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项目整校推进校本研修方案及考核方案 (三).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7691774 上传时间:2024-06-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项目整校推进校本研修方案及考核方案 (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校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项目整校推进校本研修方案及考核方案 (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项目整校推进校本研修方案及考核方案 (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项目整校推进校本研修方案及考核方案 (三).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附件3 : XXXXX中心小学信息化教学校本 应用考核方案(样例)根据国家提升工程相关要求,学校决定在本年度开展全员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力llo关于校本应用考核的要求如下。一、指导思想为推动学校校本研修工作,做好提升工程2.0培训,贯彻 落实国家有关提升工程2.0培训相关文件,我校制订了信息技 术应用能力校本研修考楔田则,实行信息技术应用学分制, 并纳入教师业绩考核。根据考核细则,教师每期必须完成必修 培 训学分,才能W导本年度继续教育合格证书,特制订信息技 术应 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与评价制度。二、研修方式(-)常规教学1 .备课(1)以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教学组织形式, 创新教学

2、手段,改革学生评价方式为重点,融合运用传统与现 代技术手段,重视情麒学;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修学,开 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精准分析学情,重视差异 化 教学和个别化指导。(2)严格执行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能力 的培养;关注学习过程。将信息技术有机融入到教学设计之中。(1)提交一份自己开发设计的数据分析微模型,并对微 模型的应用做出说明;(2)用手机录制一段视频,谈谈自己在方案设计中的思 考以及组织实施的效果;2 .能把学习到的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打造技 术创新课堂,教学成绩突出者记入优秀学员档案。3 .积极撰写与信息化教学相关的论文,论文获校级一等 奖以上者获在正

3、式刊物上发表的,给予一定的奖金和记入优秀 学 员档案。4 .学校对教师读书笔记进行评选,评选结果记入优秀学 员档案。5 .信息化教学研究课题在校级以上立项的课题组成员记 入优秀学员档案。6 .信息化教学设计在区级以上获奖者记入优秀学员档案。7 .以上记入优秀学员考核档案的教师,与学校年度考 木刻圭钩,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一个指标及区二、三层次骨例 师 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二)处罚1 .严格坚持考勤制度,凡在集中学习、培训工作中无故缺席或因其它事情缺课达总课程三分之一以上者,均不能取得 该项学分。2 .培训作业(如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教育教学案例以及教学设计、教学成长故事、个人成长规划、读书笔记

4、、讲座听后感等)超过五分之一不交者,不能B得该项学分。3 .未能按规定上信息技术应用公开课,上交相关课件和教案者,不能取得自主研修学分。4 .以上内容将与教师年度考核挂钩,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 T指标及区二、三层次骨干教师年度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四、考勤制度教导处负责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各项学习、培训工作布置、 检查和督促,各教研组长及各处室要积极配合。1 .学校对教师的信息化校本研修实行学时学分制度管理。2 .严格考勤管理,每次集中培训均采取签到制度,且必须由本人亲自签名,严禁由他人代签,一经发现,本人和代 签者本次培训作缺勤处理。3 .如必须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活动而无法参加学校组织的校

5、本研修活动,则必须于事后补习相关内容,否则 作 缺课处理。4 .培训的相关作业,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交教导处,逾期不交者按相关规定处理。5 .学校教导处组织人员对教师上交的信息化教育教学论 文、案例、课题等进行评比,并将结果在校园网上公布。五、公示制度为规范和促进学校信息技术支持的校本研修管理工作,使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能正常、有序、有效地开展,本着对教师 高度负责的态度,特制订本公示制度。1 .学校组织的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讲座、集中学习、培 训作业等信息将在校园网上公示。2 .有关信息技术应用的讲座、集中学习等教师出勤情况 将与两天内在校园网上公示,如有出入,教U币可在一周内向教导 处提出,经

6、核实后予以更正。3 .教师上交的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教育教学论文、案例 等研修作业将于作业上交截止日之后两天内在校园网上公布, 如有出入,教U呵在一周内向教导如是出,经核实后予以更正。4 .教师信息化教学相关论文、课题等,评比结束后在校 园网上公示,接受全体教师的监督,教U阿于一周内向教导处 反 映情况,经核实,确有问题的报校长室最后裁定。5 .教师所取得的信息技术应用校本研修学分,将在校园 网上公示。以上信息技术应用校本研修考核与评价制度,由学校教导 处负责制订,由校长室审定,自确定之日起实施,并在具体操 作 中不断完善。附件4 : 2020年度XXXXX中心小学信息技术应用活动设计 日程安排

7、表日期拟开展的活动活动目 标负责 人(3)备课应体现以下基本原则原则1:注重情境的创设与转换。使学生经历与实际相类 似的施咻睑同时注重情境的转换,使学生的知识能够得以自 然的迁移与深化。原则2 :充分尊重工蜀口资源的多样性。注重对信息技术 工具和信息资源的使用进行设计。这些工具和资源应当同学生的 主题任务相关,能够帮助学生完成问题解决的过程,促进学生的 意义建构。比如提供给学生与教学主题或问题相关的网络资源、 典型案例,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一定的指导和帮助等。信息技术工 具和信息资源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原则3 :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 活动的主线。该原则有几方面的含义

8、:学习活动的展开通常 可以围绕某一问题或主题,这些内容通常来自现实学习和生活中 的一些具体事例。学习活动具有明确的任务性、目的性,学生 知道为什么而做,教师的重点放在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方面。 现实中的任务与问题不同于强加给学生的学习目标或现成答 案。学生通过对问题和主题的主动的探索活动体验学习的快乐, 培程习兴趣。原则4 :学习结果通常采用灵活的、可视化的方式进行阐 述和展现。在学习活动结束时,学生应当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 总结和展示,同他人进行讨论O办商,以加深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和反思,这些内容通常以研究报告、演讲、讨论等形式展 开。在这些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必要的指导 和帮助

9、,帮助学习者更好的将学习成果展示出来。原则5:鼓励合作学习。信息化教学中,学习者通常是以 小组或其他协作形式展开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帮助,共同 完成某一项任务目标,实现问题解决。每个学习者在中间 承担一定的任务,担当一定的角色,学习活动过程成为学习 者身份和意义的双重建构。学生之间相互协作,共享他人的知 识和背景,共同实现组织目标。原则6:强调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信息化教 学设计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 不 断的研究和质量评估,收物据,使用过程性评价达到改进 设计 的目的。同时,由于信息化学习资溺中类繁多,为了有效 地利用 信息化学习资源,也必须对资源进行优

10、化选择。(4 )坚持集体备课,每个备课组每个星期集体备课一次,并做到研技术、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定中心发言人、定内容、定时间。(5 )每一学期,每一备课组须组织一次信息技术应用相 关的直播备课,直播可以通过学校直播平台或者UMU、 CCTALK置番工具,备课结束后,将备课肺链接生成二维码 报送教导处备案。(6)备课要求同存异。从备一节课到备学生学习过程,即学习之前、之中、之后综合设计,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内 容统一,教法、学法等则根据教师自身实际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 而各有不同。(7)每一学期,备课组要从项目学习、混合学习、深度 学习、跨学科学习、情境学习、智慧学习中选择一

11、个主题,围 绕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开展教学研究工作,期末撰写的研 究报告报送教导处。(8)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组织方式的变革,备 课体现差异化教学、鼓励学生个性化学习。(9)教师要准时参加集体备课,备课组长上交备课记录。2 .教案(1)探索由教案的设计向学习方案设计转变;(2 )本削应包腌学领 蝴分析、学生分析 (应标明过程)、教学目标、教学环境(多媒体环境、混合 环境、智慧环境)、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 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 术的预期效果是?)、教学流程设计、教学特色等。(3)教案要体现深度学习以及对学生高阶思维培养的理 念;(4)教学内

12、容要体现学习过程设计,信息技术融入到学 生学习过程设计之中,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以学生为 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要体现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转变、以课堂教学为主到多种学习方式的转变、以教为中心到 以学为中心转变。(5)教案要体现信息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学习方法指 导等内容,以及教学之前、中、后设计,引用他人或者互联网 资源,要标明出处,并且做好内容考证,教案要以学生为中心, 层次清楚,书写工整、规范。(6)鼓励采用UBD、WEBQUESL MINIQUEST.英特尔未来教育、研究性学习等模板进行教学设计。(7)有德育渗透点和信息技术融合点,注重对学习信息 道德、信息安全意识的培养。(8

13、)每个学期每个学科须提交一节跨学科教学设计、一 个项目学习教学设计、一节体现混合学习的教学设计。(9)学校鼓励探索信息技术支持的小组合作学习、混龄 学习、项目学习等(10 )提前写12节教案,注明备课日期,有课后反思。(11)有条件的可以实行电子备课,但要按学校的要求做。3 .公开课(1)根据学校规定,每月每个备课组必须推出一堂信息 技术支持的校级公开课,每学年每位教师必须上一堂信息技术应 用研究课。(2)备课组的公开课必须由备课组全体成员集体备课、 磨课,公开课须体现混合学习的理念,体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由集体教向集体学、个 性化学习转变。(3)公开课必须提前

14、一周通知教导处,并由教导处公布 信息,无课教师均应参加听课。(4)公开课必须通过学校提供的直播平台(或通过UMU、 CCTALK)直播。(5 )公开课的教案、课件、直播的准备。公开课的教案 必须在开课前交教研组长,会课的课件蜒、观看人 数则于课后交教研组长,并于学期结束后交教导处存档。4 .听评课(1)教研组开展集体听评课,应采用信息化手段,基于 数据或者实例评课,要从经验评课转向实证评课;(2)教研组要研制外显的、可测量的学科信息化课堂教学标准,开展基于课堂实录的课例分析,每个学期每一位老师 要 基于学科课堂教学标准实录分析一节自己的课堂教学,并依据撰 写一份信息化课堂教学分析反思报告。(3

15、)教研组要将学科信息化课堂教学标准交到教导处备案; 每一位教师的信息化课堂教学分析反思报告在学期结束后,交教导 处存档。三、奖惩制度(一)奖励1.根据学校信息化教学实施方案,按时参加线上课程学习,认真完成相关研修作业,在研讨活动中做主题发言者记入 优秀学员档案。本年度的研修作业内容如下(教师依据自己选择的能力点提 交)AO 1 .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1)提交1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涉及的资源应标明出 处和来源;(2 )对于教学设计中选用的资源、习题要标明考证的过 程。A02.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1)提交1个教学课件;课件呈现的内容学生能够看清 楚,要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2)录制一段视频,谈

16、谈制作课件中涉及到的资源来源 以及所用技术的特点;A03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提交1份教学设计;重点说明教学难点的确定的依据,如何就本节课做好学情分析的。A04.数字教育资源管理(1)教师申请注册一个网盘;(2 )将自己教学中的教案、习题、课件分类上传,并按 要求进行命名和整理;A0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1)用手机录制一段自己上课的导入环节(2)文字(视频)说明设计该导入环节的意图;A06.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1)用手机录制一段自己上课讲解某一概念的环节(2)文字(视频)说明设计该讲解的意图;A07.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1)用手机录制一段自己上课课堂小结的环节;(2)文字(视频)说明设计该小结的

17、意图;All.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1)提交一份评价量规;(2)用手机录制自己设计该评价量规的意图以及实践应 用的效果;A12评价数据的伴随性采集(1)提交一份学生过程性评价方案;(2)可以在网盘中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一个文件夹;将上 课(活动)中学生的表现的照片、视频拷贝到文件夹中;(3)用手机录制视频,谈谈自己是如何开展过程性评价 的;A13.数据可视化呈现与解读(1)提交一份试卷分析报告;(2)试卷分析报告中的数据要用图表的方式加以呈现;(3)针对分析报告中的数据进行分析;B08.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1)用问卷星或其他工具编制一套能够即时反馈的试题; 要激发学生的兴趣;(2)用手机录制一段视

18、频,谈谈自己编制试题的思考;B09.自评与互评活动的组织(1)提交一份学生自评与互评的实施方案;(2)用手机录制一段视频,谈谈自己在方案设计中的思 考以及组织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改进等。B10.档案袋评价(1)提交一份档案袋评价的实施办法;(2)用手机录制一段视频,谈谈自己准备如何开展档案 袋评价;C05.基于数据的个别化指导(1)提交一份应用技术对不同类别的学生开展个别化辅 导的方案;(2)用手机录制一段视频,谈谈自己在方案设计中的思 考以及组织实施的效果。C06.评价现有数据评价模型(1)提交一份应用某一评价模型开展研究的方案;(2)用手机录制一段视频,谈谈自己在方案设计中的思 考以及组织实施的效果。C07.创建数据分析微模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