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检测-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检测-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2分)1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明显区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B都通过特定的腺体分泌产生并通过体液运输C都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并能运输到作用部位发挥作用D生长素和生长激素都能促进生长,二者具有协同作用2如图是关于生长素发现的实验过程,请根据所学知识和图示实验过程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实验排序,就是科学家发现植物生长素的科研实验顺序B所表示的实验验证的结论是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C实验设计需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所表示的实验单一变量是
2、琼脂块是否与胚芽鞘尖端接触过D实验都能验证单侧光照射能够引起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物质)发生横向移动3在没有应用外源生长素的情况下,科学家测量了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在去除尖端的105 min内,胚芽鞘的生长速率不断下降;过了这段时间之后,胚芽鞘的生长速率迅速增加,并且达到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这是由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接近尖端的部分产生了生长素,这部分区域相当于“生理性尖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生理性尖端”处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成生长素B“生理性尖端”合成的生长素可以从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C若对“生理性尖端”进行单侧光照射,胚芽鞘会向光弯曲生长D前期胚芽鞘的生长是由去掉尖端后残
3、留在胚芽鞘内的生长素引起的4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产生顶端优势的原因是顶芽的生长会抑制侧芽处生长素的合成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和光照方向无关,缺氧会影响极性运输C生长素由胚芽鞘尖端产生,并促进胚芽鞘尖端的伸长D顶端优势和茎的向光性都说明生长素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5生长素是一类参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激素,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细胞水平上,生长素可促进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分化B在器官水平上,生长素可促进侧根和不定根的发生C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不敏感,衰老的细胞对生长素比较敏感6如图所示实验,甲、乙、丙枝条切去顶芽,丁顶芽
4、不切除。将切下的乙顶芽放回原位置;丙顶芽放置在琼脂块上一段时间后,将琼脂块置于丙原顶芽位置。四组枝条均给予图示单侧光照。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丁枝条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大于向光侧生长素浓度B主枝直立生长的只有丙C能弯向光源生长的只有丁D丁表现出顶端优势可能与生长素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有关72024河南宜阳一中高二上月考如图甲所示,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在装置左侧,窗口转至左侧时光可射入。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暗箱不动花盆旋转,保持每20 min转一圈,一周后幼苗生长情况如图乙B暗箱旋转花盆不动,保持每20 min转一圈,一周后幼苗生长情况如图丙C暗箱和花盆
5、同步旋转,保持每20 min转一圈,一周后幼苗生长情况如图丙D单侧光是导致茎弯曲生长的原因是发生弯曲的部位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8农桑辑要中记载:“苗长高二尺之上,打去冲天心;旁条长尺半,亦打去心。叶叶不空,开花结实。”该操作可以解除植株的顶端优势,合理分配营养,提高棉花产量。去除顶端优势、调节营养物质分配都与生长素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棉花植株顶芽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至侧芽需要消耗能量B打去“冲天心”利于“旁条”合成生长素,促进“旁条”生长C适宜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营养物质向棉铃运输,促进棉铃生长D生长素调节植物生长是通过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实现的92024福建三校协作体高二联考图1表示某
6、植物的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植物某种器官或结构的生长素(IAA)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中虚线表示对植物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IAA浓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1植物体中生长素主要由、所示结构合成B若图2曲线表示去掉后处的IAA浓度变化,则A点时处的IAA既来自顶芽也来自侧芽C去掉会对的生长产生影响,但去掉不会对的生长产生影响D将图1所示植物水平放置,图2曲线可表示远地侧IAA浓度的变化10.不同浓度的萘乙酸(NAA)对水稻幼苗茎的作用如图所示,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图示结果所作的分析判断,正确的是()ANAA对水稻幼苗茎的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所以是植物激素BNAA对水稻幼苗茎的生长既有促进作
7、用也有抑制作用Cab段,促进作用逐渐增强,bd段,抑制作用逐渐增强Dd点对应浓度的NAA可能促进水稻幼苗根的生长112024河南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中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自茎段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将切开的茎段浸没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半边茎向外弯曲,如图甲所示。若上述黄化苗茎段中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长的,放入水中后半边茎m侧、n侧细胞中生长素浓度都不会升高。结合图乙分析,对半边茎向外弯曲这一现象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m侧、n侧细胞中生长素浓度分别为d、e,m侧细胞生长更快Bm侧、n侧细胞中生长素浓度均为b,m侧细胞对生长素更敏感Cm侧、n
8、侧细胞中生长素浓度分别为c、b,m侧细胞生长更快Dm侧、n侧细胞中生长素浓度分别为c、d,n侧细胞生长得慢12某学习小组为探究植物向光性实验中胚芽鞘各部分的生长速度是否相同,选择长约1 cm的小麦胚芽鞘放入含有椰土的培养皿中培养,并用记号笔在胚芽鞘正前面画一些等距横线,记录在左侧给予单侧光照条件下,小麦胚芽鞘的向光弯曲过程及不同时间段胚芽鞘向光侧和背光侧的平均增长量,得到如下结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胚芽鞘既能保护生长中的胚芽,还能在种子萌发出土后进行光合作用B预计单侧光照射一段时间后胚芽鞘尖端横线几乎平行,尖端下部横线不再平行C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尖端使胚芽鞘背光侧生长素合成增加,引起胚芽鞘向
9、光弯曲生长D在生长的不同时间段,小麦胚芽鞘增长值也不同,016 h胚芽鞘处于生长旺盛期,利于观察13观察下列两个关于生长素作用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长素对乙图中、处的生长起促进作用,对、处的生长起抑制作用B若乙图中处的生长素浓度为甲图中的d,则处的生长素浓度可能为eC若乙图中处的生长素浓度为甲图中的b,则处的生长素浓度可能大于fD若乙图中处的生长素浓度为甲图中的b,则处的生长素浓度可能为e14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环境因素调节,光、温度、重力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尤为重要,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对植物来说,光只是提供能量光敏色素是一类色素蛋白复合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接
10、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很大程度上就是由光照决定的高等植物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各个器官、组织、细胞之间的协调和配合植物激素可以通过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进行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对重力的感受是通过平衡石细胞来实现的A三项 B四项 C五项 D六项15如图表示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ae表示不同的植物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关键激素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Aa和d均能促进细胞的伸长,在果实中能产生d的结构是胚Bb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并可通过促进水分的吸收来对抗干旱C发育中的果实也可合成c,通过促进细胞的生长促进果实变大De广泛存在于植物
11、的多种组织中,主要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成熟二、不定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题3分)16为探究生长素(IAA)、吲哚丁酸(IBA)和萘乙酸(NAA)对豆科牧草白三叶枝条扦插生根的影响,以找到最适生根剂及其浓度,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下图各组从左向右依次表示在0 mgmL1、0.05 mgmL1、0.1 mgmL1、0.2 mgmL1、0.3 mgmL1、0.5 mgmL1浓度下白三叶枝条的扦插生根情况。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正式实验前需进行预实验,通过预实验可找到促进插条生根的较适宜浓度区间B据图分析可知,IAA、IBA、NAA均对白三叶插条生根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C据图分析可知,IAA、IBA、
12、NAA处理对白三叶茎、叶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DIAA、IBA、NAA在植物体内产生后,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代谢产生影响17PIN蛋白是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时的输出载体蛋白,其合成过程及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IN基因经转录、翻译过程合成PIN蛋白BPIN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需经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C生长素经PIN蛋白输出细胞时不需要消耗ATP并可原路返回DPIN基因表达异常时,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18某同学为研究植物根的向地性生长原理,剪取直立生长的根进行实验:将经过不同程度切除根冠的根垂直(A、B、C组)或水平(D、E组)方向放置,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根端
13、生长方向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两组对照实验表明,根的向地生长与根冠有关BC、D两组对照实验表明,根冠产生了抑制生长的物质C根据实验结果推测,植物的根中具有感受重力的细胞D根的向地生长体现了高浓度的生长素能抑制根的生长19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小麦需秋天播种次年夏天收获,春播的冬小麦不能抽穗,所以若是秋天未能及时播种,人们把萌发的冬小麦种子经低温春化处理一段时间,然后用于春季补种。夏季收获季节要及时收割,否则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的天气,种子容易在穗上发芽、严重影响产量。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低温可能是诱导冬小麦抽穗的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B小麦种子萌发及生长成幼苗的过程主要靠
14、生长素的促进作用C夏季小麦种子在穗上发芽是由于高温下脱落酸分解,同时有适宜萌发的外界条件D温度、水分等外界因素的变化能影响冬小麦体内激素含量的变化,从而影响冬小麦的生命活动20光照、赤霉素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对某种植物茎伸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茎伸长受抑制均由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引起 B赤霉素是影响茎伸长的主要因素之一C植物茎伸长与光照时间有关 D该植物是赤霉素缺失突变体三、简答题(共55分)21(12分)图甲为一株水平放置的大豆幼苗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图乙和图丙为横放后14处生长素浓度变化曲线(虚线代表既不促进也不抑制时的生长素浓度,虚线上方代表抑制时的生长素浓度
15、,虚线下方代表促进时的生长素浓度)。回答下列问题:(1)通常情况下,幼苗根尖或者芽尖产生的生长素通过_方式(跨膜运输方式)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图甲中横放的大豆幼苗出现弯曲生长是受到_刺激,引起生长素_所致。(2)图乙中A1曲线对应图甲_(填1、2、3、4)处的生长素浓度,A1和A2曲线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_的特点;测量可知,图乙中C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比图丙中D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低,原因是_。(3)为探究“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是发生在胚芽鞘尖端还是尖端以下部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材料及用具:燕麦胚芽鞘,硬纸盒,薄云母片,光源等。实验过程:对硬纸盒的处理是_,给予右侧单侧光照射,
16、将云母片插入在如图所示的位置,一段时间后观察a、b、c三组燕麦胚芽鞘的生长状况,请预期结果与结论:.如果a直立生长、b弯向光源生长、c弯向光源生长,则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部位是_。.如果_、c弯向光源生长,则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以下部位。(4)为了探究生长素适宜喷施的最适浓度,有必要进行_,其目的是_。22(8分)请完成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实验:(1)某同学为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特设计实验操作如下图。上述实验现象应该为:A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_;B组中去掉尖端的胚芽鞘_。(2)在单侧光照射下,植物组织不均等生长的原因有以下两种对立
17、的观点:A生长素分布不均匀;B生长抑制物分布不均匀。某学习小组进行如下探究:实验一:用3H标记的生长素处理玉米完整胚芽鞘尖端的一侧,并测得该侧放射性百分率为84.2%,另一侧放射性百分比为15.8%,用单侧光照射一段时间后,测得向光侧(原生长素处理的一侧)放射性百分率为68.9%,背光侧放射性百分率为31.1%。实验二:用某种理化方法测得经单侧光照射后,发生弯曲的向日葵下胚轴的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分布分别为50.5%和49.5%;黑暗中的向光侧和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各为50%。实验一的结果支持_(填字母)观点,原因是生长素发生了_。实验二中的结果支持_(填字母)观点,但实验二存在明显的缺陷,你认
18、为还需对实验二的设计思路做怎样的完善?_。23(12分)植物激素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调节性物质,人类对于植物激素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如图是以水稻为实验材料的研究,揭示了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影响植物根系生长的机制。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生长素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_作用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它是由_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的。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输导组织进行_(填“极性”或“非极性”)运输。(2)据图分析,_含量上升会促进根系的生长;促进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合成的因素有_;细胞分裂素与细胞分裂素氧化酶之间的平衡调控机制属于_调节。(3)研究发现A基因可能是合成细胞分裂素氧化酶
19、的关键基因,进而影响水稻根系的生长。为了验证上述推测,科研人员构建了敲除A基因的水稻突变体,继续进行实验。组别水稻种类检测指标1a根的平均长度2普通水稻(野生型)b请补充上表中a、b处的内容,完善实验方案。a_;b_。实验的检测结果为_,说明A基因是合成细胞分裂素氧化酶的关键基因。(4)水稻幼苗移栽过程中,为了促进根系快速生长,根据上图分析是否需要添加细胞分裂素,并简述理由:_。24(12分)研究人员测定了香梨果实从形成到成熟及采收后某些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其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在香梨果实发育初期(花后15 d左右)达到高峰,且在果实迅速膨大期间(花后60 d左右)含量比
20、值加大的两种激素是_,在此过程中_(填植物激素名称)的作用也是不可缺少的,说明果实正常发育是_的结果。不同时期激素的含量不同说明植物的生长发育都处在_的调控之下。(2)在适宜的条件下,香梨果实采收后30 d才进入完全成熟阶段,但若该阶段改变环境温度,则会影响果实的成熟情况,这说明植物生命活动还受到温度等_因素的调节,实质上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_共同完成的。(3)采收后_的骤减是果实成熟的必要条件,脱落酸积累可能触发了果实的衰老过程,_含量再次升高,可能促使衰老阶段乙烯的大量合成,因此在果实成熟衰老后期调节_至较低水平将是延缓香梨果实衰老的关键。25(11分)植物的开花不仅受内在基因和激素的
21、调控,同时还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赤霉素对植物的开花具有调节作用,其作用机制如图1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检测植物体内是否产生_是预测植物开花的先决条件,结合SPL蛋白的功能,描述赤霉素对植物开花的调节机制: _。(2)图2所示为光周期(日照长短)诱导植物开花激素的产生实验。图中植物去掉了顶端的全部叶子,A、D植株分别接受长日照、短日照;B、C植株方框内为受短日照处理的部位。图3为日照长度对植物开花的影响。结合图2和图3,运用已有知识分析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_。A图2中植物属于短日照植物 B感受光周期的部位是顶端花蕾C诱导产生开花激素的部位是叶 D开花激素的作用部位是顶端花蕾
22、(3)根据图3信息可知,人为地控制每日光照和黑暗的长度,可以使植物的开花期提前或延迟,菊花是一种短日照植物,若想延迟菊花开花。你的建议是_。1答案:C解析:性激素属于动物激素,其组成元素是C、H、O,A错误;植物没有内分泌腺,B错误;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都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并能运输到作用部位发挥作用,C正确;生长激素是动物激素,生长素是植物激素,二者不具有协同作用,D错误。2答案:D解析:是达尔文的实验、是鲍森詹森的实验、是拜尔的实验、是温特的实验,A正确;鲍森詹森的实验结论是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B正确;实验设计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是将与胚芽鞘尖端接触过的琼脂块
23、放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琼脂块是否与胚芽鞘尖端接触过,C正确;实验的自变量是胚芽鞘尖端的位置,不具有单侧光照,不能验证植物向光性的原因,D错误。3答案:C解析:生长素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的,A正确;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B正确;胚芽鞘的尖端是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若对“生理性尖端”进行单侧光照射,胚芽鞘不会弯曲生长,C错误;去掉尖端后胚芽鞘依然生长是因为胚芽鞘内有残留的生长素,D正确。4答案:B解析: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枝条上部的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较高,侧芽的发育受到抑制,A错误;极性运输指的是
24、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是一种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当缺乏氧气时,有氧呼吸受抑制,极性运输的速率减慢,B正确;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在尖端,而生长及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以下的一段,C错误;茎的背光侧和向光侧均体现生长素的促进作用,只是对向光侧的促进作用更强,顶端优势能体现生长素既有促进生长的作用,也有抑制生长的作用,D错误。5答案:D解析: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敏感,衰老的细胞对生长素则比较迟钝,D错误。6答案:C解析: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在顶芽位置发生横向运输,生长素从向光侧运输到背光侧,故丁枝条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大于向光侧生长素浓度,A正确;甲无顶芽,主枝不生长;乙和丁有顶芽且均含
25、有生长素,两者均能弯向光源生长;丙无顶芽,但放置的琼脂块中含有生长素,故可直立生长,B正确,C错误;丁表现出顶端优势与生长素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有关:侧芽生长素浓度过高,生长受抑制,顶芽生长素浓度低,优先生长,D正确。7答案:B解析:暗箱不动花盆旋转,对于植物而言,相当于没有光源照射,故幼苗将直立生长,A错误;暗箱旋转花盆不动,对于植物而言,相当于间断接受左侧单侧光照,幼苗将向左(光源)弯曲生长,如图丙所示,B正确;暗箱和花盆同步旋转,相当于植物朝向小孔一侧接受单侧光照射,植物向小孔侧弯曲生长,如图乙所示,C错误;单侧光导致茎尖端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而生长部位在尖端下面的一段,D错误。8答
26、案:B解析:棉花植株顶芽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至侧芽为极性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A正确;打去“冲天心”,即去掉顶芽,去掉顶芽后,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降低,促进了侧芽即“旁条”的生长,B错误;棉铃是生长旺盛的部位,生长素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适宜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营养物质向棉铃运输,促进棉铃生长,C正确;生长素能通过信号转导,诱导细胞内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引发相应的生物学效应,调节植物生长,D正确。9答案:B解析:图1中为顶芽,为侧芽,为侧根,为主根。植物体中生长素主要由芽、幼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合成,A错误;若图2曲线表示去掉后处的IAA浓度变化,则A点时处的IAA既来自顶芽也来自
27、侧芽,B正确;去掉会对的生长产生影响,去掉同样会对的生长产生影响,去掉可以促进的生长,C错误;分析题图可知,虚线以上生长素浓度高,会抑制生长,生长素由于重力的影响,水平放置的植物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逐渐降低,但最初生长素浓度并不会抑制生长,因而图2曲线不可表示远地侧IAA浓度的变化,D错误。10答案:B解析:NAA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属于植物激素,A错误;a、b、c点对应浓度的NAA能促进水稻幼苗茎生长,d点对应浓度的NAA能抑制水稻幼苗茎的生长,B正确;ab段,茎单位生长长度所需的时间逐渐变短,对应浓度的NAA促进水稻幼苗茎生长的作用逐渐增强;bc段,茎单位生长长度所需的时间逐渐变长
28、,促进作用逐渐减弱,故bd段是先促进后抑制,而不是抑制作用逐渐增强,C错误;NAA是生长素类调节剂,与茎相比,根对NAA更敏感,d点对应浓度的NAA抑制水稻幼苗茎的生长,则对水稻幼苗根的生长也是起抑制作用,D错误。11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黄化苗茎段中生长素浓度都是促进生长的,且放入水中后半边茎m侧、n侧细胞中生长素浓度都不升高,而e点的生长素浓度抑制生长,所以m侧、n侧生长素浓度不可能为e,A错误;若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中生长素浓度均为b,但内、外侧细胞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m侧(内侧)细胞更敏感,该浓度的生长素更有利于内侧细胞的生长,生长更快,B正确;若半边茎内、外侧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
29、相同,内侧细胞生长较快,则有可能内侧细胞中生长素浓度大于外侧细胞,比如m侧、n侧细胞中生长素浓度分别为c、b,m侧细胞生长更快,C正确;若半边茎内、外侧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内侧细胞生长较快,则有可能内侧细胞中生长素浓度小于外侧细胞,比如m侧、n侧细胞中生长素浓度分别为c、d,n侧细胞生长得慢,D正确。12答案:C解析:胚芽鞘能保护生长中的胚芽,种子萌发时胚芽鞘首先钻出地面,出土后还能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单侧光照射一段时间后胚芽鞘尖端下部将弯曲明显,因此胚芽鞘尖端横线几乎平行,尖端下部横线不再平行,B正确;生长素合成不需要光照,单侧光照射使尖端的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导致胚芽鞘背光侧生长
30、素浓度比向光侧高,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C错误;在生长的不同时间段,小麦胚芽鞘增长值也不同,016 h胚芽鞘的增长值较大,处于生长旺盛期,利于观察,D正确。13答案:C解析:乙图中生长素对、处的生长都起促进作用,A错误;由于重力作用,处生长素浓度大于处,且处生长受抑制,所以处的生长素浓度大于f,B错误,C正确;由于重力作用,处的生长素浓度大于处,处生长比处快,所以若乙图中处的生长素浓度为甲图中的b,则处的生长素浓度可能为c,D错误。14答案:B解析:对植物来说,光不只是起提供能量的作用,还能作为一种信号,影响和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错误。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很大程度上是由温度决定的,错误。
31、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只是作为信息分子起调节作用,错误。15答案:A解析:题图中a是赤霉素,b是脱落酸,c是细胞分裂素,d是生长素,e是乙烯。脱落酸不能促进水分吸收,B错误;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进而促进果实变大,C错误;乙烯不能促进果实发育,D错误。16答案:ABC解析:在不同实验浓度下,NAA、IAA、IBA处理后的根长和生根数量均大于对照组,说明IAA、IBA、NAA均对白三叶插条生根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B正确;IAA、IBA、NAA处理后,叶片的数量、茎的长度都发生了变化,说明IAA、IBA、NAA处理对白三叶茎、叶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C正确;NAA是由人工合成的植
32、物生长调节剂,D错误。17答案:ABD解析:PIN蛋白是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时的输出载体蛋白,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所以生长素经PIN蛋白输出细胞时需要消耗ATP且不可原路返回,C错误。18答案:CD解析:A、B两组对照,实验结果都是根尖向地生长,无法证明根的向地生长与根冠有关,A错误;C、D两组不能形成对照实验,有两个自变量,无法证明根冠产生了抑制生长的物质,B错误;植物的根向地生长与重力有关,说明根中有感受重力的细胞,C正确;根的向地生长是由于近地侧生长素分布过多,抑制生长,远地侧生长素浓度适宜,促进生长,体现了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根的生长,D正确。19答案:ACD解析:春播的冬小麦不能抽穗,
33、而经过低温春化处理的冬小麦种子可用于春季补种,说明低温可能是诱导冬小麦抽穗的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A正确;小麦种子萌发及生长成幼苗的过程需要多种激素共同作用,B错误;脱落酸在高温下易分解,从而使夏季小麦种子解除休眠,雨水、温度等外界条件适宜时,小麦种子容易在穗上发芽,C正确。20答案:BC解析:光照8 h/d,茎很短,光照16 b/d,茎很长,说明茎伸长与光照时间有关。与光照8 h/d处理相比,光照8 h/d赤霉素处理,茎变长,说明赤霉素可以促进茎的伸长。光照8 h/d赤霉素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处理后,茎的伸长大于1组,小于2组,说明赤霉素合成抑制剂抑制茎的伸长。茎的伸长受到抑制除了由赤霉素合成抑制
34、剂引起外,还与光照时间的长短有关,A错误,C正确;若该植物是赤霉素缺失突变体,加入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对其生长应无影响,但对照第4组和第5组,该说法不成立,D错误。21答案:(1)主动运输重力分布不均匀(2)2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根比茎对生长素更敏感(3)右侧开孔胚芽鞘尖端a弯向光源生长、b直立生长(4)预实验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解析:(1)(2)图甲中横放的大豆幼苗出现弯曲生长是受到重力的影响,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所致。根据根比茎对生长素更敏感的特点分析,1处生长素浓度促进根生长,A2表示1处生长素浓度变化,A1表示2处生长素浓度变化;3、4处生
35、长素浓度促进茎的生长,4处生长素浓度高于3处,其促进作用也大于3处,故B1表示4处生长素浓度变化,B2表示3处生长素浓度变化。极性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3)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是发生在胚芽鞘尖端还是尖端以下部位”,自变量是云母片在胚芽鞘中的位置,因变量通过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来体现,c组不放置云母片作为对照组,a组和b组为实验组。实验过程中给予右侧单侧光照射,则硬纸盒应进行右侧开孔处理。实验预期结果结合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分析。(4)探究生长素适宜喷施的最适浓度,为了确定实验进行时生长素的浓度范围,有必要进行预实验,预实验可以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
36、和可行性,以免盲目开展实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22答案:(1)向右弯曲生长不生长也不弯曲(2)A横向运输B用化学方法测定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抑制物的含量解析:(1)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A组生长素能向下运输,故左侧生长快,右侧生长慢,故A组向右弯曲生长;B组生长素不能向下运输,B组胚芽鞘的生长状况是不生长也不弯曲。(2)实验一用3H标记的生长素处理玉米完整胚芽鞘尖端的一侧,生长素在胚芽鞘两侧的分布分别为84.2%、15.8%,单侧光照射一段时间后,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发生了转移,背光侧生长素由15.8%变为31.1%,所以结果支持A观点。实验二中单侧光照射
37、下,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分布分别为50.5%和49.5%;黑暗中的向光侧和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各为50%。由此可见,光照不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但要确定是否由生长抑制物分布不均匀造成的,还应使用化学方法测定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抑制物的含量。23答案:(1)调节色氨酸非极性(2)生长素生长素含量上升、细胞分裂素含量上升(负)反馈(3)水稻突变体根的平均长度1组水稻根的平均长度短于2组(4)不需要,因为过多的细胞分裂素会抑制水稻根系的生长24答案:(1)赤霉素和脱落酸生长素多种激素共同作用基因适时选择性表达(2)环境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3)赤霉素生长素脱落酸和生长素25答案:(1)SO
38、C蛋白赤霉素促进DEL蛋白的降解,解除DEL蛋白对SPL蛋白作用的阻止,SPL蛋白激活SOC编码基因转录、翻译产生SOC蛋白,促进植物开花(2)B(3)在夜晚进行闪光照射(或增加每天的光照时间)解析:(1)据图1可知,植物开花受到SOC编码基因的调控,SOC编码基因转录、翻译产生的SOC蛋白能促进植物开花。赤霉素能使DEL蛋白降解,降低DEL蛋白对SPL蛋白激活SOC编码基因的抑制作用,从而促进SOC基因转录、翻译出SOC蛋白,促进植物开花。(2)图2中,A、D植株对照,A植株接受长日照,不开花,D植株接受短日照,开花,可知该植物是短日照植物,A正确;B、C植株对照,B植株中叶片接受短日照,开花,C植株顶端花蕾接受短日照,不开花,可知感受光周期的部位是叶片,诱导产生开花激素的部位是叶,B错误,C正确;植物开花的部位是顶端,所以开花激素的作用部位是顶端花蕾,D正确。(3)据图3可知,黑暗时间短于标准夜晚长度时,长日照植物开花、短日照植物不开花;黑暗时间长于标准夜晚长度时,夜间闪光处理,长日照植物开花、短日照植物不开花,菊花是短日照植物,若想延迟菊花开花,可在夜晚进行闪光照射(或增加每天的光照时间)。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