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页精品】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0页精品】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1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解压密码联系qq 1119139686 加微信公众号jiaoxuewuyou 九折优惠!淘宝网址: 小学数学三年上册教案 崔苗苗 2013年8月课 程 表周节 次数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1234567作息时间表早自习:7:00-7:50第一节:7:50-8:30第二节:8:40-9:20间操:9:20-9:50第三节:9:50-10:30第四节:10:40-11:20午休:11:20-1:00第五节:1:00-1:40第六节:1:50-2:30第七节:2:40-3:20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学科:数学 年级:三年级 2013年8月月份周次节教 学 内 容备 考8142493444教师节54中秋节641
2、07国庆节849410410-111141112413414415412164174184解压密码联系qq 1119139686 加微信公众号jiaoxuewuyou 九折优惠!淘宝网址:学生成绩考核表学号类别成绩姓名前 期成绩 学号类别成绩姓名前期成绩1张洛涵 39苏宝石2林奚竹 403张天佑41丁梓浩4张雨莹42杜昕蒙5盛奥书43王启阳6赵欣44李旭7王洛禹45杨莹8王子墨46隋钟博9段锐奇47吕微10任思涵48崔雨棋11高铖49隋佳欣12任思卿50张致瑞13于子洋51刘思彤14王奕凝52孙硕15王语嫣53王馨莹16赵梓杭54段再伟17卢佳琦55姜震18张梓涵56祁雯19滕奔57高天赐20
3、张博涵58刘航瑶21李秉桓59迟雅元22马星涵60闫珈源23李金泽61侯思米24孔紫郡62李美萱25崔文贺63王鑫26李欣泽64毕靖雯27王语婷65鞠明照28陈政泽66高敏29韩靖雯67顾兆宇30李润泽68顾兆悦31赵泽明69刘子嘉32尹梦竹70张洋33邱博琳71岳赫34史容齐72吴炎35刘逸涵73常旦阳36李净威74宋秋雨37逯汶罡75郝俊淞38董瑞76学情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处于中级阶段,但基本形成了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有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整体上看,三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都能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而且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比较容易调动
4、,但每个班都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我行我素的学生。他们已经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本学期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大部分的学生已经养成了课前准备、上课听讲、思考发言、书写、审题等学习习惯,并乐于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本学期里我们应着力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1、计算学习要和意义理解与思维训练相结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计算策略的优化和算理的渗透,同时在计算教学的过程中要渗透思维的训练。2、加强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对学习对象的直接感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能力对学生解决问题有着重大的帮助,甚至很多学生都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此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实际感知
5、,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把握数的意义和运算的意义,发展数感和符号感。扩大学生的信息储备,提供有利学生理解数学,探究数学的生活情境,给学生机会在实际情境中感知、操作、认知数学知识,理解、学习数学。3、空间观念的培养要把握好度,在具体和抽象的空间观念的建立,要紧密和学生的动手操作相联系,可以通过观察、接触等各种手段来让学生认知几何形体、建立空间观念。同时,要将生活材料数学化,在具体、半抽象、抽象之间建立一座桥梁,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4、要逐步渗透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已经作为数学知识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逐步随着数学知识的学习进行渗透。安全教育讲稿一、游戏
6、安全教育1、要注意选择安全的场所。远离公路,铁路,建筑工地,工厂的生产区,不要进入枯井,地窖,防空设施;要避开变压器,高压电线,不要攀爬水塔,电杆,屋顶,高墙,不要靠近深湖(潭,河,坑)水井,粪坑,沼气池等,这些地方非常容易发生危险,稍有不慎就回发生伤亡事故。2、要选择安全的游戏来做。不要做危险性强的游戏,不要模仿电影,电视中的危险镜头例如,扒乘车辆,攀爬高的建筑物,用刀棍等互相打斗,用砖石等互相投掷,点燃树枝废纸等。这样做的危险性很大,容易造成预料不到的恶果。3、游戏要选择合适的时间。游戏的时间不能太久,这样容易过度疲劳,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最好不要在夜晚游戏,天黑视线不好,人的反
7、应能力也降低了,容易发生危险。二、交通安全教育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2、在集体外出时,最好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结伴外出时,不要相互追逐,打闹,嬉戏;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围情况,不要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报或做其他的事情。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开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4、在雾,雨天,最好穿着颜色鲜艳的衣服,以便于机动车司机尽早发现目标,提前采取安全措施。小学生外出可以头戴小黄帽,便于机动车及时发现,避让。三、社会生活安全教育1、受到不法份子侵害如何报警?匪警电话号码是110,这个号码应当牢记,以便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拨打。拨打11
8、0电话要简明,准确地向公安部门报告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人,案情等内容,以便公安部门及时派员处理。打报警电话是事关社会治安管理的大事,千万不要随意拨打或以此开玩笑。2、怎样避免陌生人闯入家中?独自在家要锁好院门,防盗门,防护栏等。责任制 如果有人敲门,千万不可盲目开门,应首先从门镜观察或隔门问清楚来人的身份,如果是陌生人,不应开门。如果有人以推销员,修理工等身份要求开门,可以说明家中不需要这些服务,请其离开,如果有人以家长同事,朋友或者远方亲戚的身份要求开门,也不能轻信可以请其待家长回来后再来。遇到陌生人不肯离去,坚持要进入室内的情况,可以声称要打电话报警,或者到阳台窗口高声呼喊,向邻居,
9、行人求援,以震慑迫使其离去。不邀请不熟悉的人到家中做客,以防给坏人可乘之机。3、外出时要注意什么?(1)应当熟记自己的家庭地址,电话号码以及家长姓名,工作单位名称,地址,电话号码等,以便在急需联系时取得联系。(2)外出时要征得家长同意,并将自己的行程和大致返回时间确告诉家长。(3)外出游玩购物等最好结伴而行,不独来独往,单独行动,(4)不接受陌生人的钱财,礼物,玩具,食品,与陌生人要提高警惕。(5)不把家中房门钥匙挂在胸前或放在书包里,应放在衣袋里,以防丢失或被坏人抢走。(6)不独自往返偏僻的街巷,黑暗的地下通道,不独自一人去偏远的地方游玩。(7)不搭乘陌生人的便车。(8)携带的钱物要妥善保存
10、好,不委托陌生人代为照看自己携带的行李物品。(9)不接受陌生人的邀请同行或作客。(10)外出要按时回家,如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时返回,应设法告知家长。四、防汛安全教育要注意防汛、防雷电的安全。雷电发生时尽量不要呆在户外;不要把铁器扛在肩上高于身体;要远离铁栏铁桥等金属物体及电线杆;不要呆在楼顶等制高点上;躲避雷雨不要选择大树下及高楼旁,一般可适当选择一处建筑物或者就近到洞穴、沟渠等处暂时栖身。三年级数学教材总体分析一、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内容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1、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习的继续,也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分数的初步认识,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
12、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二、教学目标: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
13、加减法。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
14、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材的编写特点: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
15、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习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这样就明显加大了笔算教学的步子,节省了教学的时间,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3
16、)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所以,应该把计算与实际问题情境联系起来,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才能使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计算,知道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更合理。这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都是十分有利的。本册实验教材的计算教学部分,仍然与前几册教材一样,注意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教学计算,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例如,在解决旅游距离问题的情境中教学笔算减法,在解决运
17、动场看台有多少个座位的问题情境中教学连续进位的乘法。(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本册实验教材中大多数计算教学的例题都展示了笔算和估算两种算法(第18页例2、第23页例1、第76页例2等)。这样的安排,既适时地教学了估算,体现了“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改革理念,又可培养学生“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
18、产生的。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在本册实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毫米、分米和千米的认识),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例如,毫米、分米的引出是建立在学生自主探索测量物品长
19、度的方法基础上,四边形的特点与分类也是学生自主探索活动的结果。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数学教学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是标准中倡导的重要改革理念之一。本册实验教材注意体现这一理念,不仅利用丰富多采的呈现形式,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趣的学习素材,同时注意所设计的教学活动能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例如,“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教材提供了“班级开联欢会布置会场需要摆花”这一现实题材,设计了没有余下花的摆法、余下花的摆法,以及进一步探索余数与除数关系的活动,使学生
20、对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等一系列知识,理解层层推进,概念逐步形成。解什么叫周长、怎样测量周长以及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1)注意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与前几册教材一样,本册实验教材仍然注意结合各部分教学内容,提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例题或练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学生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数学能力的增长与提高,实验教材注意逐步发展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进而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2)提供丰富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素材。本册实验教材注意提供丰富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素材。例如,
21、结合教学和习题渗透环保教育的内容。第15页的主题图以及后面的例题,利用图片和统计表,介绍了我国特有动物的种数、濒危和受威胁动物的种数,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3)反映学生的生活内容,提高数学教科书的趣味性。教材中设计了许多学生喜欢的游戏,反映了该年龄段儿童的兴趣爱好。第113页唐僧师徒三人拍风景照、第116页“该我演大灰狼了”等等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拉近了教科书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感到亲切,喜欢阅读教科书,从而也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把握知识的联系与发展,明确不同内容处理的要求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知识,本册的多数教学内容都是在这些知识的
22、基础上开展教学的。因此,备课时,首先应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以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和教学方法。例如,教学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应以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进位加与退位减为基础,以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为重点,运用迁移、尝试的方法开展教学。 2、注重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本学段教学的一个重要改革与变化。与前四册一样,本册教材结合教学内容,设汁了许多生动的情境,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例如,通过上“云南旅游”学习多位数减法,通过“买东西”学习加减法的验算,通过“布置会场”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将学习计算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而“秒”是较小的时间单位,学生在生活中接触不多
23、,建立相关的观念有一定困难,教材学习“吨”时,设计了“小动物过桥”的情境和故事,引入“吨”的概念,认识1吨有多重。3、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开展自主探索性学习,新课程十分强调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获取和建构数学知识,情境的创设就是建立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同时,在教学中还要注意把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密切联系。4、重视“经历”与“体验” “经历”和“体验”都十分强调让学生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经验。例如,要让学生感受和体会“千米”的实际长度,教材设计了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看看有多远,走l千米的路程,体验l千米有多远的实践活动:为了帮助
24、学生体验时间的长短,教材设计了“试一试,1分钟能做什么”“你做这些事情需要多少时间”等活动。教学中,还可以开展数脉搏、调查100水短跑、50米自由泳的世界记录等活动,加深学生对“秒”的体验。5、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本册计算教学还有一个变化,即不再采用直观和操作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已有计算基础,进行推理、归纳与概括,发展学生的思维。例如,学生在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已经知道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l。在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时,只要学生思考和讨论“十位上的数相加满十,怎么做,为什么”,从而归纳概括出“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6、防止两极
25、分化,满足不同学生的数学需要过去在对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统计中,曾发现三年级成绩下降幅度大,低年级、中年级与高年级平均成绩成一个马鞍形曲线。三年级的教学要注意防止两极分化的产生,教学中应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保证基本练习的数量。教师要关注后进生的发展,努力缩小他们与全班的差距。现在课堂中较多地使用讨论、交流等合作学习的方式,在这种学习形式下,不要使后进生处于一个随从的角色,要鼓励他们积极地参与,大胆地发表想法,在与同学的互动中得到启迪和提高。五、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前几册教师教学用书中介绍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其中如计数器、方木块、小棒、钉子板等,仍可以继续使用。1卷尺和测绳认
26、识长度单位千米时用。量几十米、几百米的距离,通常用卷尺和测绳。卷尺和测绳,都可以在商店买到。2七巧板这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拼图用具,由一个正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大等腰直角三角形、一个稍小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和两个小等腰直角三角形组成。3钟面目前为小学生学习数学设计的学具中,一般都包含有钟面。也可指导学生自制。用硬纸片剪一个圆并标出刻度制成钟面,再分别剪出时针、分针和秒针钉在钟面上。4转盘见教科书第106页。用硬纸片剪一个圆和一根指针,根据需要将圆等分成若干份,涂上不同的颜色。将指针钉在圆心上,使指针可以自由转动。5其他教具教师还可以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设计制作一些教具和学具六、课时安排:
27、一、测量(6课时)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7课时)加法2课时左右减法2课时左右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三、四边形(6课时)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五、时、分、秒(3课时)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八、可能性(4课时)九、数学广角(3课时)掷一掷1课时十、总复习(4课时)第一单元 测 量单元分析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和千米,建立长度概念,会用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2、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
28、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会用度量物体长度。教学难点: 认识长度单位,会用度量物体长度。课时安排 :6课时学情分析: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及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这一单元中,将要学习毫米、分米、千米及吨,通过学习让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有完整的认识。教学准备:课件第一课时 毫米的认识教学内容:毫米的认识(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9、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教具准备: 情景图(课件),照片,蜡笔,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创设让学生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宽和厚的情境,在测量中发现它们的长度都不是整厘米。从中提出问题:要想精确地表示出测量结果,而测量的长度又不是整厘米时怎么办呢?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师: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 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 (1)采用小组(建议4人小组为宜)合作的形式,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为了确保人人参与,可选专
30、人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录表(教师事先准备好,每组发一张)的“估计”一栏中(见下表)。 估计实际测量数学书的长数学书的宽数学书的厚(2)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反馈时,学生选择性的估计课本长、宽、厚,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进行补充。将学生估计的结果板书在黑板上,提出问题:“谁估计的结果比较准确呢?怎样来验证?” 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课本的长、宽、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2)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测量的结果,并由此引出毫米。长:不到21厘米、差2个小格。宽:不到15厘米、差2个小格。厚:不到1厘米
31、、只有6个小格。小结:当测果不是整厘米时,我们可以用毫米表示。位于厘米间的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3、建立1毫米的概念(1).认识学生尺上的1毫米有多长。(2)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 厘米长度有几个小格,然后汇报小结1厘米里面有多少个1毫米。(3).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米,你发现了什么生1、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1个小格,长是1毫米。1厘米10毫米生2:从学生尺中,我能发现毫米与厘米的关系,1厘米=10毫米。4、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思考:现在你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汇报交流1厘米10毫米板出:1厘米=10毫米5、举例说明1毫米的长度 手
32、比划一下1毫米的长度,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 “这些东西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 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2.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3. 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又长了什么本领?第2课时 分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测量活动体验1分米的长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动手能力。2.采用同桌合作、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初步理解分米、厘米、米之间的关系。3.通过估、量的活动,发展估测能力。教学重、难点:1.体验1分米的长度。2.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3. 1分米的长度概念。教学准
33、备:多媒体课件、米尺、学生尺、测量记录单、1分米长的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让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 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2.全班交流。 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师:看样子,米和厘米用在这里都不合适,怎么办呢?这时就需要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来帮忙。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出示小棒)这根小棒有多长呢?你能试着估一估它大约有多长吗?(学生汇报)2、量一量(1)看来同学们的估测结果各不相同,那么这根小棒究竟有多长呢,你能想出有什么好的办法知道它的长度吗?(用尺
34、子量)(2)动手实践。在你的桌子上就有一根和老师一样长的小棒,赶快行动量一量吧。(3)学生汇报测量结果4、让学生观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请学生数一数几厘米是1 分米。板出:1分米=10厘米 5、.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6.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7.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8、认识几分米(1).在尺子上认识几分米。(2).出示教具让学生认识几分米。9、用分米量量绳子的长度(让学生先估测,然后再测量)量完后学生汇报交流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练习一的相关习题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35、1)一条裤子长9分米( )(2)一张床长5分米 ( )(3)小明高14分米 ( )(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3课时 千米的认识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78千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表象,并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2、利用迁移的规律,体验探索千米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估算和分析问题。3、感受千米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千米”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教学准备:要求学生
36、到路边观察路标,教师制作一块路标。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课前老师带你们去操场了解相关的信息,谁愿意把你了解到的信息和大家一起分享?学生交流信息后教师板书:1、走100米的路大约需要200步。2、沿学校200米的操场走一圈大约需要3分钟。刚才同学们汇报的时候用到了一个长度单位米,如果我们想要测量从临沭到石门到的距离,该用什么单位来计量呢? (引出千米)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长度单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板书课题)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引导:对于“千米”这位新朋友,你想知道些什么?(千米有什么用?1千米到底有多长?什么地方用到千米?)探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有关千米
37、的这些知识,同学们,在你的印象里,你认为1千米有多长?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千米=1000米。2、进一步建立1千米的表象联系实际: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你能否具体说说你心目中1千米的长度?可以结合课前了解到的信息来描述它们与1千米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进行分析,先自己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能说几种就几种)3、估计1千米的距离(1)、初步估计:从我们学校门口出发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学生估计,师生共同评价(2)、引导:从学校门口出发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1千米究竟有多长?4、体会感受:如果让我们步行1千米的路,你会有什么感觉?5、进一步估计:(出示一张学校周围交通图)师:老师还准
38、备了一张学校周围的交通图,你们的桌上也有一张,请你画一画,从学校出发走1千米,还可以到哪些地方?学生独立操作后交流汇报:(学生能汇报几种就几种)6、了解用途、体会价值(1)引导学生举例师:千米也称公里,用字母Km来表示。(板书:公里、KM),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想想看,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千米?(公路上、摩托车表盘上等)(2)欣赏生活中的“千米”师:同学们真是生活中的细心人,老师也从生活中收集了一些“千米”,我们一起来看一看:1、(电脑出示珠穆朗玛峰山峰图)珠穆朗玛峰,高度约9千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师问:你又看到了什么?9千米是多少米啊?你能说说你思考的过程吗?(板书:9千米=90
39、00米) 2、(电脑出示汽车速度表)汽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大约是80千米。 3、(电脑出示自行车行驶图)自行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大约是15千米。 4、(电脑出示温州至杭州高速图)温州到杭州高速公路连线全长约410千米。5、(电脑出示万里长城图)我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大约长6700千米。 小结:千米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也可以表示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还可以表示比较长的物体长度。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一题和第四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感觉如何?第4课时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教学内容: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教材第八页的例五及练习二的
40、第三题、第五题、第六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千米与米、米与千米的进率及换算。2、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课本第10页练习二第4、5题的多媒体课件情景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今天我们一起去数学王国旅游好吗?回忆: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1千米=()米 3米=()分米 7分米=()厘米 60毫米=()厘米 300厘米=()米 1000米=()千米 并让学生说说7分米=70厘米,60毫米=6厘米是怎么想的。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 出示题目:3千米=()米(1)教师问:3千米等于多少米?。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小组协作共同完成)(2)、汇报讨论结果。:3千米=3000米,1千米是1000米,3千米是3个1000米,就是3000米。教师在这里可以多让几名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只要说对了,其它方法也可以。接着,教师可以出示下列练习题,以便学生巩固新学的知识。9千米=( )米 4千米=()米2千米=( )米 5千米=()米订正:9000 2000 4000 5000以上这些题,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