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全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全 .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注:其中加粗的知识点考大题的概率为99.9%、还有编辑时可能有误差请大见谅、祝大家考个好成绩!)绪论1. 动物生理学:是研究动物机体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动物生理学研究内容:阐明机体各部分机能活动特点,以及各部分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阐明机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时,各器官、系统活动的变化规律。动物生理学研究水平:整体和环境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细胞和分子水平。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1.急性实验(离体实验;在体试验)2.慢性实验2. 内环境:细胞外液是机体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内环境稳态:组成内环境的各种理化因素的变化都保持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称为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稳态是细胞维
2、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3. 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神经调节:机体受到刺激时,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通过反射活动对其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称为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类型:1.非条件反射;2.条件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特点:迅速、准确、时间短、作用部位局限体液调节:内分泌腺和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组织细胞产生的特殊化学物质,通过体液到达较远或邻近的特定器官、组织或细胞,对其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体液调节作用方
3、式: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神经分泌特点:范围广、缓慢、持续时间长4. 动物生理功能的控制系统:非自动控制系统(开环系统)、反馈控制系统(闭环系统)、前馈控制系统。反馈调节:即受控部分发出反馈信号返回控制部分,使控制部分能够根据反馈信号来改变自己的活动,从而对受控部分的活动进行调节。反馈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正反馈:从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称为正反馈。如:排便、分娩、血液凝固负反馈:反馈信号能够降低控制部分的活动,称为负反馈。如:血压、体温、肺牵张、血钙、第一章、细胞的功能1. 细胞膜物质转运方式:被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单纯扩散:指一些小分子的脂溶性物
4、质顺浓度梯度(电化学梯度)从膜的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的方式。 如:二氧化碳、氧气易化扩散:某些物质需要细胞膜上的特殊蛋白的“帮助”,顺浓度梯度(电化学梯度)从膜的高浓度一侧扩散到低浓度的一侧。 如:Na+通道易化扩散分类:载体介导的异化扩散、离子通道介导的异化扩散。主动转运:在细胞膜上载体的帮助下,通过消耗ATP,将某种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转运的过程。 主动转运特点:(1)逆浓度梯度转运(2)消耗能量(3)需要载体介导主动转运分类:(1)原发性主动转运 如:钠钾泵、钙泵、碘泵 (2)继发性主动转运 如:葡萄糖和氨基酸的转运2.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分类:(1)由离子通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2)由
5、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3)由酶耦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离子通道介导的信号转导分类:电压门控通道、机械门控通道、化学门控通道。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过程:受体识别配体并与之结合激活与受体耦联的G蛋白激活G蛋白效应器产生第二信使激活或抑制依赖第二信使的蛋白激酶或通道G蛋白耦联受体:是一种与细胞内侧G蛋白的激活有关的独立的受体蛋白质分子。G蛋白:是鸟苷酸结合蛋白的简称,具有耦联受体和激活效应蛋白的作用。第二信使:将细胞外信号分子作用于细胞膜的信息,传达给细胞内的靶蛋白的小分子物质。第二信使有:cAMP、肌醇三磷酸、二酰甘油、环鸟苷酸和Ga2+等;第一信使:就是激素。3. 细胞的兴
6、奋性和生物电现象细胞的兴奋性:细胞受到刺激后发生反应(具有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的能力。刺激:引起细胞、组织或机体产生反应的各种内外环境的变化。兴奋:细胞受到刺激后发生的反应(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可兴奋组织:受到刺激时,能够产生动作电位的组织。刺激三要素:强度、持续时间、强度对时间变化率。细胞兴奋时的兴奋性变化:绝对不应期:完全丧失兴奋性,对任何 刺激均不产生反应;相对不应期:兴奋性开始恢复,低于正常, 较强刺激能引起反应;超常期:兴奋性高于正常,较弱刺激能引 起反应;低常期:兴奋性低于正常。 正常细胞生物电现象:一个活的细胞无论是它处于安静状态还是活动状态都存在电活动,这种电活动称为生物电现
7、象。其中包括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静息电位:细胞在静息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也称膜电位或跨膜静息电位。静息电位极性:外正内负。动作电位:只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而兴奋时,细胞膜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快速、可逆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静息电位产生机理:(1)膜两侧存在浓度差和电位差(2)膜选择透过性(3)静息状态下膜对离子有选择通透性动作电位产生机理:(1)极化:膜两侧存在外正内负的电位状态(2)去极化:膜电位绝对值逐渐减小的过程(3)反极化:膜两侧电位差变为内正外负的过程(4)复极化:膜电位恢复到极化状态(5)超极化:膜电位绝对值高于静息电位的状态峰电位:动作电位曲线第一部分的一个迅速
8、发生和迅速消逝的较大的电位变化;后电位:负后电位(后去极化);正后电位(后超极化)。超射:膜电位高于零点位的部分称为超射。阈电位:能进一步诱发动作电位除极化的临界值称为阈电位。兴奋在一个细胞上的传导:局部电流学说;跳跃式传导4. 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分类:经典的突触传递、接头传递、电突触经典的突触传递:突触-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是指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相接触的部位。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小体:由突触的前一个神经元轴突末梢分成的许多小支,每个分支末端球状膨大而形成。经典的突触传递过程:(1)突触前过程:神经冲动(动作电位)传到轴突末梢,突触前膜去极
9、化,Ca2+通道打开,Ca2+内流,Ca2+依赖性神经递质的释放到突触间隙。(2)突触后过程: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化学门控通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某离子通道的通透性改变,突触后膜发生一定程度的去极化或超极化。这种电位变化又叫突触后电位。接头传递:神经-骨骼肌接头:运动终板接头前膜:囊泡内含乙酰胆碱(ACh)接头间隙:约50-60nm接头后膜:又称终板膜(存在ACh受体、还有乙酰胆碱酯酶)经典的突触传递与神经-骨骼肌接头传递的特点:(1)单方向性(2)有时间延迟(3)易受环境和药物的影响(4)易疲劳性第二章血液血浆:含有纤维蛋白原、淡黄色、包括(水、血浆蛋白低分子物质)。血清:不含纤维蛋
10、白原。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等渗溶液:与细胞和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5%葡萄糖、0.9%NlCl、1.9%尿素血浆的PH: 7.357.45。耐受极限: 7.00 7.80血液的功能:1. 维持内环境稳态:血液通过血细胞和血浆中的各种成分,可以实现营养、运输、参与体液调节、防御保护和酸碱缓冲等功能。2. 营养功能:血浆中的蛋白质起着营养储备作用。3. 运输功能:结合蛋白4. 参与体液调节:体内个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由血液运送而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改变其活动。5. 防御和保护功能:白细胞对外来细菌和异物机体内坏死组织具有吞噬、分解作用;淋巴细胞和血浆中的各种免疫物质都能对抗或
11、消灭毒素或细菌;血浆内的各种凝血因子、抗凝物质和纤维系统物质等参与凝血-纤溶生理性止血过程。白细胞:根据其细胞质中有无特殊的嗜色颗粒,将其分成粒细胞和无粒细胞。粒细胞又依据所含颗粒对染色剂的反应特性,被区分为中性粒细胞(红色和蓝色)、嗜酸性粒细胞(红色)和嗜碱性粒细胞(蓝色);无粒细胞则可分成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血小板:特性;无色透明、无细胞核、园盘形或杆形小体、粘附、聚集、释放反应、收缩、吸附。生理功能;1、 参与凝血 2、 参与生理性止血3、 保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血液凝固:血液由溶胶状态凝结成血块的过程。血液凝固过程:第一阶段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第二阶段凝血酶原在凝血酶原激活物作用下变成
12、凝血酶;第三阶段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作用下转变成纤维蛋白。影响因素: 血液凝固受许多因素的影响,除凝血因子直接参与血液凝固过程外,温度、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等也可影响血液凝固过程。第三章:血液循环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所构成的活动周期。心率: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次min)为单位。第一心音:发生在心收缩期的开始,又称为心缩音。“扑“,声音低沉,持续时间长。第二心音:发生在心舒期的开始,又称为心舒音。“通”,声音高,持续时间短。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每搏输出量、心率影响每搏输出量的因素:前负荷、心肌收缩能力、后负荷心肌细胞的特点:收缩性、自动节律性心肌的生理特性有: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13、正常起搏点:窦房结异位起搏点:即窦房结以外的其他起搏点。它们位于心脏传导系统的任何部位,可分为房性、交界性、室性.在显著异常的情况下,普通心肌细胞也可具有自律性,而成为异位起搏点。血压: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A、每搏输出量: 每搏输出量-收缩压 舒张压 脉压 每搏输出量-收缩压 舒张压 脉压 B、 心率: 心率-收缩压 舒张压 脉压 C、外周阻力: 外周阻力-收缩压舒张压 脉压 外周阻力-收缩压舒张压 脉压 D、大动脉管壁弹性: 弹性强-收缩压 舒张压 脉压 弹性弱-收缩压 舒张压 脉压 E、循环血量:循环血量-收缩压 舒张压 脉压第四章:呼吸呼吸:机体同外界环
14、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外呼吸:生理学中将呼吸器官的通气和换气合称外呼吸。内呼吸:组织换气称为内呼吸。胸膜腔内的压力: 负压形成机理:吸气末、呼气末 胸内压 = 肺内压 肺回缩力 = 大气压 肺回缩力 = 回缩力肺活量:用力吸气后再用力呼气,所呼出的气体量。肺容量=肺活量+余气量(指肺内容纳的气体量) 氧的运输:物理溶解: 1.5 %化学结合: Hb + O2 = HbO2CO2运输:物理溶解(5%) 化学结合碳酸氢盐(87%)、氨基甲酸血红蛋白(7%) Hb-NH2 + CO2 = HbNHCOOH氧离曲线 表示PO2与Hb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呈“S”形。反应不同PO2下O2与Hb结
15、合情况。 PO2 : 8.013.3kPa (60100mmHg )较平缓 在高山、呼吸性疾病 PO2 :5.38.0kPa (4060mmHg ) 较陡 动脉血 组织液 PO2 :2.05.3kPa (1540mmHg ) ,最陡 组织代谢增强时,有足够氧供应 影响氧离曲线位移的因素:温度的影响、pH值和PCO2的影响、DPG的影响第五章、消化与吸收消化: 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吸收: 食物经消化后,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特性: a兴奋性低,收缩速度慢; b较大的伸展性; c持续的紧张性;d对化学、温度和牵张刺激较敏感,但对电
16、刺激不敏感;e自身节律性运动起源于平滑肌本身,也受神经系统的调节。消化管的神经支配 a神经调节:外来神经调节和内在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全身性激素调节和胃肠激素调节胃肠道运动:1、紧张性收缩与容受性舒张;a紧张性收缩 ;消化管平滑肌持久地处于微弱的收缩状态。 b胃容受性舒张:当咀嚼和吞咽食物时,刺激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胃壁平滑肌舒张,使胃容量变大。此反射的传入和传出神经都是迷走神经,因此又称迷走-迷走反射。 2、蠕 动 a胃蠕动:平滑肌收缩与舒张交替进行。开始于胃的中部。受慢波影响。 b胃排空:胃内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c小肠蠕动:小肠环形肌和纵形肌自小肠始端向末端依次进行的推进性收缩
17、。速度慢,推进食物速度慢。 d蠕动冲:速度快,可将食物从小肠始端推到末端。 e摆动:以纵形肌为主的节律性舒缩活动。食糜和消化液充分混合,有利于消化。 3、分节运动 常见于小肠和大肠,是以环形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活动。瘤胃:反刍动物的营养物质主要的消化场所主要以微生物消化为主。胃液的成分、性质及生理特性: 性质:无色透明,强酸性(pH 0.9-1.5)成分:无机物(盐酸、氯化钠、氯化钾)有机物(消化酶、黏蛋白、内因子)特性:高分泌率时,强酸性,水样液体;饥饿时,酸性较低,较粘稠。盐酸:(壁细胞- HCL) 作 用;(1)激活胃蛋白酶原(2)有利蛋白质消化(膨胀变性)(3)抑制杀灭胃内细菌(4
18、)促胰液、胆汁、小肠液分泌(5)有利于铁、钙吸收胆汁(由胆囊分泌)的生理作用: a胆酸盐是胰脂肪酶的辅酶,提高其活性b降低脂肪表面张力,乳化脂肪c与脂肪酸结合,促进吸收d促脂溶性维生素吸收e中和胃酸,维持肠内PH第七章尿的生成:包括肾小球滤过作用,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以及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1)原尿的生成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余的物质都能透过肾小球滤过膜而进入肾球囊, 形成原尿。(2)终尿 肾小球滤过液经过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分泌作用,最后排出体外的液体称为终尿。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影响原尿生成因素:1、滤过膜的面积及其通透性 (1)滤过面积肾小球发生炎症毛
19、细血管管腔变窄或阻塞工作肾小球 滤过面积尿量(2)滤过膜通透性 缺氧或中毒通透性增加出现蛋白尿、血尿2、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1)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动脉血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有效滤过压 尿量 如创伤 烧伤 出血(2)血浆胶体压 血浆蛋白胶体渗透压有效过滤压尿量(3)肾小球囊内压 囊内压有效过滤压尿量3、肾血流量 肾血流量下降尿量下降 影响终尿生成因素:1、肾内自身调节(1)血管的肌源性自身调节(2)小管液溶质的浓度(渗透性利尿) 溶质浓度渗透压水重吸收尿量 (3)球-管平衡 2、肾交感神经的作用 (1)肾上腺髓质释放NE、E,入球、出球小动脉血管收缩,肾血流量下降。(2)球旁细胞释放肾素,增加
20、肾小管重吸收Na+、Cl-、水。(3)增加近端小管和髓袢重吸收Na+、Cl - 、水 3、肾功能的体液调节 (1)抗利尿激素 (2)醛固酮 (3)心房钠尿肽 (4)甲状旁腺素第八章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基本的结构与功能单位,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能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神经胶质细胞:是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除了神经元以外的所有细胞。神经递质:指突触前膜释放,能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并产生突触后电位的信号物质神经调质:由神经元产生,增强或削弱信息传递效应的化学物质受体:细胞膜或细胞膜内能与某些化学物质(递质、调质、激素)发生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生物学效应的特殊生物分子。神经纤维传导
21、兴奋的特点:(1)结构和功能完整性:神经冲动的传导,必须在一根结构与功能完整的神经纤维上进行。(2)绝缘性:相邻神经纤维间的兴奋传导互不干扰(3)双向性: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产生的动作电位可沿神经纤维同时向两端传递。(4)相对不疲劳性:与突触传递相比较,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表现为不易发生疲劳(5)不衰减性:神经纤维在传导冲动时,不论传导的距离多么长,其传导冲动的大小、频率和速度始终保持不变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突触传递 单线式联系 辐散式和会聚式联系 锁状式与环状式联系中枢内兴奋传播的特点:(1)单向传播 (2)中枢延搁 (3)总和 (4)兴奋节律的改变 (5)后发放 (6)局限化与扩散 (7
22、)敏感性和易疲劳性突触后抑制:突触后膜发生超极化, 使突触后神经元不易去极化而兴奋性降低,故称突触后抑制。这种超极化的电位变化称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主要分为(1)传入侧支性抑制 传入侧支性抑制感觉传入纤维进入脊髓后,在兴奋一个神经元的同时,又发出侧枝兴奋另一抑制性神经元,后者的活动抑制另一神经元。(2)回返性抑制 中枢神经元兴奋时,传出冲动沿轴突外传,同时又经轴突的侧支兴奋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后者反过来抑制原先发动兴奋的神经元及同一中枢的其它神经元。感受器的特点(1)适宜刺激 (2)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3)感受器的编码作用 (4)感受器的适应现象躯体感觉的传入通路:脊髓 丘脑 大脑
23、皮层(1)躯体感觉在脊髓与低位脑干中的传入(2)丘脑的感觉及其投射系统(3)躯体感觉在大脑皮质的代表去区丘脑的核团:特异性感觉接替核、联络核、非特异性核群丘脑的感觉投射系统:(1)特异性投射系统 丘脑的特异感觉接替核和大部分联络核发出的纤维,以点对点的方式投射至大脑皮质特定区域的投射系统。作用:产生特定的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 (2)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丘脑的非特异核群发出的纤维,在脑干网状系统中经过多次换元后,弥漫地投射到大脑皮质的广泛区域,不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作用: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醒觉)大脑皮质的运动调节:调节机体的随意运动(1)大脑皮层运动区的特点 交叉支配、精确
24、的功能定位、各肌肉在运动区内有大小不同的定位区域、不同家畜运动区皮层代表区大小有显著差异 (2)椎体系统 由大脑皮质发出,经延髓锥体而后行至脊髓腹角运动神经元的传导束,即皮质脊髓束。 功能:使肌肉发生随意运动,完成精细的动作。(3)锥体外系统 皮质下某些核团不经过延髓椎体,由后行通路控制脊髓运动神经元的活动,故叫锥体外系统。功能:调节肌紧张与肌群的协调运动,保持正常的姿势。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调节内脏活动的神经曾称为植物神经系统或内脏神经系统,现称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结构特点 功能特点第九章、内分泌1. 内分泌: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合成和分泌某些特
25、殊化学物质(化学信使),通过血液循环或扩散传递给相应的靶细胞,调节其生理功能的过程。内分泌类型:(1)内分泌:化学信使-血液循环-靶细胞 (2)神经分泌:神经细胞突触前膜-化学信使-突出后细胞 (3)神经内分泌:神经细胞-化学信使-血液循环-靶细胞 (4)旁分泌:细胞-化学信使-细胞间液扩散-临近靶细胞 (5)自身分泌:细胞-化学信使-细胞间液-细胞2. 激素:由内分泌细胞或内分泌腺分泌的,通过扩散或血液循环输送到靶细胞或靶器官,调节其生物学功能的化学物质(化学信使)。激素分类:(1)多肽/蛋白质激素 如:下丘脑激素、降钙素、胰岛素;生长素、催乳素等(2) 胺类激素 如: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
26、3) 脂类激素 类固醇激素 如:醛固酮、皮质醇、性激素、孕激素等 固醇激素 如:1,25-二羟维生素D3 脂肪酸衍生物 如:前列腺素、血栓素等激素的作用:维持内环境稳态、调节新陈代谢、维持生长促进细胞的分化成熟、调控生殖激素一般特点:信息传递作用、作用的特异性、作用的高效性、激素间协同或拮抗作用。激素的作用机制:(1)含氮类激素作用机制第二信使学说(2)类固醇激素作用机制基因表达学说(3)甲状腺素作用机制3. 下丘脑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是指下丘脑具有分泌功能的神经元。分类:(1)神经内分泌大细胞,主要分布在前区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终止于神经垂体构成下丘脑-垂体束)(2)神经内分泌小细胞,主要分布
27、在弓状核、视交叉上核、腹内侧核等下丘脑激素分类:(1)下丘脑-垂体束:催产素(OXT)-室旁核分泌;血管升压素(VP)或抗利尿激素(ADH)-视上核分泌(2)下丘脑促垂体区:6种释放因子和3种释放抑制因子: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释放激素CRH、促甲状腺激素(TSH)释放激素TRH、促性腺激素(FSH、LH)释放激素GnRH、生长素(GH)释放激素GHRH、 生长抑制素SS、催乳素(PRL)释放因子PRF、 催乳素(PRL)释放抑制因子PIF、促黑激素(MSH)释放因子MRF、 促黑激素(MSH)释放抑制因子MIF腺垂体分泌的激素:生长激素GH、催乳素PRL、促甲状腺激素TSH、促卵泡素F
28、SH、促黄体素LH、促肾上腺皮质素ACTH4. 甲状腺激素合成过程:聚碘作用(继发性主动转运)、碘的活化、酪氨酸碘化和碘化酪氨酸的耦联。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1)对新陈代谢的调节:氧化产热作用、对糖代谢影响、对脂肪代谢的影响、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对水盐转运的影响;(2)调节生长发育:促生长作用、促变态反应、对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对性腺发育及其他器官的影响。甲状腺功能的调节:(1)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2)反馈调节(3)其他激素的调节 (4)碘摄取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5. 甲状旁腺激素PTH:是甲状旁腺主细胞分泌的,是调节血钙与血磷水平的重要激素。生理功能:升高血钙,降低血磷。靶器官为骨、肾
29、脏和肠道。(1) 对骨的作用:PTH促进骨中钙、磷溶解进入血液使血钙升高;(2) 对肾脏的作用:PTH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增加尿磷的排出;激活肾小管内的1-羟化酶,促使1,25-二羟维生素D3的生成;(3) 对肠道的作用:PTH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6. 降钙素CT: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的。生理作用是降低血钙和血磷。功能作用:(1)对骨的作用:CT抑制破骨活动,促进生骨过程;(2) 对肾的作用:CT抑制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3) 对消化管的作用:抑制1,25-二羟维生素D3生成,抑制小肠对钙的吸收。7. 1,25-二羟维生素D3:主要作用就是升高血钙和血磷水平。形成过程:脱氢胆固醇真皮下紫
30、外照射维生素D3(胆钙化醇)肝内25-羟化酶25-羟胆钙化醇肾内1-羟化酶1,25-二羟维生素D38. 肾上腺:包括肾上腺皮质和肾上腺髓质。肾上腺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球状带分泌)、糖皮质激素(束状带分泌)、性激素(网状带分泌)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1)调节物质代谢糖代谢:升高血糖蛋白质代谢:促进蛋白质分解脂肪代谢:促进脂肪分解水盐代谢:保钠排钾;(2)对某些组织器官的作用:维持各器官组织正常活动(3)参与应激反应:应激时,糖皮质激素增加,机体适应性增强。盐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1)保钠排钾,促进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钠Na+的重吸收,抑制对K+、H+的重吸收(2)减少Na+在汗液、唾液和胃液
31、中的排出。9. 胰岛分泌的激素:胰岛素(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A细胞分泌)、生长抑素(D细胞分泌)、胰多肽(F细胞分泌)。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生理功能:促进合成代谢,促进营养物质储存和调节血糖浓度。(1)对糖代谢的调节: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加强骨骼肌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使血糖降低;(2)对脂肪代谢的调节:促进脂肪的合成和储存,抑制脂肪分解,减少血中游离脂肪酸,酮体的生成减少;(3)对蛋白质代谢的调节: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蛋白质的分解,促进生长。 胰岛素又称为“贮存激素”。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生理功能:(1)促进糖原分解,升高血糖;(2)促进蛋白质分解,抑制蛋白质合成;(3)促进脂肪分解。 胰高血糖素又称为“动员激素”。10. 生长抑素(SS):胰岛D细胞分泌。降低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水平。胰多肽:胰岛F细胞分泌,减少肝糖原储备,抑制胃肠道消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