅基地、集体

28、资产等权益,探索农户“三权”市场化退出机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返乡就业创业。支持农业产业发展,推动特色田园乡村、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开展富民强村帮促行动。健全城市优质资源要素下乡长效促进机制,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在农村兴办各类事业。实施乡土人才“三带”行动计划,推动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加强返乡入乡创业园建设,推进返乡入乡创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以工代赈投入力度,促进更多农民工、退役军人等人员返乡入乡就业创业。加强公共服务供给,助力就业创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完善以常住地为依据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实行城乡一体的就业和失业登记管理制度,健全

29、完善外来人口居住证管理制度,实现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同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扩大城镇教育资源供给,加快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办学。完善落实流动就业人员各项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和服务,将常住人口纳入当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管理范围。(二)促进区域就业优化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落实“一带一路”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全面参与长江经济带、淮海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建设,促进区域空间协同和一体化发展,拓宽区域间就业人员流动空间。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机制,有序推动城乡要素跨界配置和产业有机融合,推进苏北五市城镇户口通迁,扩大区域间就业人员流动规模,形成区域协调发展、

30、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定期组织开展劳务供需对接活动,深化就业协作,联合举办高校毕业生招聘会,促进长三角地区高校毕业生调查登记和就业信息共享,强化就业招工合作,积极举办和参与长三角创新创业交流活动。加强东中西劳务协作。依托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推进东中西部企业合作,拓展劳务协作空间,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多方拓展就业岗位。完善异地转移就业对接机制,推进劳动力跨区域转移就业。注重加强协作双方沟通与协调,依托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搭建就业资源整合平台,促进劳务信息共享,精准对接企业用工和劳务输出渠道与信息,吸引更多青壮年劳动力来连就业。专栏4 实施东中西就业创业协调发展工程与中西部有关城市

31、合力营造良好就业创业环境,健全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促进人力资源高效配置,提高就业创业水平。制定相对统一的人才流动、吸引、创业等政策,加快人才评价结果互认,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构建公平竞争的人才发展环境。成立东中西公共创业服务联盟,开展东中西创业大赛,打造公共创业服务品牌。五、加大创业创新扶持力度,放大就业倍增效应优化创业创新环境,完善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带动更多劳动者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一)优化创业创新环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创业领域“放管服”改革,严格执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进“证照分离”和“一照多址”改革。推广应用“全链通”平台,推进电子营业执

32、照、电子印章应用,实现企业开办事项“一网通办”。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精简申报材料,减少审批时间,降低入市门槛,激发市场活力。深化注销便利化改革,压缩简易注销时间。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创业载体建设。打造集创业培训、政策咨询、开业指导、融资服务、创业交流、跟踪扶持于一体的综合性创业载体平台。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创投机构和各类社会组织等,利用现有房屋和闲置厂房兴办创业孵化基地。盘活各类开发园区、产业园区、双创基地等存量资源,整合发展返乡创业园。引导和推动创业孵化与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成果转化相结合,完善技术支撑服务。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建立企业内部资

33、源平台,为有创业意愿的职工以及产业链上下游创业者提供资金、技术、市场支持。建设以“互联网”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空间为一体的全新创业载体,实现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二)激发创业创新活力实施全民创业行动计划。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引导大学生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自主创业。引导返乡农民工在农林产品加工、休闲观光农业、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等领域创业。支持和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的科研人员兼职或者在职、离岗创办企业。加大失业人员帮扶力度,引导城镇失业人员在家政服务、社区养老、商品零售等服务业创业。加大对海外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创新支持力度,扶

34、持和促进留学人员转化科技成果归国创业。扶持自主择业军转干部、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自主创业和返乡创业。深入实施“花果山英才计划”工程,加快聚集各类高层次人才,激发人才创业创新活力。完善落实财税土地等政策。完善落实一次性创业、场地租金、带动就业、基地运营,以及创业孵化和创业项目等补贴政策,推动各项政策线下与线上企业全覆盖。继续实施支持和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税收政策,完善创业用地政策。完善科技人员创业股权激励和分红激励政策。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落实富民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政策,实行创业担保基金放大倍数与贷款还款率挂钩机制,提升担保基金效能。优化完善“小微创业贷”“苏科贷”“苏贸贷”“苏农贷”“人才贷”等

35、金融支持政策措施,提高贷款的可获得性。发挥省市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天使投资引导资金的杠杆作用,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支持创业,重点服务种子期、初创期小微企业和原创项目的融资需求。加强新兴领域创业投资服务,提升项目路演、投融资对接、信息交流等市场化专业化服务水平。(三)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强化创业项目开发。开展创业型城市建设,建立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创业项目开发机制,加强创业项目征集与培育、推介与孵化、投融资与转化全链条衔接,提高创业项目转化成功率。支持各类创业服务机构开发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市场前景广阔的创业项目,鼓励企业和个人将科技发明、专利等转化为创业项目。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项目

36、展示推介活动,促进创业者与创业项目有效对接。遴选扶持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和就业拉动力强的优秀创业项目,给予适当奖励补助,促进加快转化落地。优化创新创业培训服务。支持建设高质量创业培训服务平台,打造培训学习、创业实践、咨询指导、跟踪帮扶等一体化创业服务体系。组织各类创业指导活动,推进创业指导专家团基层行常态化。培育市场化创业培训服务机构,实现与公共创业服务优势互补。实施创业品牌提升行动。持续打响“创响港城”品牌,常态化举办创业大集、创业大赛、投融资对接等活动,打造创业示范基地、农民工返乡创业园,以及省级创业示范基地、创业带动就业典型企业,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广

37、泛宣传扶持创业政策措施,以及涌现出来的各类创新创业先进典型。六、健全就业优先政策体系,增强就业保障能力构建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就业政策体系、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营造公平就业环境。(一)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完善就业政策体系。完善扶持创业带动就业、职业技能培训、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促进稳就业、促创业、防失业各项政策制度全面系统。营造公平就业制度环境,消除民族、种族、性别、户籍、身份、残疾、宗教信仰等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推动城乡劳动者在户籍地、参保地、就业地、常住地平等享受就业政策。加强就业资金绩效管理,提高就业资金使用效益。落实城乡一体基本就业制度。落实城乡一体

38、的就业和失业登记制度,推行实名制享受就业扶持政策、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和失业保险待遇。健全城乡劳动力调查统计制度,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实施劳动预备制度,对有就业要求的初高中毕业生实行一定期限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完善就业见习制度,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提升就业政策效能。全面推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信贷政策增效升级,构建常态化援企稳岗帮扶机制,实施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加强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资金管理和使用,畅通培训补贴直达企业和培训者渠道。优化就业见习补贴使用范围,制定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标准化服务规程,推进城乡就业援助政策并轨。落实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落实支持和促进重点群体创

39、业就业有关税收政策。将富民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覆盖到外市来连创业的全体创业者。(二)促进重点群体就业推进青年群体就业创业。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实施就业创业促进、基层成长、青年见习等计划,开发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拓宽高校毕业生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统筹实施“三支一扶”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畅通高校毕业生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的基层成长发展通道。完善和落实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支持高校毕业生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精准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和跟踪服务,提供不断线就业扶持。多渠道搭建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就业见习、创业实践平台,帮扶高校毕业生和失业青年就业。加强职业生涯教育,

40、推动高校毕业生积极理性就业。健全退役军人就业保障体系。落实国家和省优先招录、招聘退役军人相关优惠政策,多渠道、多元化安置军转干部和退役士兵。支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将退役军人纳入现有就业创业、教育培训等扶持政策覆盖范围。征集发布退役军人就业岗位目录,探索重点行业领域直招专招退役军人“直通车” 和“教培先行、岗位跟进”就业模式。实施“村官”培养工程,选派优秀退役军人到党的基层组织、城乡社区和退役军人服务机构任职。加强退役军人保险制度衔接。积极预防和有效控制退役军人失业风险,重点解决下岗失业、零就业家庭等特殊困难退役军人就业问题。推进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实施农民工素质提升工程,开展农民工培训,不断提

41、升农民工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健全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机制,开展农民工市民化培训,促进农民工社会融合,分层次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加大乡村特色产业培育力度,引导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外出就业和返乡创业。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育。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因人因需提供技能培训,建设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强化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健全失业登记、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生活保障联动机制,促进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就业。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加大残疾人、特困职工家庭劳动力等群体就业援助力度和稳岗支持力度,发挥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作用,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完善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和退出动态管理机制,

42、对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及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范围,更加有效保障和改善困难人员的基本生活。完善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制度和残疾人就业创业资金投入保障制度,推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带头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落实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税费优惠、政府采购支持、社保补贴、超比例奖励等扶持政策,稳定残疾人集中就业。统筹做好其他群体就业工作。支持平等就业,保障妇女在就业创业、职业发展、技能培训、劳动报酬、职业健康与安全、职业退出等方面的权益。统筹做好退役运动员以及戒毒康复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等群体就业工作。鼓励支持老年人口再就业,提供更多非全职就业、灵活就业和社区工作等岗位,促进人力资源充分利用。稳妥

43、安置产业结构调整分流职工,做好港澳台居民来连就业工作。加强外国人来连就业管理。专栏5 实施重点群体就业创业促进工程1.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基层成长、青年见习计划,稳定国有企事业单位招聘、科研助理招录、升学扩招、参军入伍、“三支一扶”项目等规模;深入开展大学生就业帮扶行动,拓宽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每年开发就业见习岗位3650个。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年末就业率95%。2.实施农民工素质提升工程、稳就业职业技能培训计划、高素质培育计划、“新农菁英”培育发展计划以及农村电商人才培育工程,开展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帮扶专项行动,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分层次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6万人。3

44、.实施新时期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推进计划,组织“送政策、送岗位”进军营活动,开展退役军人就业先锋主题宣传。推动退役军人教育培训改革创新,帮助2600名退役士兵提升学历层次、1500名退役士兵提高职业技能。加强退役军人保险制度衔接。年度新增退役军人的就业率达到95%以上。4.实施公益性岗位扩大安置计划,完善公益性岗位开发机制,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扩大城乡就业困难人员托底安置,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三)健全就业服务体系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效能。运用就业专项补助等资金,建设各类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零工市场,构建公共服务和市场化服务发展新格局。打造精准识别、精细分类、专业指导的

45、公共就业服务模式,建立就业实名制和跟踪服务机制,对重点企业跟踪服务和登记失业人员进行分级分类服务。创新服务载体,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广泛深入参与就业服务,支持民办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提供公益性就业服务,鼓励各类志愿组织提供灵活性就业服务。健全人才交流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用工调剂机制,推动企业间用工余缺调剂、跨地区有组织劳务输出、失业人员有组织跨地区转移就业。打造现场招聘、网络招聘、直播招聘“三位一体”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线上线下一体的服务体系。加强就业管理队伍建设,开展窗口单位和职业指导人员业务技能练兵比武活动,全方位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发展。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

46、划,培育一批综合性人力资源服务骨干企业和专业化人力资源服务骨干企业。鼓励有条件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走出去”。注重行业高级管理人才、从业人员的培养培训,提高行业人员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服务能力。推进省、市级专业性、行业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引导行业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不断创新服务业态、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实施“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行动,提升人力资源配置效率。推进人力资源市场法制化、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和诚信体系建设,加强市场监管,规范运行秩序,切实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支持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发展。建设一体化就业信息平台。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打造“互联网+”

47、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推动“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实现政策服务快速精准落实。推动“异地办、就近办、马上办”,将90%以上的就业事项纳入网办大厅办理,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网上服务。提供现场办理、12333电话、网办大厅、移动APP、小程序等多种服务,推广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反馈,实现就业创业服务和管理全程信息化。专栏6 实施就业服务提质增效工程1.打造就业服务品牌,积极开展大学生就业帮扶行动、巾帼创业就业援助行动、残疾人就业帮扶活动等,帮助各类群体实现就业创业。2.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业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培养人力资源服务业领军人才。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发展,培育市级人力资源服务骨干企业10家,培育省级人力资源服务骨干企业累计达到7家,打造1家在全省有一定竞争力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集团。加强行业发展载体建设,积极推进市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打造专业性、行业性人力资源市场。3.建设一体化就业创业信息平台,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全面提升服务规范化、便利化、在线化、智能化水平,全面支持“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提供多样化的办事渠道和方式。整合各类培训业务,实现报名、开班、补贴发放的全过程在线管理。整合全市公共人力资源市场信息资源,建设全市统一的就业云平台和高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